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家電領域,更具體而言,涉及一種線圈盤和安裝有此磁條支架的線圈盤,還有安裝有此線圈盤的電炊具。
背景技術:
線圈支架上繞制有多股導線,導線完成在線圈支架上的繞制后,會有兩根引線引出來,并套上套管,再鉚接上端子;一般來說,兩根引線其中的一根在線圈中間位置引出為內引線,因形成在中間的線圈,會被后面繞制的線圈壓住而被固定不會松脫;而另一個引線在線圈的外部,后面不會再有線圈繞制把此外引線壓?。粸楸苊鈱Ь€松脫,導線會繞在線圈盤上設置的掛鉤上進行固定。但這樣的方案員工操作復雜,而引線繞在掛鉤上會存在松脫的風險。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便于將導線固定住的磁條支架。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磁條支架,安裝在線圈支架上,包括支架本體,所述支架本體具有磁條安裝部,所述支架本體的一端設置有用于定位所述線圈支架引出導線的導線卡合部。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導線卡合部固定導線,可以方便、快速、穩(wěn)定的將導線固定住。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實用新型還可以做如下改進。
進一步,還包括用于定位引線套管的套管卡合部,所述套管卡合部設置在所述支架本體的一端。
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導線卡合部和套管卡合部來雙重固定導線,提高固定后的穩(wěn)定性,避免導線的脫落。
進一步,所述導線卡合部設置在所述支架本體的一端且靠近所述線圈支架一面,所述套管卡合部設置在所述支架本體的一端且遠離所述線圈支架一面。
進一步,所述導線卡合部為貫穿所述支架本體內外表面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等效內徑小于所述導線的外徑。
優(yōu)選的,所述支架本體一端具有一個第一板,所述第一通孔設置在所述第一板上。
進一步,還包括第二板,所述第一板與所述第二板間隔設置,所述套管卡合部為貫穿所述第二板內外表面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等效內徑不小于所述引線套管的外徑,所述第二板遠離所述線圈支架設置。
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實際應用中的引線套管面積等于第二通孔的面積,使引線套管插在第二通孔內,避免引線套管的左右擺動,提高導線固定后的穩(wěn)定性。
進一步,所述導線卡合部為設置在所述支架本體一端面上的第一缺口,所述第一缺口的等效內徑小于所述導線的外徑。
優(yōu)選的,所述支架本體一端具有一個第一板,所述第一缺口設置在所述第一板遠離所述支架本體一端。
進一步,還包括第二板,所述第一板與第二板間隔開且平行設置,所述套管卡合部為所述第二板遠離所述支架本體一端面上設置的第二缺口;所述第二缺口的等效內徑不小于引線套管的外徑,所述第二板遠離所述線圈支架設置。
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不僅能將導線固定住了,而且引線套管插在第二缺口與凸臺之間,還能避免引線套管有左右擺動,提高導線固定后的穩(wěn)定性。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便于將導線固定住的線圈盤。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線圈盤,包括線圈支架,所述線圈支架的外側面上設置有繞線槽,并在所述繞線槽內繞置導線,還包括如上述任一技術方案所述的一種磁條支架,所述磁條支架安裝在所述繞線槽上,所述導線的一端穿過連接引線套管并固定連接端子,所述引線套管卡接在所述引線套管卡合部上。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與上述磁條支架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在贅述。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便于將導線固定住的電炊具。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電炊具,包括鍋體,和如上所述的線圈盤,所述線圈盤位于鍋體內。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與上述線圈盤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在贅述。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實用新型還可以做如下改進。
優(yōu)選的,所述電炊具為電磁加熱電飯煲或電磁加熱電壓力鍋或電磁加熱電燉鍋或電磁加熱電蒸鍋。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磁條支架的第一種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磁條支架的第二種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磁條支架的第三種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磁條支架的第四種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線圈盤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線圈盤的又一種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線圈盤的局部放大圖。
