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開涉及線纜布置,具體地,涉及一種線纜組件、線纜單元與機柜組總成。
背景技術:
1、隨著電子設備和通信技術的飛速發展,線纜的鋪設密度日益增加,在各類機柜中,線纜的有序布置和后期運維變得至關重要。相關技術中,線纜的排布密集,布置得雜亂無章,且布置路徑較長,無論是對安裝還是運維都造成了極大的困難,且成本較高。
技術實現思路
1、提供該部分內容以便以簡要的形式介紹構思,這些構思將在后面的具體實施方式部分被詳細描述。該部分內容并不旨在標識要求保護的技術方案的關鍵特征或必要特征,也不旨在用于限制所要求的保護的技術方案的范圍。
2、第一方面,本公開提供一種線纜組件,包括兩組連接端頭和連接在兩組所述連接端頭之間的至少兩根線纜,兩組所述連接端頭中的一者用于與第一機柜主體連接、另一者用于與第二機柜主體連接,且連接在兩組所述連接端頭之間的所述線纜配置在所述第一機柜主體和所述第二機柜主體的前側橫跨。
3、第二方面,本公開提供一種線纜單元,包括理線架和本公開提供的線纜組件,所述理線架支撐在所述線纜組件下方,并用于與所述第一機柜主體和/或所述第二機柜主體連接。
4、第三方面,本公開提供一種機柜組總成,包括第一機柜主體、第二機柜主體和本公開提供的線纜單元,所述第一機柜主體與所述第二機柜主體上設置有節點,所述連接端頭與所述節點連接。
5、通過上述技術方案,本公開實施例中將多根線纜預制成一個線纜組件,在連線的過程中,可以將多根線纜作為一個線纜組件進行連接,避免線纜各自獨立存在而導致數量較多而不便于堆疊。將多根線纜預制成線纜組件后可以提升布線效率,并且采用這種線纜組件的方式,在某個線纜組件運維時,可以快速識別,且不需要拆卸其他線纜組件,降低運維難度。線纜采用在機柜主體前側橫跨的方式,可以有效縮短布線長度,降低成本,且操作更加便捷。
6、本公開的其他特征和優點將在隨后的具體實施方式部分予以詳細說明。
1.一種線纜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兩組連接端頭(212)和連接在兩組所述連接端頭(212)之間的至少兩根線纜(211),兩組所述連接端頭(212)中的一者用于與第一機柜主體(310)連接、另一者用于與第二機柜主體(320)連接,且連接在兩組所述連接端頭(212)之間的所述線纜(211)配置在所述第一機柜主體(310)和所述第二機柜主體(320)的前側橫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線纜組件,其特征在于,連接在兩組所述連接端頭(212)之間的所述線纜(211)的長度相同。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線纜組件,其特征在于,多根所述線纜(211)構造為最大堆疊高度不大于兩根所述線纜(211)的直徑。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線纜組件,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線纜(211)包括兩端的端部段(2111),所述端部段(2111)與所述連接端頭(212)連接,多根所述線纜(211)的所述端部段(2111)構造為沿第一方向平鋪排布,所述第一方向為第一機柜主體(310)和所述第二機柜主體(320)的排布方向,以及/或者,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線纜組件,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線纜(211)包括端部段(2111)、延伸段(2112)和彎曲段(2113),所述端部段(2111)與所述連接端頭(212)連接,所述延伸段(2112)用于在前側橫跨所述第一機柜主體(310)和所述第二機柜主體(320),所述彎曲段(2113)連接在所述端部段(2111)與所述延伸段(2112)之間。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線纜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段(2112)與一端的所述彎曲段(2113)連接處的堆疊高度為兩根所述線纜(211)的直徑。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線纜組件,其特征在于,多根所述線纜(211)的每端的所述彎曲段(2113)構造為彎曲長度從外側至內側逐漸減小,以及/或者,多根所述線纜(211)的兩端與所述連接端頭(212)的連接順序相同。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線纜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線纜(211)為銅纜。
9.一種線纜單元,其特征在于,包括理線架(220)和根據權利要求1-8中任一項所述的線纜組件(210),所述理線架(220)支撐在所述線纜組件(210)下方,并用于與所述第一機柜主體(310)和/或所述第二機柜主體(320)連接。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線纜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理線架(220)配置為可活動,以具有工作狀態和運維狀態,所述理線架(220)在所述工作狀態遮擋運維空間、在所述運維狀態釋放所述運維空間。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線纜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理線架(220)包括: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線纜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載主體(221)與所述安裝座(222)繞第一方向可轉動地連接,所述第一方向為第一機柜主體(310)和所述第二機柜主體(320)的排布方向。
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線纜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載主體(221)與所述安裝座(222)之間連接有懸停機構(223),所述懸停機構(223)配置為使得所述承載主體(221)至少在第一旋轉位置與第二旋轉位置懸停,所述第一旋轉位置配置為所述工作狀態,所述第二旋轉位置配置為所述運維狀態。
14.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線纜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載主體(221)配置為在所述第二旋轉位置相比于所述承載主體(221)在所述第一旋轉位置的最大轉動角度為20°~30°。
15.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線纜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載主體(221)可拆卸地設置于所述安裝座(222),或者,所述安裝座(222)可拆卸地設置于所述第一機柜主體(310)或所述第二機柜主體(320)。
16.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線纜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線纜單元(200)包括多組所述線纜組件(210),多組所述線纜組件(210)沿第一方向和/或第三方向排布,所述第一方向為所述第一機柜主體(310)與所述第二機柜主體(320)的排布方向,所述第三方向為所述第一機柜主體(310)和所述第二機柜主體(320)的高度方向。
17.一種機柜組總成,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機柜主體(310)、第二機柜主體(320)和根據權利要求9-16中任一項所述的線纜單元(200),所述第一機柜主體(310)與所述第二機柜主體(320)上設置有節點(301),所述連接端頭(212)與所述節點(301)連接。
18.根據權利要求17所述的機柜組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柜組總成包括多個所述線纜單元(200),多個所述線纜單元(200)沿第三方向排布,所述第三方向為所述第一機柜主體(310)和所述第二機柜主體(320)的高度方向。
19.根據權利要求18所述的機柜組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機柜主體(310)與所述第二機柜主體(320)均包括多個沿所述第三方向排布的交換機(302),所述節點(301)形成于所述交換機(302),每個所述交換機(302)對應設置一個所述線纜單元(200)。
20.根據權利要求19所述的機柜組總成,其特征在于,每個所述交換機(302)上形成有a個節點(301),所述a個節點(301)沿所述第三方向分b層布置,每個所述線纜組件(210)包括c根所述線纜(211),每個所述線纜單元(200)中的多個所述線纜組件(210)布置為b層,且每層設置有d個所述線纜組件(210),其中,a、b、c、d均為整數,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