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源領域,特別涉及電源裝置。
背景技術:
電源裝置是可以直接貼裝在印刷電路板上的電源供應器,電源裝置可為專用集成電路、數字信號處理器、微處理器、存儲器、現場可編程門陣列及其他數字或模擬負載提供供電。電源裝置也可以是一種將高電壓轉化為低電壓輸出的裝置。
現有技術中,如公開號為CN204669218U的中國專利,一種電源模塊,用于接近開關。包括輸入電源、接近開關、共模濾波模塊和差模濾波模塊;所述共模濾波模塊和所述差模濾波模塊串接后串聯在所述輸入電源和所述接近開關之間。
電源裝置的輸入電源分為直流電供電和交流電供電兩種,在使用直流電供電時,要特別注意正負極性,一旦正負極性接錯,會造成電源裝置燒毀甚至爆炸,還有改進的空間。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電源裝置,當電源裝置的輸入電源的極性與開關電源的極性相反時,開關電源不會啟動,從而保護了開關電源。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
一種電源裝置,包括開關電源,包括用于檢測輸入電源的極性并輸出極性檢測信號的極性檢測裝置、耦接于極性檢測裝置以接收極性檢測信號并輸出控制信號的控制裝置、耦接于控制裝置以接收控制信號并響應與控制信號以啟閉開關電源供電回路的執行裝置;
當所述極性檢測裝置檢測到輸入電源的極性與開關電源的極性一致時,所述控制裝置控制執行裝置工作以實現將輸入電源接入開關電源。
采用上述方案,極性檢測裝置檢測到輸入電源的極性與開關電源的輸入端極性不同時,輸入電源不會接入到開關電源中,保證了開關電源使用的安全性。
作為優選,所述極性檢測裝置包括耦接于輸入電源以接收輸入電源的電壓并輸出第一開關檢測信號的第一檢測開關單元、耦接于第一檢測開關單元以接收第一開關檢測信號并輸出第二開關檢測信號的第二檢測開關單元、耦接于第二開關檢測單元以接收第二開關檢測信號輸出極性檢測信號至控制裝置的第一光線發射單元;
所述第一檢測開關單元包括第一電阻、第二電阻、檢測三極管、檢測二極管、蓄電池,所述第一電阻的一端與輸入電源正極連接,所述第一電阻的另一端與檢測三極管的基極連接,所述檢測三極管的集電極與第阿爾電阻的一端連接,所述第二電阻的另一端與蓄電池的正極連接,所述蓄電池的負極與輸入電源的負極連接,所述檢測三極管的發射極與檢測二極管的陽極連接,所述檢測二極管的陰極與輸入電源的負極連接。
采用上述方案,通過第一檢測開關單元與第二檢測開關單元配合使用,只有當輸入電源的極性與開關電源的輸入端極性一致時,才會導通,且通過第一光線發射單元輸出輸出極性檢測信號,保證信號不會收到干擾,提高了傳輸的安全性與可靠性。
作為優選,所述控制裝置包括第一光線接收單元與第二光線發射單元;
所述第一光線接收單元耦接于極性檢測裝置以接收極性檢測信號并輸出第一光線接收信號;
所述第二光線發射單元耦接于第一光線接收單元以接收第一光線接收信號并輸出控制信號執行執行裝置。
采用上述方案,第一光線接收單元接收第一光線發射單元發出的輸出極性檢測信號,提高了傳輸時的抗干擾能力,且再通過第二光線發射單元輸出控制信號,保證了傳輸時的可靠性。
作為優選,還包括延時裝置,所述延時裝置耦接于控制裝置以接收控制信號并輸出延時信號至執行裝置以閉合執行裝置的供電回路。
采用上述方案,延時裝置提供延時的功能,只有當輸入電源的極性與開關電源的極性一致時,延時裝置才會啟動,延時裝置需要持續得電,經過延時后,才會將延時信號輸出至執行裝置,提高了極性檢測裝置的檢測精度。
作為優選,所述執行裝置包括第二光線接收單元與觸發單元;
所述第二光線接收單元耦接于控制裝置以接收控制信號并輸出第二光線接收信號;
所述觸發單元耦接于第二光線接收單元以接收第二光線接收單元并響應于第二光線接收單元以實現將輸入電源接入開關電源。
采用上述方案,第二光線接收單元接收第二光線發射單元的控制信號,提高了傳輸時的抗干擾能力和可靠性,痛快哭觸發單元進行觸發,當輸入電源的極性與開關電源的極性一致時,將輸入電源接入開關電源,使開關電源開始工作。
作為優選,還包括用于指示開關電源供電情況的指示單元。