附圖中,各標號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磁條支架,2、第一板,3、第二板,4、第一通孔,5、第二通孔,6、第一缺口,7、第二缺口,8、線圈支架,9、繞線槽,10、導線,11、引線套管,12、端子,13、凸臺,14、第一支架,15、第二支架,16、底壁,17環(huán)形側壁。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進行描述,所舉實例只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實施例一
如圖1所示,一種磁條支架,安裝在線圈支架上,磁條支架的具體結構如下。
磁條支架1上設有一面開口的容納槽,磁條可放置在容納槽內;磁條支架1包括第一支架14和第二支架15,第一支架14和第二支架15均為板狀,且依次連接。第一支架14和第二支架15之間有夾角,所述夾角小于180°,此夾角一般選用105°至135°;在本實施例中,夾角選用130°。
在實際應用時,第二支架15端部的內表面向遠離第一支架14方向延伸出第一板2,這里所說的內表面為靠近線圈支架8的表面,導線卡合部為第一板2上設置的貫穿第一板2內外表面的第一通孔4。當第一通孔4為非圓孔時,第一通孔4的等效內徑小于導線10的外徑。等效內徑是指出第一通孔4軸向投影的最大內切圓的直徑。當第一通孔4為圓孔時,第一通孔4的 內徑小于導線10的外徑。通過導線10與第一通孔4的過盈配合將導線10卡合在第一通孔4內。
實施例二
如圖2所示,一種磁條支架,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的區(qū)別在于本實施例中的第一板2遠離支架本體一端面具有第一缺口6。第一缺口6的等效內徑小于導線10的外徑。等效內徑是指出第一缺口6軸向投影的最大內切圓的直徑。
實施例三
如圖3所示,一種磁條支架,安裝在線圈支架上,磁條支架的具體結構如下,磁條支架1上設有一面開口的容納槽,磁條可放置在容納槽內;磁條支架1包括第一支架14和第二支架15,第一支架14和第二支架15均為板狀,且依次連接。第一支架14和第二支架15之間有夾角,所述夾角小于180°,此夾角一般選用105°至135°;在本實施例中,夾角選用130°。
第二支架15的端部為方鋼結構,方鋼的一個側面為第一板2,那么與第一板2間隔開且平行的另一個側面為第二板3。第二板2靠近線圈支架設置。導線卡和部為第一板2上設置的貫穿第一板2內外表面的第一通孔4,套管卡和部為第二板3上設置的貫穿第二板3內外表面的第二通孔5。
當第一通孔4為非圓孔時,第一通孔4的等效內徑小于導線10的外徑。等效內徑是指出第一通孔4軸向投影的最大內切圓的直徑。當第一通孔4為圓孔時,第一通孔4的內徑小于導線10的外徑。通過導線10與第一通孔4的過盈配合將導線10卡合在第一通孔4內。
當第二通孔5為非圓孔時,第二通孔5的等效內徑不小于引線套管的外徑。當第二通孔5為圓孔時,第二通孔5的內徑不小于引線套管的外徑。引線套管穿插在第二通孔5內,且其靠近線圈支架一端抵靠在第二板2上。
實施例四
如圖4所示,一種磁條支架,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三的區(qū)別在于本實施例中的導線卡和部為第一板2遠離支架本體一端面設置的第一缺口6,套管卡和部為第二板3遠離支架本體一端面設置的第二缺口7。
第一缺口6的等效內徑小于導線10的外徑。等效內徑是指出第一缺口6軸向投影的最大內切圓的直徑。通過導線10與第一缺口6的過盈配合將導線10卡合在第一缺口6內。
第二缺口7的等效不小于引線套管的外徑。引線套管穿插在第二通孔5內,且其靠近線圈支架一端抵靠在第二板2上。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缺口6的面積大于第二缺口7的面積,第一缺口6和第二缺口7的縱截面均為等腰梯形。
實施例五
如圖1和圖5所示,一種線圈盤,包括磁條支架1和線圈支架8,磁條支架1安裝在線圈支架8的外側面上。
本實施例中的磁條支架1采用上述實施例一公開的磁條支架1。
線圈支架8包括圓板形結構的底壁16和環(huán)形側壁17;環(huán)形側壁17包括一個大頭端和一個小頭端,并且大頭端和小頭端通過弧面連接;底壁16固定連接在小頭端。線圈支架8的外側面上設置有繞線槽9,并在繞線槽9內繞置導線10。
在本實施例中,磁條支架1為四個,等間距的環(huán)繞安裝在線圈支架8的外側面上。
導線10的一端穿過第一通孔4,通過導線10與第一通孔4的過盈配合將導線10卡合在第一通孔4內。
實施例六
如圖2和圖6所示,一種線圈盤,包括磁條支架1和線圈支架8,磁條支架1安裝在線圈支架8的外側面上。
本實施例中的磁條支架1采用上述實施例二公開的磁條支架1。
線圈支架8包括圓板形結構的底壁16和環(huán)形側壁17,環(huán)形側壁17包括一個大頭端和一個小頭端,并且大頭端和小頭端通過弧面連接;底壁16固定連接在小頭端。環(huán)形側壁17的大頭端沿線圈支架8徑向向外延伸出凸臺13。線圈支架8的外側面上設置有繞線槽9,并在繞線槽9內繞置導線10。
在本實施例中,磁條支架1為四個,等間距的環(huán)繞安裝在線圈支架8的外側面上。并且使第一缺口6的開口處抵靠在凸臺13靠近繞線槽9一側的端面上,形成了一個孔。
導線10的一端穿過第一缺口6,由于導線10與第一缺口6為過盈配合,因此能通過上面的孔將導線10卡合在第一缺口6與凸臺13之間。
實施例七
如圖3和圖5所示,一種線圈盤,包括磁條支架1和線圈支架8,磁條支架1安裝在線圈支架8的外側面上。
本實施例中的磁條支架1采用上述實施例三公開的磁條支架1。
