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機技術設備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間斷滾絲電機軸。
背景技術:
目前作為工業驅動的心臟,電機的運用涉及到各行各業,尤其在水泵、設備主軸等方面電機的需求越來越高。作為電機的核心部分電機轉子結構的發展也與時俱新。
現有技術中,轉子的加工工藝基本都是采取電機軸熱套和全檔滾絲的工藝與轉子包連接,熱套工藝本身工序復雜,過程中需要由高溫爐,能耗非常大,全檔滾絲受限于設備,一般只能采取普車滾絲的方式,效率低下。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間斷滾絲電機軸,針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本專利采取分段滾絲和錯位滾絲,將電機軸上的轉子裝配段分成多個滾花區域,使用不同形狀的花紋,并且相互錯位配置,增強與轉子包的牢固度,在達到同樣效果的情況下,滾絲效率更高,增加產量節約成本。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間斷滾絲電機軸,包括軸體、輸出軸段、轉子裝配段、左半圓滾絲、左三角滾絲、右三角滾絲、右半圓滾絲、左軸承擋、右軸承擋、固定軸段、轉子包,其特征在于:
所述軸體為多段式圓柱回轉金屬體,所述軸體中部設置有轉子裝配段,所述轉子裝配段左側依次設置有左軸承擋和輸出軸段,所述轉子裝配段右側依次設置有右軸承擋和固定軸段;所述轉子裝配段的外圓周面上沿著軸向分段間隔設置有多個滾絲區,所述滾絲區包括左半圓滾絲、左三角滾絲、右三角滾絲、右半圓滾絲;所述左半圓滾絲、左三角滾絲、右三角滾絲和右半圓滾絲上沿著軸向滿布設置有多個直線絲體;所述左半圓滾絲與轉子包左側邊匹配設置,所述右半圓滾絲與轉子包右側邊匹配設置,所述轉子包過盈配合固定裝配在所述轉子裝配段上。
所述左半圓滾絲、右半圓滾絲上的絲體截面形狀為半圓形。
所述左三角滾絲、右三角滾絲上的絲體截面形狀為三角形。
所述左半圓滾絲與左三角滾絲之間短間隔分離,所述左半圓滾絲與左三角滾絲之間的絲體位置相互錯位排列設置。
所述右半圓滾絲與右三角滾絲之間短間隔分離,所述右半圓滾絲與右三角滾絲之間的絲體位置相互錯位排列設置。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為:在電機軸上的轉子裝配段,現有技術是采用普車全部滾絲,本新型采用滾絲機避開中間部分,并采用分段滾絲,錯位配置,減少滾絲阻力,增強了電機軸與轉子包的牢固度,同樣達到相同過盈配合的效果;通過間斷滾絲技術,軸與包的過盈配合技術,實現電機軸與轉子包的緊密裝配固定。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取分段滾絲和錯位滾絲,將電機軸上的轉子裝配段分成多個滾花區域,使用不同形狀的花紋,并且相互錯位配置,增強與轉子包的牢固度,在達到同樣效果的情況下,滾絲效率更高,增加產量節約成本;本專利采用滾絲機間斷滾絲工藝,減少滾絲阻力,產品一次成型,節約人力成本,減少物料流轉,直接提高了企業效率。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公開的一種間斷滾絲電機軸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公開的一種間斷滾絲電機軸壓包示意圖。
圖中數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應部件名稱:
1.軸體 2.輸出軸段 3.轉子裝配段 4.左半圓滾絲
5.左三角滾絲 6.右三角滾絲 7.右半圓滾絲 8.左軸承擋
9.右軸承擋 10.固定軸段 11.轉子包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根據圖1和圖2,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間斷滾絲電機軸,包括軸體1、輸出軸段2、轉子裝配段3、左半圓滾絲4、左三角滾絲5、右三角滾絲6、右半圓滾絲7、左軸承擋8、右軸承擋9、固定軸段10、轉子包11。
所述軸體1為多段式圓柱回轉金屬體,所述軸體1中部設置有轉子裝配段3,所述轉子裝配段3左側依次設置有左軸承擋8和輸出軸段2,所述轉子裝配段3右側依次設置有右軸承擋9和固定軸段10;所述轉子裝配段3的外圓周面上沿著軸向分段間隔設置有多個滾絲區,所述滾絲區包括左半圓滾絲4、左三角滾絲5、右三角滾絲6、右半圓滾絲7;所述左半圓滾絲4、左三角滾絲5、右三角滾絲6和右半圓滾絲7上沿著軸向滿布設置有多個直線絲體;所述左半圓滾絲4與轉子包11左側邊匹配設置,所述右半圓滾絲7與轉子包11右側邊匹配設置,所述轉子包11過盈配合固定裝配在所述轉子裝配段3上。
所述左半圓滾絲4、右半圓滾絲7上的絲體截面形狀為半圓形。
所述左三角滾絲5、右三角滾絲6上的絲體截面形狀為三角形。
所述左半圓滾絲4與左三角滾絲5之間短間隔分離,所述左半圓滾絲4與左三角滾絲5之間的絲體位置相互錯位排列設置。
所述右半圓滾絲6與右三角滾絲7之間短間隔分離,所述右半圓滾絲6與右三角滾絲7之間的絲體位置相互錯位排列設置。
本實用新型具體操作步驟為:在電機軸上的轉子裝配段3,現有技術是采用普車全部滾絲,本新型采用滾絲機避開中間部分,并采用分段滾絲,錯位配置,減少滾絲阻力,增強了電機軸與轉子包11的牢固度,同樣達到相同過盈配合的效果;通過間斷滾絲技術,軸與包的過盈配合技術,實現電機軸與轉子包11的緊密裝配固定。
通過上述具體實施例,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取分段滾絲和錯位滾絲,將電機軸上的轉子裝配段分成多個滾花區域,使用不同形狀的花紋,并且相互錯位配置,增強與轉子包的牢固度,在達到同樣效果的情況下,滾絲效率更高,增加產量節約成本;本專利采用滾絲機間斷滾絲工藝,減少滾絲阻力,產品一次成型,節約人力成本,減少物料流轉,直接提高了企業效率。
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實用新型。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因此,本實用新型將不會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