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如吸收制品的產品常常用來收集和保持包含例如尿液、月經和/或血液的人體流出物。舒適度、吸收性和隨意性是三個主要產品屬性和該制品的穿著者關注的領域。特別地,穿著者常常有興趣知道這樣的產品會以最少的泄漏吸收顯著量的身體流出物,以便保護他們的內衣、外衣或床單不被污染,并且想知道這樣的產品將幫助他們避免因這樣的污染帶來的后續尷尬。
當前,存在呈女性襯墊、衛生巾、內褲護墊、內褲襯墊和尿失禁裝置形式的用于吸收身體流出物的各種各樣的產品。這些產品通常具有定位在面向身體的液體可透過的頂片層和面向衣服的液體不可透過的底片層之間的吸收芯。頂片層和底片層的邊緣常常在其周邊處結合在一起以形成密封,從而包含吸收芯和通過頂片層接納到產品中的身體流出物。在使用中,這樣的產品通常定位在內衣的襠部部分中以用于吸收身體流出物,并且底片層上的衣服附接粘合劑可用來將該產品附接到內衣的內襠部部分。這些產品中的一些也可包括翼狀結構,以用于包裹在穿著者的內衣周圍,以將產品進一步固定到內衣并保護內衣不被污染。這樣的翼狀結構(也稱為折翼或舌片)常常由頂片層和/或底片層的側延伸部制成。
然而,這些市售產品具有某些缺點。例如,這些產品所粘附到的內衣的內襠部部分由于產品的穿著者的動力學而連續地變形、扭曲和拉伸。結果,產品可能從內衣脫開,造成產品移離位置的不期望的后果。而且,雖然產品常常重新附接到內衣,但這種重新附接常常將產品置于不期望的位置,在該位置,產品將不再正確地起作用。
另外,雖然已嘗試將這樣的產品設計成在會陰區域提供更好的成輪廓的配合,但在嘗試設計這樣的產品中的困難之一在于,婦女在大腿上部區域具有幾乎無限多種身體形狀和肌張力,因此,由于其構型而可以為一些婦女提供優良的舒適度和保護的產品在由具有不同身體類型的婦女穿著時在這些特性方面實際上可能是不足的。
還已經認識到的是,一定百分比的女性人口在月經周期的某些部分期間具有極大的流量。另外,由于在睡眠期間保留的月經和在醒來時的突然排放,一些婦女在清晨可能具有大月經排量。婦女也可能經歷身體流出物從產品背部的滲漏,例如當睡眠時,這可能發生在身體流出物沿著身體向后朝產品未提供覆蓋的區域移動。現有的市售產品可能在提供覆蓋區域方面是不足的,婦女可能感到該區域是有必要的,以便提供針對滲漏和污染的足夠防護。
雖然這樣的女性護理產品被廣泛地使用,但身體流出物的滲漏在這樣的產品的穿著者中一直是最受關注的。這樣的滲漏可導致內衣、外衣和/或床單的污染,這對于穿著者來說是不可接受的。常規產品已嘗試通過多種努力來解決產品滲漏的問題,例如,通過將附加的吸收層添加到女性護理產品。然而,常規產品沒有提供舒適度、靈活性和滲漏防護的理想組合。例如,在不通過提供更大或更笨重的女性護理產品而增加不舒適度的情況下,常規產品不能夠提供針對滲漏的高水平防護。因此,穿著者諸如一個婦女根據其月經流量水平可能在對吸收產品有需求的整個時期內使用多種不同的產品。
因此,一直需要一種改進的產品,例如吸收制品,其更容易調適,并可提供各位穿著者所需的額外的覆蓋。
技術實現要素:
在各種實施例中,吸收制品可具有第一縱向長度和第一橫向寬度;頂片層;底片層,其具有面向衣服表面,其中,面向衣服表面可具有在其上的衣服附接機構;吸收芯,其在頂片層和底片層之間;一對相對的縱向側邊緣和一對相對的橫向端部邊緣;保護層,其具有液體不可透過層、液體可透過層、一對相對的縱向側邊緣和一對相對的橫向端部邊緣,并且其中,保護層與位于底片層的面向衣服表面上的衣服附接機構接合;以及能夠轉換為第二構型的第一構型,其中,在吸收制品從第一構型向第二構型的轉換過程中,保護層可從位于底片層的面向衣服表面上的衣服附接機構至少部分地分離。在各種實施例中,當吸收制品處于第一構型時,液體不可透過層與底片層為面對關系,并且液體可透過層背離底片層。在各種實施例中,保護層還具有在液體可透過層和液體不可透過層之間的吸收材料。在各種實施例中,從第一構型向第二構型的轉換可將第一縱向長度增加至第二縱向長度。在各種實施例中,從第一構型向第二構型的轉換可將第一橫向寬度增加至第二橫向寬度。在各種實施例中,保護層的液體不可透過層具有在其上的衣服附接機構。在各種實施例中,底片層還具有放置提示。在各種實施例中,底片層還具有延伸提示。在各種實施例中,保護層具有開口區域。在各種實施例中,保護層還具有舌片。在各種實施例中,保護層還具有至少一根指示線。在各種實施例中,保護層能夠在吸收制品從第一構型向第二構型的轉換過程中在所述至少一根指示線處被折疊。在各種實施例中,保護層能夠從衣服附接機構完全分離,并且與吸收制品沿著吸收制品的橫向端部邊緣之一重新定位。在各種實施例中,保護層能夠與吸收制品重新定位,使得保護層的縱向側邊緣之一鄰近吸收制品的橫向側邊緣之一。在各種實施例中,保護層能夠與吸收制品重新定位,使得保護層的橫向側邊緣之一鄰近吸收制品的橫向端部邊緣之一。
附圖說明
圖1是處于第一構型的實施例的吸收制品的示例性實施例的底部透視圖。
圖2是圖1的吸收制品沿著線2-2截取的剖視圖。
圖3A是處于第二構型的實施例的吸收制品的示例性實施例的底部透視圖。
圖3B是處于第二構型的實施例的吸收制品的示例性實施例的底部透視圖。
圖4是圖3B的吸收制品沿著線4-4截取的剖視圖。
圖5是處于第二構型的實施例的吸收制品的底側的示例性實施例的仰視平面圖。
圖6是處于第二構型的實施例的吸收制品的底側的示例性實施例的仰視平面圖。
圖7A是處于第一構型的實施例的吸收制品的示例性實施例的底部透視圖。
圖7B是處于第二構型的實施例的吸收制品的示例性實施例的底部透視圖。
圖8是處于第二構型的實施例的吸收制品的示例性實施例的頂部透視圖。
圖9是處于第二構型的實施例的吸收制品的示例性實施例的頂部透視圖。
圖10是處于第一構型的實施例的吸收制品的示例性實施例的底部透視圖。
圖11是處于第一構型的實施例的吸收制品的示例性實施例的底部透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公開大體上涉及一種諸如吸收制品的產品,該產品可以更容易地調適以滿足吸收制品的各個穿著者的需求。吸收制品可具有頂片層、底片層以及在頂片層和底片層之間的吸收芯。底片層可具有位于底片層的面向衣服表面上的衣服附接機構。吸收制品還可具有位于衣服附接機構上方且與衣服附接機構接合的保護層。保護層可以能夠從衣服附接機構至少部分地分離。吸收制品的保護層可由穿著者使用以提供吸收制品的穿著者認為合適的附加的覆蓋區域。
吸收制品可具有第一構型(其在一些情況下可以處于使用前構型),在第一構型中,吸收制品可具有第一縱向長度和第一橫向寬度。在吸收制品使用之前,并且根據他們希望由吸收制品滿足的需求,吸收制品的穿著者可例如通過操縱保護層來操縱吸收制品,并且將吸收制品從第一構型向第二構型轉換。在各種實施例中,吸收制品從第一構型向第二構型的轉換可將第一縱向長度和/或第一橫向寬度(在吸收制品的至少一個區域中)中的至少一者改變至第二縱向長度和/或第二橫向寬度。
在各種實施例中,例如,在其中穿著者不希望或不需要超出已由吸收制品本身提供的覆蓋區域之外的附加的覆蓋區域的情況中,吸收制品從第一構型向第二構型的轉換可包括使保護層從吸收制品的衣服附接機構完全分離和丟棄保護層的步驟。在保護層的完全分離和丟棄之后,處于第二構型的吸收制品可具有第二縱向長度和第二橫向寬度,在這樣的實施例中,第二縱向長度和第二橫向寬度與處于第一構型的吸收制品的第一縱向長度和第一橫向寬度相同。
在各種實施例中,吸收制品從第一構型向第二構型的轉換可包括使保護層的一部分從吸收制品的衣服附接機構分離和將保護層的分離部分折疊在與衣服附接機構保持接合的保護層的部分上的步驟。在這樣的實施例中,保護層的分離部分的至少一部分可延伸超過吸收制品的橫向端部邊緣。在這樣的實施例中,保護層的分離部分延伸超過吸收制品的橫向端部邊緣的部分可將吸收制品的第一縱向長度增加至第二縱向長度,并且因此,吸收制品的第二縱向長度可大于吸收制品的第一縱向長度。
在各種實施例中,吸收制品從第一構型向第二構型的轉換可包括使保護層從吸收制品的衣服附接機構完全分離和通過將保護層的縱向方向與吸收制品的縱向方向對齊而將保護層重新定位到吸收制品以及將保護層與吸收制品重新定位使得保護層的橫向端部邊緣鄰近吸收制品的橫向端部邊緣定位的步驟。因此,保護層的整個縱向長度被重新定位成超出吸收制品的橫向端部邊緣,從而將吸收制品的第一縱向長度增加至第二縱向長度。第二縱向長度因此大于吸收制品的第一縱向長度。
