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基于軟件無線電的超短波電臺波形移植方法與平臺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7809957閱讀:492來源:國知局
基于軟件無線電的超短波電臺波形移植方法與平臺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為一種基于軟件無線電的超短波電臺波形移植方法與平臺。它提供了一種設計合理、工作可靠的基于軟件無線電的超短波電臺波形移植方法與平臺,在新一代電臺的硬件平臺上實現上一代超短波電臺波形,使該平臺上增加的波形能與上一代電臺實現互聯互通,從而確保通信設備的向上兼容性。本發明提供的基于軟件無線電的超短波跳頻電臺波形移植方法包括有移植波形功能模塊分類與映射方法,顯控模件設計方法和綜合業務模件設計方法;本發明提供的基于軟件無線電的超短波跳頻電臺波形移植平臺,采用模塊化結構設計,明確接口標準,內插擴展信號處理技術,以簡明的結構建立硬件平臺,側重以功能和電路模塊對應。
【專利說明】基于軟件無線電的超短波電臺波形移植方法與平臺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基于軟件無線電的超短波電臺波形移植方法與平臺,具體地說它是一種在軟件無線電架構的新一代電臺上,兼容實現上一代超短波電臺波形的移植方法與
T D ο

【背景技術】
[0002]如今,對于新一代超短波電臺的設計,已經普遍采用軟件無線電技術。軟件無線電是一種新型的無線電體系架構,它通過硬件和軟件的結合使無線網絡和用戶終端具有可重配置的能力。軟件無線電可以使整個系統采用動態的軟件編程對設備特性進行重配置,換言之,相同的硬件可以通過軟件定義完成不同的功能。這種理念在進行超短波電臺設計時,對硬件平臺和軟件設計提出了更高的模塊化的要求。
[0003]在軟件無線電出現之前,人們多采用軟件和硬件結合的功能化模塊組合的方式來進行超短波跳頻電臺的設計工作。為保持與現有超短波電臺的兼容性,要求新一代超短波電臺能夠兼容上一代超短波電臺,這就需要找到在軟件無線電架構的硬件平臺上,兼容實現已有超短波跳頻電臺波形的方法。
[0004]新一代電臺兼容上一代超短波電臺波形要求在現有電臺硬件平臺不做修改的情況下,通過軟件的方式增加上一代電臺的波形。要求新一代電臺的原有設備功能、外形尺寸和重量、接口種類數量以及環境適應性、可測試性、可靠性、可維修性、電磁兼容性、安全性等指標原電臺保持一致,同時新增波形的指標不低于上一代電臺的指標。因此要滿足這些要求,必須有一種基于軟件無線電的實現超短波電臺波形移植的方法。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設計合理、工作可靠的基于軟件無線電的超短波電臺波形移植方法與硬件平臺,在新一代電臺的硬件平臺上實現上一代超短波電臺波形,使該平臺上增加的波形能與上一代電臺實現互聯互通,從而確保通信設備的向上兼容性。
[0006]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基于軟件無線電的超短波電臺波形移植方法,包括有移植波形功能模塊分類與映射方法,顯控模件設計方法和綜合業務模件設計方法,分別由步驟S1、S2和S3共3個步驟完成,其中:
所述步驟Si移植波形功能模塊分類與映射方法,完成移植波形的軟件功能模塊到硬件平臺核心器件的映射;
所述步驟S2顯控模塊設計方法,完成功能需求分析、硬件資源分析、顯控軟件設計;
所述步驟S3綜合業務模件設計方法,完成綜合業務模件硬件資源分析,軟件功能模塊與核心器件對應,綜合業務軟件架構設計,軟件功能模塊設計實現。
[0007]所述步驟SI又包含有步驟Sll和S12,共2個步驟,其中:
所述步驟Sll完成新一代電臺平臺模件劃分,根據電臺平臺的整機結構,將電臺平臺劃分為顯控模件、綜合業務模件、中頻/頻合模件、射頻模件和后蓋板模件;
