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通信,尤其涉及一種通信方法、裝置、第一終端、第一網絡節點及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1、非地面網絡(ntn,non-terrestrial?network)是基于新空口(nr,new?radio)技術的終端與衛星直接通信技術。但是,相關技術中,ntn僅支持常規的終端與衛星通信,無法滿足能力受限的終端的通信需求。
技術實現思路
1、為解決相關技術問題,本技術實施例提供一種通信方法、裝置、第一終端、第一網絡節點及存儲介質。
2、本技術實施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3、本技術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通信方法,應用于第一終端,所述方法包括:
4、根據第一信息、網絡特征、所述第一終端的能力信息中至少一項,向第一網絡節點和/或第二終端發送第二信息,或者執行第一操作;其中,
5、第二終端表征與所述第一終端進行聯合通信的終端;
6、所述第一操作包括同步信息讀取和/或同步信息測量;
7、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8、可發送的信息的類型;
9、可發送的信息的最大字節數;
10、可發送的信息的類型的優先級;
11、群組無線網絡臨時標識(rnti,radio?network?temporary?identity),所述群組rnti表征所述第一終端和第二終端進行聯合發送數據和/或聯合接收數據的rnti。
12、上述方案中,根據第一信息向第一網絡節點和/或第二終端發送第二信息,或者執行第一操作之前,所述方法還包括:
13、接收所述第一網絡節點發送的第一信息。
14、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信息還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15、第一資源;
16、所述第一資源對應的無線承載(rb,radio?bearer);
17、所述第一資源對應的邏輯信道(lc,logical?channel);
18、所述第一資源對應的混合自動重傳請求(harq,hybrid?automatic?repeatrequest)進程;
19、所述第一資源對應的harq進程的標識的偏移;其中,
20、所述第一資源表征用于所述第一終端和第二終端進行聯合發送數據和/或聯合接收數據的半靜態預配置資源,包括以下至少一項:
21、前導碼preamble;
22、時頻資源的周期和持續時間;
23、調制與編碼策略(mcs,modulation?and?coding?scheme);
24、傳輸塊(tb,transport?block)的大小;
25、天線配置信息;
26、解調參考信號(dmrs,demodulation?reference?signal);
27、用于發送上行數據的波束組的信息;其中,波束組包括第一波束組和第二波束組,第一波束組用于供第一終端發送數據,第二波束組用于供第二終端發送數據;波束組的信息包括波束組的波束測量參考信號的頻域資源和/或時域位置信息、發送波束組的測量結果的資源的位置信息,以及波束組的波束測量參考信號與發送波束組的測量結果的資源之間的時域間隔的相關信息;
28、跳頻信息。
29、上述方案中,上行的波束的總數為m個,第一波束組包括的波束為(b1,b2,…,bm/2),第二波束組包括的波束為(bm/2+1,…,bm);
30、m個波束具有s個波束寬度級別,s=log2(m);其中,s個波束寬度級別包括2s個波束,第一波束組包括的波束為(b1,b2,…,b2s-1),第二波束組包括的波束為(b2s-1+1,…,b2s),每個波束寬度覆蓋了連續的m/2s個波束。
31、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還包括:
32、向所述第一網絡節點發送所述第一終端的能力信息;其中,所述能力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33、能力類型;
34、接收天線的數目;
35、發射天線的數目;
36、支持的帶寬;
37、信息處理能力;
38、信息處理時間;
39、支持的最大數據傳輸速率;
40、支持的最大的上行層二的緩存容量;
41、支持的最大的下行層二的緩存容量;
42、是否支持擴展時間關系的上下行調度功能;
43、支持的harq個數;
44、是否支持harq去激活;
45、是否支持層二的時間擴展;
46、處理設定往返時延(rtt,round-trip?time)的隨機接入信道(rach,randomaccess?channel)適配能力。
47、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還包括以下至少一項:
48、在所述第一終端在接入層(as,access?stratum)接收到非接入層(nas,non-access-stratum)指示的情況下,讀取非地面網絡(ntn,non-terrestrial?network)配置信息和/或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nss,global?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位置信息;
