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一種電容針腳整形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544745閱讀:793來源:國知局
一種電容針腳整形裝置的制作方法

本實用新型用于電器元件安裝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電容針腳整形裝置。



背景技術:

PCB電路板是電氣設備的核心部件,對于PCB電路板上繼電器、安規電容、電解電容、電感器等尺寸較大且外形不規整的異形電子元件的插裝方式包括人工插件和插件設備插裝,人工插件方式可靠性低,長時間從事單一重復性的工作,插件效率和質量較差;而且人工成本高,對各企業是很重的負擔。多品種、小批量插件生產,插件設備的專用性低,在插件形式相似的情況下,常規形式的頻繁調整工裝夾具,工藝穩定性較差,生產效率勢必受到影響。為了同時提高自動化插件線的柔性和生產效率,使之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前提下,縮短產品生產周期,降低產品成本,需要設置針腳整形工裝對電子元件的針腳進行插裝前的整形工作。隨著工業生產自動化的進程逐步加快,機器人應用范圍也在迅速擴大,但是工業機器人的大規模應用最主要問題是成本太高,即使價格相對來說比較大眾的機器人產品,也不是中小型企業可以大量采購或使用的。因此,研發經濟型柔性異形件插件機勢在必行,而插件機中的針腳整形工藝作為整個插件過程中的關鍵性步驟,能否針對電容的針腳進行快速整形是亟需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可提高PCB板電容插裝生產效率和可靠性的電容針腳整形裝置。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電容針腳整形裝置,包括整形本體、設在所述整形本體上的元件放置板以及設置于整形本體內且位于所述元件放置板下方的整形機構,所述元件放置板上設有供電子元件的針腳穿過的限位槽,元件放置板的頂部在限位槽的兩側形成元件放置面,所述整形機構包括第一整形板和第二整形板,所述第一整形板和第二整形板具有可相互配合的整形面,整形面上設有整形槽,所述整形本體上設有可驅動所述第一整形板和第二整形板靠攏或分離的夾緊機構,第一整形板和第二整形板靠攏時可將電子元件的針腳收納于整形槽內,所述第一整形板的整形面上設有凸塊,所述凸塊上開設可引導電子元件的針腳進入整形槽內的楔形導向面,所述第二整形板的整形面上設有供所述凸塊嵌入其中的凸塊插槽,所述整形本體上設有可驅動第一整形板和第二整形板同步升降的升降機構。

進一步作為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整形本體頂部設有第一內腔,所述夾緊機構包括設在第一內腔中且在內部開設有整形滑道的整形塊、并行穿置于整形滑道內的第一整形板安裝板和第二整形板安裝板、通過豎向的轉軸安裝在整形滑道底部的換向齒輪以及設于整形塊上且可驅動第一整形板安裝板或第二整形板安裝板沿整形滑道往復運動的夾緊動力件,所述第一整形板安裝板和第二整形板安裝板分列換向齒輪的兩側,第一整形板安裝板和第二整形板安裝板上均設有與換向齒輪嚙合的齒條,所述第一整形板與第一整形板安裝板固定連接,第二整形板與第二整形板安裝板固定連接,所述整形塊和整形本體上開設可供第一整形板和第二整形板向上伸出的窗口。

進一步作為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夾緊動力件包括通過整形氣缸安裝板安裝在整形塊一端的整形氣缸。

進一步作為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第一整形板安裝板上設有若干間隔分布的第一安裝座,第二整形板安裝板上設有若干間隔分布的第二安裝座,第一安裝座和第二安裝座在整形滑道內依次交替,各第一安裝座上均設有第一整形板,各第二安裝座上均設有第二整形板,從而形成多組整形機構。

進一步作為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改進,各組整形機構的上方均設有元件放置板,所述限位槽在元件放置板的一側邊緣形成開口,所述元件放置板的底部在限位槽的下方開設底部凹槽,所述第一整形板和第二整形板的頂部均具有可探入底部凹槽內而將電子元件的針腳收納于整形槽內的壓舌。