在各種實施例中,吸收制品從第一構型向第二構型的轉換可包括使保護層從吸收制品的衣服附接機構完全分離、將保護層的縱向方向定向成垂直于吸收制品的縱向方向和將保護層與吸收制品重新定位使得保護層的縱向側邊緣鄰近吸收制品的橫向端部邊緣定位的步驟。因此,保護層被重新定位成超出吸收制品的橫向端部邊緣并且垂直于吸收制品。保護層的這樣的重新接合可導致吸收制品的第二縱向長度大于第一縱向長度并且吸收制品的第二橫向寬度在至少保護層重新接合到吸收制品的區域中大于在吸收制品的相同區域中的第一橫向寬度。
定義:
如本文所用,術語“吸收制品”在本文中是指衣服或其它最終使用的個人護理吸收制品,包括但不限于諸如衛生巾、女性襯墊、內褲襯墊的經期用品和內褲護墊、尿失禁裝置等。
如本文所用,術語“氣流成網”在本文中是指通過氣流成網工藝制造的網。在氣流成網工藝中,具有范圍從約3至約52mm的典型長度的小纖維束分開并夾帶在氣源中,然后通常借助于真空源沉積到成形絲網上。隨機沉積的纖維接著利用例如熱空氣彼此結合,以活化粘結劑組分或膠乳粘合劑。氣流成網在例如授予Laursen等人的美國專利號4,640,810中提出,該專利全文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中以用于所有目的。
如本文所用,術語“結合的”在本文中是指兩個元件的接合、粘附、連接、附接等。當它們彼此直接地或彼此間接地接合、粘附、連接、附接等時,例如當結合到中間元件時,兩個元件將被認為結合在一起。結合可通過例如粘合劑、壓力結合、熱結合、超聲波結合、拼接、縫合和/或焊接進行。
如本文所用,術語“結合梳理網”在本文中是指由短纖維制成的網,這些短纖維穿過精梳或梳理單元輸送,所述單元將短纖維分開或斷開并沿機器方向對齊,從而形成大體沿機器方向取向的纖維非織造網。該材料可以通過這樣的方法結合在一起,所述方法可包括點結合、穿透空氣結合、超聲波結合、粘合劑結合等。
如本文所用,術語“共成形”在本文中是指包括熱塑性纖維和第二非熱塑性材料的混合物或穩定化基質的復合材料。例如,共成形材料可通過這樣的工藝制成,其中將至少一個熔噴模頭布置在斜槽附近,通過該斜槽在形成網的同時向網添加其他材料。這樣的其他材料可包括但不限于纖維有機材料,諸如木質或非木質紙漿,諸如棉、人造絲、再生紙、漿絨毛,以及超吸收性顆粒、無機吸收材料和/或有機吸收材料、經處理的聚合物短纖維等。這樣的共成形材料的一些例子在授予Anderson等人的美國專利號4,100,324、授予Lau的美國專利號4,818,464、授予Everhart等人的美國專利號5,284,703和授予Georger等人的美國專利號5,350,624中有所公開,這些專利中的每一份均全文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以用于所有目的。
如本文所用,術語“組合纖維”在本文中是指已由至少兩個聚合物源形成的纖網,所述至少兩個聚合物源從單獨的擠出機擠出并紡在一起以形成一根纖維。組合纖維有時也稱為雙組分纖維或多組分纖維。聚合物布置在橫跨組合纖維的橫截面的基本上恒定地定位的不同區中,并且沿著組合纖維的長度連續地延伸。這樣的組合纖維的構型可以是例如其中一種聚合物被另一種包圍的皮/芯型布置,或者可以是并列布置、餅形布置或“海島型”布置。組合纖維由授予Kaneko等人的美國專利號5,108,820、授予Krueger等人的美國專利號4,795,668、授予Marcher等人的美國專利號5,540,992、授予Strack等人的美國專利號5,336,552、授予Shawver的美國專利號5,425,987、以及授予Pike等人的美國專利號5,382,400提出,每份專利均以引用方式全文并入本文中以用于所有目的。對于雙組分纖維來說,聚合物可以以75/25、50/50、25/75的比率或任何其他所需的比率存在。另外,諸如加工助劑的聚合物添加劑可以包括在每個區中。
如本文所用,術語“機器方向(MD)”是指織物在其被制造的方向上的長度,而不是“橫跨機器方向(CD)”,該方向是指織物在大體上垂直于機器方向的方向上的寬度。
如本文所用,術語“熔噴網”在本文中是指通過這樣的工藝形成的非織造網,在該工藝中將熔融的熱塑性材料通過多個細的、通常為圓形的模頭毛細管作為熔融纖維擠出到會聚的高速氣體(例如,空氣)流中,空氣流使熔融熱塑性材料的纖維變細,以減小其直徑,該直徑可以是微纖維直徑。之后,熔融的纖維由高速氣體流攜帶并沉積在收集表面上以形成隨機分散的熔噴纖維的網。這樣的工藝例如在授予Butin等人的美國專利號3,849,241中有所公開,該專利全文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以用于所有目的。一般來講,熔噴纖維可以是基本上連續的或不連續的、直徑通常小于10微米的并在沉積到收集表面上時通常發粘的微纖維。
如本文所用,術語“非織造織物”或“非織造網”在本文中是指具有成夾層的但不是如在針織織物中以可識別方式的各纖維或線的結構的網。非織造織物或網已由許多工藝形成,例如,熔吹工藝、紡粘工藝、穿透空氣結合梳理網(也稱為BCW和TABCW)工藝等。非織造網的基重通常可以例如從約5、10或20gsm至約120、125或150gsm變化。
如本文所用,術語“紡粘網”在本文中是指包含小直徑的基本上連續的纖維的網。該纖維通過以下方式形成:將熔融的熱塑性材料從多個細的、通常為圓形的且具有擠出纖維直徑的噴絲頭的毛細管擠出,然后通過例如引出拉延(eductive drawing)和/或其他熟知的紡粘機制迅速變細。紡粘網的制備例如在授予Appel等人的美國專利號4,340,563、授予Dorschner等人的美國專利號3,692,618、授予Matsuki等人的美國專利號3,802,817、授予Kinney的美國專利號3,338,992、授予Kinney的美國專利號3,341,394、授予Hartman的美國專利號3,502,763、授予Levy的美國專利號3,502,538、授予Dobo等人的美國專利號3,542,615和授予Pike等人的美國專利號5,382,400中描述和示出,這些專利全文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以用于所有目的。紡粘纖維在沉積到收集表面上時通常是不發粘的。紡粘纖維有時可以具有小于約40微米并且通常在約5至約20微米之間的直徑。
如本文所用,術語“超吸收聚合物”、“超吸收劑”或“SAP”應可互換地使用,并且應指可吸收并保持相對于其自身質量極大量的液體的聚合物。吸水聚合物被歸類為可交聯的水凝膠,其通過氫鍵和與水分子的其他極性力吸收水溶液。SAP吸收水的能力部分地基于電離度(水溶液的離子濃度的因子)和具有對水的親和力的SAP極性官能團。SAP通常由在存在引發劑的情況下丙烯酸與氫氧化鈉共混的聚合化制成,以形成聚(丙烯酸)鈉鹽(有時稱為聚丙烯酸鈉)。其他材料也用來制備超吸收聚合物,例如,聚丙烯酰胺共聚物、乙烯馬來酸酐共聚物、交聯羧甲基纖維素、聚乙烯醇共聚物、交聯聚氧化乙烯、以及聚丙烯腈的淀粉接枝共聚物。SAP可以以顆粒或纖維形式存在于吸收制品中或者作為在另一材料或纖維上的涂層。
吸收制品:
本文所述吸收制品可被調適以滿足吸收制品的各個穿著者的需求。吸收制品可具有頂片層、底片層以及在頂片層和底片層之間的吸收芯。底片層可具有位于底片層的面向衣服表面上的衣服附接機構。吸收制品還可具有位于衣服附接機構上方且與衣服附接機構接合的保護層。保護層可以能夠從衣服附接機構至少部分地分離。吸收制品的保護層可由穿著者使用以提供吸收制品的穿著者認為合適的附加的覆蓋區域。
吸收制品可具有第一構型,在第一構型中,吸收制品可具有第一縱向長度和第一橫向寬度。在吸收制品使用之前,并且根據他們希望由吸收制品滿足的需求,吸收制品的穿著者可例如通過操縱保護層來操縱吸收制品,并且將吸收制品從第一構型向第二構型轉換。在各種實施例中,吸收制品從第一構型向第二構型的轉換可將第一縱向長度和/或第一橫向寬度(在吸收制品的至少一個區域中)中的至少一者改變至第二縱向長度和/或第二橫向寬度。
