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實施例涉及通信,特別是涉及一種拓撲結構、帶通濾波器及通信設備。
背景技術:
1、隨著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的迅速發展,通信系統的多功能和小型化成為不可避免的發展趨勢,而濾波器在通信系統中起著重要作用,用以濾除噪聲、干擾和其他不需要的信號。目前的濾波器一般帶寬不可調節,功能固定,因此,為實現通信系統的多功能,需要設置大量不同指標的濾波器。
2、在實現本申請實施例的過程中,發明人發現:在通信系統內設置大量不同指標的濾波器,結構復雜,體積較大,不利于通信系統的小型化。
技術實現思路
1、鑒于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拓撲結構、帶通濾波器及通信設備,克服了上述問題或者至少部分解決了上述問題。
2、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拓撲結構,包括輸入端、輸出端、第一平行三線、第二平行三線、第一微帶線、第二微帶線、第三微帶線、第四微帶線、第五微帶線、第六微帶線、第七微帶線、第一開路枝節、第二開路枝節、第三開路枝節、第四開路枝節和變容二極管;其中,所述輸入端與所述第一平行三線的一端連接,所述第一平行三線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平行三線的一端、所述第一微帶線的一端連接,所述第二平行三線的另一端與所述輸出端連接,所述第一微帶線的另一端與所述變容二極管的負極連接,所述變容二極管的正極與所述第二微帶線的一端、所述第五微帶線的一端連接,所述第二微帶線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三微帶線的一端、所述第四微帶線的一端連接,所述第五微帶線的另一端與所述第六微帶線的一端、所述第七微帶線的一端連接,所述第一開路枝節、所述第三微帶線、所述第四微帶線和所述第二開路枝節依次連接,所述第三開路枝節、所述第六微帶線、所述第七微帶線和所述第四開路枝節依次連接。
3、可選的,所述第二微帶線和所述第五微帶線呈直線連接,以所述第二微帶線和所述第五微帶線所在直線為對稱軸,所述第三微帶線和所述第四微帶線、所述第六微帶線和所述第七微帶線、所述第一開路枝節和所述第二開路枝節、所述第三開路枝節和所述第四開路枝節均上下對稱設置;所述第一微帶線位于所述第二微帶線和所述第五微帶線連接的中垂線上,以所述中垂線為對稱軸,所述第二微帶線和所述第五微帶線、所述第三微帶線和所述第六微帶線、所述第四微帶線和所述第七微帶線、所述第一開路枝節和所述第三開路枝節、所述第二開路枝節和所述第四開路枝節、所述第一平行三線和所述第二平行三線均左右對稱設置。
4、可選的,所述第一平行三線、所述第二平行三線、所述第二微帶線、所述第五微帶線、所述第一開路枝節、所述第二開路枝節、所述第三開路枝節和所述第四開路枝節平行設置,且均垂直于所述第一微帶線、所述第三微帶線、所述第四微帶線、所述第六微帶線、所述第七微帶線。
5、可選的,所述第三微帶線的特征阻抗、所述第四微帶線的特征阻抗、所述第六微帶線的特征阻抗、所述第七微帶線的特征阻抗、所述第一開路枝節的特征阻抗、所述第二開路枝節的特征阻抗、所述第三開路枝節的特征阻抗和所述第四開路枝節的特征阻抗相等,且均為所述第二微帶線的特征阻抗的兩倍;所述第二微帶線的特征阻抗和所述第五微帶線的特征阻抗相等,且均為所述第一微帶線特征阻抗的兩倍。
6、可選的,所述第一平行三線的電長度和所述第二平行三線的電長度均為通帶中心頻率處對應的四分之一波長,所述第一微帶線的電長度為通帶中心頻率處對應的八分之一波長,所述第二微帶線的電長度、所述第三微帶線的電長度、所述第一開路枝節的電長度之和為通帶中心頻率處對應的八分之三波長,所述第二微帶線的電長度、所述第四微帶線的電長度、所述第二開路枝節的電長度之和為通帶中心頻率處對應的八分之三波長,所述第五微帶線的電長度、所述第六微帶線的電長度、所述第三開路枝節的電長度之和為通帶中心頻率處對應的八分之三波長,所述第五微帶線的電長度、所述第七微帶線的電長度、所述第四開路枝節的電長度之和為通帶中心頻率處對應的八分之三波長。
7、可選的,所述第一平行三線包括平行且等間距設置的第一左傳輸線、第二左傳輸線和第三左傳輸線,所述第二左傳輸線位于所述第一左傳輸線和所述第三左傳輸線之間,所述第一左傳輸線的一端、所述第三左傳輸線的一端均與所述輸入端連接,所述第二左傳輸線的一端與所述第一微帶線連接;所述第二平行三線包括平行且等間距設置的第一右傳輸線、第二右傳輸線和第三右傳輸線,所述第二右傳輸線位于所述第一右傳輸線和所述第三右傳輸線之間,所述第一右傳輸線的一端、所述第三右傳輸線的一端均與所述輸出端連接,所述第二右傳輸線的一端與所述第一微帶線連接。
8、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另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帶通濾波器,包括上述的拓撲結構。
9、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又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通信設備,包括上述的帶通濾波器。
10、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有益效果是:區別于現有技術的情況,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一種拓撲結構,包括輸入端、輸出端、第一平行三線、第二平行三線、第一微帶線、第二微帶線、第三微帶線、第四微帶線、第五微帶線、第六微帶線、第七微帶線、第一開路枝節、第二開路枝節、第三開路枝節、第四開路枝節和變容二極管。其中,所述輸入端與所述第一平行三線的一端連接,所述第一平行三線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平行三線的一端、所述第一微帶線的一端連接,所述第二平行三線的另一端與所述輸出端連接,所述第一微帶線的另一端與所述變容二極管的負極連接,所述變容二極管的正極與所述第二微帶線的一端、所述第五微帶線的一端連接,所述第二微帶線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三微帶線的一端、所述第四微帶線的一端連接,所述第五微帶線的另一端與所述第六微帶線的一端、所述第七微帶線的一端連接,所述第一開路枝節、所述第三微帶線、所述第四微帶線和所述第二開路枝節依次連接,所述第三開路枝節、所述第六微帶線、所述第七微帶線和所述第四開路枝節依次連接。基于此拓撲結構的帶通濾波器具有帶寬可調節,帶寬調諧范圍寬并且結構緊湊的特點。
1.一種拓撲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輸入端、輸出端、第一平行三線、第二平行三線、第一微帶線、第二微帶線、第三微帶線、第四微帶線、第五微帶線、第六微帶線、第七微帶線、第一開路枝節、第二開路枝節、第三開路枝節、第四開路枝節和變容二極管;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拓撲結構,其特征在于,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拓撲結構,其特征在于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拓撲結構,其特征在于,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拓撲結構,其特征在于,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拓撲結構,其特征在于,
7.一種帶通濾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權利要求1-6中任意一項所述的拓撲結構。
8.一種通信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帶通濾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