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電信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確定重復報文的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工業技術的進步,為了進一步提升工業以太網的可靠性,IEC62439-3協議規定:發送端將需要發送的報文進行復制,得到兩個完全相同的報文;將這兩個報文通過不同的端口發送;當接收端的不同端口接收到這兩個報文時,根據預設規則,判斷接收到的報文為原始接收的報文,還是重復報文,其中,原始報文就是接收端第一次接收到的報文,重復報文就是與第一次接收的報文相同的報文。若接收到的報文為原始報文,則根據該報文中的目標IP(Internet Protocol,網絡之間互連的協議)地址,轉發接收到的報文,若接收到的報文為重復報文,則丟棄重復報文。這種方式,避免了傳輸過程中因網絡原因導致報文丟失的問題,提升了網絡的可靠性。
現有技術通過采用TCAM(Ternary Content Addressable Memory,三態內容尋址存儲器)結合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隨機存取存儲器)進行查表,從而確定接收到的報文是否為重復報文。具體步驟為:當接收端接收到報文時,獲取該報文中的源MAC(Media Access Control,物理地址)地址和序列號;在已建立的表格中查找該MAC地址以及序列號,并判斷該表格中是否存在該MAC地址以及序列號,如果判斷結果為是時,確定該報文是重復報文,丟棄該報文,如果判斷結果為否時,則建立相應的表格用于存儲該MAC地址以及序列號。由于每一個報文都要經歷查表、建表、處理表的重復過程,所以將耗費數個時鐘周期,使得處理報文的時延較長。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實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確定重復報文的方法及裝置,以提高確定重復報文的速度。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發明實施例公開了一種確定重復報文的方法,應用于冗余環網中的第一網絡設備,所述第一網絡設備包括: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其中,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端口用于接收并行冗余網絡中的第二網絡設備發送的報文,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第一端口接收第一報文,統計所述第一端口接收到的報文的數量;
判斷所述第一端口接收到的報文的數量是否小于等于所述第二端口接收到的報文的數量;
在所述第一端口接收到的報文的數量小于等于所述第二端口接收到的報文的數量時,確定所述第一報文為重復報文。
可選的,所述在所述第一端口接收第一報文之后,所述方法還包括:
將所述第一端口對應的第一計數器的值加1,得到更新后的第一計數器的值,所述第一計數器用于統計所述第一端口接收到的報文的數量;
將所述更新后的第一計數器的值作為所述第一端口接收到的報文的數量;
所述判斷所述第一端口接收到的報文的數量是否小于等于所述第二端口接收到的報文的數量,包括:
判斷所述更新后的第一計數器的值是否小于等于第二計數器的值,所述第二計數器用于統計所述第二端口接收到的報文的數量。
可選的,所述方法還包括:
在所述第一端口接收報文的數量大于所述第二端口接收報文的數量時,確定所述第一報文為非重復報文。
可選的,所述在確定所述第一報文為非重復報文之后,所述方法還包括:
判斷所述第一報文所攜帶的目的IP地址與所述第一網絡設備的IP地址是否相同;
在判斷所述第一報文所攜帶的目的IP地址與所述第一網絡設備的IP地址不相同時,轉發所述第一報文。
可選的,在所述確定所述第一報文為重復報文之后,所述方法還包括:丟棄所述第一報文。
另一方面,本發明實施例還公開了一種確定重復報文的裝置,應用于冗余環網中的第一網絡設備,所述第一網絡設備包括: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其中,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端口用于接收第二網絡設備發送的報文,所述裝置包括:
接收單元,用于在所述第一端口接收第一報文,統計所述第一端口接收到的報文的數量;
