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智能電網管理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電力無線通信系統接入設備。
背景技術:
國家電網公司提出了建設以特高壓為骨干網架、各級電網協調發展的堅強電網為基礎,利用先進的通信、信息和控制技術,構建以信息化、自動化、互動化為特征的自主創新、國際領先的堅強智能電網。智能配用電直接面向電力客戶,是保證供電可靠性與電能質量、提高電網效率和創新服務的關鍵環節。
在配用電領域,由于各種配用電設施分布的特點,配用電通信網絡具有通信節點數量巨大、節點分布面廣,特別是在一些老舊城區造成施工困難,基本沒有辦法部署有線網絡。因此,當配用電網發生故障或者運行異常時,電力企業不得不派出大量的人員進行故障定位、隔離及修復,并且無法有效控制停電時間及面積,維護費用高且效率低下。由此造成的城市供電中斷,不但會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而且會影響人民的生活和社會的安定。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一種電力無線通信系統接入設備,提供豐富的硬件接口和支持多種無線技術和標準。
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電力無線通信系統接入設備,其特征是,包括主體設備,在所述主體設備上設置若干終端接口,所述若干終端接口包括以太網接口、RS232接口、USB接口,所述主體設備的盒體為密封設計,所述若干終端接口與盒體之間設有防水層。
進一步,所述主體設備上表面設置太陽能板,所述太陽能板與主體設備的電源相連接。
進一步,所述主體設備的下表面設置散熱片。
進一步,所述主體設備的工作溫度為-40℃~+75℃。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具備豐富的硬件接口,支持多種終端接口連接(支持以太網,RS232/485,無線,USB);
(2)可靠的戶外型設計,支持IP65防護等級;
(3)可工作溫度為-40℃~+75℃;
(4)支持太陽能供電,可應對惡劣的安裝環境;
(5)為客戶應用預留可擴展的軟件平臺及接口,開發增值功能和服務;
(6)采用SDR系統,靈活方便支持多種無線技術和標準。
附圖說明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電力無線通信系統接入設備的具體實施方式作詳細說明。
參見附圖1,電力無線通信系統接入設備,包括主體設備1,在主體設備1上設置若干終端接口2,若干終端接口2包括以太網接口、RS232接口、USB接口,主體設備1的盒體為密封設計,若干終端接口2與盒體之間設有防水層。主體設備上表面設置太陽能板,太陽能板與主體設備的電源相連接,主體設備的下表面設置散熱片。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