采用上述方案,當開關電源開始工作時,指示單元也開始工作,指示單元可以清楚的顯示出此時開關電源的供電情況,工作人員可以不使用設備,而直接判斷出開關電源供電情況。
作為優選,還包括觸發裝置與報警裝置;
所述觸發裝置耦接于輸入電源以接收輸入電源的電壓信號并輸出觸發信號;
所述報警裝置耦接于觸發裝置以接收觸發信號并響應于觸發信號以實現報警;
當所述輸入電源的極性與開關電源的輸入極性相反時,所述報警觸發裝置控制報警裝置發出告警。
采用上述方案,當輸入電源的極性與開關電源的極性相反時,觸發裝置控制報警裝置工作,發出告警,提醒工作人員,此時輸入電源的極性不正確。
作為優選,所述觸發裝置還有無線收發裝置,所述無線收發裝置以接收觸發信號并響應于觸發信號以實現遠程告警。
采用上述方案,當工作人院誤以為是正確的極性,開啟后回到辦公室后,無線收發裝置可以實現遠程提示工作人員,告知此時開關電源不處于工作狀態。
作為優選,所述無線收發裝置包括無線發射單元、無線接收單元與振動單元;
所述無線發射單元耦接于觸發裝置以接收觸發信號并輸出無線發射信號;
所述無線接收單元耦接于無線發射單元以接收無線發射信號并輸出無線接收信號;
所述振動單元耦接于無線接收單元以接收無線接收信號并響應于無線接收信號以實現振動提示。
采用上述方案,無線發射單元輸出無線發射信號,無線接收單元接收到無線發射信號后控制振動單元,發出用于提示工作人員的振動,使用振動的提示方法與光線相比,提高了感觸的能力,時工作人員容易發覺。
作為優選,所述開關電源上還設有金屬散熱網罩,所述開關電源上固定連接有限制金屬散熱網罩縱向位置的第一卡接件、與第一卡接件配合使用從而限制金屬散熱網罩橫向位置的第二卡接件,所述金屬散熱網罩上設有供孔第一卡接件卡接的第一卡接槽、供第二卡接件卡接的第二卡接槽。
采用上述方案,當金屬散熱網罩在裝配時,無需使用工具,徒手就可以將金屬散熱網罩安裝上去,通過第一卡接件與第一卡接槽的配合卡接、第二卡接件與第二卡接槽的配合卡接,使開關電源與金屬散熱網罩從橫向與縱向兩個方向分別固定。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當輸入電源的極性與開關電源的極性一致時,才會接入到開關電源中,且開關電源工作時,有燈光提示;
2、當輸入電源的極性與開關電源的極性相反時,會發出告警;
3、具有遠程提示的功能,且才用振動的方式。
附圖說明
圖1為開關電源與金屬散熱網罩的裝配示意圖;
圖2為實施例一的電路原理圖;
圖3為實施例二的電路原理圖;
圖4為實施例三的電路原理圖一;
圖5為實施例三中無線收發裝置的電路原理二。
圖中:1、開關電源;2、金屬散熱網罩;3、第一卡接件;4、第二卡接件;5、第一卡接槽;6、第二卡接槽;7、極性檢測裝置;8、控制裝置;9、執行裝置;10、第一檢測開關單元;11、第二檢測開關單元;12、第一光線發射單元;13、第一光線接收單元;14、第二光線發射單元;15、延時裝置;16、第二光線接收單元;17、觸發單元;18、指示單元;19、觸發裝置;20、報警裝置;21、無線收發裝置;22、無線發射單元;23、無線接收單元;24、振動單元。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實施例一:
如圖1、2所示,本實施例公開的一種電源裝置,包括開關電源1,開關電源1上設有金屬散熱網罩2,開關電源1上固定連接有限制金屬散熱網罩2縱向位置的第一卡接件3、與第一卡接件3配合使用從而限制金屬散熱網罩2橫向位置的第二卡接件4,金屬散熱網罩2上設有供第一卡接件3卡接的第一卡接槽5、供第二卡接件4卡接的第二卡接槽6;還包括用于檢測輸入電源的極性并輸出極性檢測信號的極性檢測裝置7、耦接于極性檢測裝置7以接收極性檢測信號并輸出控制信號的控制裝置8、耦接于控制裝置8以接收控制信號并響應與控制信號以閉合開關電源1供電回路的執行裝置9;當極性檢測裝置7檢測到輸入電源的極性與開關電源1的輸入端一致正確時,控制裝置控制執行裝置9以實現將輸入電源接入開關電源1。
如圖1所示,開關電源1上設置有第一卡接件3與第二卡接件4,第一卡接件3與第二卡接件4均分成固定部與活動部兩部分,第一卡接件3與第二卡接件4的固定部與開關電源1焊接,第一卡接件3與第二卡接件4的活動部與第一卡接件3與第二卡接件4的固定部樞接,且第一卡接件3與第二卡接件4的活動部上均設置有卡接凸塊。金屬散熱網罩2上的第一卡接槽5與開關電源1的第一卡接件3上活動部的凸塊卡接,金屬散熱網罩2上的第二卡接槽6與開關電源1的第二卡接件4上活動部的凸塊卡接。