第一判斷單元,用于判斷所述第一端口接收到的報文的數量是否小于等于所述第二端口接收到的報文的數量;
第一確定單元,用于在所述第一端口接收到的報文的數量小于等于所述第二端口接收到的報文的數量時,確定所述第一報文為重復報文。
可選的,所述裝置還包括:
更新單元,用于將所述第一端口對應的第一計數器的值加1,得到更新后的第一計數器的值,所述第一計數器用于統計所述第一端口接收到的報文的數量;
計數單元,用于將所述更新后的第一計數器的值作為所述第一端口接收到的報文的數量;
所述第一判斷單元具體用于,判斷所述更新后的第一計數器的值是否小于等于第二計數器的值,所述第二計數器用于統計所述第二端口接收到的報文的數量。
可選的,所述裝置還包括:
第二確定單元,用于在所述第一端口接收報文的數量大于所述第二端口接收報文的數量時,確定所述第一報文為非重復報文。
可選的,所述裝置還包括:
第二判斷單元,用于判斷所述第一報文所攜帶的目的IP地址與所述第一網絡設備的IP地址是否相同;
轉發單元,用于在判斷所述第一報文所攜帶的目的IP地址與所述第一網絡設備的IP地址不相同時,轉發所述第一報文。
可選的,所述裝置還包括:
丟棄單元,用于丟棄所述第一報文。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確定重復報文的方法及裝置,所述方法包括:在第一網絡設備的第一端口接收第一報文;判斷該第一端口接收到的報文的數量是否小于等于第一網絡設備的第二端口接收到的報文的數量;在第一端口接收到的報文的數量小于等于第二端口接收到的報文的數量時,確定該第一報文為重復報文,并丟棄該第一報文。應用本發明實施例,提高了確定重復報文的速度,降低了系統設計復雜度和系統設計的成本,減少了產品開發周期。同時,在處理報文時,降低了對處理器資源的占用數量以及系統的功耗。當然,實施本發明的任一產品或方法必不一定需要同時達到以上所述的所有優點。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現有技術的工業網絡的環路拓撲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確定重復報文的方法的一種流程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確定重復報文的方法的另一種流程圖;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確定重復報文的裝置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確定重復報文的裝置的另一種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的問題,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確定重復報文的方法及裝置,提高了確定重復報文的速度。
需要說明的是,本發明實施例可以應用于符合IEC62439-3協議的HSR(High-availability Seamless Redundancy,高可靠性無縫冗余環網)和PRP(Parallel Redundancy Protocol,并行冗余網絡),但不限于此。
下面首先對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確定重復報文的方法進行介紹。
如圖1所示,工業網絡的環路拓撲結構示意圖,包括:PRP100和HSR110,其中,PRP 100包括:DANP(Double attached node implementing PRP,符合PRP協議的第二網絡設備)101、LAN A(Local Area Network A,局域網A)102、LAN B(Local Area Network B,局域網B)102、A端口104、B端口105,HSR 110包括:冗余盒111、冗余盒112、DANH(Double attached node implementing HSR,符合HSR協議的第一網絡設備)113、第一端口114以及第二端口115。