圖1提供了處于第一構型的吸收制品10的示例性實施例的底部透視圖的圖示。圖2提供了圖1的吸收制品10沿著線2-2截取的剖視圖。吸收制品10可具有縱向方向(L)、橫向方向(T)和深度方向(Z)。吸收制品10可具有第一橫向端部邊緣11、與第一橫向端部邊緣11相對的第二橫向端部邊緣12、以及一對相對的縱向側邊緣13。吸收制品10可具有面向衣服的液體不可透過的底片層22和面向穿著者的液體可透過的頂片層20。吸收芯21可被定位在底片層22和頂片層20之間(例如圖2中所示)。在各種實施例中,吸收制品10可呈現各種幾何形狀,但通常將具有一對相對的縱向側邊緣13和一對相對的橫向端部邊緣11和12。如圖1和圖2所示,吸收制品10可具有第一構型。在各種實施例中,在第一構型中,吸收制品10可具有第一縱向長度,該長度可以是從第一橫向端部邊緣11至第二橫向端部邊緣12測量的長度。在各種實施例中,在第一構型中,吸收制品10可具有第一橫向寬度,該寬度可以是從縱向側邊緣13之一至相對的縱向側邊緣13測量的寬度。第一縱向長度和第一橫向寬度可以是認為合適的任何長度和寬度。
頂片層20和底片層22均可延伸超過吸收芯21的最外周邊緣,并且可以利用已知的結合技術或者完全地或者部分地沿周邊結合在一起,以形成密封的周邊區域26。例如,頂片層20和底片層22可通過粘合劑結合、超聲波結合或本領域已知的任何其他合適的結合方法結合在一起。
在各種實施例中,吸收制品10可具有一對護翼14,其在橫向方向T上從吸收制品10向外延伸(例如圖1中所示)。護翼14可覆蓋在穿著者的內衣的邊緣上,從而將護翼14設置在穿著者的內衣的邊緣與她的大腿之間。護翼14可至少起到兩個作用。首先,護翼14可通過沿著內衣的邊緣形成屏障而防止污染穿著者的內衣。其次,護翼14可設有附接區域15,在該區域中可放置諸如衣服附接粘合劑或掛鉤的附接輔助裝置,以將吸收制品10牢固地且正確地定位在內衣中。護翼14可包裹在穿著者的內衣的襠區周圍,以有助于將吸收制品10在使用時固定到穿著者的內衣。每個護翼14可折疊在穿著者的內衣的襠區下方,并且每個附接區域15中的附接輔助裝置可形成到相對的護翼14或直接到穿著者的內衣的表面的可靠附接。在各種實施例中,護翼14可以是形成頂片層20和/或底片層22的材料的延伸,使得護翼14可以是與吸收制品10的一體構造。在各種實施例中,護翼14可由類似于頂片層20、底片層22或這些材料的組合的材料構造成。在各種實施例中,護翼14可以是結合到吸收制品10的主體的單獨的元件。為了使附接區域15在吸收制品10被穿著者投入使用之前保持在清潔構型,附接區域15可由諸如本領域已知的防粘片的保護性覆蓋物16覆蓋。應當理解,護翼14是可選的,并且在各種實施例中,吸收制品10可被構造成不帶有護翼14。
吸收制品10可具有保護層17。保護層17可位于衣服附接機構31上方且與其接合,衣服附接機構31可位于底片層22的面向衣服表面25上。保護層17可以能夠從衣服附接機構31至少部分地分離。保護層17可被構造為層合物,其具有至少一個液體可透過層17A和至少一個液體不可透過層17B(例如圖2中所示)。如圖1和圖2所示,在第一構型中,保護層17的液體可透過層17A可背離吸收制品10的底片層22,并且保護層17的液體不可透過層17B可與吸收制品10的底片層22呈面對關系。
本文將更詳細地描述吸收制品10的這些部件中的每一個以及附加部件。
頂片層:
頂片層20限定吸收制品10的面向穿著者表面,該表面可以直接接觸穿著者的身體,并且是液體可透過的以接納身體流出物。頂片層20有利地為舒適性和貼合性而提供,并起到將身體排出物穿過其自有結構并朝向吸收芯21導離穿著者的身體的功能。頂片層20有利地在其結構中保留很少的液體或不保留液體,以使得其提供緊挨著女性穿著者外生殖腔內的組織的相對舒適且無刺激的表面。
頂片層20可以是單層材料,或者備選地可以是已層合在一起的多個層。頂片層20可由任何材料構造成,例如,一個或多個織造片、一個或多個纖維非織造片、一個或多個薄膜片(例如,吹塑或擠出的薄膜,其本身可以具有單個或多個層)、一個或多個泡沫片(例如,網狀、開孔或閉孔泡沫)、帶涂層的非織造片、或任何這些材料的組合。這樣的組合可以粘結性地、傳熱地或超聲地層合成一體化的平面片材結構以形成頂片層20。
在各種實施例中,頂片層20可由各種非織造網構造成,例如,熔噴網、紡粘網、水纏繞水刺網、或穿透空氣結合梳理網。合適的頂片層20材料的例子可包括但不限于:天然纖維網(例如棉花);人造絲;聚酯、聚丙烯、聚乙烯、尼龍或其他可熱結合的纖維的結合梳理網;聚烯烴;聚丙烯和聚乙烯的共聚物;線性低密度聚乙烯;以及諸如聚乳酸的脂族酯。也可使用精細打孔的薄膜和網材料,還可使用這些材料的層合物或它們的組合。合適的頂片層20的例子可以是由聚丙烯和聚乙烯制成的結合梳理網,例如,可從德國Sandler Corporations獲得的產品。授予Datta等人的美國專利號4,801,494和授予Sukiennik等人的美國專利號4,908,026和授予Texol的WO 2009/062998教導了可以用作頂片層20的各種其他頂片材料,這些專利中的每一份均以引用方式全文并入本文中。附加的頂片層20材料可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專利中描述的那些:授予Matthews等人的美國專利號4,397,644、授予Curro等人的美國專利號4,629,643、授予Van Iten等人的美國專利號5,188,625、授予Pike等人的美國專利號5,382,400、授予Kirby等人的美國專利號5,533,991、授予Daley等人的美國專利號6,410,823、以及授予Abuto等人的美國公開號2012/0289917,這些專利中的每一份均以引用方式全文并入本文中。
在各種實施例中,頂片層20可以包含穿過其中形成的多個孔口(未示出),以允許身體流出物更容易地傳輸到吸收芯21中。孔口可以貫穿頂片層20隨機地或均勻地布置。孔口的尺寸、形狀、直徑和數量可以變化,以滿足吸收制品10的特定需求。
在各種實施例中,頂片層20可具有范圍從約5、10、15、20或25gsm至約50、100、120、125或150gsm的基重。例如,在一個實施例中,頂片層20可由具有范圍從約15gsm至約100gsm的基重的穿透空氣結合梳理網構造成。在另一個實例中,頂片層20可由具有從約20gsm至約50gsm的基重的穿透空氣結合梳理網構造成,例如,易于從諸如Xiamen Yanjan Industry、Beijing DaYuan Nonwoven Fabrics和其他的非織造材料制造商獲得的穿透空氣結合梳理網。
在各種實施例中,頂片層20可以是至少部分地親水的。在各種實施例中,頂片層20的一部分可以是親水的,并且頂片層20的一部分可以是疏水的。在各種實施例中,可為疏水的頂片層20的部分可以是固有疏水材料,或者可以是用疏水性涂層處理的材料。
在各種實施例中,頂片層20可以是多組分頂片層20,例如通過具有兩種或更多種不同的非織造或薄膜材料,其中不同的材料被放置在吸收制品10的橫向方向T上的單獨的位置中。例如,頂片層20可以是兩層或多組分材料,
其具有沿著吸收制品10的縱向中心方向定位且騎跨縱向中心方向的中心部分,且側向側部分側接并結合到中心部分的每個側邊緣。中心部分可由第一材料構造成,并且側部部分可由可與中心部分的材料相同或不同的材料構造成。在這樣的實施例中,中心部分可以是至少部分地親水的,并且側部部分可以是固有疏水的,或者可以用疏水性涂層處理。多組分頂片層20的構造的例子大體上描述于授予Coe的美國專利號5,961,505、授予Kirby的美國專利號5,415,640和授予Sugahara的美國專利號6,117,523中,這些專利中的每一份均以引用方式全文并入本文中。
底片層:
底片層22是大體上液體不可透過的,并且是面向穿著者的衣服的吸收制品10的部分。底片層22可允許空氣或蒸氣流出吸收制品10,同時仍阻擋液體的經過。任何液體不可透過的材料通常都可以用來形成底片層22。底片層22可由單層或多層構成,并且這些一個或多個層自身可包括類似的或不同的材料。可以使用的合適的材料可以是微孔聚合物薄膜,例如聚乙烯或聚丙烯的聚烯烴薄膜、無紡布和非織造層合物、以及薄膜/非織造層合物。底片層22的特定結構和組合物可選自各種已知的薄膜和/或織物,特定的材料被適當地選擇為提供所需水平的液體阻隔、強度、耐磨性、觸覺特性、美觀性等。在各種實施例中,可使用聚乙烯薄膜,該薄膜可具有在從約0.2或0.5密耳至約3.0或5.0密耳的范圍內的厚度。底片層22的例子可以是聚乙烯薄膜,例如可從美國伊利諾伊州紹姆堡的Pliant Corporation獲得的聚乙烯薄膜。另一個例子可包括填充碳酸鈣的聚丙烯薄膜。在又一個實施例中,底片層22可以是具有水阻隔特性的疏水性非織造材料,例如,非織造層合物,該材料的一個例子可以是紡粘-熔噴-熔噴-紡粘的四層層合物。因此,底片層22可具有單層或多層構造,例如具有多個薄膜層或薄膜層與非織造纖維層的層合物。合適的底片層22可由諸如下列專利中所描述的材料構造成:授予Whitehead等人的美國專利號4,578,069、授予Tusim等人的美國專利號4,376,799、授予Shawver等人的美國專利號5,695,849、授予McCormack等人的美國專利號6,075,179、以及授予Cheung等人的美國專利號6,376,095,這些專利中的每一份均以引用方式全文并入本文中。
吸收芯:
吸收芯21可被定位在頂片層20和底片層22之間。吸收芯21通常可以是任何單層結構或層部件的組合,其可呈現一定水平的壓縮性、適形性、對穿著者的皮膚無刺激,并且能夠吸收并保留液體和其他身體流出物。另外,吸收芯21可提供額外的容量以吸收并保留諸如月經的身體流出物。在各種實施例中,吸收芯21可由多種不同的材料形成并可包含任何數量的所需層。例如,吸收芯21可包括以下吸收網材料的一層或多層(例如2層):纖維素纖維(例如,木漿纖維)、其他天然纖維、合成纖維、織造或非織造片、稀松布結網或其他穩定化結構、超吸收性材料、粘結劑材料、表面活性劑、選定的疏水性和親水性材料、顏料、洗劑、氣味控制劑等以及它們的組合。在一個實施例中,吸收網材料可包括纖維素絨毛的基質并且還可包括超吸收性材料。纖維素絨毛可包括木漿絨毛的共混物。木漿絨毛的一個例子可以可得自Weyerhaeuser Corp.的商品名NB 416標識,并為經漂白的、高度吸收性的主要含軟木纖維的木漿。
在各種實施例中,如果需要,吸收芯21可包括可選量的超吸收性材料。合適的超吸收性材料的例子可包括聚(丙烯酸)、聚(甲基丙烯酸)、聚(丙烯酰胺)、聚(乙烯基醚)、馬來酸酐與乙烯基醚和α-烯烴的共聚物、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聚(乙烯基嗎啉酮)、聚(乙烯醇)、以及它們的鹽和共聚物。其他超吸收性材料可包括未改性的天然聚合物和改性的天然聚合物,例如水解丙烯腈接枝淀粉、丙烯酸接枝淀粉、甲基纖維素、脫乙酰殼多糖、羧甲基纖維素、羥丙基纖維素、以及諸如藻膠、黃原膠、刺槐豆膠的天然膠等等。也可使用天然和完全或部分合成的超吸收聚合物的混合物。超吸收性材料可以任何所需量存在于吸收芯21中。
無論在吸收芯21中使用的吸收材料的組合如何,吸收材料都可通過采用各種常規方法和技術形成為網結構。例如,吸收網可通過例如但不限于下列的技術形成:干法成形技術、空氣成形技術、濕法成形技術、泡沫成形技術等、以及它們的組合。也可采用共成形非織造材料。用于執行這樣的技術的方法和設備在本領域中是熟知的。
吸收芯21的形狀可根據需要變化,并可包括各種形狀中的任一種,包括但不限于三角形、矩形、狗骨形和橢圓形形狀。在各種實施例中,吸收芯21可具有與吸收制品10的總體形狀大體上對應的形狀。吸收芯21的尺寸可基本上類似于吸收制品10的尺寸,但應當理解,吸收芯21的尺寸在類似的同時常常會小于整個吸收制品10的尺寸,以便充分地包含在其中。
舉例來說,用于吸收芯21的合適的材料和/或結構可包括但不限于在下列專利中描述的那些:授予Weisman等人的美國專利號4,610,678、授予Yahiaoui等人的美國專利號6,060,636、授予Latimer等人的美國專利號6,610,903、授予Krueger等人的美國專利號7,358,282、以及授予Di Luccio等人的美國公開號2010/0174260,這些專利中的每一份均以引用方式全文并入本文中。
保護層:
參看圖1和圖2,在第一構型中,保護層17可位于衣服附接機構31上方且與其接合,衣服附接機構31可位于底片層22的面向衣服表面25上。保護層17可以能夠從衣服附接機構31至少部分地分離。保護層17可具有縱向方向(L)、橫向方向(T)和深度方向(Z)。保護層17可被構造為層合物,并且可具有液體可透過層17A和液體不可透過層17B(圖2中示出)。在各種實施例中,吸收材料(未示出)可包含在液體可透過層17A和液體不可透過層17B之間。保護層17可具有第一橫向端部邊緣42、與第一橫向端部邊緣42相對的第二橫向端部邊緣41、以及相對的縱向側邊緣43和44。在各種實施例中,保護層17可呈現各種幾何形狀,但通常將具有相對的縱向側邊緣43和44、以及相對的橫向端部邊緣41和42。
保護層17可具有縱向長度,該長度可以是從第一橫向端部邊緣41至第二橫向端部邊緣42測量的長度。保護層17可具有橫向寬度,該寬度可以是從縱向側邊緣43至相對的縱向側邊緣44測量的寬度。保護層17的縱向長度和橫向寬度可以是認為合適的任何長度和寬度。在各種實施例中,保護層17的縱向長度可與吸收制品10的第一縱向長度基本上相同。在各種實施例中,保護層17的縱向長度可大于或小于吸收制品10的第一縱向長度。在各種實施例中,保護層17的橫向寬度可與吸收制品10的第一橫向寬度基本上相同。在各種實施例中,保護層17的橫向寬度可大于或小于吸收制品10的第一橫向寬度。在各種實施例中,保護層17的縱向長度和橫向寬度可具有合適的尺寸,以便當吸收制品10處于例如圖1所示的第一構型時使保護層17完全位于定位在吸收制品10的底片層22的面向衣服表面25上的衣服附接機構31上方并覆蓋衣服附接機構31。在這樣的實施例中,在吸收制品10從第一構型轉換至第二構型之前,保護層17可保護衣服附接機構31不受污染,于是,衣服附接機構31可被暴露并用來將吸收制品10在穿著者的內衣內牢固地保持在位。
保護層17可被構造為層合物,其具有至少一個液體可透過層17A和至少一個液體不可透過層17B(例如圖2中所示)。如圖1和圖2所示,保護層17的液體可透過層17A可背離處于第一構型的吸收制品10,并且當吸收制品10處于第一構型時保護層17的液體不可透過層17B可與吸收制品10的底片層22呈面對關系。
液體可透過層17A可由本文所述適合頂片層20的任何材料形成。液體可透過層17A可以是單層材料,或者備選地可以是已層合在一起的多個層。液體可透過層17A可由任何材料構造成,例如,一個或多個織造片、一個或多個纖維非織造片、一個或多個薄膜片(例如,吹塑或擠出的薄膜,其本身可以具有單個或多個層)、一個或多個泡沫片(例如,網狀、開孔或閉孔泡沫)、帶涂層的非織造片、或任何這些材料的組合。這樣的組合可以粘結性地、傳熱地或超聲地層合成一體化的平面片材結構以形成液體可透過層17A。
在各種實施例中,液體可透過層17A可由各種非織造網構造成,例如,熔噴網、紡粘網、水纏繞水刺網、或穿透空氣結合梳理網。合適的液體可透過層17A材料的例子可包括但不限于:天然纖維網(例如棉花);人造絲;聚酯、聚丙烯、聚乙烯、尼龍或其他可熱結合的纖維的結合梳理網;聚烯烴;聚丙烯和聚乙烯的共聚物;線性低密度聚乙烯;以及諸如聚乳酸的脂族酯。也可使用精細打孔的薄膜和網材料,還可使用這些材料的層合物或它們的組合。合適的液體可透過層17A的例子可以是由聚丙烯和聚乙烯制成的結合梳理網,例如,可從德國Sandler Corporation獲得的產品。
在各種實施例中,液體可透過層17A可具有范圍從約5、10、15、20或25gsm至約50、100、120、125或150gsm的基重。例如,在一個實施例中,液體可透過層17A可由具有范圍從約15gsm至約100gsm的基重的穿透空氣結合梳理網構造成。在另一個實例中,液體可透過層17A可由具有從約20gsm至約50gsm的基重的穿透空氣結合梳理網構造成,例如,易于從諸如Xiamen Yanjan Industry、Beijing DaYuan Nonwoven Fabrics和其他的非織造材料制造商獲得的穿透空氣結合梳理網。
在各種實施例中,液體可透過層17A可以是至少部分地親水的。在各種實施例中,液體可透過層17A的一部分可以是親水的,并且液體可透過層17A的一部分可以是疏水的。在各種實施例中,可為疏水的液體可透過層17A的部分可以是固有疏水材料,或者可以是用疏水性涂層處理的材料。