所述步驟S12完成移植波形模塊劃分,通過對射頻模件、中頻/頻合模件、后蓋板模件、顯控模件和綜合業務模件進行移植分析,確定移植波形時需要改動軟件的模件為顯控模件和綜合業務模件,并確定需移植波形的具體軟件模塊。
[0008]所述步驟S2又包含有步驟S21、S22和S23,共3個步驟,其中:
所述步驟S21通過分析新一代電臺增加上一代電臺波形需要在顯控模件增加的操作和顯不功能;
所述步驟S22對電臺顯控模件的處理和存儲能力進行分析;
所述步驟S23完成顯控軟件實現,顯控軟件體系設計包括用戶操作菜單模塊設計、串口發送模塊設計,串口接收模塊設計;其中用戶操作菜單模塊設計包括主界面顯示、模式菜單顯示、設置菜單顯示和功能菜單顯示四項分類設計。
[0009]所述步驟S3又包含有步驟331、532、533、534,共4個步驟,其中:
所述步驟S31完成綜合業務模件的硬件結構分析和核心器件性能、容量分析,保證硬件平臺能夠滿足波形移植的軟件運行的空間和速率需求;
所述步驟S32、S33、S34完成在綜合業務模件的ARM、DSP和ASIC上設計實現以下26個軟件功能模塊。這26個軟件功能模塊分別是在ARM上實現的外部接口信令處理、半遙控/全遙控模塊、數據接口控制模塊、信息監控和維護模塊、參數管理模塊、參數加注/清除模塊、波形管理模塊、網絡管理模塊共9個模塊;在DSP上實現的語音接口控制模塊、語音編解碼模塊、分組參數控制模塊、分組無線網絡模塊、信道編解碼模塊、MAC層控制、頻率碼控制模塊、保密控制、跳頻參數控制模塊、無線TOD模塊、功率控制模塊、跳頻同步、調制解調模塊、AGC控制模塊和跳頻時序控制模塊15個軟件功能模塊;在ASIC上實現的上下變頻模塊和物理接口模塊。同時在DSP上實現的軟件功能模塊按照主程序、中斷程序、軟中斷和任務的調度方式,進行功能實現和調用。
[0010]一種基于軟件無線電的超短波跳頻電臺波形移植平臺,其平臺包括:綜合業務電路模件1,顯控電路模件2,中頻/頻合電路模件3,射頻電路模件4,后蓋板電路模件5,前面板6,殼體7和后蓋板8,綜合業務電路模件1、顯控電路模件2、中頻/頻合電路模件3、射頻電路模件4,后蓋板電路模件5依次安裝在殼體7內,與前面板6和后蓋板8上各接口經插頭、插座呈插拔式連接,相結合構成一個整體。其中:
所述綜合業務電路模件I為模塊化結構,包括I個ARM嵌入式微處理器11,I個IFDSP信號處理器12,I個特定用途集成電路ASIC芯片13,I個中頻AD/DA轉換器,AGC控制電路,場強檢測電路,I個參數RAM,I個保密模塊接口,I個音頻接口,I個K接口,一個以太網口,一個面板通信串口,一個通用串口,一個FLASH,一個SDRAM、一個時鐘接口 ;
所述顯控電路模件2,包括顯示器21,MCU22,FPGA 23,整機電源開關電路24,按鍵/背光燈25,電平轉換電路26,音頻處理電路27。
[0011]本發明基于軟件無線電架構的理念,提出了在新一代電臺上移植上一代電臺波形的方法。該方法滿足在電臺硬件平臺不做任何改動的情況下,完全實現了移植的波形與上一代電臺的互聯互通,并且人性化的對電臺顯控模塊也做了系統設計,使其與上一代電臺操作習慣基本一致。
[0012]本發明可作為電臺波形移植的一種新方法,首先分析電臺硬件架構是否符合軟件無線電架構要求;然后對相應的硬件資源進行分析是否滿足運算速度和存儲容量要求;最后對被移植波形進行相應的軟件模塊劃分,使其能滿足軟件實現的要求。
[0013]本發明提供的基于軟件無線電的超短波跳頻電臺波形移植平臺,采用模塊化結構設計,明確接口標準,內插擴展信號處理技術,以簡明的結構建立硬件平臺,側重以功能和電路模塊對應。具體是將顯控軟件、綜合業務軟件、中頻頻合軟件以及射頻軟件實現的波形功能,對應電臺硬件平臺的顯控電路模件,綜合業務電路模件,中頻/頻合電路模件,射頻電路模件,增加后蓋板電路實現的電源模塊后,結合實現了整個超短波電臺通信系統。該平臺可在不打開電臺硬件的前提下,按設定程序注入方式加入波形功能,實現同一平臺,多種超短波的波形體制。同時還具有本發明具有理念新穎、設計合理、方法可靠、實用性強,以及人機界面友好,操作靈活快捷,整體結構合理等特點。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圖1本發明整機結構示意圖圖2本發明波形移植方法流程圖圖3本發明波形移植功能模塊分類與映射方法流程圖圖4本發明波形移植模塊劃分流程圖圖5顯控模塊設計流程圖圖6綜合業務模塊設計流程圖圖7綜合業務模件硬件資源分析流程圖圖8本發明綜合業務電路模件電原理框圖圖9本發明綜合業務電路模件印制板布局圖圖10本發明顯控電路模件電原理框圖圖11本發明顯控電路模件印制板布局圖圖中符號說明:
