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控制柜吊裝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控制柜結構。
背景技術:
目前,控制柜吊裝多采用螺釘螺紋連接的形式,將吊環安裝在控制柜重心上,以此吊起控制柜,但是此種方式吊裝很不穩定,在吊裝過程中控制柜容易發生晃動和自轉,從而出現碰撞或脫落,導致安全事故。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控制柜結構,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的控制柜吊具在吊裝控制柜過程中不穩定的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控制柜結構,包括控制柜箱體,控制柜結構還包括:吊裝板,吊裝板位置可調節地安裝在控制柜箱體的外壁上,吊裝板上設置有吊裝孔;其中,吊裝板成對設置,成對的兩個吊裝板相對設置。
進一步地,吊裝板為條形板,吊裝板上設置有多個吊裝孔,多個吊裝孔沿吊裝板的延伸方向間隔設置。
進一步地,吊裝板為由第一板體部和第二板體部拼接而成的L形板,第一板體部用于與控制柜箱體連接,吊裝孔設置在第二板體部上。
進一步地,吊裝板具有第一安裝位置和第二安裝位置,在第一安裝位置,第二板體部與控制柜箱體的外壁貼合;在第二安裝位置,第二板體部朝向遠離控制柜箱體的方向延伸。
進一步地,第一板體部可拆卸地安裝在控制柜箱體的側壁上;在第一安裝位置,第二板體部與控制柜箱體的頂壁貼合;在第二安裝位置,第二板體部朝向遠離控制柜箱體側壁的方向延伸。
進一步地,第一板體部的相對的兩個板體面分別為具有第一安裝面和第二安裝面;在第一安裝位置,第一安裝面與控制柜箱體的側壁貼合,以使第二板體部與控制柜箱體的外壁貼合;在第二安裝位置,第二安裝面與控制柜箱體的側壁貼合,以使第二板體部朝向遠離控制柜箱體側壁的方向延伸。
進一步地,第二板體部上設置有兩個吊裝孔,兩個吊裝孔分別設置在第二板體部的兩端。
進一步地,第一板體部上設置有安裝孔,第一板體部通過穿設在安裝孔內的緊固件與控制柜箱體連接。
進一步地,第一板體部和第二板體部一體成型。
進一步地,第一板體部與控制柜箱體的側壁固定連接,第二板體部與第一板體部可樞轉地連接,以使第二板體部與控制柜箱體的頂壁貼合或朝向遠離控制柜箱體側壁的方向延伸。
本發明的控制柜結構通過在控制柜箱體上設置的吊裝板可以穩定地將控制柜吊起。其中,吊裝板成對設置,成對的兩個吊裝板相對設置,通過在吊裝板上設置有吊裝孔,可以通過吊裝孔將控制柜吊起,通過將吊裝板位置可調節地安裝在控制柜箱體的外壁上,可以方便控制柜的吊起以及在不使用時能夠將吊裝板收起,通過以上結構設置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的控制柜吊具在吊裝控制柜過程中不穩定的問題。
附圖說明
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的說明書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明的進一步理解,本發明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發明,并不構成對本發明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控制柜結構的第一個狀態的結構示意圖;以及
圖2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控制柜結構的第二個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上述附圖包括以下附圖標記:
10、控制柜箱體;20、吊裝板;21、吊裝孔;22、第一板體部;23、第二板體部。
具體實施方式
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發明。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控制柜結構,請參考圖1和圖2,控制柜結構包括控制柜箱體10,控制柜結構還包括:吊裝板20,吊裝板20位置可調節地安裝在控制柜箱體10的外壁上,吊裝板20上設置有吊裝孔21;其中,吊裝板20成對設置,成對的兩個吊裝板20相對設置。
本發明的控制柜結構通過在控制柜箱體10上設置的吊裝板20可以穩定地將控制柜吊起。其中,吊裝板20成對設置,成對的兩個吊裝板20相對設置,通過在吊裝板20上設置有吊裝孔21,可以通過吊裝孔21將控制柜吊起,通過將吊裝板20位置可調節地安裝在控制柜箱體10的外壁上,可以方便控制柜的吊起以及在不使用時能夠將吊裝板20收起,通過以上結構設置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的控制柜吊具在吊裝控制柜過程中不穩定的問題。
為了能夠穩定地將控制柜吊起,吊裝板20為條形板,吊裝板20上設置有多個吊裝孔21,多個吊裝孔21沿吊裝板20的延伸方向間隔設置。