液體不可透過層17B可由本文所述適合底片層22的任何材料形成。液體不可透過層17B可允許空氣或蒸氣流出吸收制品10,同時仍阻擋液體的經過。任何液體不可透過的材料通常都可以用來形成液體不可透過層17B。液體不可透過層17B可由單層或多層構成,并且這些一個或多個層自身可包括類似的或不同的材料。可以使用的合適的材料可以是微孔聚合物薄膜,例如聚乙烯或聚丙烯的聚烯烴薄膜、無紡布和非織造層合物、以及薄膜/非織造層合物。液體不可透過層17B的特定結構和組合物可選自各種已知的薄膜和/或織物,特定的材料被適當地選擇為提供所需水平的液體阻隔、強度、耐磨性、觸覺特性、美觀性等。在各種實施例中,可使用聚乙烯薄膜,該薄膜可具有在從約0.2或0.5密耳至約3.0或5.0密耳的范圍內的厚度。液體不可透過層17B的例子可以是聚乙烯薄膜,例如可從美國伊利諾伊州紹姆堡的Pliant Corporation獲得的聚乙烯薄膜。另一個例子可包括填充碳酸鈣的聚丙烯薄膜。在又一個實施例中,液體不可透過層17B可以是具有水阻隔特性的疏水性非織造材料,例如,非織造層合物,該材料的一個例子可以是紡粘-熔噴-熔噴-紡粘的四層層合物。因此,液體不可透過層17B可具有單層或多層構造,例如具有多個薄膜層或薄膜層與非織造纖維層的層合物。
在各種實施例中,保護層17可包含定位在液體可透過層17A和液體不可透過層17B之間的吸收材料(未示出)。在這樣的實施例中,保護層17的吸收材料可由任何吸收材料形成,例如,本文所述適合吸收芯21或流體吸入層的材料。
保護層17可位于衣服附接機構31上方且與其接合,衣服附接機構31位于底片層22的面向衣服表面25上。保護層17可以能夠從衣服附接機構31至少部分地分離。衣服附接機構31可以是任何操作性的常規附接機構,其例子可包括但不限于粘合劑、膠粘劑、內部接合機械緊固件系統等、以及它們的組合。例如,在各種實施例中,衣服附接機構31可包括衣服附接粘合劑。合適的衣服附接粘合劑和模式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在下列專利中描述的那些:DE700225U1、授予Whitehead等人的美國專利號3,881,490、授予Ginocchio的美國專利號3,913,580、授予Roeder等人的美國專利號4,337,772、GB1349962、以及Thomas等人的美國公開號2007/0073255,這些專利中的每一份均以引用方式全文并入本文中。
為了有助于在保護層17和衣服附接機構31之間的接合,保護層17的液體不可透過層17B可與底片層22的衣服附接機構31形成接觸。為了有助于在液體不可透過層17B和衣服附接機構31之間的可釋放接合,保護層17的液體不可透過層17B可設有對應的防粘部件。例如,在各種實施例中,底片層22的面向衣服表面25可設有呈衣服附接粘合劑形式的衣服附接機構31,并且液體不可透過層17B可至少部分地涂有在液體不可透過層17B的表面上的硅樹脂處理劑以作為防粘部件,當吸收制品10和保護層17處于例如圖1所示的第一構型時,該表面與底片層22的面向衣服表面25呈面對關系。在這樣的實施例中,在與底片層22上的衣服附接粘合劑呈面對關系的液體不可透過層17B的表面上的硅樹脂處理劑可防止在保護層17和位于吸收制品10的底片層22的面向衣服表面25上的衣服附接機構31之間的永久接合。因此,保護層17可以能夠從衣服附接機構31至少部分地分離。
在各種實施例中,保護層17可用來提供吸收制品10的穿著者認為合適的附加的覆蓋區域。吸收制品10的穿著者可操縱保護層17以將吸收制品10從第一構型轉換至第二構型。如本文所述,吸收制品10可具有第一構型,在第一構型中,吸收制品10可具有第一縱向長度和第一橫向寬度。在各種實施例中,吸收制品10從第一構型向第二構型的轉換可將第一縱向長度和/或第一橫向寬度(在吸收制品的至少一個區域中)中的至少一者改變至第二縱向長度和/或第二橫向寬度。
在各種實施例中,例如,在其中穿著者不希望或不需要超出已由吸收制品10本身提供的覆蓋區域之外的附加的覆蓋區域的情況中,吸收制品10從第一構型向第二構型的轉換可包括使保護層17從吸收制品10的衣服附接機構31完全分離和丟棄保護層17的步驟。在保護層17的完全分離和丟棄之后,處于第二構型的吸收制品10可具有第二縱向長度和第二橫向寬度,在這樣的實施例中,第二縱向長度和第二橫向寬度與處于第一構型的吸收制品10的第一縱向長度和第一橫向寬度相同。在這樣的實施例中,當保護層17已完全分離并被丟棄時,吸收制品10的第二縱向長度可從吸收制品10的第一橫向端部邊緣11至第二橫向端部邊緣12測量,并且吸收制品10的第二橫向寬度可從縱向側邊緣13之一至相對的縱向側邊緣13測量。
參看圖3A和圖3B,示出了處于第二構型的吸收制品10的各種示例性實施例的底部透視圖。圖4提供了圖3B的吸收制品10沿著線4-4截取的剖視圖的圖示。在例如圖3A、圖3B和圖4所示的各種實施例中,吸收制品10從第一構型向第二構型的轉換可包括使保護層17的一部分從吸收制品10的衣服附接機構31分離和將保護層17的分離部分18折疊回到剩余的已接合部分19上的步驟。在這樣的實施例中和如圖所示,保護層17的分離部分18的至少一部分可延伸超過吸收制品10的橫向端部邊緣,例如橫向端部邊緣11。在這樣的實施例中,保護層17的分離部分18延伸超過橫向端部邊緣11的部分可將吸收制品10的第一縱向長度增加至第二縱向長度,并且因此,吸收制品10的第二縱向長度可大于吸收制品10的第一縱向長度。吸收制品10的第二縱向長度可從保護層17的橫向端部邊緣41至吸收制品10的橫向端部邊緣12測量,橫向端部邊緣41延伸超過吸收制品10的橫向端部邊緣11。
參看諸如圖1、圖3A、圖3B和圖4的附圖,在各種實施例中,保護層17可設有至少一根指示線30A,并且在各種實施例中,保護層17可設有附加的指示線,例如,第二指示線30B。諸如30A和30B的指示線可向吸收制品10的穿著者提供關于在保護層17的分離部分18折疊在保護層17的剩余的已接合部分19上之后保護層17中的折痕可存在的可能位置的指示。吸收制品10的穿著者可選擇所需的附加的覆蓋區域,并可使保護層17的一部分從衣服附接機構31分離,其中,保護層17的分離部分18可從保護層17的橫向端部邊緣例如橫向端部邊緣41延伸至所需的指示線,例如,指示線30A或指示線30B。穿著者可接著將保護層17的分離部分18折疊回到保護層17的剩余的已接合部分19上,從而在諸如30A或30B的對應的指示線處形成保護層17中的折痕。保護的所需的附加覆蓋區域因此由延伸超過吸收制品10的橫向端部邊緣11的保護層17的分離部分18的部分提供。保護層17可設有所需數量的指示線,例如30A和30B。諸如30A和30B的指示線可以認為合適的任何方式并入保護層17中,例如,熱壓印或機械壓印、諸如例如圖形的視覺提示、或認為合適的任何其他方式。在各種實施例中,在保護層17與底片層22接合之前,通過預先折疊且然后展開保護層17,諸如30A和30B的指示線可并入保護層17中。保護層17的預先折疊和展開可為保護層17提供撓曲線,該撓曲線可幫助吸收制品10的穿著者。
在圖3A所示實施例中,保護層17具有一對相對的橫向端部邊緣41和42,并且保護層17的一部分已從保護層17的橫向端部邊緣41開始與衣服附接機構31分離。如圖3A所示,保護層17繼續與衣服附接機構31分離,直到到達所需的指示線30A,并且在分離部分18折疊在保護層的剩余的已接合部分19上之后,在保護層17中的指示線30A處已形成折痕。保護層17的分離部分18延伸超過吸收制品10的橫向端部邊緣11的部分可為吸收制品10的穿著者提供附加的覆蓋區域。
在圖3B所示實施例中,保護層17具有一對相對的橫向端部邊緣41和42,并且保護層17的一部分已從保護層17的橫向端部邊緣41開始與衣服附接機構31分離。如圖3B所示,保護層17繼續與衣服附接機構31分離,直到到達所需的指示線30B,并且在分離部分18折疊在保護層的剩余的已接合部分19上之后,在保護層17中在指示線30B處已形成折痕。保護層17的分離部分18延伸超過吸收制品10的橫向端部邊緣11的部分可為吸收制品10的穿著者提供附加的覆蓋區域。
