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光伏板,尤其涉及一種快速安裝光伏板的光伏板載板。
背景技術:
1、太陽能光伏發電是一種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的技術,光伏板又稱太陽能光伏板,是通過吸收太陽光,將太陽輻射能通過光電效應或者光化學效應直接或間接轉換成電能的裝置,相對于普通電池和可循環充電電池來說,太陽能光伏板屬于更節能環保的綠色產品。
2、對于光伏板的安裝,會將光伏板置于載板上,并通過載板在支架上安裝,實現整個光伏板的安裝,而常規的光伏板厚度較薄且質地柔軟,因此在載板上會通過過多的螺栓進行固定,這樣也導致了光伏板安裝時過于麻煩且不便。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上述缺點,而提出的一種快速安裝光伏板的光伏板載板。
2、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設計一種快速安裝光伏板的光伏板載板,包括框架,在框架的底部設置有支撐機構;
3、在框架頂部的側邊上設置有壓板,讓壓板在框架的上方圍成與框架對應的邊框,且壓板的側邊延伸至框架外,讓框架的正視投影位于邊框內;
4、在壓板的外側底部轉動連接有固定板,固定板通過緊固件固定在框架的側邊上;
5、在相鄰兩塊壓板之間設置有“l”型的蓋板,蓋板的端部分別與相鄰兩塊壓板的端部對應并通過緊固件固定,而在蓋板的底部外側垂直安裝有“l”型的擋板,且擋板的底部對應連接有“l”型的限位板,限位板與蓋板之間的間距與壓板的厚度對應。
6、優選的是,支撐機構包括多塊第一條形板和多塊第二條形板,第一條形板、第二條形板均間隔排列,且第一條形板、第二條形板均置于框架內的底部,第一條形板的端部、第二條形板的端部通過固定座與框架固定;
7、在第一條形板的底部開設有與若干個間隔排列且與第二條形板對應的第一限位槽,而在第二條形板上開設有若干個第二限位槽,第一限位槽與第二限位槽對應,讓第一條形板和第二條形板交叉設置呈網格狀。
8、優選的是,固定座為“l”型的連接板,固定座的內側與框架的邊緣處對應,固定座的一端通過緊固件固定在框架上,且固定座的另一端通過緊固件固定在對應的第一條形板、第二條形板上。
9、優選的是,壓板與固定板之間設有開合頁,開合頁的一端固定在壓板上,且開合頁的另一端與固定板連接。
10、優選的是,壓板的端部均為傾斜的切面,使壓板的正式投影呈等腰梯形,且相鄰兩塊壓板的端部之間間隙配合。
11、優選的是,在框架的底部邊角處安裝有支撐座,且在支撐座的底部固定有安裝座。
12、優選的是,在蓋板與限位板之間相互靠近的一側均安裝有彈性橡膠墊。
13、本實用新型提出的設計方案,在應用過程中,其有益效果在于:
14、1、該快速安裝光伏板的光伏板載板通過壓板在框架上的開合,可在蓋板與限位板對相鄰兩塊壓板的夾持固定,從而將壓板緊固貼合在框架的頂面上,以在光伏板置于框架內后,對光伏板的邊緣處進行壓緊固定,既保證了光伏板的固定穩定性,又減少了螺栓等緊固件的使用,便于光伏板的快速安裝。
15、2、該快速安裝光伏板的光伏板載板通過條形板組成網格狀的支撐機構,既降低了整個載板的重量,又讓框架底部留有對光伏板進行放置的空隙。
1.一種快速安裝光伏板的光伏板載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1),在框架(1)的底部設置有支撐機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快速安裝光伏板的光伏板載板,其特征在于:支撐機構包括多塊第一條形板(10)和多塊第二條形板(11),第一條形板(10)、第二條形板(11)均間隔排列,且第一條形板(10)、第二條形板(11)均置于框架(1)內的底部,第一條形板(10)的端部、第二條形板(11)的端部通過固定座(12)與框架(1)固定;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快速安裝光伏板的光伏板載板,其特征在于:固定座(12)為“l”型的連接板,固定座(12)的內側與框架(1)的邊緣處對應,固定座(12)的一端通過緊固件固定在框架(1)上,且固定座(12)的另一端通過緊固件固定在對應的第一條形板(10)、第二條形板(11)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快速安裝光伏板的光伏板載板,其特征在于:壓板(3)與固定板(2)之間設有開合頁,開合頁的一端固定在壓板(3)上,且開合頁的另一端與固定板(2)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快速安裝光伏板的光伏板載板,其特征在于:壓板(3)的端部均為傾斜的切面,使壓板(3)的正式投影呈等腰梯形,且相鄰兩塊壓板(3)的端部之間間隙配合。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快速安裝光伏板的光伏板載板,其特征在于:在框架(1)的底部邊角處安裝有支撐座(8),且在支撐座(8)的底部固定有安裝座(9)。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快速安裝光伏板的光伏板載板,其特征在于:在蓋板(4)與限位板(6)之間相互靠近的一側均安裝有彈性橡膠墊(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