實際應用中,PRP 100將需要發送的報文a進行復制,得到兩個相同的報文:報文a1和報文a2,PRP 100的A端口104與HSR 110的第一端口114通過LAN A相連,PRP 100的B端口105與HSR 110的第二端口115通過LAN B相連,PRP 100分別將報文a1和報文a2從A端口和B端口發送,報文a1和報文a2經過LAN A和LAN B分別到達冗余盒111和冗余盒112,報文a1和報文a2再分別通過冗余盒111和冗余盒112到達DANH 113的第一端口114和第二端口115。例如,當第一端口114首先收到報文a1時,通常,獲取報文a1中的源MAC地址和序列號,并且在已建立的表格中查找該MAC地址以及序列號,并判斷該表格中是否存在該MAC地址以及序列號,如果判斷結果為是時,確定該報文是重復報文,丟棄該報文,如果判斷結果為否時,則建立相應的表格用于存儲該MAC地址以及序列號。由于每一個報文都要經歷查表、建表、處理表的重復過程,所以將耗費數個時鐘周期,使得處理報文的時延較長。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第一網絡設備的第一端口依次接收第二網絡設備發送的報文,例如,當第二網絡設備從A端口發送了報文a1之后,又發送了報文b1,在網絡傳輸路徑上報文b1始終在報文a1之后,也就是第一網絡設備的第一端口首先收到第二網絡設備先發送的報文a1,才能收到第二網絡設備先發送的報文b1。
基于上述問題,如圖2所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確定重復報文的方法,應用于冗余環網中的第一網絡設備,所述第一網絡設備包括: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其中,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端口用于接收第二網絡設備發送的報文,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S201,在所述第一端口接收第一報文,統計所述第一端口接收到的報文的數量;
需要理解的是,第二網絡設備在發送報文前,需要對該報文進行復制,得到兩個相同的報文(原始報文和重復報文),這兩個報文分別從第二網絡設備的不同端口發送,經過不同的網絡路徑,到達第一網絡設備的兩個端口,可見,原始報文和重復報文分別從第一網絡設備兩個端口接收到。結合圖1,可以在第一端口114接收第一報文a1,在第二端口115接收第一報文a2。
具體的,在所述第一端口接收第一報文之后,所述方法還包括:
將所述第一端口對應的第一計數器的值加1,得到更新后的第一計數器的值,所述第一計數器用于統計所述第一端口接收到的報文的數量;
將所述更新后的第一計數器的值作為所述第一端口接收到的報文的數量;
通常,每個接收端口對應一個計數器,這里。第一端口對應第一計數器,每當第一端口接收到一個報文時,將該第一端口對應的第一計數器的值增加1,例如,在第一端口沒有接收任何報文之前,該第一計數器的值為0,當第一端口接收到一個報文后,更新該第一計數器的值,即該第一計數器的值增加1,得到更新后的第一計數器的值為1,當該第一端口又接收到一個報文后,該第一計數器的值增加1,此時,第一計數器的值為2,也就是當接收報文的端口每接收一個報文后,該端口對應的計數器的值在原來的值的基礎上增加1,可見,計數器的值表示該計數器對應端口接收到的報文的數量。
可選的,在所述第一端口接收第一報文之后,可以采用其他方法來統計第一端口接收到的報文的數量,例如,在第一端口每接收一個報文后,在日志記錄表中標記一個數據,并統計日志記錄表中全部數據的數量,全部數據的數量即為第一端口接收到的報文的數量,需要說明的是,統計第一端口接收到的報文的數量的方法不限于本發明實施例中所描述的方法。
S202,判斷所述第一端口接收到的報文的數量是否小于等于所述第二端口接收到的報文的數量;
需要注意的是,在第一網絡設備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中的任一端口接收到報文后,判斷接收該報文的端口已經接收到的報文的數量是否小于等于第一端口或者第二端口已經接收到的報文的數量。例如,當第一端口接收到報文后,判斷第一端口接收到的報文的數量是否小于等于第二端口接收到的報文的數量,或者當第二端口接收到報文后,判斷第二端口接收到的報文的數量是否小于等于第一端口接收到的報文的數量。
具體的,所述判斷所述第一端口接收到的報文的數量是否小于等于所述第二端口接收到的報文的數量,包括:
判斷所述更新后的第一計數器的值是否小于等于第二計數器的值,所述第二計數器用于統計所述第二端口接收到的報文的數量。
可以理解的是,接收報文的每個端口對應各自的計數器,這里,第二端口對應第二計數器,當第二端口每接收一個報文后,該第二端口對應的計數器的值增加1,在判斷第一端口接收到的報文的數量是否小于等于第二端口接收到的報文的數量時,也就是判斷第一計數器的值是否小于等于第二計數器的值。
S203,在所述第一端口接收到的報文的數量小于等于所述第二端口接收到的報文的數量時,確定所述第一報文為重復報文。