進一步作為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整形本體底部設有第二內腔,所述整形本體在第一內腔和第二內腔間開設升降導條導向孔,所述升降機構包括設在所述升降導條導向孔內的升降導條,所述升降導條的頂端與所述整形塊固定連接,升降導條的底部設有升降驅動機構。

進一步作為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升降驅動機構包括穿置于所述第二內腔中的整形滑板和可驅動整形滑板沿第二內腔往復運動的升降動力件,所述整形滑板開設豎向的導條避讓槽,導條避讓槽的兩側槽壁上開設傾斜的滑槽,所述升降導條的下端嵌入導條避讓槽內,升降導條上設有可沿所述滑槽運動的導向部件。

進一步作為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導向部件包括通過輪軸裝在升降導條上的滾輪。

進一步作為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升降動力件包括設在第二內腔一端的升降氣缸,所述整形滑板在第二內腔的另一端設有控制整形滑板行程的限位板。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解決了電子元件針腳整形的關鍵技術,一方面代替人工操作能大大提高效率、插件的可靠性,減小了員工勞動強度,減少人工成本,另一方面減少物料浪費,節省了資源,降低了生產成本。

2.本實用新型制造成本低,結構簡潔,使用方便,加工工藝簡單,實用性強,使用效果顯著,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和推廣應用價值。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整形機構和夾緊機構結構軸測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整形機構和夾緊機構結構仰視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元件放置板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升降機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至圖6,其顯示出了本實用新型之較佳實施例的具體結構。以下將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各元件的結構特點,而如果有描述到方向( 上、下、左、右、前及后) 時,是以圖2所示的結構為參考描述,但本實用新型的實際使用方向并不局限于此。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電容針腳整形裝置,包括整形本體1、設在所述整形本體1上的元件放置板2以及設置于整形本體1內且位于所述元件放置板2下方的整形機構,所述元件放置板2上設有供電容4的針腳穿過的限位槽21,元件放置板2的頂部在限位槽21的兩側形成元件放置面,所述整形機構包括第一整形板31和第二整形板32,所述第一整形板31和第二整形板32具有可相互配合的整形面,整形面上設有整形槽33,所述整形本體1上設有可驅動所述第一整形板31和第二整形板32靠攏或分離的夾緊機構,第一整形板31和第二整形板32靠攏時可將電容4的針腳收納于整形槽33內,所述整形本體1上設有可驅動第一整形板31和第二整形板32同步升降的升降機構。針腳整形時,第一整形板31和第二整形板32相分離,將電容4擺放于元件放置板2頂部的元件放置面,使電容4的針腳穿過限位槽21向下伸出,夾緊機構驅動第一整形板31和第二整形板32相向靠攏,從而將電容4的針腳收納于兩側整形面對接后形成的封閉整形槽33內,整形槽33按標準的電子元件針腳間距設置,其后升降機構驅動第一整形板31和第二整形板32同步下降,電容4的針腳沿整形槽33向上抽出,其間針腳在整形槽33的作用下被修正矯正,完整針腳的整形。夾緊機構驅動第一整形板31和第二整形板32分離釋放電容4的針腳,取走整形后的電容4,升降機構驅動第一整形板31和第二整形板32復位,等待下一個整形操作。

參見圖2,所述整形本體1頂部設有第一內腔11,第一內腔11具有矩形的截面,所述夾緊機構包括設在第一內腔11中且在內部開設有整形滑道51的整形塊52、并行穿置于整形滑道51內的第一整形板安裝板53和第二整形板安裝板54、通過豎向的轉軸安裝在整形滑道51底部的換向齒輪55以及設于整形塊52上且可驅動第一整形板安裝板53或第二整形板安裝板54沿整形滑道51往復運動的夾緊動力件,所述夾緊動力件優選為整形氣缸56,整形氣缸56通過整形氣缸安裝板57安裝在整形塊52的一端。所述第一整形板安裝板53和第二整形板安裝板54分列換向齒輪55的兩側,第一整形板安裝板53和第二整形板安裝板54上均設有與換向齒輪55嚙合的齒條58,所述第一整形板31與第一整形板安裝板53固定連接,第二整形板32與第二整形板安裝板54固定連接,夾緊動力件驅動一整形板安裝板(第一整形板安裝板53或第二整形板安裝板54)沿整形滑道51滑動,在齒條58和換向齒輪55的作用下,第一整形板安裝板53和第二整形板安裝板54反向運動,實現第一整形板31和第二整形板32的靠攏或分離,所述整形塊52和整形本體1上開設可供第一整形板31和第二整形板32向上伸出的窗口。