如圖2所示,極性檢測裝置7包括第一檢測開關單元10、第二檢測開關單元11、第一光線發射單元12,第一檢測開關單元10由第一電阻R1、檢測三極管Q1、第二電阻R2、檢測二極管D2、蓄電池E組成,第二檢測開關單元11由三極管Q2、電阻R3組成,第一光線發射單元12為發給二個LED1??刂蒲b置8包括第一光線接收單元13、第二光線發射單元14,第一光線接收單元13為光敏三極管Q3,第二光線發射單元14為發光二極管LED2。執行裝置9包括第二光線接收單元16、觸發單元17,第二光線接收單元16為光敏三極管Q4,觸發單元17為繼電器KM1。
如圖2所示,第一電阻R1的一端與輸入電源VO的正極連接,第一電阻R1的另一端與二極管D1的陰極連接,二極管D1的陽極與輸入電源VO的負極連接,檢測三極管Q1的基極與第一電阻R1和二極管D1的連接點連接,檢測三極管Q1的集電極與第二電阻R2的一端連接,第二電阻R2的另一端與蓄電池E的正極連接,蓄電池E的負極與檢測二極管D2的陰極連接,檢測二極管D2的陽極與檢測三極管Q1的發射極連接,檢測二極管D2的陰極與二極管D1的陽極連接,檢測三極管Q1與檢測二極管D2的連接點與三極管Q2的基極連接,三極管Q2的發射極與電阻R3的一端連接,電阻R3的另一端與蓄電池E的負極連接,三極管Q2的集電極與發光二極管LED1的陰極連接,發光二極管LED1的陽極與輸入電源VO的正極連接,光敏三極管Q3的集電極與電源VCC連接,光敏三極管Q3的發射極與發光二極管LED2的陽極連接,發光二極管LED的陰極與地GND連接,光敏三極管Q4的集電極與電源VCC連接,光敏三極管Q4的發射極與繼電器KM1的一端連接,繼電器KM1的另一端與地GND連接,繼電器常開觸點KM1-1的一端與輸入電源VO的負極連接,繼電器常開觸點KM1-1的另一端與開關電源1的一端連接,開關電源1的另一端與輸入電源VO的正極連接。
工作過程:當輸入電源VO的正負極對換時,二極管D1導通,檢測三極管Q1、三極管Q2均不導通,開關電源1不工作。當輸入電源VO的正負極不對換時二極管D1截止,檢測二極管D2導通,檢測三極管Q1導通,三極管Q2導通,發光二極管LED1亮,光敏三極管Q3接收到發光二極管LED1發出的極性檢測信號后導通,發光二極管LED2亮,光敏三極管Q4接收到發光二極管LED2發出的控制信號后導通,繼電器KM1得電,繼電器常開觸點KM1-1閉合,開關電源1開始工作。
實施例二:
如圖3所示,在實施例一的的基礎上增加了延時裝置15,延時裝置15為時間繼電器KT。
如圖3所示,第一電阻R1的一端與輸入電源VO的正極連接,第一電阻R1的另一端與二極管D1的陰極連接,二極管D1的陽極與輸入電源VO的負極連接,檢測三極管Q1的基極與第一電阻R1和二極管D1的連接點連接,檢測三極管Q1的集電極與第二電阻R2的一端連接,第二電阻R2的另一端與蓄電池E的正極連接,蓄電池E的負極與檢測二極管D2的陰極連接,檢測二極管D2的陽極與檢測三極管Q1的發射極連接,檢測二極管D2的陰極與二極管D1的陽極連接,檢測三極管Q1與檢測二極管D2的連接點與三極管Q2的基極連接,三極管Q2的發射極與電阻R3的一端連接,電阻R3的另一端與蓄電池E的負極連接,三極管Q2的集電極與發光二極管LED1的陰極連接,發光二極管LED1的陽極與輸入電源VO的正極連接,光敏三極管Q3的集電極與時間繼電器KT的一端連接,時間繼電器KT的另一端與電源VCC連接,光敏三極管Q3的發射極與發光二極管LED2的陽極連接,發光二極管LED的陰極與地GND連接,光敏三極管Q4的集電極與時間繼電器常開觸點KT1-1的一端連接,時間繼電器常開觸點KT1-1的另一端與電源VCC連接,光敏三極管Q4的發射極與繼電器KM1的一端連接,繼電器KM1的另一端與地GND連接,繼電器常開觸點KM1-1的一端與輸入電源VO的負極連接,繼電器常開觸點KM1-1的另一端與開關電源1的一端連接,開關電源1的另一端與輸入電源VO的正極連接。
