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說明書涉及聲學,具體涉及一種聲學輸出設備。
背景技術:
1、骨氣導結合的聲學輸出設備,利用氣導振子主要提供低頻,骨導振子主要提供高頻,可以減小骨導振子振動所導致的震動感,提升用戶體驗。骨氣導結合的聲學輸出設備通過設置骨、氣導音頻信號(即電信號)的分頻點,使骨、氣導振子各自產生主要工作頻率范圍不同的聲波。在實際應用中,骨、氣導音頻信號在分頻點附近可能存在一定的頻率重疊,從而導致骨、氣導振子產生的骨、氣導聲波存在重疊。此時,可能導致骨、氣導聲波在該重疊頻率范圍內存在反相相消,從而影響聲學輸出設備的聲學效果。
2、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種聲學輸出設備,能夠避免由于分頻點附近的骨、氣導音頻信號的相互作用而產生的不利影響,以提升聲學輸出設備的聲學效果。
技術實現思路
1、本說明書實施例之一提供一種聲學輸出設備,包括:殼體;骨導振子,用于產生骨導聲波,并通過殼體傳遞到耳蝸以產生聲音;氣導振子,用于產生氣導聲波,氣導聲波通過殼體上的導聲孔向耳部進行傳遞;信號處理模塊,用于為骨導振子和氣導振子分別提供第一音頻信號和第二音頻信號,第一音頻信號和第二音頻信號具有分頻點,第一音頻信號和第二音頻信號分別包括頻率在分頻點以上和以下的成分,其中,骨導振子在第一諧振頻率處具有第一諧振峰,氣導振子在第二諧振頻率處具有第二諧振峰,分頻點大于第一諧振頻率和第二諧振頻率。通過使分頻點大于第一諧振頻率和第二諧振頻率,可以使分頻點位于骨、氣導振子的相位曲線中相位相對穩定的范圍內,以保證分頻點附近的骨、氣導聲波的相位趨于穩定,能夠更容易地保證骨導聲波和氣導聲波的相位相同,確保分頻點附近的聲音信號相對于其前后頻段不會出現突然驟降的現象,實現分頻點附近的骨、氣導聲波的“疊加”,產生同相相增的效果,從而提升聲學輸出設備的聲學效果。
2、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諧振頻率位于第二諧振頻率與分頻點之間。通過使第二諧振頻率小于第一諧振頻率,可以確保氣導振子在更低的頻率范圍內也能有比較大的輸出,從而保證氣導振子的低頻輸出能夠覆蓋更寬的低頻范圍,從而使聲學輸出設備在一個較寬的頻率范圍內均能保證較高的聲學輸出。
3、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諧振頻率和第二諧振頻率與分頻點的差值均不小于100hz。通過使第一諧振頻率和第二諧振頻率與分頻點的差值滿足一定閾值范圍,有利于確保分頻點附近的頻段內的聲波相位處于穩定的區間,進一步可以避免分頻點附近頻段內的骨、氣聲波相位不同,保證了聲學輸出設備的輸出性能,且提升制備的聲學輸出設備的輸出穩定性。
4、在一些實施例中,在分頻點處,第一音頻信號的相位與第二音頻信號的相位之差不超過30°,以使第一音頻信號和第二音頻信號相位較為接近,從而使骨導振子輸出的骨導聲波的相位和與氣導振子輸出的氣導聲波的相位接近,以實現骨、氣導聲波的“疊加”,產生同相相增的效果。
5、在一些實施例中,分頻點不小于300hz。通過設置分頻點不小于300hz,避免骨導振子產生更多的低頻振動,從而避免振動感過于強烈給用戶的體驗不佳,保證了聲學輸出設備的低頻性能。
6、在一些實施例中,殼體上包括兩個導聲孔,兩個導聲孔用于導出氣導聲波,通過兩個導聲孔輻射的聲音幅值差小于6db,相位差為150°-210°。這時,兩個導聲孔形成偶極子的輸出結構,氣導振子可以通過兩個導聲孔向外界輻射幅值相等、相位相反的聲音,來降低氣導振子在遠場的漏音,從而提高用戶的聽音以及聽音私密性。
7、在一些實施例中,兩個導聲孔的聲負載的差值小于0.15。通過調整兩個導聲孔的聲負載差值范圍,使得兩個導聲孔的聲阻更為接近,從而減小兩個導聲孔的近場聲壓級差,使得偶極子或類偶極子得以構建,進而提高遠場降漏音的效果。
8、在一些實施例中,兩個導聲孔的表面聲負載的比值為0.5-3.5。通過調整兩個導聲孔的表面聲負載比值,使得兩個導聲孔的聲阻更為接近,從而減小兩個導聲孔的近場聲壓級差,使得偶極子或類偶極子得以構建,進而提高遠場降漏音的效果。
