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配電單元散熱,具體是指一種智能配電單元的散熱裝置。
背景技術:
1、配電單元是一種用于電力系統的智能化設備,主要用于配電系統中電流的分配、監測、控制等操作,旨在提高電力系統的安全性和效率,而這些操作會產生大量的熱量,慢慢地配電單元會變得過熱,這時就需要使用散熱設備來降溫。如果過熱問題得不到有效控制,就會導致配電單元內部元器件因過熱而受損,并可能引起火災等安全隱患。
2、公開號cn214755065u所述的一種智能配電單元的散熱裝置,包括外殼,所述外殼底部的左右兩側均固定安裝有數量為兩個的支撐座,所述外殼的底部固定安裝有位于左側兩個支撐座相對側的控制盒,所述外殼的左側固定安裝有數量為兩個的安裝塊。該智能配電單元的散熱裝置,通過設置雙軸電機帶動轉軸轉動,轉軸帶動主動輪轉動,兩個主動輪分別與第一從動輪以及第二從動輪同步轉動,第一從動輪帶動螺桿轉動,螺桿與螺紋塊螺紋連接,螺紋塊帶動安裝板上的散熱風機上下移動的同時,第二從動輪帶動活動軸轉動,使活動軸帶動轉動塊頂部的配電單元本體轉動,有效幫助使用者對配電單元的配電單元本體進行大范圍散熱,但現有技術仍舊存在缺陷:
3、現有技術中活動軸帶動轉動塊頂部的配電單元本體轉動,從而有效幫助使用者對配電單元的配電單元本體進行大范圍散熱,但是配電單元本體上會有連接線,配電單元本體轉動會帶動連接線轉動,容易導致接線端松動掉落,影響配單單元的正常安全使用。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種智能配電單元的散熱裝置。
2、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智能配電單元的散熱裝置,包括:
3、底座,所述底座上端設置有配電單元本體;
4、固定機構,所述固定機構設置于底座與配電單元本體之間;
5、固定座,兩個所述固定座固定連接于底座上端兩側,所述固定座設置于配電單元本體兩側;
6、降溫機構,所述降溫機構設置于固定座上,所述降溫機構包括開設于固定座中間的固定槽,所述固定槽中間固定連接有降溫板,所述降溫板開設有若干均勻分布的降溫孔,所述降溫孔是圓錐形孔結構,所述降溫孔靠近配電單元本體的一端開口小,所述降溫孔遠離配電單元本體的一端開口大,所述降溫板遠離配電單元本體的一側,固定連接有若干均勻分布的散熱翅;
7、散熱機構,所述散熱機構設置于底座上端兩側邊緣,所述散熱機構包括設置于底座上端兩側邊緣的風機罩,所述風機罩內部一側中間固定連接有電機,所述風機罩中間插接有轉動軸,所述轉動軸一端固定連接于電機一端,所述轉動軸中間固定套接有葉輪;
8、安裝機構,所述安裝機構設置于散熱機構與底座之間;
9、作為改進,所述固定機構包括:
10、固定框,所述固定框設置于配電單元本體下端;
11、支撐柱,多個所述支撐柱固定連接于固定框下端兩側前后,所述支撐柱下端固定連接于底座上端;
12、螺栓,多個所述螺栓螺紋連接于固定框下端兩側前后,所述螺栓上端螺紋連接于配電單元本體下端。
13、作為改進,所述安裝機構包括:
14、安裝座,所述安裝座固定連接于底座上端兩側邊緣;
15、安裝槽,所述安裝槽開設于安裝座中間,所述風機罩固定連接于安裝槽中間。
16、作為改進,所述底座下端中間開設有通槽。
17、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的優點在于:本實用新型中兩端電機帶動兩端葉輪轉動,兩端葉輪轉動對配電單元本體兩側吹風降溫,而且當兩端葉輪轉動讓氣流流過兩側降溫板,空氣從降溫孔流過時,空氣從降溫孔開口大的一端流向開口小的一端時,空氣被壓縮會降低溫度,從而將降低溫度后的空氣吹向配電單元本體,因此不僅可以通過葉輪對配電單元本體進行吹風降溫,還可以通過降溫孔進一步降低空氣溫度,同時散熱翅也會輔助將熱量快速散發出去,該裝置結構簡潔使用便捷,對配電單元本體周圍的散熱效果更好。
1.一種智能配電單元的散熱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智能配電單元的散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機構(3)包括: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智能配電單元的散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機構(7)包括: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智能配電單元的散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下端中間開設有通槽(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