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照明控制系統,特別涉及一種基于物聯網的遠程照明控制系統。
背景技術:
對于大型超市、生產車間以及倉儲等的照明控制主要還是依賴于人工的方式,通過人工巡檢的方式來對數量如此之多、分布如此之廣的照明設備進行管理,既浪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在使用和維護方面也存在較多的不便。
針對上述問題,授權公告日2012年3月14日、授權公告號CN202168256U、實用新型名稱為基于物聯網的遠程照明控制系統提出了一種解決方案,它包括至少一個燈具,每個燈具依次連接照明數據采集和控制裝置、物聯網發送控制器,每個物聯網發送控制器通過物聯網與中央控制器連接。
上述解決方案能夠實現對燈具的定時開關、分時段控制,以及及時、準確地檢測燈具的運行情況,但是當檢測到某幾個地址的燈具發生異常或損壞時,僅僅作出報警反饋是不夠的,工作人員在收到報警反饋后需要一個現場一個現場的處理,而現在對現場處理的安排順序一般是通過距離的遠近來判斷的,這種判斷方式可能與現場的緊急程度存在較大的偏差。因此,還有待改進的空間。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基于物聯網的遠程照明控制系統,具有根據檢測到的人流量數據來安排出現照明燈異常的地址區的維修順序的優點。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
一種基于物聯網的遠程照明控制系統,包括遠程監控室、至少一個照明燈、耦接于所述照明燈用于檢測所述照明燈是否出現異常的照明燈異常檢測裝置以及通過無線通訊連接于所述照明燈異常檢測裝置并安裝于所述遠程監控室的異常報警裝置,所述照明燈上貼有唯一標簽,每個所述標簽都對應一個地址區,每個所述地址區內都設有人流量檢測裝置,并對應在所述遠程監控室內安裝有人流量顯示裝置,所述人流量檢測裝置與所述人流量顯示裝置通過無線通訊連接;
人流量檢測裝置,用于檢測對應所述地址區內的人流進出量并輸出人流量信號;
人流量顯示裝置,接收所述人流量檢測裝置輸出的人流量信號并將所述人流量信號轉化為人流量數據并顯示最新數據。
采用上述方案,通過設有的人流量檢測裝置對出入對應地址區的人流進行檢測并將檢測結果通過無線通訊傳輸到人流量顯示裝置,人流量顯示裝置進行人流數據的累計及顯示,當多個地址區的照明燈異常檢測裝置檢測到本地址區的照明燈出現異常并通過異常報警裝置發出報警,維修人員通過比較人流量顯示裝置上所顯示的數據,安排出維修順序,即人流量大的區域優先維修,人流量少甚至沒有人流量的區域可將維修順序靠后安排,如此一來,可減小維修安排順序與現場緊急度的偏差。
作為優選,照明燈異常檢測裝置,在所述照明燈異常檢測裝置檢測到對應的照明燈出現異常時,所述照明燈異常檢測裝置輸出異常信號;
異常報警裝置,接收所述照明燈異常檢測裝置輸出的異常信號并響應于接收到的異常信號發出報警。
采用上述方案,通過照明燈異常檢測裝置對照明燈進行實時監測,一旦某個照明燈出現異常或損壞現象,照明燈異常檢測裝置即通過無線通訊將異常信號傳輸至異常報警裝置,異常報警裝置發出報警以提醒工作人員,從而使工作人員及時了解到照明燈出現異常的情況,而且通過上述方式進行照明燈的異常檢測,與通過人工巡檢的方式相比,具有效率高,人力成本低的優點。
作為優選,每個所述照明燈都配有至少一個備用燈,所述備用燈耦接有用于控制所述備用燈開啟的備用燈啟用裝置,所述備用燈啟用裝置耦接于所述照明燈異常檢測裝置以接收所述照明燈異常檢測裝置輸出的異常信號,當所述備用燈啟用裝置接收到異常信號,所述備用燈啟用裝置控制所述備用燈開啟。
采用上述方案,當照明燈異常檢測裝置檢測到照明燈出現異常情況時,但是因遠程控制室距現場有一定的距離,因此在工作人員收到報警到趕赴現場存在一定的時間滯后,而在這段時間內為使該地址區能夠正常使用,即通過啟用備用燈的方式來實現該目的。
作為優選,還包括用于安裝所述人流量檢測裝置的第一立柱,所述第一立柱上開有用于安放所述人流量檢測裝置的安裝槽。
采用上述方案,人流量檢測裝置安放在安裝槽內,并將第一立柱放置在人流的進出口位置,從而實現對進出該區域的人流進行檢測的目的。