參見圖3、圖4,所述第一整形板安裝板53上設有若干間隔分布的第一安裝座59,第二整形板安裝板54上設有若干間隔分布的第二安裝座510,第一安裝座59和第二安裝座510在整形滑道51內依次交替,各第一安裝座59上均設有第一整形板31,各第二安裝座510上均設有第二整形板32,相鄰的第一整形板31和第二整形板32成對,從而形成多組整形機構。

各組整形機構的上方均設有元件放置板2,元件放置板2蓋在整形本體1的窗口上方,參見圖5,所述限位槽21在元件放置板2的一側邊緣形成開口,該開口方便變形的電容4插腳置入限位槽21內,所述元件放置板2的底部在限位槽21的下方開設底部凹槽22,元件放置板2在凹槽22的槽底厚度減小,所述第一整形板31和第二整形板32的頂部均具有可探入底部凹槽22內而將電容4的針腳收納于整形槽33內的壓舌。

為了實現電容4的針腳快速收納于整形槽33內,所述第一整形板31的整形面上設有凸塊34,所述凸塊34上開設可引導電容4的針腳進入整形槽33內的楔形導向面,所述第二整形板32的整形面上設有供所述凸塊34嵌入其中的凸塊插槽35,第一整形板31和第二整形板32靠攏時凸塊34嵌入凸塊插槽35實現準確對接。

參見圖2、圖6,所述整形本體1底部設有第二內腔12,第二內腔12位于第一內腔11的下方,第二內腔12的截面呈矩形,所述整形本體1在第一內腔11和第二內腔12間開設升降導條導向孔,所述升降機構包括設在所述升降導條導向孔內的升降導條61,所述升降導條61的頂端與所述整形塊52固定連接,升降導條61的底部設有升降驅動機構。所述升降驅動機構包括穿置于所述第二內腔12中的整形滑板62和可驅動整形滑板62沿第二內腔12往復運動的升降動力件,所述升降動力件優選為設在第二內腔12一端的升降氣缸63,所述整形滑板62開設豎向的導條避讓槽64,導條避讓槽64的兩側槽壁上開設傾斜的滑槽65,所述升降導條61的下端嵌入導條避讓槽64內,升降導條61上設有可沿所述滑槽65運動的導向部件。所述導向部件包括通過輪軸裝在升降導條61上的滾輪66。升降氣缸63驅動整形滑板62沿第二內腔12向第二內腔12的遠端運動時,滑槽65和滾輪66配合帶動升降導條61沿升降導條導向孔向下運動,升降導條帶動整形塊52向下運動,實現第一整形板31和第二整形板32的下降;升降氣缸63驅動整形滑板62沿第二內腔12向第二內腔12的近端運動時,滑槽65和滾輪66配合帶動升降導條61沿升降導條導向孔向上運動,升降導條61帶動整形塊52向上運動,實現第一整形板31和第二整形板32的上升,所述整形滑板62在第二內腔12的另一端設有限位板67,以控制整形滑板62的行程。

當然,本發明創造并不局限于上述實施方式,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還可作出等同變形或替換,這些等同的變型或替換均包含在本申請權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圍內。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彦淖尔市| 辉县市| 顺昌县| 江津市| 淳安县| 贺州市| 山西省| 鹿邑县| 白银市| 南华县| 朝阳县| 沅陵县| 本溪| 泉州市| 三穗县| 女性| 弋阳县| 仙桃市| 德钦县| 石景山区| 郎溪县| 定陶县| 屯昌县| 正宁县| 昌平区| 镶黄旗| 嘉善县| 肥东县| 含山县| 万全县| 抚顺市| 辽阳县| 新和县| 会宁县| 靖西县| 牡丹江市| 靖宇县| 南郑县| 青神县| 佛山市| 乐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