在本實施例中,吊裝板20選用條形板,通過在吊裝板20上設置有多個吊裝孔21,其中,多個吊裝孔21沿吊裝板20的延伸方向間隔設置,通過控制柜兩側的多個吊裝孔21可以將控制柜穩定地吊起。
為了能夠通過吊裝板20將控制柜穩定地吊起,優選地,吊裝板20為由第一板體部22和第二板體部23拼接而成的L形板,第一板體部22用于與控制柜箱體10連接,吊裝孔21設置在第二板體部23上。通過將吊裝板20設置為第一板體部22和第二板體部23拼接而成的L形板,其中,第一板體部22與控制柜箱體10連接,吊裝孔21設置在第二板體部23上,通過第二板體部23上的吊裝孔21將控制柜穩定地吊起。
為了能夠使吊裝板20滿足使用要求,如圖1和圖2所示,吊裝板20具有第一安裝位置和第二安裝位置,在第一安裝位置,第二板體部23與控制柜箱體10的外壁貼合;在第二安裝位置,第二板體部23朝向遠離控制柜箱體10的方向延伸。通過將吊裝板20設置為具有第一安裝位置和第二安裝位置,在第一安裝位置,第二板體部23與控制柜箱體10的外壁貼合,此時屬于控制柜的正常使用狀態;在第二安裝位置,第二板體部23朝向遠離控制柜箱體10的方向延伸,此時,吊裝板20用于將控制柜吊起。
優選地,第一板體部22可拆卸地安裝在控制柜箱體10的側壁上;在第一安裝位置,第二板體部23與控制柜箱體10的頂壁貼合;在第二安裝位置,第二板體部23朝向遠離控制柜箱體10側壁的方向延伸。
考慮到吊裝板20的具體使用狀態,第一板體部22的相對的兩個板體面分別為具有第一安裝面和第二安裝面;在第一安裝位置,第一安裝面與控制柜箱體10的側壁貼合,以使第二板體部23與控制柜箱體10的外壁貼合;在第二安裝位置,第二安裝面與控制柜箱體10的側壁貼合,以使第二板體部23朝向遠離控制柜箱體10側壁的方向延伸。
為了方便通過第二板體部23將控制柜吊起,第二板體部23上設置有兩個吊裝孔21,兩個吊裝孔21分別設置在第二板體部23的兩端。通過在第二板體部23上設置有兩個吊裝孔21,通過將兩個吊裝孔21分別設置在第二板體部23的兩端,可以穩定地將控制柜吊起。
為了能夠通過第一板體部22將吊裝板20穩定地安裝在控制柜箱體10上,第一板體部22上設置有安裝孔,第一板體部22通過穿設在安裝孔內的緊固件與控制柜箱體10連接。優選地,緊固件為緊固螺釘。優選地,控制柜箱體10上設置有用于供緊固螺釘穿過的螺釘孔。
在本實施例中,通過在第一板體部22上設置有安裝孔,第一板體部22通過穿設在安裝孔內的緊固件與控制柜箱體10穩定地連接,保證在吊起過程中不會出現脫落等安全事故。
優先地,第一板體部22和第二板體部23一體成型。
為了滿足吊裝板20位置可調節地安裝在控制柜箱體10的外壁上,第一板體部22與控制柜箱體10的側壁固定連接,第二板體部23與第一板體部22可樞轉地連接,以使第二板體部23與控制柜箱體10的頂壁貼合或朝向遠離控制柜箱體10側壁的方向延伸。通過將第一板體部22與控制柜箱體10的側壁固定連接,第二板體部23與第一板體部22可樞轉地連接,可以使第二板體部23與控制柜箱體10的頂壁貼合或朝向遠離控制柜箱體10側壁的方向延伸,從而滿足吊裝板20的使用需求。
針對本發明的控制柜結構的具體結構以及實用狀態進行說明:
控制柜作為控制系統的載體,其中的開關元器件、測量儀表、保護電路和輔助設備等部分為易損壞元器件,它對整個控制系統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在現階段對控制柜進行轉運時多采用控制柜頂部加工一個螺紋孔,然后利用吊環連接進行吊裝,采用這種方式容易造成控制柜在吊裝的過程中發生晃動或自轉現象,使整個吊裝過程不穩定,輕則會使控制柜外殼發生變形,重則會損壞控制柜內部元器件,導致控制柜失效。
本發明的控制柜結構,通過在控制柜箱體10上方安裝一對吊裝板20,吊裝板可繞控制柜呈一定角度進行旋轉,且在每個吊裝板上加工兩個孔,可供行車等吊裝設備進行吊裝。當控制柜在不需轉運吊裝的狀態時,吊裝板旋轉相應角度固定在控制柜上方的兩個棱上,不影響控制柜的正常工作。當控制柜需要進行轉運吊裝時,將吊裝板旋轉一個角度,行車等吊裝設備的吊鉤鉤住吊裝板的吊孔進行吊裝轉運,這種吊裝形式可以放置吊裝過程中控制柜發生晃動或自轉等不穩定現象的發生。
從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發明上述的實施例實現了如下技術效果:
本發明的控制柜結構通過在控制柜箱體10上設置的吊裝板20可以穩定地將控制柜吊起。其中,吊裝板20成對設置,成對的兩個吊裝板20相對設置,通過在吊裝板20上設置有吊裝孔21,可以通過吊裝孔21將控制柜吊起,通過將吊裝板20位置可調節地安裝在控制柜箱體10的外壁上,可以方便控制柜的吊起以及在不使用時能夠將吊裝板20收起,通過以上結構設置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的控制柜吊具在吊裝控制柜過程中不穩定的問題。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發明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