如在圖3A和圖3B的圖示中可見,雖然圖3A和圖3B中所示兩個實施例均可為吸收制品10的穿著者提供附加的覆蓋區域,但圖3B所示吸收制品10的實施例可提供比圖3A所示吸收制品10的實施例可提供的更大的附加覆蓋區域。因此,如由圖3A和圖3B所示實施例展示的,帶有保護層17的吸收制品10可被調整以滿足吸收制品10的穿著者的不同的需求。如本文所提及的,吸收制品10可設有認為合適的數量的諸如30A和30B的指示線,并且因此吸收制品10可具有其中分離部分18可被折疊到剩余的已接合部分19上的附加位置。
參看圖5和圖6,在各種實施例中,保護層17的液體不可透過層17B也可設有衣服附接機構31A以將保護層17固定到穿著者的內衣。在各種實施例中,底片層22的面向衣服表面25和保護層17的液體不可透過層17B中的每一個可分別設有衣服附接機構31和31A。與位于底片層22的面向衣服表面25上的衣服附接機構31一樣,位于保護層17的液體不可透過層17B上的衣服附接機構31A可以是任何操作性的常規附接機構,其例子可包括但不限于粘合劑、膠粘劑、內部接合機械緊固件系統等、以及它們的組合。例如,在各種實施例中,衣服附接機構31A可包括衣服附接粘合劑。合適的衣服附接粘合劑和模式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在下列專利中描述的那些:DE700225U1、授予Whitehead等人的美國專利號3,881,490、授予Ginocchio的美國專利號3,913,580、授予Roeder等人的美國專利號4,337,772、GB1349962、以及Thomas等人的美國公開號2007/0073255,這些專利中的每一份均以引用方式全文并入本文中。
在其中底片層22的面向衣服表面25和保護層17的液體不可透過層17B兩者分別具有衣服附接機構31和31A的各種實施例中,底片層22的面向衣服表面25和保護層17的液體不可透過層17B中的每一個可具有對應的防粘部件,該部件可允許底片層22和保護層17中的每一個各自的衣服附接機構31和31A更容易從另一個層分離。因此,定位在底片層22的面向衣服表面25上的諸如防粘部件32的防粘部件可允許位于保護層17的液體不可透過層17B上的衣服附接機構31A從吸收制品10的底片層22分離。類似地,定位在保護層17的液體不可透表面17B上的諸如防粘部件32A的防粘部件可允許位于底片層22的面向衣服表面25上的衣服附接機構31從保護層17的液體不可透過層17B分離。當吸收制品10和保護層17處于第一構型時,防粘部件32和32A可防止在底片層22和保護層17之間的永久粘附。例如,在各種實施例中,底片層22的面向衣服表面25可設有呈衣服附接粘合劑形式的衣服附接機構31,并且保護層17的液體不可透過層17B也可設有呈衣服附接粘合劑形式的衣服附接機構31A。在這樣的實施例中,底片層22的面向衣服表面25和保護層17的液體不可透過層17B中的每一個也可至少部分地涂有硅樹脂處理劑以分別作為對應的防粘部件32和32A。在這樣的實施例中,在底片層22的面向衣服表面25上的硅樹脂處理劑可與在保護層17的液體不可透過層17B上的衣服附接粘合劑對齊,并且定位在保護層17的液體不可透過層17B上的硅樹脂處理劑可與位于底片層22的面向衣服表面25上的衣服附接粘合劑對齊。這樣的對齊可防止底片層22和保護層17之間的永久接合。
在各種實施例中,衣服附接機構31和31A以及它們對應的防粘部件32A和32可以以圖案布置提供。在各種實施例中,衣服附接機構31和31A可以以認為合適的任何圖案設置在底片層22的面向衣服表面25和保護層17的液體不可透過層17B上。示例性的圖案可包括但不限于線、螺旋線、點、圓形、橢圓形和菱形。在這樣的實施例中,對應的防粘部件32A和32可以以圖案布置設置在保護層17的液體不可透過層17B和底片層22的面向衣服表面25上,防粘部件32A和32可分別為衣服附接機構31和31A的圖案的鏡像。圖5和圖6提供了衣服附接機構31和31A以及它們對應的防粘部件32A和32各自的圖案布置的兩個示例性且非限制性的實例。
圖5提供了衣服附接機構31和31A以及對應的防粘部件32A和32的圖案布置的實施例的非限制性圖示。如圖5所示,底片層22的面向衣服表面25可具有在縱向方向上延伸的衣服附接機構31和防粘部件32的線。防粘部件32可與定位在保護層17的液體不可透過層17B上的衣服附接機構32A相對應。在圖5所示示例性實施例中,防粘部件32的線可被定位在衣服附接機構31的線之間。雖然僅示出總共三條線(兩條衣服附接機構線31和防粘部件32的一條線),但應當認識到,可在底片層22的面向衣服表面25上設置衣服附接機構31和防粘部件32中的每一個的更多或更少線。如圖5中進一步所示,衣服附接機構31A的單條線被定位在保護層17的液體不可透過層17B上的防粘部件32A的線之間。防粘部件32A和衣服附接機構31A的線也可在保護層17的縱向方向上延伸。防粘部件32A的線中的每一個可與位于底片層22的面向衣服表面25上的衣服附接機構31的線相對應。定位在保護層17的液體不可透過層17B上的衣服附接機構31A和防粘部件32A的線的總數可對應于定位在底片層22的面向衣服表面25上的衣服附接機構31和防粘部件32的線的總數和各自的總數。因此,在圖5所示實施例中,對于在底片層22的面向衣服表面25上的衣服附接機構31的兩條線來說,對應的防粘部件32A的兩條線以對應的面對關系定位在保護層17的液體不可透過層17B上。另外,對于在保護層17的液體不可透過層17B上的衣服附接機構31A的線來說,對應的防粘部件32的線以對應的面對關系定位在底片層22的面向衣服表面25上。衣服附接機構31和31A以及對應的防粘部件32A和32可分別布置成認為合適的任何圖案。例如,底片層22和保護層17中的每一個可具有衣服附接機構31和31A以及對應的防粘部件32A和32的認為合適的任意數量的線,并且所述線可布置成認為合適的任何圖案。
圖6提供了衣服附接機構31和31A以及對應的防粘部件32A和32的圖案布置的實施例的圖示的非限制性實例。如圖6所示,底片層22的面向衣服表面25可具有在吸收制品10的縱向方向上延伸的衣服附接機構31和防粘部件32的交替圖案的多條線。防粘部件32可與定位在保護層17的液體不可透過層17B上的衣服附接機構32A相對應。雖然僅示出總共三條線,但應當認識到,在底片層22的面向衣服表面25上可設置更多或更少線。如圖6所示,保護層17的液體不可透過層17B可具有在保護層17的縱向方向上延伸的衣服附接機構31A和防粘部件32A的交替圖案的多條線。防粘部件32A可與定位在底片層22的面向衣服表面25上的衣服附接機構31相對應。衣服附接機構31和31A以及對應的防粘部件32A和32可分別布置成認為合適的任何圖案。例如,底片層22和保護層17中的每一個可具有衣服附接機構31和31A以及對應的防粘部件32A和32的認為合適的任意數量的線,并且所述線可布置成認為合適的任何圖案。如本文所述,在圖6所示實施例中,一條線可在吸收制品10的縱向方向上延伸,并可具有諸如衣服附接機構31的衣服附接機構和諸如防粘部件32的防粘部件的交替圖案。多條這樣的線可在吸收制品10的橫向方向上并排布置。雖然諸如衣服附接機構31的衣服附接機構和諸如防粘部件32的防粘部件的圖案可在吸收制品10的縱向方向上交替,但它們不一定但可以在吸收制品10的橫向方向上交替。因此,例如,在諸如圖6所示的各種實施例中,諸如衣服附接機構31的衣服附接機構可與諸如另一個衣服附接機構31的衣服附接機構并排定位在吸收制品10的橫向方向上,并且諸如防粘部件32的防粘部件可與諸如另一個防粘部件32的防粘部件并排定位在吸收制品的橫向方向上。在各種實施例中,諸如衣服附接機構31的衣服附接機構可與諸如防粘部件32的防粘部件并排定位在吸收制品10的橫向方向上。
如圖5和圖6中進一步所示,在非限制性實例中,底片層22的面向衣服表面25可設有視覺提示,例如,放置提示50和/或延伸提示51。放置提示50可并入到底片層22的面向衣服表面25上以幫助吸收制品10的穿著者確定在吸收制品10從第一構型轉換至第二構型期間抓握吸收制品10的位置。延伸提示51可并入到底片層22的面向衣服表面25上以幫助穿著者確定當分離部分18已折疊到保護層17的剩余的已接合部分19上時可由保護層17提供的附加的覆蓋區域。在各種實施例中,吸收制品10可具有諸如指示線30A和/或30B的指示線、放置提示50、延伸提示51中的至少一者或它們的組合。
