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電力管網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采用斜井式布置的高壓電纜洞智能監控系統。
背景技術:
高壓電纜洞智能輔助監控系統是堅強智能電網的重要基礎和支撐,與其他環節聯系緊密,是統一堅強智能電網安全、優質、經濟運行的重要保障,也是實現智能電網自動化特征的主要體現。因此,加強智能高壓電纜洞的建設,對電網公司堅強智能電網的建設至關重要。目前,多數蓄電站高壓電纜洞,常年處于潮濕、高溫、高電壓的環境中;高壓電纜洞內空間狹窄,電纜托架等障礙物較多,同時高壓電纜洞內存在上坡和拐彎,而現有的電纜洞布置方式只有水平方式和垂直方式的。所以結合現場情況及深蓄電站技術人員深入溝通,采用多功能集成電路、鋁合金軌道、上坡專用滑軌設計、非接觸遠程供電、智能視頻分析技術,建立軌道巡檢智能監控系統確保系統穩定性及先進性尤為重要。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為彌補上述現有技術電纜洞布置方式只有垂直方式和水平方式的缺漏,提供了一種采用斜井式布置的高壓電纜洞智能監控系統。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采用斜井式布置的高壓電纜洞智能監控系統,采用了模塊化結構,包括視頻監控子系統、智能燈光輔助子系統、無線通訊子系統、后備電源管理子系統以及智能電力網管后臺監控系統;所述的視頻監控子系統、無線通訊子系統及智能電力網管后臺監控系統為必要系統,其它子系統根據實際需要及造價靈活選用,同時平臺預留了能接入其他獨立的子系統通信接口;所述的高壓電纜洞采用斜井式布置,從主變室下游側中部引出通往地面開關站;所述的高壓電纜洞包括下平段、斜井段和上平段。
在一種優選的方案中,所述的視頻監控子系統包括固定攝像機、軌道球機、三合一防雷器以及連接電纜,主要負責對高壓電纜洞內主要電氣設備、安裝地點及周邊環境進行全天候的視頻監控,滿足運行管理對安全、巡視的要求。其中,固定攝像機采用的是超低照度200萬cmos圖像傳感器,低照度效果好,圖像清晰度高支持區域入侵,拌線入侵,物品遺留/消失,場景變更的偵測,并且可以與報警聯動;紅外照射距離可達30-50米,寬動態,超低照度,3d降噪;軌道球機能設置不同的預置位,在軌道機運行到指定位置時,攝像機能同時自動調整到設置好的預置位,實現圖像實時監控功能;軌道機、攝像機能根據預先設置的預置位及巡檢線路,進行自動巡檢,能通過監控工作站對攝像機、軌道機進行操作。
在一種優選的方案中,所述的視頻監控子系統除了常規視頻監控外,對隧道內高溫區域還采用紅外熱成像監控,實時自動巡檢運行設備的溫度情況并按預先設定的預警值發出聲音報警信號,及時把報警信號上傳至運維中心,減少火災發生概率。配合自動滅火系統可消滅小范圍火災,以此提高系統的實用性價值。。
在一種優選的方案中,所述的智能燈光輔助子系統包括plc控制主機、輔助燈光、連接電纜。為了提高隧道內攝像機成像質量采用智能燈光輔助系統,從節約電能角度出發,考慮到隧道內光照強度低,隧道高度,軌道攝像機間歇性運行,應急照明等特點,提出了照明方案:控制系統采用plc作為主控制器,完成整個照明系統的智能自定義設置,將隧道安裝長度和高度分為n個區塊進行布置照明點,配合軌道攝像機運行的時間點,進行開啟燈光和關閉燈光,節約電能,加入備用應急照明系統,當停電后依然保證充足照明,確保高質量圖片。
在一種優選的方案中,所述的無線通訊子系統包括無線通信模塊、移動公網以及終端顯示硬件,移動通訊帶寬的飛躍前端攝像機視頻編碼技術h.264,3g/4g技術的發展與成熟,可解決傳輸帶寬受限和傳輸圖像不清晰的弊端。
在一種優選的方案中,所述的后備電源管理子系統后備蓄電池、充放電管理系統以及連接電纜。
在一種優選的方案中,所述的后備蓄電池采用磷酸鐵鋰電池,保證該系統不間斷供電。磷酸鐵鋰蓄電池與傳統的鉛酸蓄電池相比具有使用循環壽命長、平均成本低、體積小、重量輕、可大電流充放電、高溫性能突出、自放電率小、無記憶效應、比能量大、使用安全、無污染和綠色環保等眾多優勢。
在一種優選的方案中,智能電力網管后臺監控系統包括各種移動終端和后臺服務器。智能高壓電纜洞系統產品可對電力管線區域內外力破壞、人員識別、火災、越界和盜竊等現象及時地判斷和自主警告。當異常目標進入到高壓電纜洞安全范圍中時,前端視頻主機進行智能算法分析并自動啟動預警程序。啟動現場報警,并通過3g/4g/手機微信/手機短信無線通信網絡向監控中心進行報警,先上傳報警文字,再上傳圖像信息并標注危險區域,監控中心收到文字報警信息后,即刻向監控中心和施工現場相關人員發送報警信息,收到報警圖像后,再發送報警圖像給相關人員。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一種采用斜井式布置的高壓電纜洞智能監控系統,彌補現有技術電纜洞布置方式只有垂直方式和水平方式的缺漏,使得高壓電纜洞在上坡和拐彎處也能正常高效工作。這種智能監控系統能夠實時監測深蓄高壓線管網的狀況,有效避免高壓線路遭外力破壞,如果發生危險可在第一時間告警并上報圖像證據,可以預防重大運行事故發生,特別適合電力管網系統在線監測發展,有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與推廣價值。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1的系統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1的視頻監控子系統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1的智能燈光輔助子系統結構圖。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1的無線通訊子系統模塊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1的后備電源管理子系統模塊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附圖僅用于示例性說明,不能理解為對本專利的限制;