具體的,本發明實施例使用計數器來統計第一網絡設備的接收端口所接收到的報文的數量,例如,當接收端口每接收到一個報文時,該接收端口所對應的計數器的值增加1。這里,用第一端口對應的第一計數器的值表示第一端口接收到的報文的數量,用第二端口對應的第二計數器的值表示第二端口接收到的報文的數量,所以,在第一端口對應的第一計數器的值小于等于第二端口對應的計數器的值時,確定所述第一報文為重復報文。
在所述第一端口接收報文的數量大于所述第二端口接收報文的數量時,確定所述第一報文為非重復報文。
本發明實施例中,在第一網絡設備的任一端口接收到第一報文之后,若該端口接收到的報文的數量大于第一網絡設備的另一端口接收到的第二網絡設備發送的報文的數量時,則確定第一報文為非重復報文,否則,確定第一報文為重復報文。可見,本發明實施例,提高了確定重復報文的速度,降低了對處理器資源的占用數量以及系統的功耗。
舉例而言,第一端口對應的計數器由CntReceived A表示,第二端口對應的計數器由CntReceived B表示,當在第一網絡設備上電后,開始接收第二網絡設備發送的報文前,第一網絡設備的第一端口對應的CntReceived A的值為0,即CntReceived A=0,第一網絡設備的第二端口對應的CntReceived B的值為0,即CntReceived B=0,在第一端口接收到第二網絡設備發送的第一報文后,第一端口對應的CntReceived A的值為1,即,CntReceived A=1,第二端口對應的CntReceived B的值為0,即CntReceived B=0,此時,CntReceived A>CntReceived B,則確定第一報文為非重復報文。實際應用中,由于存在第二網絡設備發送報文的A端口至第一網絡設備的第一端口的距離近的情況,在第二端口接收到任一報文之前,第一端口接收到第二報文,此時,第一端口對應的CntReceived A的值為2,即CntReceived A=2,第二端口對應的CntReceived B的值為0,即CntReceived B=0,可見,CntReceived A>CntReceived B,則確定第二報文為非重復報文。若第一端口接收到第二報文之后,第二端口接收到第三報文,則第二端口對應的CntReceived B的值為1,即CntReceived B=1,第一端口對應的CntReceived A的值為2,即CntReceived A=2,此時CntReceived B<CntReceived A,可見,接收第三報文的第二端口的計數器的值小于第一端口的計數器的值,則認為第三報文為重復報文。
又例如,上電后,第一端口接收第一報文,則第一端口對應的CntReceived A的值為1,即CntReceived A=1,第二端口對應的CntReceived B的值為0,即CntReceived B=0,此時,CntReceived A>CntReceived B,則第一報文為非重復報文,在第一端口接收第一報文之后,第二端口接收到第二報文,則第二端口對應的CntReceived B的值為1,即CntReceived B=1,第一端口對應的CntReceived A的值為1,即CntReceived A=1,可見,CntReceived B=CntReceived A,則認為第二端口接收的第二報文為重復報文。
具體的,在確定所述第一報文為非重復報文之后,所述方法還包括:
判斷所述第一報文所攜帶的目的IP地址與所述第一網絡設備的IP地址是否相同;
在判斷所述第一報文所攜帶的目的IP地址與所述第一網絡設備的IP地址不相同時,轉發所述第一報文。
通常,第一報文包括目的IP地址,該目的IP地址為第一報文所要到達網絡設備的地址,當第一報文到達第一網絡設備時,獲取該第一報文所攜帶的目的IP地址,將該目的IP地址與第一網絡設備的IP地址進行比較,當該目的IP地址和第一網絡設備的IP地址不相同時,將該第一報文轉發到目的網絡設備,其中,該目的網絡設備的IP地址與該目的IP地址具有相同IP地址。
具體的,在所述確定所述第一報文為重復報文之后,所述方法還包括:丟棄所述第一報文。
通常,當第一網絡設備的第一端口或者第二端口接收的報文確定為重復報文后,將確定出的重復報文丟棄。
下面結合具體的應用實例,對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一種確定重復報文的方法進行介紹。
如圖3所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確定重復報文的方法,應用于冗余環網中的第一網絡設備,所述第一網絡設備包括: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其中,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端口用于接收第二網絡設備發送的報文,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S301,在所述第一端口接收第一報文,統計所述第一端口接收到的報文的數量;