I為綜合業務電路模件,2為顯控電路模件,3為射頻電路模件,4為中頻頻合電路模件,5為后蓋板電路模件,6為前面板,7為殼體,8為后蓋板。
[0014]11 為 ARM (920T);
111為面板通信串口,112為通用串口,113為以太網接口,114為FLASH,115為SDRAM,116為時鐘接口。
[0015]12 為 DSP (C6440);
121為參數RAM,122保密模塊接口,123音頻接口,124K接口。
[0016]13為ASIC (特定用途集成電路);
131為場強檢測電路,132為AGC控制電路,133為中頻DAC,134為中頻ADC。
[0017]21 為顯示器,22 為 MCU (atmegal28),23 為 FPGA (APA075TQ100),24 為整機電源控制電路,25為按鍵背光燈,26為電平轉換電路,27為音頻處理電路。

【具體實施方式】
[0018]請參閱圖1至圖11所示,為本發明具體實施例。
[0019]從圖2至圖7可以看出: 一種基于軟件無線電的超短波電臺波形移植方法,包括有移植波形功能模塊分類與映射方法,顯控模件設計方法和綜合業務模件設計方法,分別由步驟S1、S2和S3共3個步驟完成。
[0020]所述步驟SI移植波形功能模塊分類與映射方法,完成移植波形的軟件功能模塊到硬件平臺核心器件的映射;
所述步驟S2顯控模塊設計方法,完成功能需求分析、硬件資源分析、顯控軟件設計;
所述步驟S3綜合業務模件設計方法,完成綜合業務模件硬件資源分析,軟件功能模塊與核心器件對應,綜合業務軟件架構設計,軟件功能模塊設計實現。
[0021]所述步驟SI又包含有步驟Sll和S12,共2個步驟,其中:
所述步驟Sll完成新一代電臺平臺模件劃分,根據電臺平臺的整機結構,將電臺平臺劃分為顯控模件、綜合業務模件、中頻/頻合模件、射頻模件和后蓋板模件;
所述步驟S12完成移植波形模塊劃分,通過對綜合業務模件射頻模件、顯控模件、中頻/頻合模件和后蓋板模件進行移植分析,確定移植波形時需要改動軟件的模件為顯控模件和綜合業務模件,并確定需移植波形的具體軟件模塊。
[0022]所述步驟S2又包含有步驟S21、S22和S23,共3個步驟,其中:
所述步驟S21通過分析新一代電臺增加上一代電臺波形需要在顯控模件增加的操作和顯不功能;
所述步驟S22對電臺顯控模件的處理和存儲能力進行分析;
所述步驟S23完成顯控軟件實現,顯控軟件體系設計包括用戶操作菜單模塊設計、串口發送模塊設計,串口接收模塊設計;其中用戶操作菜單模塊設計包括主界面顯示、模式菜單顯示、設置菜單顯示和功能菜單顯示四項分類設計。
[0023]所述步驟S3又包含有步驟331、332、333、334,共4個步驟,其中:
所述步驟S31完成綜合業務模件的硬件結構分析和核心器件性能、容量分析,保證硬件平臺能夠滿足波形移植的軟件運行的空間和速率需求;
所述步驟S32完成將軟件功能模塊置于相應的核心器件規劃。將調制解調、跳頻同步、跳頻時序控制軟件移植到新一代電臺綜合業務模塊的DSP中JfMAC層控制、信道編解碼、語音編解碼、分組無線網等軟件模塊移植到新一代電臺綜合業務模塊的DSP中;將跳頻時序控制、無線T0D、保密控制等軟件模塊移植到新一代電臺綜合業務模塊的DSP中;將參數加注和清除、遙控等軟件模塊移植到新一代電臺綜合業務模塊的ARM中;
