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力設備輔助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電能計量表計集中器主動排風降溫安裝箱。
背景技術:
公知的,電能量表計、采集器、集中器等在高溫環境下因溫度過高容易造成設備不能正常工作,傳統表計裝置通風效果不好,不能主動對箱體內部環境進行降溫,這樣就會造成電能計量表、采集器、集中器等裝置的工作效果,甚至損壞,從而會增加成本投入和人力物力的投入。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背景技術中的不足,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電能計量表計集中器主動排風降溫安裝箱,本實用新型通過在箱體上進風口和出風口,在出風口上設置控制箱,控制箱上設置溫度感應器,控制箱內設置風扇,以此來達到自動、高效的為箱體降溫的目的。
為了實現所述實用新型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電能計量表計集中器主動排風降溫安裝箱,包括箱體、控制箱和溫度感應器,在箱體的側面壁上分別設有進風口和出風口,出風口上設有控制箱,控制箱上設有溫度感應器,控制箱內設有風扇,控制箱內設有變頻控制器,溫度感應器、變頻控制器和風扇分別通過電線和電源連接。
所述箱體為長方型、圓柱型或棱柱型的空心結構,箱體由硬質、抗壓材料制作而成。
所述進風口和出風口分別設在箱體的側面壁上,進風口和出風口分別至少為一個。
所述控制箱為長方型、圓柱型或棱柱型的空心結構,控制箱對應設置在箱體的出風口上并和出風口相互連通,風扇和變頻控制器分別設在控制箱內,風扇至少為兩個。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電能計量表計集中器主動排風降溫安裝箱,包括箱體、控制箱和溫度感應器,通過在箱體上進風口和出風口,在出風口上設置控制箱,控制箱上設置溫度感應器,控制箱內設置風扇,以此來達到自動、高效的為箱體降溫的目的;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操作便捷,可自動感應箱體內溫度并適當控制調節箱體內的排風強度,提高了箱體內設備的使用壽命,降低了成本和人力物力投入。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控制箱結構示意圖;
圖中:1、箱體;2、出風口;3、控制箱;4、溫度感應器;5、進風口;6、風扇。
【具體實施方式】
通過下面的實施例可以詳細的解釋本實用新型,公開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保護本實用新型范圍內的一切技術改進。
結合附圖1~2所述的一種電能計量表計集中器主動排風降溫安裝箱,包括箱體1、控制箱3和溫度感應器4,在箱體1的側面壁上分別設有進風口5和出風口2,出風口2上設有控制箱3,控制箱3上設有溫度感應器4,控制箱3內設有風扇6,控制箱3內設有變頻控制器,溫度感應器4、變頻控制器和風扇6分別通過電線和電源連接;所述箱體1為長方型、圓柱型或棱柱型的空心結構,箱體1由硬質、抗壓材料制作而成;所述進風口5和出風口2分別設在箱體1的側面壁上,進風口5和出風口2分別至少為一個;所述控制箱3為長方型、圓柱型或棱柱型的空心結構,控制箱3對應設置在箱體1的出風口2上并和出風口2相互連通,風扇6和變頻控制器分別設在控制箱3內,風扇6至少為兩個。
實施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電能計量表計集中器主動排風降溫安裝箱,在使用時,操作者先將控制箱3安裝在箱體的出風口2上,將溫度感應器4安裝在控制箱3上,并將溫度感應器4通過電線和變頻控制器和電源相互連接,在變頻控制器上設定溫度和風力的比例值,當箱體1內的溫度升高時,外部空氣可以通過進風口5進入箱體1內,同時風扇3可以將箱體1內的熱風從出風口2抽出,這樣即可將箱體1內的空氣流通,當箱體1內溫度過高時,變頻控制器可控制多個風扇3同時工作,這樣風力加大,可加速箱體1內的空氣流通,當箱體1內的溫度不是特別高時,溫度感應器4可傳輸信息給變頻控制器,變頻控制器控制較少的風扇3工作為箱體1內降溫。
本實用新型未詳述部分為現有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