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太陽能光伏技術領域,涉及到一種異型導流筒結構。
背景技術:
太陽能光伏發電作為綠色的能源,日益受到世界各個國家的重視。單晶硅是半導體和太陽能電池的關鍵材料。目前,單晶硅的制備大部分采用切克勞斯基(Czochralski)直拉法,在單晶爐的熱場內,石英堝的上方放置有石墨導流筒,一方面起到疏導氬氣流的作用,另一方面減少加熱器對單晶的輻射,增加熱場溫度梯度,提高單晶生長速度。如果要進一步提高單晶生長速度,需要在導流筒內部加裝水冷裝置,以便于進一步增加熱場溫度梯度。在增加水冷裝置的情況下,需要把原來的導流筒結構做出調整,形成一種新型的導流筒結構。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設計了一種異型導流筒結構,在導流筒本體內部加裝冷水水套,可以進一步增加熱場溫度梯度,提高單晶生長速度。
本實用新型所采取的具體技術方案是:一種異型導流筒結構,包括設置在爐筒內的導流筒本體,關鍵是:在導流筒本體內部增設環形的冷水水套,增設中空結構的法蘭盤,導流筒本體、冷水水套和法蘭盤都與爐筒同軸設置,法蘭盤搭放在爐筒上端面上,法蘭盤上設置有進水口和出水口,法蘭盤的出水口與冷水水套連通形成水冷結構。
所述導流筒本體下端的內壁向內側凸出形成階梯型支撐結構,冷水水套放置在階梯型支撐結構上端面上形成保溫隔熱結構,冷水水套的內壁位于階梯型支撐結構內壁的外側。
增設通水管,通水管下端與冷水水套固定連接且連通,通水管上端與法蘭盤內壁固定連接且與法蘭盤的出水口連通形成水套上拉結構。
所述的通水管包括水平管和豎管,水平管的一端與法蘭盤的出水口連通,水平管的另一端與豎管的上端連通,豎管的下端與冷水水套連通。
所述法蘭盤的進水口處設置有水嘴。
所述階梯型支撐結構的高度為150mm。
所述冷水水套的形狀與導流筒本體的形狀相同使得冷水水套的外壁與導流筒本體的內壁緊密接觸。
所述通水管的數量為至少兩個,所有的通水管沿冷水水套的圓周方向均勻排布。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導流筒本體內部加裝冷水水套,通過中空的法蘭盤給冷水水套加裝冷水,這樣不用對爐筒和爐蓋的結構做任何改變,解決了現有導流筒溫度梯度過小、單晶生長速度慢的問題,可以進一步增加熱場溫度梯度,提高單晶生長速度,結構簡單,使用方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I的放大圖。
附圖中,1代表導流筒本體,2代表冷水水套,3代表法蘭盤,4代表通水管,5代表水嘴。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詳細說明:
具體實施例,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異型導流筒結構,包括設置在爐筒內的導流筒本體1,導流筒本體1是采用成型氈壓制而成的,具有強度高,隔熱好等優點。在導流筒本體1內部增設環形的冷水水套2,冷水水套2的形狀與導流筒本體1的形狀相同使得冷水水套2的外壁與導流筒本體1的內壁緊密接觸,可以防止冷水水套2在導流筒本體1內部晃動。冷水水套2是采用耐高溫的310S不銹鋼焊接而成的,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性和耐腐蝕性,增設中空結構的法蘭盤3,導流筒本體1、冷水水套2和法蘭盤3都與爐筒同軸設置,法蘭盤3搭放在爐筒上端面上,使用時,法蘭盤3放置在爐筒法蘭與爐蓋法蘭之間,法蘭盤3上設置有進水口和出水口,法蘭盤3的出水口與冷水水套2連通形成水冷結構。解決了現有導流筒溫度梯度過小、單晶生長速度慢的問題,可以進一步增加熱場溫度梯度,提高單晶生長速度。
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導流筒本體1下端的內壁向內側凸出形成階梯型支撐結構,階梯型支撐結構的高度為150mm,冷水水套2放置在階梯型支撐結構上端面上形成保溫隔熱結構,冷水水套2的內壁位于階梯型支撐結構內壁的外側,即內壁凸出的長度大于冷水水套2的壁厚,這樣可以將冷水水套2的底部包圍起來,起到保溫隔熱作用,防止冷水水套2底部和外部由于溫度過高而引起熱變形。
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增設通水管4,通水管4下端與冷水水套2固定連接且連通,通水管4上端與法蘭盤3內壁固定連接且與法蘭盤3的出水口連通形成水套上拉結構,使冷水水套2受到一個向上提拉的拉力,防止冷水水套2壓壞導流筒本體1。通水管4包括水平管和豎管,水平管的一端與法蘭盤3的出水口連通,水平管的另一端與豎管的上端連通,豎管的下端與冷水水套2連通。
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法蘭盤3的進水口處設置有水嘴5,與外部水源設備連接時更加方便快捷,省時省力。
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通水管4的數量為至少兩個,所有的通水管4沿冷水水套2的圓周方向均勻排布,使得冷水水套2受力更加均勻,防止冷水水套2傾斜而影響水冷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