所述步驟S33完成綜合業務軟件架構設計,為了實現綜合業務的所有功能,程序架構劃分為四個主體:主程序、中斷程序、軟中斷和任務;主程序完成初始化處理、開機自檢處理、ARM的接口處理和分組無線網;中斷程序完成K 口的接收和發送處理、語音芯片的接收和發送處理、語音編碼、同步處理、保密機接口處理和軟中斷的調用;軟中斷主要完成調制解調處理、跳頻時序控制處理、AGC控制、功率控制、頻率字控制、語音解碼和MAC層控制處理;任務完成數據編解碼處理;調度方式為主程序首先進行初始化,然后設置主循環,同時硬件平臺提供一個頻率為64KHz的硬中斷,在硬中斷響應程序中設計有軟中斷,在軟中斷響應程序中設計有任務調度程序;
所述步驟S34完成軟件功能模塊設計實現,按照步驟S33的規劃,軟件實現以下功能模塊。器件ARM上的參數加注和清除、網絡管理、波形管理、參數管理、信息監控維護、業務通道處理、外部接口信令處理、半遙控/全遙控、數據接口控制;器件DSP上的跳頻同步、調制解調、跳頻時序處理、無線TOD控制、、MAC層控制、數據信道編解碼、語音編解碼、分組無線網、分組參數管理、跳頻參數管理、AGC控制、功率控制、保密機控制、語音接口控制、頻率碼控制;ASIC器件上的上下變頻。
[0024]所述步驟S12,含有步驟S121、S122、S123、S124、S125,共5個步驟,其中:
所述步驟S121完成射頻模件分析,新一代電臺和上一代電臺信道體系結構一致;發射機輸出射頻頻率范圍和功率大小均一致;接收機均采用超外差結構,通過兩次混頻在中頻進行濾波放大后完成解調;且射頻收發指標基本一致,射頻模件的軟硬件不需要改造;
所述步驟S122完成中頻/頻合模件分析,新一代電臺和上一代電臺的中頻信號在97%信號能量時帶寬一致,無需進行調整和改進;新一代電臺換頻時間和發射機啟動時間完全可以滿足上一代電臺跳頻通信的需求,因此,中頻/頻合模件的軟硬件不需要改造;
所述步驟S123完成后蓋板組件模件分析,超短波波形移植沒有增加硬件器件,整機功耗不變,因此后蓋板組件模件的硬件也不需要改造;
所述步驟S124完成顯控模件分析,顯控模件需要增加波形切換操作以及上一代電臺工作的操作流程,因此需要進行對顯控模件的軟件進行移植改造;
所述步驟S125完成綜合業務模塊分析,綜合業務模塊硬件不作改動,波形移植的工作全在軟件移植改造上;軟件移植改造分改造部分軟件模塊和移植模塊,改造模塊有參數加注和清除、網絡管理、波形管理、信息監控維護、接口信令處理共9個軟件模塊;移植模塊有調制解調、跳頻同步、跳頻時序控制、MAC層控制、信道編解碼、語音編解碼、分組無線網、參數加注和清除、遙控共15個軟件模塊。
[0025]所述步驟S31,含有步驟S311和S312,共2個步驟,其中:
所述步驟S311完成硬件結構分析,新一代電臺綜合業務模塊基于DSP、ARM、ASIC等高性能數字處理器件實現其主要功能;新一代電臺綜合業務模塊核心器件主要包括ARM11、DSP12和專用ASIC13 ;而上一代電臺綜合業務模塊核心器件主要包括CPU、DSP和FPGA ;新一代電臺綜合業務軟件改造工作主要是將原運行在上一代電臺CPU、DSP和FPGA上的波形軟件移植到新的ARM11、DSP12和ASIC13上;
所述步驟S312完成核心器件性能及容量分析,在本實施例中,核心器件ARMll的指令處理能力大于200 MIPS,存儲空間外部代碼段、數據段容量大于16Mbytes ;DSP12的工作頻率460.8MHz,指令處理能力3686MIPS,總RAM空間16Mbytes,空閑RAM空間大于3Mbytes ;ASIC13是100萬系統門及的專用集成電路,新的綜合業務模塊核心器件的資源能力滿足上一代電臺波形軟件移植需求。
[0026]從圖1、圖8至圖11可以看出:
一種基于軟件無線電的波形移植平臺包括有:綜合業務電路模件1,顯控電路模件2,中頻/頻合電路模件3,射頻電路模件4,后蓋板電路模件5、前面板6、殼體7、后蓋板8。綜合業務電路模件1、顯控電路模件2、中頻/頻合電路模件3、射頻電路模件4,后蓋板電路模件5依次安裝在殼體7內,與前面板6和后蓋板8上各接口經插頭、插座呈插拔式連接,相結合構成一個整體。其中:
