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請屬于顯示,尤其涉及一種顯示面板和顯示裝置。
背景技術:
1、有機發光二極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splay,oled)以及基于發光二極管(light?emitting?diode,led)等技術的平面顯示裝置因具有高畫質、省電、機身薄及應用范圍廣等優點,而被廣泛的應用于手機、電視、筆記本電腦、臺式電腦等各種消費性電子產品,成為顯示裝置中的主流。
2、但目前的oled顯示產品的使用性能有待提升。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申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種顯示面板和顯示裝置,旨在提高顯示面板的性能。
2、本申請第一方面提供一種顯示面板,顯示面板包括基板、驅動電路層和發光器件層;驅動電路層設置在基板的一側,驅動電路層包括第一像素電路和第二像素電路,第一像素電路包括第一薄膜晶體管,第二像素電路包括第二薄膜晶體管,驅動電路層還包括與第一像素電路對應的第一接觸孔、以及與第二像素電路對應的第二接觸孔;發光器件層設置在驅動電路層背離基板的一側,發光器件層包括第一發光單元和第二發光單元,第一發光單元的驅動電流大于第二發光單元的驅動電流,第一發光單元與第一薄膜晶體管電連接,第二發光單元與第二薄膜晶體管電連接。
3、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接觸孔包括填充有導電材料的第一過孔和填充有絕緣材料的第一冗余孔,第二接觸孔至少包括填充有導電材料的第二過孔。
4、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過孔與第二過孔的密度一致。
5、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冗余孔與第一薄膜晶體管的柵極中心的距離小于第一冗余孔與第二薄膜晶體管的柵極中心的距離。
6、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冗余孔中填充有無機材料。
7、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薄膜晶體管包括有源層、柵極、源極和漏極,驅動電路層還包括第一絕緣層和第二絕緣層,有源層設置在基板的一側,第一絕緣層設置在有源層上,柵極設置在第一絕緣層背離基板的一側,第二絕緣層設置在柵極上,源極和漏極設置在第二絕緣層背離基板的一側;第一冗余孔貫穿第二絕緣層或者第一冗余孔貫穿第一絕緣層和第二絕緣層;
8、優選的,驅動電路層還包括第三絕緣層,第三絕緣層設置在源極和漏極上,發光器件層設置在第三絕緣層背離基板的一側;第一冗余孔貫穿第一絕緣層、第二絕緣層以及第三絕緣層。
9、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發光單元為藍光發光單元,第二發光單元為綠光發光單元或紅光發光單元。
10、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接觸孔的數量大于第二接觸孔的數量。
11、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接觸孔的面積大于第二接觸孔的面積。
12、第二方面,本申請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顯示裝置,包括上述任一實施方式的顯示面板。
13、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顯示面板,第一薄膜晶體管用于驅動第一發光單元發光,第二薄膜晶體管用于驅動第二發光單元發光。由于第一發光單元的驅動電流大于第二發光單元的驅動電流,因此第一發光單元對于電源信號的跨壓要求更高。通過將第一薄膜晶體管附近的第一接觸孔的密度設置為大于第二薄膜晶體管附近的第二接觸孔的密度,使得在退火工藝時,第一發光單元的去氫效果更明顯,改變了第一薄膜晶體管的電性,使得第一薄膜晶體管的閾值電壓相對于第二薄膜晶體管的閾值電壓更負偏,從而實現驅動電流不改變的條件下,有效降低顯示面板的功耗。
1.一種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觸孔包括填充有導電材料的第一過孔和填充有絕緣材料的第一冗余孔,所述第二接觸孔至少包括填充有導電材料的第二過孔。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過孔與所述第二過孔的密度一致。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冗余孔與所述第一薄膜晶體管的柵極中心的距離小于所述第一冗余孔與所述第二薄膜晶體管的柵極中心的距離。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冗余孔中填充有無機材料。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薄膜晶體管包括有源層、柵極、源極和漏極,所述驅動電路層還包括第一絕緣層和第二絕緣層,所述有源層設置在所述基板的一側,所述第一絕緣層設置在所述有源層上,所述柵極設置在所述第一絕緣層背離所述基板的一側,所述第二絕緣層設置在所述柵極上,所述源極和漏極設置在所述第二絕緣層背離所述基板的一側;所述第一冗余孔貫穿所述第二絕緣層或者所述第一冗余孔貫穿所述第一絕緣層和所述第二絕緣層;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發光單元為藍光發光單元,所述第二發光單元為綠光發光單元或紅光發光單元。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觸孔的數量大于所述第二接觸孔的數量。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觸孔的面積大于所述第二接觸孔的面積。
10.一種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權利要求1~7中任一項所述的顯示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