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開涉及光學裝置,并且更具體地設計相機模塊和包括相機模塊的電子裝置。
背景技術:
1、諸如能夠捕獲圖像和/或視頻的相機的光學裝置已經被廣泛使用。傳統的膠片型相機近來被具有諸如電荷耦合器件(ccd)或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cmos)的固態圖像傳感器的數碼相機或視頻相機所代替,因為與膠片型相機相比,采用固態圖像傳感器(ccd或cmos)的相機可以容易地保存、復制或移動圖像,并且因此代替了膠片型相機。
2、隨著相機的消費模式從緊湊型獨立相機轉移到嵌入移動裝置(例如,智能電話)中的相機模塊,在保持圖像質量的同時不斷實現小型化可能成為約束。可以通過具有大的光學透鏡系統和大的成像面(例如,圖像傳感器)的相機來實現相對高的圖像質量。因此,高圖像質量和小型化可能處于相對(折衷)關系。解決這種折衷的相關嘗試可以包括在一個電子裝置中使用多個單焦點透鏡型相機模塊。
3、例如,在這種嘗試中,可以通過使每個單焦點透鏡型相機模塊具有不同的焦距并且適當地與數字變焦混合來創建變焦效果。可以采用這種方法的相機模塊可以包括可以具有比具有24至35毫米(mm)的焦距的相機更短的焦距的廣角相機(例如,超廣角相機)和可以具有比35mm相機光學透鏡系統更長的焦距的相機(例如,遠攝相機)。在相機模塊之中,可以具有相對長的(例如,三倍長的)焦距的遠攝相機可能需要比其它相機在縱向方向上的安裝空間更長的安裝空間,并且因此,可以采用包括具有比廣角相機小的直徑的透鏡的光學透鏡系統。然而,隨著對更高的變焦性能的需求增加,可能出現對安裝相機的空間限制。因此,電子裝置可以包括這樣的相機模塊,該相機模塊可以采用當與其他相機模塊相比時具有改善的可安裝性的折疊(或彎曲)光學透鏡系統。例如,可以通過在通過將光折射兩次或更多次來保持有效焦距的同時縮短光入射路徑來實現采用折疊光學透鏡系統的相機模塊。
4、上述信息可以作為背景技術提供以幫助理解本公開。關于上述內容中的任何內容是否可適用為與本公開相關的背景技術,沒有做出聲明或確定。
技術實現思路
1、技術方案
2、根據本公開的方面,提供了電子裝置。該電子裝置可以包括:至少一個透鏡;圖像傳感器,沿著光軸與至少一個透鏡對準;以及反射和折射構件,在光軸上設置在至少一個透鏡和圖像傳感器之間。反射和折射構件可以包括:入射面,穿過至少一個透鏡的光入射在該入射面上;第一反射面,相對于入射面傾斜;以及第二反射面,相對于入射面傾斜,并且與第一反射面間隔開。相對于入射面和第一反射面傾斜的第一切割面可以形成在第一反射面的第一邊緣處。相對于入射面和第二反射面傾斜的第二切割面可以形成在第二反射面的第二邊緣處。第一切割面可以面向第一方向,并且第二切割面可以面向與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
3、根據本公開的方面,提供了電子裝置。該電子裝置可以包括:至少一個透鏡;圖像傳感器,沿著光軸與至少一個透鏡對準;以及至少一個反射和折射構件,在光軸上設置在至少一個透鏡和圖像傳感器之間。包括至少一個透鏡、圖像傳感器以及至少一個反射和折射構件的鏡頭組件可以形成折疊光學透鏡系統,入射在至少一個透鏡上的光的路徑在該折疊光學透鏡系統中被反射或折射至少兩次。在至少一個反射和折射構件之中,最靠近圖像傳感器的成像側的第一反射和折射構件可以包括穿過至少一個透鏡的光入射在其上的入射面。第一反射面可以相對于入射面傾斜。第二反射面可以形成為相對于入射面傾斜并且與第一反射面間隔開。相對于入射面和第一反射面傾斜的第一切割面可以形成在第一反射面的第一邊緣處。相對于入射面和第二反射面傾斜的第二切割面可以形成在第二反射面的第二邊緣處。第一切割面可以面向第一方向,并且第二切割面可以面向與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
4、另外的方面可以部分地在隨后的說明書中闡述,并且部分地可以從說明書中顯而易見,和/或可以通過所呈現的實施方式的實踐來獲知。
1.電子裝置,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所述反射和折射構件(300)還包括與所述入射面(301)間隔開的出射面(304)。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所述入射面(301)和所述出射面(304)彼此平行,以及
4.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所述第一切割面(305)是沿著第二虛線(l2)切割的第一截面,所述第二虛線(l2)從平行于所述光軸的第一虛線(l1)上的第一點起在順時針方向(+)上具有第一預定角度,以及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穿過所述至少一個透鏡的光通過所述入射面(401)的一部分(401a)入射,并且從所述第二反射面(403)反射的光通過所述入射面(401)的另一部分(401b)出射。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所述反射和折射構件(400)還包括平行于所述入射面(401)的第四表面(404),以及其中,所述第一反射面(402)不與所述第二反射面(403)平行。
7.根據權利要求5或6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所述第一切割面(405)是沿著第三虛線(l3)切割的第一截面,所述第三虛線(l3)從平行于所述光軸的第一虛線(l1)上的第一點起在逆時針方向(-)上具有第一預定角度,以及
8.根據權利要求1至7中任一項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所述電子裝置滿足以下公式1,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所述電子裝置滿足以下公式2,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所述電子裝置滿足以下公式3,
11.根據權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項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所述第一反射面或所述第二反射面中的至少一個配置成滿足全反射條件。
12.根據權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項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所述反射和折射構件滿足以下公式4,
13.根據權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項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所述第一切割面或所述第二切割面中的至少一個具有能夠相對減小穿過所述第一切割面和所述第二切割面中的所述至少一個的光的反射率的粗糙度,
14.根據權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項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包括所述透鏡組、所述圖像傳感器以及所述反射和折射構件的鏡頭組件滿足以下公式5,
15.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所述鏡頭組件形成折疊光學透鏡系統,所述折疊光學透鏡系統配置成將入射在所述至少一個透鏡上的光的路徑反射或折射至少兩次,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