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電力設備技術領域,涉及一種電力系統用配電柜,尤其是一種雙水路冷卻配電柜。
背景技術:
配電柜作為電力系統中的重要組成元素,在整個電網輸送過程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是電力正常輸送的必要條件。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和進步,配電柜越來越多的被建設于露天環境中,長時間處于露天環境中的配電柜,由于受到太陽光的照射以及自身密封性的原因,容易造成配電柜柜體內溫度過高而導致電力器件損壞,輕則導致電網輸送癱瘓,重則容易引發火災,造成重大經濟損失。此為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
因此,針對現有技術中的上述技術缺陷,提供設計一種雙水路冷卻配電柜,以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是非常有必要的。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提供設計一種雙水路冷卻配電柜,以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給出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雙水路冷卻配電柜,包括配電柜柜體,其特征在于:配電柜柜體的柜壁內設置有中間空隙層,所述的中間空隙層內設置有水冷管,水冷管的出水口通過管道連接到散熱箱的進水口,水冷管的進水口通過管道連接到散熱箱的出水口,所述散熱箱上設置有散熱管,水冷管的出水口與散熱箱的進水口之間的管道上設置有水泵,所述的水泵通過電磁繼電器連接到供電電源;
所述的配電柜柜體內設置有溫度傳感器,所述的溫度傳感器連接有微控制器,所述的微控制器連接電磁繼電器;
所述的配電柜柜體內底部設置有引流風機,引流風機的出風管正對配電柜柜體底部設置的出風口,所述的出風口處設置有防塵網,所述的引流風機通過電磁繼電器連接到供電電源。
優選地,所述的微控制器為單片機控制器;采用單片機控制器既能夠實現控制功能,而且單片機控制器便于開發,成本低。
優選地,所述的水冷管為金屬制水冷管;采用金屬水冷管能夠提高熱量交換的效率,使得水冷管內的冷水與配電柜柜體柜壁中間空隙層內的熱量快速交換,從而快速降低配電柜內的溫度。
優選地,所述的金屬制水冷管為銅制水冷管。
優選地,所述的防塵網以可拆卸方式固定設置于配電柜柜體內部;防塵網可拆卸以便更換防塵網。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過在配電柜柜體的柜壁內設置中間空隙層,并在中間空隙層內設置水冷管,實現配電柜內的熱量與水冷管內冷水熱量的交換,從而降低配電柜內的溫度;
通過散熱箱以及散熱箱上設置的散熱管,能夠對攜帶熱量的冷水進行散熱,從而實現將配電柜內熱量傳至外界的整個熱交換過程;
通過配電柜柜體內的溫度傳感器,實時采集配電柜內的溫度值,并將采集到的溫度值傳送至微控制器,微控制器根據溫度傳感器采集到的溫度值控制電磁繼電器的通斷,當溫度傳感器采集到的溫度值高于預設值,則微控制器控制電磁繼電器導通,水泵和引流風機同時得電開啟,水冷管內的冷水循環以降低配電柜內的溫度,引流風機同時開啟,將配電柜內的熱量引至配電柜外;
通過設置防塵網能夠避免外界環境中的灰塵通過出風口進入配電柜內。
此外,本實用新型設計原理可靠,結構簡單,具有非常廣泛的應用前景。
由此可見,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實質性特點和進步,其實施的有益效果也是顯而易見的。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雙水路冷卻配電柜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雙水路冷卻配電柜的控制原理圖。
其中,1-配電柜柜體,2-中間空隙層,3-水冷管,4-散熱箱,5-散熱管,6-水泵,7-電磁繼電器,8-供電電源,9-溫度傳感器,10-微控制器,11-引流風機,12-防塵網。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并通過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闡述,以下實施例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而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實施方式。
如圖1和2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雙水路冷卻配電柜,包括配電柜柜體1,配電柜柜體1的柜壁內設置有中間空隙層2,所述的中間空隙層2內設置有水冷管3,水冷管3的出水口通過管道連接到散熱箱4的進水口,水冷管3的進水口通過管道連接到散熱箱4的出水口,所述散熱箱4上設置有散熱管5,水冷管3的出水口與散熱箱4的進水口之間的管道上設置有水泵6,所述的水泵6通過電磁繼電器7連接到供電電源8;
所述的配電柜柜體1內設置有溫度傳感器9,所述的溫度傳感器9連接有微控制器10,所述的微控制器10連接電磁繼電器7;
所述的配電柜柜體1內底部設置有引流風機11,引流風機11的出風管正對配電柜柜體底部設置的出風口,所述的出風口處設置有防塵網12,所述的引流風機11通過電磁繼電器7連接到供電電源8。
本實施例中,所述的微控制器10為單片機控制器;采用單片機控制器既能夠實現控制功能,而且單片機控制器便于開發,成本低。
本實施例中,所述的水冷管3為金屬制水冷管;采用金屬水冷管能夠提高熱量交換的效率,使得水冷管內的冷水與配電柜柜體柜壁中間空隙層內的熱量快速交換,從而快速降低配電柜內的溫度。
本實施例中,所述的金屬制水冷管為銅制水冷管。
本實施例中,所述的防塵網12以可拆卸方式固定設置于配電柜柜體內部;防塵網可拆卸以便更換防塵網。
以上公開的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能思之的沒有創造性的變化,以及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前提下所作的若干改進和潤飾,都應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