可理解的是的,第一網絡設備包括: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實際應用中,可以在第一端口接收第一報文,也可以在第二端口接收第一報文。
S302,判斷所述第一端口接收到的報文的數量是否小于等于所述第二端口接收到的報文的數量;
當在第一端口接收第一報文時,則判斷該第一端口接收到的報文的數量是否小于等于所述第二端口接收到的報文的數量;若在第二端口接收第一報文時,則判斷該第二端口接收到的報文的數量是否小于等于所述第一端口接收到的報文的數量。
需要注意的是,在判斷第一網絡設備的兩個端口接收的報文的數量的大小時,以接收報文的端口為準,當第一網絡設備的兩個端口的任一端口接收到報文后,判斷該端口接收到的報文的數量是否小于等于另一個端口接收到的報文的數量。例如,第一網絡設備有兩個端口,端口A和端口B,在端口A接收到第一報文時,判斷端口A接收到的報文的數量是否小于等于端口B接收到的報文的數量;若在端口B接收到第一報文時,判斷端口B接收到的報文的數量是否小于等于端口A接收到的報文的數量。可見,在判斷第一網絡設備的端口A和端口B中的任一端口接收到的第一報文是否為重復報文時,將接收該第一報文的端口的已接收到的報文的數量與沒有接收該報文的端口的已接收到的報文的數量進行比較,從而判定第一網絡設備的任一端口接收的報文是否為重復報文。
可選的,在所述第一端口接收第一報文之后,所述方法還包括:
將所述第一端口對應的第一計數器的值加1,得到更新后的第一計數器的值,所述第一計數器用于統計所述第一端口接收到的報文的數量;
將所述更新后的第一計數器的值作為所述第一端口接收到的報文的數量;
可見,在第一網絡設備的任一端口接收到報文后,該端口對應的計數器的值加1。
所述判斷所述第一端口接收到的報文的數量是否小于等于所述第二端口接收到的報文的數量,包括:
判斷所述更新后的第一計數器的值是否小于等于第二計數器的值,所述第二計數器用于統計所述第二端口接收到的報文的數量。
實際應用中,第一網絡設備的每個端口對應一個計數器,當第一網絡設備的任一端口接收到報文后,該端口對應的計數器的值增加1,根據計數器的值可以確定該端口已經接收的報文的數量。
S303,確定所述第一報文為非重復報文;
具體的,在所述第一端口接收到的報文的數量大于所述第二端口接收到的報文的數量時,確定所述第一報文為非重復報文,也就是第一端口對應的計數器的值大于第二端口對應的計數器的值時,確定第一報文為非重復報文。
可選的,在確定所述第一報文為非重復報文之后,所述方法還包括:
判斷所述第一報文所攜帶的目的IP地址與所述第一網絡設備的IP地址是否相同;
在判斷所述第一報文所攜帶的目的IP地址與所述第一網絡設備的IP地址不相同時,轉發所述第一報文。
S304,確定所述第一報文為重復報文;
具體的,在所述第一端口接收到的報文的數量小于等于所述第二端口接收到的報文的數量時,確定所述第一報文為重復報文,也就是第一端口對應的計數器的值小于等于第二端口對應的計數器的值時,確定第一報文為重復報文。
在所述確定所述第一報文為重復報文之后,所述方法還包括:丟棄所述第一報文。
本發明實施例中,在第一網絡設備的任一端口接收到第一報文之后,若該端口接收到的報文的數量大于第一網絡設備的另一端口接收到的第二網絡設備發送的報文的數量時,則確定該第一報文為非重復報文,否則,該第一報文為重復報文。可見,本發明實施例,提高了處理報文的速度,降低了對處理器資源的占用數量以及系統的功耗。
另外,現有技術采用了TCAM來確定第一網絡設備接收到的報文是否為重復報文,但是,該TCAM芯片的價格較高,會提高系統設計成本,而本發明實施例不需要TCAM確定重復報文,降低了系統設計成本。
如圖4所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確定重復報文的裝置,應用于冗余環網中的第一網絡設備,所述第一網絡設備包括: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其中,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端口用于接收第二網絡設備發送的報文,所述裝置400包括:
接收單元410,用于在所述第一端口接收第一報文,統計所述第一端口接收到的報文的數量;
第一判斷單元420,用于判斷所述第一端口接收到的報文的數量是否小于等于所述第二端口接收到的報文的數量;
第一確定單元430,用于在所述第一端口接收到的報文的數量小于等于所述第二端口接收到的報文的數量時,確定所述第一報文為重復報文。