所述綜合業務電路模件I為模塊化結構,包括I個ARM嵌入式微處理器11,I個DSP信號處理器12,I個特定用途集成電路ASIC芯片13,場強檢測電路131,AGC控制電路132,I個中頻ADC轉換器133,I個中頻DAC134,1個參數RAM121,1個保密模塊接口 122,I個音頻接口 123,I個K接口 124,一個面板通信串口 111,一個通用串口 112,一個以太網口 113,一個FLASH114,一個SDRAM115、一個時鐘接口 116。其中ARM嵌入式微處理器11與DSP信號處理器12之間通過HPI 口進行數據交互,并通過Pll腳提供給DSP復位信號;ARM嵌入式微處理器11通過P7腳接收特定用途集成電路ASIC芯片13提供的控制信號;DSP信號處理器12通過EMIF引腳、INT中斷引腳、以及GP1 口引腳與特定用途集成電路ASIC芯片13進行控制信息與數據的交互;
所述顯控電路模件2,包括顯示器21,MCU22,FPGA23,整機電源開關電路24,按鍵背光燈25,電平轉換電路26,音頻處理電路27 ;MCU22通過引腳A12、A13與顯示器21進行控制信號與數據信號的交互;MCU22通過B7與FPGA23進行數據交互。
[0027]值得說明的是本發明選用的主要元器件型號依次為:綜合業務電路模件I上的ARM嵌入式微處理器11 (920T), DSP信號處理器12 (C6440),特定用途集成電路ASIC芯片13,顯控電路模件2上的MCU22 (atmegal28), FPGA23 (APA075TQ100),其余為工業級元器件與精加工自制件。
[0028]以上實施例,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特征和可實施性,并非用以限定本發明的申請專利權利;同時以上的描述,對于熟知本【技術領域】的專業人士應可明了并加以實施,因此,其它在未脫離本發明所揭示的前提下所完成的等效改變或修飾,均應包含在所述的申請專利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基于軟件無線電的超短波電臺波形移植方法,包括有移植波形功能模塊分類與映射方法,顯控模件設計方法和綜合業務模件設計方法,分別由步驟S1、S2和S3共3個步驟完成,其特征是:所述步驟SI移植波形功能模塊分類與映射方法,完成移植波形的軟件功能模塊到硬件平臺核心器件的映射;所述步驟S2顯控模塊設計方法,完成功能需求分析、硬件資源分析、顯控軟件設計;所述步驟S3綜合業務模件設計方法,完成綜合業務模件硬件資源分析,軟件功能模塊與核心器件對應,綜合業務軟件架構設計,軟件功能模塊設計實現。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軟件無線電的超短波電臺波形移植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驟SI又包含有步驟Sll和S12,共2個步驟,其中:所述步驟Sll完成新一代電臺平臺模件劃分,根據電臺平臺的整機結構,將電臺平臺劃分為顯控模件、綜合業務模件、中頻/頻合模件、射頻模件和后蓋板模件;所述步驟S12完成移植波形模塊劃分,通過對綜合業務模件射頻模件、顯控模件、中頻/頻合模件和后蓋板模件進行移植分析,確定移植波形時需要改動軟件的模件為顯控模件和綜合業務模件,并確定需移植波形的具體軟件模塊。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軟件無線電的超短波電臺波形移植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驟2又包含有步驟S21、S22和S23,共3個步驟,其中:所述步驟S21通過分析新一代電臺增加上一代電臺波形需要在顯控模件增加的操作和顯示功能;所述步驟S22對電臺顯控模件的處理和存儲能力進行分析;所述步驟S23完成顯控軟件實現,顯控軟件體系設計包括用戶操作菜單模塊設計、串口發送模塊設計,串口接收模塊設計;其中用戶操作菜單模塊設計包括主界面顯示、模式菜單顯示、設置菜單顯示和功能菜單顯示四項分類設計。