在各種實施例中,放置提示50可提供關于在吸收制品10從第一構型轉換至第二構型期間吸收制品10的穿著者可能希望抓握吸收制品10的位置的指示。例如,穿著者可能希望將吸收制品10夾持在其拇指和食指之間,且頂片層20最靠近其食指,底片層22最靠近其拇指。在這樣的實例中,放置提示50可以提供穿著者的拇指在吸收制品10從第一構型轉換至第二構型期間的合適放置位置的指示。在吸收制品10在從第一構型向第二構型轉換期間被操縱的同時,這樣的放置可提供吸收制品10的改善的穩定性。放置提示50可以認為合適的任何方式提供,例如但不限于熱壓印或機械壓印、圖形、或認為合適的任何其他方法。
在各種實施例中,延伸提示51可向吸收制品10的穿著者提供關于在保護層17的分離部分18折疊在保護層17的剩余的已接合部分19上之后保護層17中的折痕可存在的可能位置的指示。吸收制品10的穿著者可選擇所需的附加的覆蓋區域,并可使保護層17的一部分從衣服附接機構31分離,直到可看到所需的延伸提示51。穿著者可接著將保護層17的分離部分18折疊回到保護層17的剩余的已接合部分19上,從而在對應的延伸提示51處形成保護層17中的折痕。所需的附加覆蓋區域由此由延伸超過吸收制品10的諸如橫向端部邊緣11的橫向端部邊緣的保護層17的分離部分18的部分提供。底片層22的面向衣服表面25可設有認為合適的數量的延伸提示51。延伸提示51可以是可見的和/或有紋理的,并且可以認為合適的任何方式提供,例如但不限于熱壓印或機械壓印、圖形、或認為合適的任何其他方法。
許多目前可得的市售吸收制品產品利用在衣服附接粘合劑上的剝離帶層來在吸收制品使用之前保護衣服附接粘合劑。為了防止在使用之前污染吸收制品,許多目前可得的市售吸收制品產品包含在外部包裹物或小袋中。這樣的外部包裹物或小袋可具有位于包裹物或小袋的內表面上的構造粘合劑,該粘合劑可粘附到位于衣服附接粘合劑上的剝離帶層。在這樣的構造中,構造粘合劑到剝離帶層的粘附力必須強于在剝離帶層和衣服附接粘合劑之間的粘附力。當穿著者在使用吸收制品之前從吸收制品移除包裹物或小袋時,在包裹物或小袋的構造粘合劑和剝離帶層之間的更強的粘附力將允許剝離帶層與包裹物或小袋保持粘附。
在本公開中,吸收制品10可具有保護層17,該保護層可以是由液體不可透過層17B和液體可透過層17A構成的層合物。在第一構型中,液體不可透過層17B與吸收制品10的底片層22呈面對面關系,并且液體可透過層17A背離吸收制品10。因此,將吸收制品10放入上面具有用來粘附到吸收制品10的構造粘合劑的外部包裹物或小袋中的常規作法將是不夠的,因為這種作法會導致將構造粘合劑材料置于保護層17的液體可透過層17A上。這樣的構型是不期望的,因為液體可透過層17A會接觸吸收制品10的穿著者的皮膚。
參看圖7A和圖7B,在其中希望將具有保護層17的吸收制品10放入具有在外部包裹物或小袋的內表面上用來將外部包裹物或小袋粘附到吸收制品10的構造粘合劑的外部包裹物或小袋中的各種實施例中,保護層17可被修改以避免液體可透過層17A和位于其中將放入吸收制品10的外部包裹物或小袋的內表面上的構造粘合劑之間的接觸。
參看圖7A,保護層17可具有開口區域60,在該區域中,液體不可透過層17B和液體可透過層17A的重疊部分已從保護層17移除。開口區域60可以是保護層17中的孔,底片層22的面向衣服表面25可通過該孔觸及并可用來接觸定位在將封裝吸收制品10的外部包裹物或小袋的內表面上的構造粘合劑。在各種實施例中,為了防止外部包裹物或小袋的內表面上的構造粘合劑和底片層22的面向衣服表面25之間的永久粘附,諸如例如硅樹脂處理劑的防粘部件可在將被包裹物或小袋的內表面上的構造粘合劑接觸的區域中放置在底片層22的面向衣服表面25上。例如,可具有防粘部件的底片層22的面向衣服表面25的一個這樣的區域可以是可通過開口區域60觸及的底片層22的面向衣服表面25的區域。在從外部包裹物或小袋移除吸收制品10時,構造粘合劑會從底片層22的面向衣服表面25分離,從而允許穿著者進一步操縱吸收制品10以將吸收制品10從第一構型轉換為所需的第二構型。
參看圖7B,示出了具有保護層17和在保護層17內的開口區域60的吸收制品10。在圖7B所示實施例中,已經通過將保護層17的一部分從位于底片層22的面向衣服表面25上的衣服附接機構31分離而將吸收制品10從第一構型轉換至第二構型。位于保護層17的液體不可透過層17B上的衣服附接機構31A的一部分也已經從底片層22的面向衣服表面25至少部分地分離。保護層17的分離部分18示出為折疊在保護層17的剩余的已接合部分19上。在圖7B所示實施例中,在吸收制品10的第二構型下,開口區域60可保持在吸收制品10下方,并且不延伸超過吸收制品10的橫向端部邊緣,例如橫向端部邊緣11。通過使開口區域60保持在吸收制品10下方且不延伸超過橫向端部邊緣11,吸收制品10的穿著者不會像當開口區域60的一部分延伸超過吸收制品10的橫向端部邊緣11時他們可能體驗的那樣感受到身體流出物通過開口區域60的滲漏。
在各種實施例中,通過利用沖切將液體不可透過層17B和液體可透過層17A的重疊部分從保護層17移除,開口區域60可并入到保護層17中。在這樣的實施例中,如本文所述,在外部包裹物或小袋上的構造粘合劑可通過開口區域60接觸底片層22的面向衣服表面25,而不接觸保護層17的液體可透過層17A或液體不可透過層17B。在各種實施例中,通過利用打孔切割器將打孔的線并入重疊的液體不可透過層17B和液體可透過層17A的一部分中,開口區域60可并入保護層17中。打孔的線可包封液體不可透過層17B和液體可透過層17A的一部分。在這樣的實施例中,外部包裹物或小袋上的構造粘合劑可接觸由打孔的線包封的液體可透過層17A的至少一部分。在移除外部包裹物或小袋時,在構造粘合劑和液體可透過層17A之間的粘附力將強于在吸收制品10的保護層17和底片層22之間的粘附力。因此,移除外部包裹物也會將由打孔的線包封的保護層17的部分移除,因為打孔的線會斷裂,并且已被打孔的線包封的保護層17的部分會與保護層17的其余部分分開。
參看圖8,示出了處于第二構型的吸收制品10的實施例的俯視圖。在各種實施例中,吸收制品10從第一構型向第二構型的轉換可包括以下步驟:使保護層17從吸收制品10的衣服附接機構31完全分離;將保護層17的縱向方向定向成垂直于吸收制品10的縱向方向;和將保護層17與吸收制品10重新定位,使得諸如縱向側邊緣44的保護層17的縱向側邊緣定位成鄰近諸如橫向端部邊緣11的吸收制品10的橫向端部邊緣。在各種實施例中,保護層17可設有其自有的衣服附接機構,例如衣服附接機構31A,該機構可與穿著者的內衣接合以使保護層17在穿著者的內衣內保持在位。在各種實施例中,保護層17可與吸收制品10重新接合,諸如例如,在吸收制品的底片層22上的衣服附接機構31的一部分可以接合保護層17的液體可透過層17A的一部分,以使保護層17在穿著者的內衣內保持所需布置。保護層17的這樣的重新定位可導致吸收制品10的第二縱向長度大于第一縱向長度并且吸收制品10的第二橫向寬度至少在保護層17重新定位到吸收制品10的區域中大于在吸收制品10的相同區域中的第一橫向寬度。第二縱向長度可從諸如橫向端部邊緣12的吸收制品10的橫向端部邊緣測量至保護層17的最遠的縱向側邊緣,例如縱向側邊緣43。至少在保護層17重新接合到吸收制品10的區域中,吸收制品10的第二橫向寬度可測量為在保護層17的相對的橫向端部邊緣41和42之間的距離。應當理解,當保護層17與吸收制品10重新定位時,吸收制品10的頂片層20和保護層17的液體可透過層17A均會面對吸收制品的穿著者,并且吸收制品的底片層22和保護層17的液體不可透過層17B均會面對穿著者的內衣。