作為優選,所述安裝槽的相對兩側內壁上向所述安裝槽的中心延伸有夾板,所述夾板上穿設有鉸接軸,所述鉸接軸上套設有扭簧,所述鉸接軸固定連接在所述安裝槽的內壁上。
采用上述方案,人流量檢測裝置安放在安裝槽內后,分別將設于安裝槽相對兩側內壁上的夾板抵接在人流量檢測裝置上,以限制人流量檢測裝置從安裝槽內掉出,尤其是在第一立柱受到外力的作用時,抵接桿能降低人流量檢測裝置從安裝槽內掉出的幾率。
作為優選,還包括轉動連接有收卷帶機構的第二立柱,所述收卷帶機構包括與第二立柱轉動連接的收卷桿以及纏繞在所述收卷桿上的收卷帶。
采用上述方案,將收卷帶從收卷桿上拉出并拉出至第一立柱的位置,并將收卷帶固定在第一立柱上,可使用膠帶將收卷帶粘貼在第一立柱的柱體上,通過合理放置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后,收卷帶起到阻止人們從設有收卷帶的地方進入區域的作用,從而使人們只能從唯一的出入口進出區域,如此一來,提高了人流量檢測的精度,以使人流量檢測裝置所檢測到的人流量更接近真實情況。
作為優選,所述收卷帶的首端延伸有凸塊,所述第一立柱上開有與所述凸塊相卡接的卡槽。
采用上述方案,收卷帶拉伸至第一立柱后,將設置于收卷帶的首端的凸塊卡入設于第一立柱上的卡槽內,從而實現收卷帶與第一立柱之間的固定。
作為優選,所述凸塊所在的平面與所述收卷帶所在的平面相互垂直。
采用上述方案,凸塊所在的平面與收卷帶所在的平面相互垂直,一方面卡入卡槽比較方便,另一方面,凸塊與卡槽的卡接力方向與收卷帶的收起方向相垂直,如此一來,卡接力不會受到收卷帶的收卷力的作用,從而卡接效果更好。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過設有的人流量檢測裝置和人流量顯示裝置,對進出區域內的人流進行檢測及統計,當多個地址區的照明燈異常檢測裝置檢測到本地址區的照明燈出現異常并通過異常報警裝置發出報警時,維修人員根據人流量顯示裝置上顯示的人流量數據進行維修順序的安排,從而提高維修順序與現場緊急度的相關性;
2、通過設有的第一立柱、第二立柱以及轉動連接在第二立柱上的收卷帶機構,使得人們盡可能得從一個出入口進出區域,從而使人流量檢測裝置檢測到的人流量盡可能的接近真實情況。
附圖說明
圖1為倉儲區的平面示意圖;
圖2為收卷帶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以及收卷帶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安裝槽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人流量檢測裝置及人流量顯示裝置的電路連接圖;
圖6為照明燈異常檢測裝置、異常報警裝置、備用燈啟用裝置以及備用燈的電路連接圖。
圖中:1、倉儲區;2、地址區;3、過道;4、照明燈;5、第一立柱;6、第二立柱;7、安放槽;8、收卷帶機構;81、收卷桿;82、收卷帶;821、凸塊;9、第一立柱;91、卡槽;10、安裝槽;11、夾板;12、鉸接座;13、鉸接軸;14、扭簧;15、人流量檢測裝置;16、人流量顯示裝置;17、照明燈異常檢測裝置;18、異常報警裝置;19、備用燈;20、備用燈啟用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本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其并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完本說明書后可以根據需要對本實施例做出沒有創造性貢獻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內都受到專利法的保護。
本實施例公開的一種基于物聯網的遠程照明控制系統,參照圖1,整個倉儲區1劃分為多個地址區2,相鄰地址區之間設有過道3,每個地址區2內設有至少一個照明燈4,照明燈4上都貼有唯一標簽。