9、在一些實施例中,氣導振子具有前腔或后腔,前腔或后腔形成具有第三諧振頻率的第三諧振峰,分頻點小于第三諧振頻率。通過使分頻點小于第三諧振頻率,可以使分頻點避開氣導振子具有復雜振動模態的頻段,以避免氣導振子經兩個導聲孔形成的偶極子的效果變差,無法有效降低漏音,同時避免氣導振子和骨導振子輸出的聲波相位不夠穩定而很難保持兩者同相。
10、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三諧振頻率與分頻點的差值不小于500hz。通過限定第三諧振頻率與分頻點的差值不小于500hz,有利于確保分頻點附近的頻段內的聲波相位處于較為平穩的區間,進一步可以避免分頻點附近頻段內的骨、氣聲波相位不同,保證了聲學輸出設備的輸出性能,且提升制備的聲學輸出設備的輸出穩定性。
11、在一些實施例中,分頻點不高于3000hz,可以使兩導聲孔能夠穩定保持180°(或接近180°)相位差,以保證氣導振子的降漏音效果。
12、在一些實施例中,信號處理模塊對含有聲音信息的電信號分別進行高通濾波和低通濾波處理,以相應獲取第一音頻信號和第二音頻信號。
13、本說明書實施例之一還提供一種聲學輸出設備,包括:殼體;骨導振子,用于產生骨導聲波,并通過殼體傳遞到耳蝸以產生聲音;氣導振子,用于產生氣導聲波,氣導聲波通過殼體上的導聲孔向耳部進行傳遞;信號處理模塊,用于為骨導振子和氣導振子分別提供第一音頻信號和第二音頻信號,第一音頻信號和第二音頻信號具有分頻點,第一音頻信號和第二音頻信號分別包括頻率在分頻點以上和以下的成分,其中,氣導振子具有前腔或后腔,前腔或后腔形成具有第三諧振頻率的第三諧振峰,分頻點小于第三諧振頻率。通過使分頻點小于第三諧振頻率,可以使分頻點避開氣導振子具有復雜振動模態的頻段,以避免氣導振子經兩個導聲孔形成的偶極子的效果變差,無法有效降低漏音,同時避免氣導振子和骨導振子輸出的聲波相位不夠穩定而很難保持兩者同相。
1.一種聲學輸出設備,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聲學輸出設備,其中,所述第一諧振頻率位于所述第二諧振頻率與所述分頻點之間。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聲學輸出設備,其中,所述第一諧振頻率和所述第二諧振頻率與所述分頻點的差值均不小于100hz。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聲學輸出設備,其中,在所述分頻點處,所述第一音頻信號的相位與所述第二音頻信號的相位之差不超過30°。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聲學輸出設備,其中,所述分頻點不小于300hz。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聲學輸出設備,其中,所述殼體上包括兩個導聲孔,所述兩個導聲孔用于導出所述氣導聲波,通過所述兩個導聲孔輻射的聲音幅值差小于6db,相位差為150°-210°。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聲學輸出設備,其中,所述氣導振子具有前腔或后腔,所述前腔或后腔形成具有第三諧振頻率的第三諧振峰,所述分頻點小于所述第三諧振頻率。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聲學輸出設備,其中,所述第三諧振頻率與所述分頻點的差值不小于500hz。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聲學輸出設備,其中,所述分頻點不高于3000hz。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聲學輸出設備,其中,所述信號處理模塊對含有聲音信息的電信號分別進行高通濾波和低通濾波處理,以相應獲取所述第一音頻信號和所述第二音頻信號。
11.一種聲學輸出設備,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