49、在所述第一終端在as層接收到nas指示的情況下,啟動服務小區測量和/或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physical?downlink?control?channel)監聽。
50、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還包括:
51、在第一初始部分帶寬(bwp,bandwidth?part)上,向第一網絡設備發起隨機接入;其中,
52、第一初始bwp表征設定的能力類型對應的初始bwp;第一初始bwp的信息承載于所述第一網絡節點位于的ntn的系統消息中;所述第一網絡設備表征位于所述ntn的網絡設備。
53、上述方案中,所述在第一初始bwp上,向第一網絡設備發起隨機接入之前,所述方法還包括:
54、向所述第一網絡設備上報所述第一終端的時間提前量(ta,timing?advance)值;其中,
55、所述ta值基于所述第一終端的gnss位置信息和星歷信息確定;星歷信息承載于所述系統消息中。
56、上述方案中,所述在第一初始bwp上,向第一網絡設備發起隨機接入之前,所述方法還包括:
57、在所述系統消息中,獲取第三信息和/或第四信息;其中,
58、所述第三信息表征公共搜索空間(css,common?search?space)中傳輸的公共下行控制信息(dci,downlink?control?information);
59、所述第四信息表征主信息塊(mib,master?indication?block)中用于指示第二資源的信息,所述第二資源表征設定的能力類型匹配的css類型的傳輸資源。
60、上述方案中,所述系統消息還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61、群組rnti;
62、群組rnti的半靜態資源;
63、第一條件,所述第一條件表征形成群組發送的終端之間滿足的條件。
64、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條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65、終端之間的距離屬于第一設定范圍;
66、終端之間的發送功率差值屬于第二設定范圍;
67、終端之間存在準共址(qcl,quasi?co-location)關系。
68、本技術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通信方法,應用于第一網絡節點,所述方法包括:
69、接收第一終端發送的第二信息;其中,
70、所述第二信息根據第一信息、網絡特征、所述第一終端的能力信息中至少一項確定;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71、可發送的信息的類型;
72、可發送的信息的最大字節數;
73、可發送的信息的類型的優先級;
74、群組rnti,所述群組rnti表征所述第一終端和第二終端進行聯合發送數據和/或聯合接收數據的rnti。
75、上述方案中,所述接收第一終端發送的第二信息之前,所述方法還包括:
76、根據所述第一網絡節點的高度和所述第一終端的能力信息,向所述第一終端發送第一信息。
77、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信息還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78、第一資源;
79、所述第一資源對應的rb;
80、所述第一資源對應的lc;
81、所述第一資源對應的harq進程;
82、所述第一資源對應的harq進程的標識的偏移;其中,
83、所述第一資源表征用于所述第一終端和第二終端進行聯合發送數據和/或聯合接收數據的半靜態預配置資源,包括以下至少一項:
84、preamble;
85、時頻資源的周期和持續時間;
86、mcs;
87、tb的大小;
88、天線配置信息;
89、dmrs;
90、用于發送上行數據的波束組的信息;其中,波束組包括第一波束組和第二波束組,第一波束組用于供第一終端發送數據,第二波束組用于供第二終端發送數據;波束組的信息包括波束組的波束測量參考信號的頻域資源和/或時域位置信息、發送波束組的測量結果的資源的位置信息,以及波束組的波束測量參考信號與發送波束組的測量結果的資源之間的時域間隔的相關信息;
91、跳頻信息。
92、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還包括:
93、接收所述第一終端發送的所述第一終端的能力信息;其中,所述能力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94、能力類型;
95、接收天線的數目;
96、發射天線的數目;
97、支持的帶寬;
98、信息處理能力;
99、支持的最大數據傳輸速率;
100、支持的最大的上行層二的緩存容量;
101、支持的最大的下行層二的緩存容量;
102、是否支持擴展時間關系的上下行調度功能;
103、支持的harq個數;
104、是否支持harq去激活;
105、是否支持層二的時間擴展;
106、處理設定rtt的rach適配能力。
107、本技術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通信裝置,包括:
108、第一處理單元,用于根據第一信息、網絡特征、第一終端的能力信息中至少一項,向第一網絡節點和/或第二終端發送第二信息,或者執行第一操作;
109、其中,第二終端表征與所述第一終端進行聯合通信的終端;
110、所述第一操作包括同步信息讀取和/或同步信息測量;
111、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112、可發送的信息的類型;
113、可發送的信息的最大字節數;
114、可發送的信息的類型的優先級;
115、群組rnti,所述群組rnti表征所述第一終端和第二終端進行聯合發送數據和/或聯合接收數據的rnti。
116、本技術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通信裝置,包括:
117、第一接收單元,用于接收第一終端發送的第二信息;其中,
118、所述第二信息根據第一信息、網絡特征、所述第一終端的能力信息中至少一項確定;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119、可發送的信息的類型;
120、可發送的信息的最大字節數;
121、可發送的信息的類型的優先級;
122、群組rnti,所述群組rnti表征所述第一終端和第二終端進行聯合發送數據和/或聯合接收數據的rnti。
123、本技術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第一終端,包括:第一處理器和第一通信接口,其中,
124、所述第一處理器,用于根據第一信息、網絡特征、所述第一終端的能力信息中至少一項,向第一網絡節點和/或第二終端發送第二信息,或者執行第一操作;其中,
125、第二終端表征與所述第一終端進行聯合通信的終端;
126、所述第一操作包括同步信息讀取和/或同步信息測量;
127、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128、可發送的信息的類型;
129、可發送的信息的最大字節數;
130、可發送的信息的類型的優先級;
131、群組rnti,所述群組rnti表征所述第一終端和第二終端進行聯合發送數據和/或聯合接收數據的rnti。
132、本技術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第一網絡節點,包括:第二處理器和第二通信接口,其中,
133、所述第二通信接口,用于接收第一終端發送的第二信息;其中,
134、所述第二信息根據第一信息、網絡特征、所述第一終端的能力信息中至少一項確定;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135、可發送的信息的類型;
136、可發送的信息的最大字節數;
137、可發送的信息的類型的優先級;
138、群組rnti,所述群組rnti表征所述第一終端和第二終端進行聯合發送數據和/或聯合接收數據的rnti。
139、本技術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終端,包括:第一處理器和用于存儲能夠在第一處理器上運行的計算機程序的第一存儲器,
140、其中,所述第一處理器用于運行所述計算機程序時,執行上述第一終端側任一項所述的方法的步驟。
141、本技術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第一網絡節點,包括:第二處理器和用于存儲能夠在第二處理器上運行的計算機程序的第二存儲器,
142、其中,所述第二處理器用于運行所述計算機程序時,執行上述第一網絡節點側任一項所述的方法的步驟。
143、本技術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存儲介質,其上存儲有計算機程序,所述計算機程序被處理器執行時實現上述第一終端側任一項所述的方法的步驟,或者實現上述第一網絡節點側任一項所述的方法的步驟。
144、在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裝置、第一終端、第一網絡節點及存儲介質中,第一終端根據第一信息、網絡特征、第一終端的能力信息中至少一項,向第一網絡節點和/或第二終端發送第二信息,或者執行第一操作;所述第一網絡節點和/或所述第二終端接收所述第一終端發送的所述第二信息;其中,所述第二終端表征與所述第一終端進行聯合通信的終端;所述第一操作,包括同步信息讀取和/或同步信息測量;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可發送的信息的類型;可發送的信息的最大字節數;可發送的信息的類型的優先級;群組無線網絡臨時標識rnti,所述群組rnti表征所述第一終端和第二終端進行聯合發送數據和/或聯合接收數據的rnti。可以看出,本技術實施例中,第一終端可以根據第一信息、網絡特征、第一終端的能力信息中的至少一項,直接與第一網絡節點進行通信,或者通過第二終端與第一網絡節點進行通信,可以實現第一終端直接或間接與第一網絡節點進行通信,當第一終端為能力受限的終端,且第一網絡節點為ntn的衛星時,即使在無tn的環境下,第一終端也能夠通過ntn與外界通信,從而滿足用戶在緊急場景下的通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