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軟件無線電的超短波電臺波形移植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驟S3又包含有步驟S31、S32、S33、S34,共4個步驟,其中:所述步驟S31完成綜合業務模件的硬件結構分析和核心器件性能、容量分析,保證硬件平臺能夠滿足波形移植的軟件運行的空間和速率需求;所述步驟S32完成將軟件功能模塊置于相應的核心器件規劃,將調制解調、跳頻同步、跳頻時序控制軟件移植到新一代電臺綜合業務模塊的DSP中JfMAC層控制、信道編解碼、語音編解碼、分組無線網等軟件模塊移植到新一代電臺綜合業務模塊的DSP中;將跳頻時序控制、無線TOD、保密控制等軟件模塊移植到新一代電臺綜合業務模塊的DSP中;將參數加注和清除、遙控等軟件模塊移植到新一代電臺綜合業務模塊的ARM中;所述步驟S33完成綜合業務軟件架構設計,為了實現綜合業務的所有功能,程序架構劃分為四個主體:主程序、中斷程序、軟中斷和任務;主程序完成初始化處理、開機自檢處理、ARM的接口處理和分組無線網;中斷程序完成K 口的接收和發送處理、語音芯片的接收和發送處理、語音編碼、同步處理、保密機接口處理和軟中斷的調用;軟中斷主要完成調制解調處理、跳頻時序控制處理、AGC控制、功率控制、頻率字控制、語音解碼和MAC層控制處理;任務完成數據編解碼處理;調度方式為主程序首先進行初始化,然后設置主循環,同時硬件平臺提供一個頻率為64KHz的硬中斷,在硬中斷響應程序中設計有軟中斷,在軟中斷響應程序中設計有任務調度程序;所述步驟S34完成軟件功能模塊設計實現,按照步驟S33的規劃,軟件實現以下功能模塊;器件ARM上的參數加注和清除、網絡管理、波形管理、參數管理、信息監控維護、業務通道處理、外部接口信令處理、半遙控/全遙控、數據接口控制;器件DSP上的跳頻同步、調制解調、跳頻時序處理、無線TOD控制、、MAC層控制、數據信道編解碼、語音編解碼、分組無線網、分組參數管理、跳頻參數管理、AGC控制、功率控制、保密機控制、語音接口控制、頻率碼控制;ASIC器件上的上下變頻。
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移植波形功能模塊分類與映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驟S12,含有步驟S121、S122、S123、S124、S125,共5個步驟,其中:所述步驟S121完成射頻模件分析,新一代電臺和上一代電臺信道體系結構一致;發射機輸出射頻頻率范圍和功率大小均一致;接收機均采用超外差結構,通過兩次混頻在中頻進行濾波放大后完成解調;且射頻收發指標基本一致,射頻模件的軟硬件不需要改造;所述步驟S122完成中頻/頻合模件分析,新一代電臺和上一代電臺的中頻信號在97%信號能量時帶寬一致,無需進行調整和改進;新一代電臺換頻時間和發射機啟動時間完全可以滿足上一代電臺跳頻通信的需求,因此,中頻/頻合模件的軟硬件不需要改造;所述步驟S123完成后蓋板組件模件分析,超短波波形移植沒有增加硬件器件,整機功耗不變,因此后蓋板組件模件的硬件也不需要改造;所述步驟S124完成顯控模件分析,顯控模件需要增加波形切換操作以及上一代電臺工作的操作流程,因此需要進行對顯控模件的軟件進行移植改造;所述步驟S125完成綜合業務模塊分析,綜合業務模塊硬件不作改動,波形移植的工作全在軟件移植改造上,軟件移植改造分改造部分軟件模塊和移植模塊,改造模塊有參數加注和清除、網絡管理、波形管理、信息監控維護、接口信令處理共9個軟件模塊;移植模塊有調制解調、跳頻同步、跳頻時序控制、MAC層控制、信道編解碼、語音編解碼、分組無線網、參數加注和清除、遙控共15個軟件模塊。