參看圖9,示出了處于第二構型的吸收制品10的實施例的俯視圖。在各種實施例中,吸收制品10從第一構型向第二構型的轉換可包括以下步驟:使保護層17從吸收制品10的衣服附接機構31完全分離;以及將保護層17的縱向方向與吸收制品10的縱向方向對齊,并且將保護層17與吸收制品10重新定位,使得諸如橫向端部邊緣41的保護層17的橫向端部邊緣定位成鄰近諸如橫向端部邊緣11的吸收制品10的橫向端部邊緣,通過這種方式將保護層17重新定位到吸收制品10。在各種實施例中,保護層17可設有其自有的衣服附接機構,例如衣服附接機構31A,該機構可與穿著者的內衣接合以使保護層17在穿著者的內衣內保持在位。在各種實施例中,保護層17可與吸收制品10重新接合,諸如例如,在吸收制品的底片層22上的衣服附接機構31的一部分可以接合保護層17的液體可透過層17A的一部分,以使保護層17在穿著者的內衣內保持所需布置。因此,吸收制品10的第一縱向長度增加至第二縱向長度。第二縱向長度因此大于吸收制品的第一縱向長度。第二縱向長度可被測量為從吸收制品10的橫向端部邊緣12至保護層17的橫向端部邊緣42的距離。應當理解,當保護層17與吸收制品10重新定位時,吸收制品10的頂片層20和保護層17的液體可透過層17A均會面對吸收制品的穿著者,并且吸收制品的底片層22和保護層17的液體不可透過層17B均會面對穿著者的內衣。
在本文所述任何實施例中,為了進一步有利于吸收制品10從第一構型向第二構型的轉換,保護層17可設有舌片,例如,如圖10所示舌片70或如圖11所示舌片72。舌片70或72可提供關于吸收制品10的穿著者可開始將保護層17的至少一部分從衣服附接機構(例如,定位在底片層22的面向衣服表面25上的衣服附接機構31)分離的位置的指示。舌片70或72也可提供當將保護層17的至少一部分從衣服附接機構31分離時供穿著者抓握的保護層17的區域。在各種實施例中,舌片70可通過認為合適的任何方式結合到保護層17,例如圖10所示。在各種實施例中,舌片72可與保護層17的材料的延伸部一體化,例如,液體可透過層17A、液體不可透過層17B、或液體不可透過層17B和液體可透過層17A兩者的延伸部,例如圖11所示。
轉移延遲層:
在各種實施例中,吸收制品10可包括在深度(Z)方向上定位在頂片層20下方的液體可透過的轉移延遲層(未示出)。轉移延遲層可以包含基本上疏水的材料。例如,轉移延遲層可以是非織造纖維網,其由諸如聚丙烯、聚乙烯、聚酯等的相對疏水的材料構成,并且也可以由這樣的材料的共混物構成。適于轉移延遲層的材料的一個例子可以是由聚丙烯多葉形纖維構成的紡粘網。合適的轉移延遲層材料的另外的例子可包括由聚丙烯纖維構成的紡粘網,該纖維在橫截面形狀上可以是圓形、三葉形或多葉形的并且在結構上可以為中空的或實心的。通常,諸如通過在約3%至約30%的網面積上熱粘結而使網粘結。可用于轉移延遲層的合適材料的其他例子在授予Meyer等人的美國專利號4,798,603和授予Serbiak等人的美國專利號5,248,309中有所描述,這些專利中的每一份均以引用方式全文并入本文中。
轉移延遲層通常可以具有任何大小,諸如約150mm至約300mm的長度。通常,轉移延遲層的長度可約等于吸收制品10的長度。轉移延遲層的寬度可從約50mm至約75mm。轉移延遲層可具有小于約250gsm并且在一些實施例中在約40gsm和約200gsm之間的基重。
流體吸入層:
在各種實施例中,吸收制品10可包括定位在頂片層20和吸收芯21之間的液體可透過的流體吸入層(未示出)。這樣的吸入層可由能夠在Z方向上快速轉移遞送到頂片層20的身體流出物的材料制成。吸入層通常可具有任何所需的形狀和/或大小。在一個實施例中,吸入層可具有彎曲的矩形形狀,其長度等于或小于吸收制品10的總長度,寬度小于吸收制品10的寬度。例如,可以采用介于約150mm至約300mm之間的長度和介于約10mm至約60mm之間的寬度。多種不同材料中的任一種可以能夠用于吸入層以實現上述功能。該材料可以是合成的、纖維素的或合成與纖維素材料的組合。例如,氣流成網纖維素薄紙可以適用于吸入層。氣流成網纖維素薄紙可具有從約10gsm至約300gsm以及在一些實施例中在約100gsm至約250gsm之間的范圍內的基重。氣流成網纖維素薄紙可由硬木和/或軟木纖維形成。氣流成網纖維素薄紙可具有細孔結構并可提供優異的芯吸能力,特別是對于月經而言。
另外,為了進一步增強吸收制品10在深度(Z)方向上從頂片層20朝吸收制品10中的任何更低層轉移身體流出物的能力并且為了增強吸入層根據其彎曲能力而適形于穿著者的身體的能力,吸入層可具有在該層中的開口,該開口可以是任何合適的形狀,例如橢圓形、圓形、矩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吸入層中的開口可用來將身體流出物在深度(Z)方向上從頂片層20朝吸收制品10的更低層匯集并導向。開口也可形成杯或井狀結構,以用于保持流體并防止流體遠離吸收制品10的中心區域并朝吸收制品10的邊緣的滲漏。
附加層:
在頂片層20和吸收芯21之間的附加層可包括公知的涌流層。涌流層(未示出)可由容易被身體流出物穿透的任何織造或非織造材料構造成。涌流層可有助于吸收、減速并擴散可能快速引入吸收制品10中的液體的涌流或涌出。在將液體釋放到例如吸收芯21或吸收制品10的任何其他層中之前,涌流層可快速接納并臨時保持液體。各種織造織物和非織造網可用來構造涌流層。例如,涌流層可包括由聚烯烴或聚酯長絲的熔噴或紡粘網構成的非織造織物層。這樣的非織造織物層可包括綴合物、具有纖維長度或其他長度的雙成分和均聚物纖維以及這樣的纖維與其他類型的纖維的混合物。涌流層也可以是由天然和/或合成纖維構成的結合梳理網或氣流成網的網。結合梳理網可以例如是粉末結合梳理網、紅外結合梳理網或穿透空氣結合梳理網。結合梳理網可以可選地包括不同纖維的混合物或共混物。涌流層通常具有小于約100gsm并且在一些實施例中從約10gsm至約40gsm的基重。
可以存在于頂片層20和吸收芯21之間的又一個層可包括雙組分流體分配層(未示出),其可通過提供高的空隙空間而增加吸收性,并且可以由穿透空氣結合梳理網制成,該穿透空氣結合梳理網具有在一個實施例中介于約25gsm和100gsm之間的基重。
護翼:
護翼14可由上文結合頂片層20和底片層22描述的材料構造成。在各種實施例中,護翼14可包括在頂片層20和/或底片層22內的材料的層的延伸部。舉例來說,護翼14可由頂片層20和底片層22的延伸部形成,該延伸部接著沿著周邊密封26結合在一起。這樣的護翼14可與吸收制品10的主體部分一體地形成。備選地,護翼14可獨立地形成并單獨地附接到吸收制品10的中間部段。獨立于吸收制品10的其他部件制造的護翼14可結合到頂片層20和/或底片層22的一部分。用于制造吸收制品10和護翼14的工藝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專利中描述的那些:授予Richards的美國專利號4,059,114、授予Hassim等人的美國專利號4,862,574、授予Heindel等人的美國專利號5,342,647、授予Alcantara等人的美國專利號7,070,672、授予Venturino等人的美國公開號2004/0040650、以及授予Emenaker等人的國際公布W01997/040804,這些專利中的每一份均以引用方式全文并入本文中。
為了簡潔和簡明起見,在本公開中所示的任何值的范圍均考慮了在該范圍內的所有值,并且應被解釋為支持列舉任何子范圍的權利要求,該子范圍的端點是在所考慮的規定范圍內的全部數值。借助假設的實例,范圍是1至5的公開應當被視為支持任何以下范圍的權利要求:1至5、1至4、1至3、1至2、2至5、2至4、2至3、3至5、3至4和4至5。
本文所公開的尺寸和值不應被理解為嚴格地限于所述的精確數值。相反,除非另外指明,否則每個這樣的尺寸旨在表示所述值和圍繞該值的功能上等同的范圍。例如,公開為“40mm”的尺寸旨在表示“約40mm”。
在“具體實施方式”中引用的所有文件在相關的部分中均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對任何文件的引用均不應被解釋為承認其是關于本發明的現有技術。在本書面文件中的術語的任何含義或定義與以引用方式并入的文件中的術語的任何含義或定義沖突的情況下,應當以賦予本書面文件中的術語的含義或定義為準。
雖然已經示出并描述了本發明的特定實施例,但對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將顯而易見的是,在不背離本發明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可以作出各種其他變化和修改。因此,在所附權利要求書中意圖涵蓋所有在本發明范圍內的這樣的變化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