為了更好說明本實施例,附圖某些部件會有省略、放大或縮小,并不代表實際產品的尺寸;
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附圖中某些公知結構及其說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說明。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一種采用斜井式布置的高壓電纜洞智能監控系統,采用了模塊化結構,包括視頻監控子系統、智能燈光輔助子系統、無線通訊子系統、后備電源管理子系統以及智能電力網管后臺監控系統;所述的視頻監控子系統、無線通訊子系統及智能電力網管后臺監控系統為必要系統,其它子系統根據實際需要及造價靈活選用,同時平臺預留了能接入其他獨立的子系統通信接口;所述的高壓電纜洞采用斜井式布置,從主變室下游側中部引出通往地面開關站;所述的高壓電纜洞包括下平段、斜井段和上平段。
如圖2所示,所述的視頻監控子系統包括固定攝像機、軌道球機、三合一防雷器以及連接電纜,主要負責對高壓電纜洞內主要電氣設備、安裝地點及周邊環境進行全天候的視頻監控,滿足運行管理對安全、巡視的要求。其中,固定攝像機采用的是超低照度200萬cmos圖像傳感器,低照度效果好,圖像清晰度高支持區域入侵,拌線入侵,物品遺留/消失,場景變更的偵測,并且可以與報警聯動;紅外照射距離可達30-50米,寬動態,超低照度,3d降噪;軌道球機能設置不同的預置位,在軌道機運行到指定位置時,攝像機能同時自動調整到設置好的預置位,實現圖像實時監控功能;軌道機、攝像機能根據預先設置的預置位及巡檢線路,進行自動巡檢,能通過監控工作站對攝像機、軌道機進行操作。
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所述的視頻監控子系統除了常規視頻監控外,對隧道內高溫區域還采用紅外熱成像監控,實時自動巡檢運行設備的溫度情況并按預先設定的預警值發出聲音報警信號,及時把報警信號上傳至運維中心,減少火災發生概率。配合自動滅火系統可消滅小范圍火災,以此提高系統的實用性價值。。
如圖3所示,所述的智能燈光輔助子系統包括plc控制主機、輔助燈光、連接電纜。為了提高隧道內攝像機成像質量采用智能燈光輔助系統,從節約電能角度出發,考慮到隧道內光照強度低,隧道高度,軌道攝像機間歇性運行,應急照明等特點,提出了照明方案:控制系統采用plc作為主控制器,完成整個照明系統的智能自定義設置,將隧道安裝長度和高度分為n個區塊進行布置照明點,配合軌道攝像機運行的時間點,進行開啟燈光和關閉燈光,節約電能,加入備用應急照明系統,當停電后依然保證充足照明,確保高質量圖片。
如圖4所示,所述的無線通訊子系統包括無線通信模塊、移動公網以及終端顯示硬件,移動通訊帶寬的飛躍前端攝像機視頻編碼技術h.264,3g/4g技術的發展與成熟,可解決傳輸帶寬受限和傳輸圖像不清晰的弊端。
如圖5所示,所述的后備電源管理子系統后備蓄電池、充放電管理系統以及連接電纜。
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所述的后備蓄電池采用磷酸鐵鋰電池,保證該系統不間斷供電。磷酸鐵鋰蓄電池與傳統的鉛酸蓄電池相比具有使用循環壽命長、平均成本低、體積小、重量輕、可大電流充放電、高溫性能突出、自放電率小、無記憶效應、比能量大、使用安全、無污染和綠色環保等眾多優勢。
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智能電力網管后臺監控系統包括各種移動終端和后臺服務器。智能高壓電纜洞系統產品可對電力管線區域內外力破壞、人員識別、火災、越界和盜竊等現象及時地判斷和自主警告。當異常目標進入到高壓電纜洞安全范圍中時,前端視頻主機進行智能算法分析并自動啟動預警程序。啟動現場報警,并通過3g/4g/手機微信/手機短信無線通信網絡向監控中心進行報警,先上傳報警文字,再上傳圖像信息并標注危險區域,監控中心收到文字報警信息后,即刻向監控中心和施工現場相關人員發送報警信息,收到報警圖像后,再發送報警圖像給相關人員。
這種智能監控系統能夠實時監測深蓄高壓線管網的狀況,有效避免高壓線路遭外力破壞,如果發生危險可在第一時間告警并上報圖像證據。
相同或相似的標號對應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附圖中描述位置關系的用語僅用于示例性說明,不能理解為對本專利的限制;
顯然,本發明的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清楚地說明本發明所作的舉例,而并非是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限定。對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里無需也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