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外轉子永磁電機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外轉子永磁電機轉子內的鍵槽結構。
背景技術:
外轉子永磁電機軸與空壓機軸連接時,需要先安裝入連接鍵,再實現兩者的對準裝配,電機軸與空壓機軸的連接鍵在前端安裝,這種方式不利于裝配對準,調節過程中甚至會造成人身傷害,其原因是現有技術中的鍵槽都是盲孔鍵槽,裝配的方式只能是先裝配連接件再實現裝配對準,因此安裝過程比較困難。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采用通孔鍵槽的方式可在轉子對準完成后再裝入連接鍵,因此操作更加簡單,無需裝配對準的外轉子永磁電機轉子內的鍵槽結構。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一種外轉子永磁電機轉子內的鍵槽結構,包括與外轉子永磁電機軸裝配連接的空壓機軸;
外轉子永磁電機軸包括一轉子殼,轉子殼的中間開設一圓錐凹面,圓錐凹面的中間開設一鍵槽擋板連接孔,鍵槽擋板連接孔內安裝鍵槽擋板;
圓錐凹面的底面為一平面,鍵槽擋板連接孔的一側開設一通孔鍵槽,連接鍵自下而上安裝于通孔鍵槽內。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鍵槽擋板中間穿過一螺絲,鍵槽擋板通過中間的螺絲固定鎖緊于圓錐凹面底面開設的鍵槽擋板連接孔內。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改變傳統的盲孔鍵槽安裝方式,采用通孔鍵槽的方式可在轉子對準完成后再裝入連接鍵,因此操作更加簡單,無需裝配對準,調節過程中也不會出現人身傷害的情況,使用更加安全,結構設計更加合理,具有非常好的市場前景。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內部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說明書中公開的所有特征,或公開的所有方法或過程中的步驟,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驟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組合。
本說明書(包括任何附加權利要求、摘要和附圖)中公開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別敘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類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換。即,除非特別敘述,每個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類似特征中的一個例子而已。
如圖1和2所示,包括與外轉子永磁電機軸裝配連接的空壓機軸;外轉子永磁電機軸包括一轉子殼3,轉子殼3的中間開設一圓錐凹面5,圓錐凹面5的中間開設一鍵槽擋板連接孔6,圓錐凹面5裝配及定位上更加的方便。
另外,圓錐凹面5的底面為一平面,鍵槽擋板連接孔的一側開設一通孔鍵槽4,連接鍵2自下而上安裝于通孔鍵槽4內,由于采用通孔鍵槽4,因此在裝配過程中可先不安裝連接鍵,如圖3所示;
待裝配完成后再將連接鍵自轉子殼的底部插入到鍵槽通孔內即可,需要先裝配連接鍵再進行裝配連接,效率提高,裝配定位上也更加的方便,安全系數提高。
鍵槽擋板1中間穿過一螺絲,鍵槽擋板1通過中間的螺絲固定鎖緊于圓錐凹面底面開設的鍵槽擋板連接孔內。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改變傳統的盲孔鍵槽安裝方式,采用通孔鍵槽的方式可在轉子對準完成后再裝入連接鍵,因此操作更加簡單,無需裝配對準,調節過程中也不會出現人身傷害的情況,使用更加安全,結構設計更加合理,具有非常好的市場前景。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經過創造性勞動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該以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保護范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