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所述的綜合業務模件設計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驟S31,含有步驟S311和S312,共2個步驟,其中:所述步驟S311完成硬件結構分析,新一代電臺綜合業務模塊基于DSP、ARM、ASIC等高性能數字處理器件實現其主要功能;新一代電臺綜合業務模塊核心器件主要包括ARM (I I)、DSP (12)和專用ASIC(13);而上一代電臺綜合業務模塊核心器件主要包括CPU、DSP和FPGA ;新一代電臺綜合業務軟件改造工作主要是將原運行在上一代電臺CPU、DSP和FPGA上的波形軟件移植到新的ARM(Il)、DSP (12)和ASIC (13)上;所述步驟S312完成核心器件性能及容量分析,在本實施例中,核心器件ARMll的指令處理能力大于200 MIPS,存儲空間外部代碼段、數據段容量大于16Mbytes ;DSP12的工作頻率460.8MHz,指令處理能力3686MIPS,總RAM空間16Mbytes,空閑RAM空間大于3Mbytes ;ASIC13是100萬系統門及的專用集成電路,新的綜合業務模塊核心器件的資源能力滿足上一代電臺波形軟件移植需求。
7.一種基于軟件無線電的波形移植平臺包括有:綜合業務電路模件(1),顯控電路模件(2),中頻/頻合電路模件(3),射頻電路模件(4),后蓋板電路模件(5)、前面板(6)、殼體(7)、后蓋板(8);綜合業務電路模件(I)、顯控電路模件(2)、中頻/頻合電路模件(3)、射頻電路模件(4),后蓋板電路模件(5)依次安裝在殼體(7)內,與前面板(6)和后蓋板(8)上各接口經插頭、插座呈插拔式連接,相結合構成一個整體;其特征是:所述綜合業務電路模件(I)為模塊化結構,包括I個ARM嵌入式微處理器(11),I個DSP信號處理器(12),I個特定用途集成電路ASIC芯片(13),場強檢測電路(131),AGC控制電路(132),I個中頻ADC轉換器(133),I個中頻DAC(134),I個參數RAM(121),I個保密模塊接口(122),I個音頻接口(123),1個K接口(124),一個面板通信串口(111),一個通用串口(112),一個以太網口(I 13),一個FLASH (114),一個SDRAM (115)、一個時鐘接口 (116);其中ARM嵌入式微處理器(11)與DSP信號處理器(12)之間通過HPI 口進行數據交互,并通過Pll腳提供給DSP復位信號;ARM嵌入式微處理器(11)通過P7腳接收特定用途集成電路ASIC芯片(13)提供的控制信號;DSP信號處理器(12)通過EMIF引腳、INT中斷引腳、以及GP1 口引腳與特定用途集成電路ASIC芯片(13)進行控制信息與數據的交互。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基于軟件無線電的波形移植平臺,其特征是:所述顯控電路模件(2),包括顯示器(21),MCU (22),FPGA (23),整機電源開關電路(24),按鍵背光燈(25),電平轉換電路(26),音頻處理電路(27) ;MCU22通過引腳A12、A13與顯示器(21)進行控制信號與數據信號的交互;MCU(22)通過B7與FPGA(23)進行數據交互。
【文檔編號】H04H40/18GK104253661SQ201410361275
【公開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28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28日
【發明者】嚴忠, 彭大展, 石勇, 馮微, 黃祥, 熊忠良, 陸宇由, 蘇郢, 盧郡, 黃正宏, 張悅, 余平安, 田飛 申請人:武漢中元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建昌县| 策勒县| 鄂州市| 盐津县| 东山县| 贞丰县| 建宁县| 龙胜| 绵阳市| 凤庆县| 东乡县| 门源| 成都市| 讷河市| 阿图什市| 维西| 鹰潭市| 湘西| 永定县| 麻栗坡县| 磐安县| 金堂县| 曲麻莱县| 滨州市| 道孚县| 巴里| 旺苍县| 高尔夫| 休宁县| 保靖县| 日喀则市| 仙居县| 梨树县| 兴化市| 宜丰县| 安庆市| 蛟河市| 石楼县| 左云县| 镇江市| 临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