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手機殼制作加工技術,特別是涉及一種手機殼保護層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手機,特別是智能手機,是指像個人電腦一樣,具有獨立的操作系統,大多數是大屏機,而且是觸摸電容屏,也有部分是電阻屏,功能強大實用性高。可以由用戶自行安裝包括游戲等第三方服務商提供的程序,通過此類程序來不斷對手機的功能進行擴充,并可以通過移動通訊網絡來實現無線網絡接入的這樣一類手機的總稱”。說通俗一點就是一個簡單的“1+1=”的公式,“掌上電腦+手機=智能手機”。從廣義上說,智能手機除了具備手機的通話功能外,還具備了PDA的大部分功能,特別是個人信息管理以及基于無線數據通信的瀏覽器和電子郵件功能。智能手機為用戶提供了足夠的屏幕尺寸和帶寬,既方便隨身攜帶,又為軟件運行和內容服務提供了廣闊的舞臺,很多增值業務可以就此展開。
手機殼是保護手機減少手機損傷的一種殼體,用于手機外側。作為手機的附屬產品,手機殼也隨著手機發展不斷發展,出現多樣化趨勢。隨著手機音樂功能的發展,通過手機已能實現音樂播放功能。但是,現有技術中的手機殼保護層,光澤度不夠,且容易油漆脫落,不夠美觀大方,給消費者帶來較大的困擾。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手機殼保護層及其制備方法,外觀整潔大方,且油漆不容易脫落。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手機殼保護層,包括依次相互層疊的手機殼基材、油墨層、膠水層、浮雕轉移層、修復層及表面處理層。
作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本發明所述浮雕轉移層由0.8um的浮雕定位轉移圖構成,設置于由8~10μm厚度的PET透明膜疊加鍍制而成的固定圖紋的冷燙膜上。
作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本發明所述膠水層由UV固化膠組成。
作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本發明所述修復層采用環氧樹脂材料制成。
作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本發明所述修復層的厚度為2-5微米。
作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本發明所述表面處理層采用PET保護膜構成。
作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本發明所述表面處理層的厚度為0.02-0.04毫米。
本發明還公開了一種手機殼保護層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S1.在手機殼基材上涂覆一層油墨層,涂覆油墨層的厚度為2-4微米;
S2.油墨層外涂覆一層膠水層;
S3.膠水層設置浮雕轉移層,由0.8um的浮雕定位轉移圖構成,設置于由8~10μm厚度的PET透明膜疊加鍍制而成的固定圖紋的冷燙膜上;
S4.浮雕轉移層上覆設一修復層;
S5.修復層外涂覆一表面處理層;
S6.采用IML(IMD的中文名稱:模內裝飾技術,英文名稱:In-Mold Decoration。IMD是將已印刷好圖案的膜片放入金屬模具(mould)內,將成形用的樹脂注入金屬模內與膜片接合,使印刷有圖案的膜片與樹脂形成一體而固化成成品的一種成形方法)工藝依次完成印刷、成形、沖切和注塑。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通過設置手機殼基材、油墨層、膠水層、浮雕轉移層、修復層及表面處理層,能夠使手機殼表面光滑,油漆不易脫落,延長使用壽命,且結構及制作工藝簡單。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整體結構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的主旨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手機殼保護層及其制備方法,結構穩固,外觀美觀大方,帶給用戶良好體驗。下面結合實施例參照附圖進行詳細說明,以便對本發明的技術特征及優點進行更深入的詮釋。
本發明的整體結構剖視圖如圖1所示,一種手機殼保護層,包括依次相互層疊的手機殼基材1、油墨層2、膠水層3、浮雕轉移層4、修復層5及表面處理層6。所述浮雕轉移層4由0.8um的浮雕定位轉移圖構成,設置于由8~10μm厚度的PET透明膜疊加鍍制而成的固定圖紋的冷燙膜上。所述的浮雕轉移層印制有浮雕鐳射圖案,浮雕印刷成品與油墨印刷是連線完成的,可控制套印精度達到正負0.1mm。所述膠水層3由UV固化膠組成,UV固化膠可以提升光源固化效果。所述修復層5采用環氧樹脂材料制成,所述修復層5的厚度為2-5微米。
特別的,本發明所述表面處理層6采用PET保護膜構成,表面處理層6的厚度為0.02-0.04毫米。通過設置表面處理層6,能夠對手機殼形成保護,耐摔耐腐蝕,達到較好的使用效果。
本發明還公開了一種手機殼保護層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S1.在手機殼基材1上涂覆一層油墨層2,涂覆油墨層2的厚度為2-4微米;手機殼基材1的厚度為0.1-0.2毫米之間,根據具體的需求設置,在手機殼基材1的外表面涂覆油墨層2,為手機殼基材1涂覆油墨層;
S2.油墨層2外涂覆一層膠水層3,該膠水層3是UV固化膠,厚度大概2-3毫米;
S3.膠水層3設置浮雕轉移層4,由0.8um的浮雕定位轉移圖構成,設置于由8~10μm厚度的PET透明膜疊加鍍制而成的固定圖紋的冷燙膜上,設置浮雕轉移層,提升整個保護層的感官效果;
S4.浮雕轉移層4上覆設一修復層5,通過設置修復層能夠在表面遇到輕微機械劃傷時,短時間內完成復合;
S5.修復層5外涂覆一表面處理層6,表面處理層6采用PET保護膜構成,表面處理層6的厚度為0.02-0.04毫米,通過設置表面處理層6,能夠對手機殼形成保護,耐摔耐腐蝕,達到較好的使用效果;
S6.采用IML工藝依次完成印刷、成形、沖切和注塑。
通過以上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對本發明進行清楚、完整的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為本發明一部分的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