線圈支架8包括圓板形結構的底壁16和環(huán)形側壁17;環(huán)形側壁17包括一個大頭端和一個小頭端,并且大頭端和小頭端通過弧面連接;底壁16固定連接在小頭端。線圈支架8的外側面上設置有繞線槽9,并在繞線槽9內繞置導線10。
在本實施例中,磁條支架1為四個,等間距的環(huán)繞安裝在線圈支架8的外側面上。
導線10的一端穿過第一通孔4,通過導線10與第一通孔4的過盈配合將導線10卡合在第一通孔4內。接著,導線10的一端穿過引線套管11并固定連接端子12,并且引線套管11的等效外徑不大于第二通孔5的直徑;引線套管11插在第一通孔4內,引線套管11的一端抵靠在第二板3上。
實施例八
如圖4、圖6和圖7所示,一種線圈盤,包括磁條支架1和線圈支架8,磁條支架1安裝在線圈支架8的外側面上。
本實施例中的磁條支架1采用上述實施例四公開的磁條支架1。
線圈支架8包括圓板形結構的底壁16和環(huán)形側壁17;環(huán)形側壁17包括一個大頭端和一個小頭端,并且大頭端和小頭端通過弧面連接;底壁16固定連接在小頭端。環(huán)形側壁17的大頭端沿線圈支架8徑向向外延伸出凸臺13。線圈支架8的外側面上設置有繞線槽9,并在繞線槽9內繞置導線10。
在本實施例中,磁條支架1為四個,等間距的環(huán)繞安裝在線圈支架8的外側面上。并且使第一缺口6和第二缺口7的開口處抵靠在凸臺13靠近繞線槽9一側的端面上,分別形成了兩個孔。
導線10的一端穿過第一缺口6,通過導線10與第一缺口6的過盈配合將導線10卡合在第一缺口6與凸臺13之間。接著,導線10的一端穿過引線套管11并固定連接端子12,并且引線套管11的等效外徑不大于第二缺口7的直徑;引線套管11插在第二缺口7與凸臺13之間,引線套管11的一端抵靠在第二板3上。
實施例九
一種電炊具,包括鍋體,包括如實施例五至實施例八任一所述的線圈盤,線圈盤位于鍋體內。
這里說的炊具為電磁加熱電飯煲或電磁加熱電壓力鍋或電磁加熱電燉鍋或電磁加熱電蒸鍋。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長度”、“寬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順時針”、“逆時針”、“軸向”、“徑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 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至少一個該特征。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多個”的含義是至少兩個,例如兩個,三個等,除非另有明確具體的限定。
在本實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guī)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固定”等術語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成一體;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或兩個元件的相互作用關系,除非另有明確的限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在本實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guī)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觸,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過中間媒介間接接觸。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僅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僅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說明書的描述中,參考術語“一個實施例”、“一些實施例”、“示例”、“具體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結合該實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包含于本實用新型的至少一個實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說明書中,對上述術語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須針對的是相同的實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可以在任一個或 多個實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適的方式結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況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將本說明書中描述的不同實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實施例或示例的特征進行結合和組合。
盡管上面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實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內可以對上述實施例進行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