結合圖2和圖3,基于物聯網的遠程照明控制系統還包括第一立柱9和第二立柱6,參照圖2,第二立柱6上開有一個安放槽7,安放槽7內設有收卷帶機構8,收卷帶機構8包括收卷桿81和纏繞在收卷桿81上的收卷帶82,收卷桿81的兩端分別轉動連接在安放槽7的上壁和下壁;在收卷帶82的首端設有與收卷帶82所在的平面垂直的凸塊821。
參照圖3,第一立柱9的柱體上開有與凸塊821卡接的卡槽91,參照圖4,在第一立柱9上還開有一個安裝槽10,并且在安裝槽10的上壁和下壁上分別鉸接有夾板11,夾板11自安裝槽10的內壁向安裝槽10的中心延伸,安裝槽10的上壁和下壁上均設有鉸接座12,鉸接座12之間穿設有鉸接軸13,在鉸接軸13的外側套設有扭簧14,扭簧14的一端固定連接在安裝槽10的內壁上,另一端與夾板11固定連接。
參照圖5,在安裝槽10內安裝有人流量檢測裝置15,人流量檢測裝置15可采用熱釋電感應模塊,人流量檢測裝置15通過無線通訊連接有人流量顯示裝置16,人流量顯示裝置16可采用型號為GMY的計數器;
參照圖5,人流量檢測裝置15和人流量顯示裝置16的電路連接關系如下:人流量檢測裝置15的1腳通過電阻R1耦接于電源,人流量檢測裝置的3腳接地,人流量檢測裝置15的2腳耦接于三極管VT1的基極,三極管VT1的集電極通過電阻R2耦接于電源,三極管VT1的發射極藕節于三極管VT2的基極,三極管VT2的集電極通過電阻R2耦接于電源,三極管VT2的發射極通過無線通訊連接有人流量顯示裝置3。
參照圖6,基于物聯網的遠程照明控制系統還包括照明燈異常檢測裝置17、耦接于照明燈異常檢測裝置17的異常報警裝置18、備用燈19和備用燈啟用裝置20;其中,照明燈異常檢測裝置17、異常報警裝置18以及備用燈19和備用燈啟用裝置20均統一對應貼有唯一標簽的照明燈1。
參照圖6,照明燈異常檢測裝置17、異常報警裝置18、備用燈19和備用燈啟用裝置20的電路連接關系如下:照明燈異常檢測裝置17包括照明燈4、電阻R3、電阻R4、電阻R5和運算放大器IC1, 其中運算放大器IC1可采用型號為LM358AD的運算放大器。照明燈4的一端通過電阻R3耦接于電源,照明燈4的另一端接地,電容C1并聯與照明燈4的兩端,電阻R4的一端耦接于電源,另一端耦接于電阻R5的一端,電阻R5的另一端接地,運算放大器IC1的反相輸入端耦接于電阻R4的另一端,運算放大器IC1的正向輸入端耦接于照明燈4的一端;
異常報警裝置18包括電阻R6、三極管VT3和蜂鳴器B1,三極管VT1的基極耦接于運算放大器IC1的輸出端,三極管VT1的發射極耦接于電源,三極管VT1的發射極耦接于電阻R6的一端,電阻R6的另一端通過無線通訊連接有蜂鳴器B1。
備用燈啟用裝置20包括繼電器KM的線圈,續流二極管VD1和三極管VT4,三極管VT4的基極耦接于三極管VT3的發射極,三極管VT4的集電極耦接于繼電器KM的線圈的一端,三極管VT4的發射極接地,繼電器KM的線圈的另一端耦接于電源,續流二極管VD1反向并聯于繼電器KM的線圈的兩端。
參照圖5,備用燈19的供電回路的電路連接關系為:備用燈19的一端耦接于常開觸點K1的另一端,備用燈19的另一端耦接于電源的負極,備用燈19串聯有電阻R7,電阻R7的一端耦接于電源的正極,電阻R7的另一端耦接于常開觸點K1的一端。
工作過程:在相鄰地址區2之間的過道3里合理擺放好第一立柱9和第二立柱6后,從收卷桿81上拉出收卷帶82,并將收卷帶82的首端的凸塊821卡入第一立柱9的卡槽91內。然后把夾板11向上翻轉以方便將人流量檢測裝置15放入安裝槽10內,放置好后,夾板11在扭簧14的帶動力下恢復原態并抵接在人流量檢測裝置15上。
開啟人流量檢測裝置15,當有人體靠近人流量檢測裝置15時,人流量檢測裝置15輸出微弱電流,即人流量信號,然后經三極管VT1和三極管VT2放大,經無線通訊輸入人流量顯示裝置16,人流量顯示裝置16進行計數并顯示。
當照明燈4出現異常時,運算放大器IC1的正向輸入端電壓高于反向輸入端電壓,運算放大器IC1的輸出端輸出高電平,三極管VT3導通,蜂鳴器B1發出報警,同時三極管VT4導通,繼電器KM的線圈得電,常開觸點K1被吸合,備用燈19啟用。
當多個地址區的照明燈4出現異常報警時,維修人員可根據人流量檢測及統計結果進行維修順序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