工作過程:當輸入電源VO的正負極對換時,二極管D1導通,檢測三極管Q1、三極管Q2均不導通,開關電源1不工作。當輸入電源VO的正負極不對換時二極管D1截止,檢測二極管D2導通,檢測三極管Q1導通,三極管Q2導通,發光二極管LED1亮,光敏三極管Q3接收到發光二極管LED1發出的極性檢測信號后導通,時間繼電器KT得電,發光二極管LED2亮,時間繼電器常開觸電KT1-1經過一段時間后閉合,光敏三極管Q4接收到發光二極管LED2發出的控制信號后導通,繼電器KM1得電,繼電器常開觸點KM1-1閉合,開關電源1開始工作。
實施例三:
如圖4、5所示,在實施例二的基礎上增加了指示單元18、觸發裝置19、報警裝置20、無線收發裝置21,無線收發裝置21包括無線發射單元22、無線接收單元23、振動單元24。指示單元18為發放光二極管LED3,觸發裝置19由繼電器KM2、二極管D1組成,報警裝置20為電鈴HA,無線發射單元22為發射器,無線接收單元23為接收器,振動單元24由振動器、電阻R4組成。振動器可以采用型號為1027振動馬達,無線收發裝置21可以使用型號為314M的裝置。
如圖4所示,第一電阻R1的一端與輸入電源VO的正極連接,第一電阻R1的另一端與電玲HA的一端連接,電鈴HA的另一端與繼電器KM2的一端連接,繼電器KM2的另一端于二極管D1的陰極連接,二極管D1的陽極與輸入電源VO的負極連接,檢測三極管Q1的基極與第一電阻R1和二極管D1的連接點連接,檢測三極管Q1的集電極與第二電阻R2的一端連接,第二電阻R2的另一端與蓄電池E的正極連接,蓄電池E的負極與檢測二極管D2的陰極連接,檢測二極管D2的陽極與檢測三極管Q1的發射極連接,檢測二極管D2的陰極與二極管D1的陽極連接,檢測三極管Q1與檢測二極管D2的連接點與三極管Q2的基極連接,三極管Q2的發射極與電阻R3的一端連接,電阻R3的另一端與蓄電池E的負極連接,三極管Q2的集電極與發光二極管LED1的陰極連接,發光二極管LED1的陽極與輸入電源VO的正極連接,光敏三極管Q3的集電極與時間繼電器KT的一端連接,時間繼電器KT的另一端與電源VCC連接,光敏三極管Q3的發射極與發光二極管LED2的陽極連接,發光二極管LED的陰極與地GND連接,光敏三極管Q4的集電極與時間繼電器常開觸點KT1-1的一端連接,時間繼電器常開觸點KT1-1的另一端與電源VCC連接,光敏三極管Q4的發射極與繼電器KM1的一端連接,繼電器KM1的另一端與地GND連接,繼電器常開觸點KM1-1的一端與輸入電源VO的負極連接,繼電器常開觸點KM1-1的另一端與開關電源1的一端連接,開關電源1的另一端與發光二極管LED3的陰極連接,發光二極管LED的陽極與輸入電源VO的正極連接。
如圖5所示,繼電器常開觸點KM2-1的一端與電源VDD的正極連接,電源VDD的負極與發射器的一端連接,發射器的另一端與繼電器常開觸點KM2-1的另一端連接。接收器的一端與電源VCC連接,接收器的另一端與電阻R4的一端連接,電阻R4的另一端與振動器的一端連接,振動器的另一端與地GND連接。
工作過程:當輸入電源VO的正負極對換時,二極管D1導通,電鈴HA導通,發出聲音,繼電器KM2得電,繼電器常開觸點KM2-1閉合,發射器開始輸出無線發射信號,接收器一旦接收到無線發射信號輸出無線接收信號,此時振動器得電,開始振動提示。當輸入電源VO的正負極不對換時二極管D1截止,檢測二極管D2導通,檢測三極管Q1導通,三極管Q2導通,發光二極管LED1亮,光敏三極管Q3接收到發光二極管LED1發出的極性檢測信號后導通,時間繼電器KT得電,發光二極管LED2亮,時間繼電器常開觸電KT1-1經過一段時間后閉合,光敏三極管Q4接收到發光二極管LED2發出的控制信號后導通,繼電器KM1得電,繼電器常開觸點KM1-1閉合,開關電源1開始工作,并且發光二極管LED3發光。
本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其并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完本說明書后可以根據需要對本實施例做出沒有創造性貢獻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內都受到專利法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