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信號機柜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多功能防盜信號機柜。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的信號機機柜,均采用機械鎖,需要人工使用鑰匙打開。由于信號機安裝于路口,屬于無人值守產品,因而,機柜存在被異常撬開、暴雨天氣出現浸水、機柜內異常潮濕、機柜內出現火災等異常情況時,維護人員無法及時獲取以上信息,信號機屬于公共安全設備,如被異常撬開或者環境異常時有可能導致交通事故,同時,信號機在需要簡單操作時,需要打開主柜門,即不方便又容易造成不必要的障礙,信號機故障時,維修人員在打開柜門操作時,設備存放很不方便,對維修造成很大的困擾。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多功能防盜信號機柜,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多功能防盜信號機柜,包括殼體和底座,所述殼體設有無線傳送裝置、機柜門和側門,所述無線傳送裝置位于殼體頂端,側門位于殼體一側,所述機柜門表面設有把手和身份識別模塊,所述身份識別模塊位于把手下端,所述機柜門內側設有儲物槽,且儲物槽位于機柜門下端,所述殼體內部設有主機盒、物聯裝置、溫度傳感器、水位傳感器和移動面板,所述物聯裝置位于主機盒上端,溫度傳感器位于主機盒一側,水位傳 感器位于主機盒下端,移動面板的底端與主機盒鉸接,所述身份識別模塊、溫度傳感器和水位傳感器分別連接物聯裝置,所述物聯裝置連接無線傳送裝置,所述側門表面設有電子鎖,所述側門內部設有信號控制開關,且信號控制開關與控制器相連接。
優選的,所述身份識別模塊為密碼輸入裝置或指紋識別裝置。
優選的,所述信號控制開關為四個,且信號控制開關為單刀雙制開關。
優選的,所述殼體與機柜門鉸接位置設有壓力彈簧,壓力彈簧一端固定在殼體上,一端固定在機柜門上。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可通過側門的設計,大大方便了操作,通過移動面板的使用,方便維修和測試人員的操作,提高工作效率,通過物聯裝置對信號機機柜狀態進行實時監控,避免信號機柜被盜,同時,通過溫度傳感器和水位傳感器,可遠程了解設備情況和故障原因,能夠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信號機故障率,提高交通安全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側門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中:1、殼體,2、側門,3、機柜門,4、底座,5、無線傳送裝置,6、把手,7、身份識別模塊,8、信號控制開關,9、電子鎖,10、儲物槽,11、主機盒,12、溫度傳感器,13、水位傳感器,14、移動面板,15、物聯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3,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多功能防盜信號機柜,包括殼體1和底座4,殼體1設有無線傳送裝置5、機柜門3和側門2,無線傳送裝置5位于殼體1頂端,側門2位于殼體1一側,機柜門3表面設有把手6和身份識別模塊7,身份識別模塊7位于把手6下端,機柜門3內側設有儲物槽10,且儲物槽10位于機柜門3下端,殼體1內部設有主機盒11、物聯裝置15、溫度傳感器12、水位傳感器13和移動面板14,物聯裝置15位于主機盒11上端,溫度傳感器12位于主機盒11一側,水位傳感器13位于主機盒11下端,移動面板14的底端與主機盒11鉸接,身份識別模塊7、溫度傳感器12和水位傳感器13分別連接物聯裝置15,物聯裝置15連接無線傳送裝置5,側門2表面設有電子鎖9,側門2內部設有信號控制開關8,且信號控制開關8與控制器相連接。本實用新型可通過側門2的設計,大大方便了操作,通過移動面板14的使用,方便維修和測試人員的操作,提高工作效率,通過物聯裝置15對信號機機柜狀態進行實時監控,避免信號機柜被盜,同時,通過溫度傳感器12和水位傳感器13,可遠程了解設備情況和故障原因,能夠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信號機故障率,提高交通安全性。
身份識別模塊7為密碼輸入裝置或指紋識別裝置,信號控制開關8為四個,且信號控制開關8為單刀雙制開關,殼體1與機柜門3鉸 接位置設有壓力彈簧,壓力彈簧一端固定在殼體1上,一端固定在機柜門3上,本實用新型可通過側門2的設計,大大方便了操作,通過移動面板14的使用,方便維修和測試人員的操作,提高工作效率,通過物聯裝置15對信號機機柜狀態進行實時監控,避免信號機柜被盜,同時,通過溫度傳感器12和水位傳感器13,可遠程了解設備情況和故障原因,能夠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信號機故障率,提高交通安全性。
工作原理:在使用過程中,溫度傳感器12和水位傳感器13通過物聯裝置15,傳輸信號機狀態,在維修時,通過身份識別模塊7驗證身份,打開機柜門3,在維修和檢測設備時,通過儲物槽10放置工具,打開移動面板14,放置檢測設備,正常工作中,通過側門2的設置,操作簡單的信號控制。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及其改進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