本發明實施例中,在第一網絡設備的任一端口接收到第一報文之后,若該端口接收到的報文的數量大于第一網絡設備的另一端口接收到的第二網絡設備發送的報文的數量時,則確定第一報文為非重復報文,否則,確定第一報文為重復報文。可見,本發明實施例,提高了確定重復報文的速度,降低了對處理器資源的占用數量以及系統的功耗。
可選的,所述裝置400還包括:
更新單元,用于將所述第一端口對應的第一計數器的值加1,得到更新后的第一計數器的值,所述第一計數器用于統計所述第一端口接收到的報文的數量;
計數單元,用于將所述更新后的第一計數器的值作為所述第一端口接收到的報文的數量;
所述第一判斷單元具體用于,判斷所述更新后的第一計數器的值是否小于等于第二計數器的值,所述第二計數器用于統計所述第二端口接收到的報文的數量。
可選的,所述裝置400還包括:
第二判斷單元,用于判斷所述第一報文所攜帶的目的IP地址與所述第一網絡設備的IP地址是否相同;
轉發單元,用于在判斷所述第一報文所攜帶的目的IP地址與所述第一網絡設備的IP地址不相同時,轉發所述第一報文。
可選的,所述裝置還包括:丟棄單元,用于丟棄所述第一報文。
本發明實施例中,在第一網絡設備的任一端口接收到第一報文之后,若該端口接收到的報文的數量大于第一網絡設備的另一端口接收到的第二網絡設備發送的報文的數量時,則確定該第一報文為非重復報文,否則,該第一報文為重復報文。可見,本發明實施例,提高了處理報文的速度,降低了對處理器資源的占用數量以及系統的功耗。
可選地,在包含接收單元410、第一判斷單元420和第一確定單元430的基礎上,如圖5所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確定重復報文的裝置,應用于冗余環網中的第一網絡設備,所述第一網絡設備包括: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其中,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端口用于接收第二網絡設備發送的報文,該裝置400還包括:
第二確定單元440,用于在所述第一端口接收報文的數量大于所述第二端口接收報文的數量時,確定所述第一報文為非重復報文。
對于裝置實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實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較簡單,相關之處參見方法實施例的部分說明即可。
需要說明的是,在本文中,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類的關系術語僅僅用來將一個實體或者操作與另一個實體或操作區分開來,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這些實體或操作之間存在任何這種實際的關系或者順序。而且,術語“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變體意在涵蓋非排他性的包含,從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不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還包括沒有明確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還包括為這種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所固有的要素。在沒有更多限制的情況下,由語句“包括一個……”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中還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說明書中的各個實施例均采用相關的方式描述,各個實施例之間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參見即可,每個實施例重點說明的都是與其他實施例的不同之處。尤其,對于系統實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實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較簡單,相關之處參見方法實施例的部分說明即可。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