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無線通信,尤其涉及一種信道接入方法及相關裝置。
背景技術:
1、非授權頻譜中的一個關鍵技術是信道接入。信道接入的目的是在保證用戶公平性的前提下,高效地使用頻譜,也就是盡可能提高頻譜效率。載波偵聽多址接入(carriersense?multiple?access,csma)是一種常用的信道接入方式,在信道接入之前做能量檢測(或載波偵聽)判斷信道忙碌或空閑,只有信道空閑才允許發送。為了進一步減少沖突,在csma中還采用了隨機退避的機制,即隨機等待一段時間。
2、因為現有csma中沖突(或碰撞)的避免依賴于能量檢測(或載波偵聽)的結果,如果能量檢測(或載波偵聽)的結果為信道忙碌,則增加退避時長;如果能量檢測(或載波偵聽)的結果為信道空閑,則發送無線幀。但在存在隱藏終端的場景中,即使能量檢測(或載波偵聽)的結果為信道空閑,仍然可能會產生沖突(或碰撞)。故而,現有信道接入技術在存在隱藏終端的場景下存在碰撞多和性能惡化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1、本技術實施例提供一種信道接入方法及相關裝置,可以在存在隱藏終端的場景下,減少沖突或碰撞,提高信道接入的性能。
2、下面從不同的方面介紹本技術,應理解的是,下面的不同方面的實施方式和有益效果可以互相參考。
3、第一方面,本技術提供一種信道接入方法,該方法應用于存在隱藏終端的場景下,該方法包括:通信裝置發送第一無線幀,并在發送之后的預設時間內檢測是否接收到針對該第一無線幀的響應幀;如果沒有接收到針對該第一無線幀的響應幀,則通信裝置增加第一退避指數的值,并根據增加后的第一退避指數的值進行退避,退避完成后通信裝置進行空閑信道評估,若空閑信道評估的結果為信道空閑,則通信裝置發送該第一無線幀,若空閑信道評估的結果為信道忙碌,則通信裝置增加第二退避指數的值并重新進行退避;和/或,如果接收到針對該第一無線幀的響應幀,則通信裝置將第一退避指數設置為該第一退避指數的最小值,并根據第二退避指數的最小值進行退避,退避完成后通信裝置進行空閑信道評估,若空閑信道評估的結果為信道空閑,則通信裝置發送第二無線幀,若空閑信道評估的結果為信道忙碌,則通信裝置增加第二退避指數的值并重新進行退避。
4、其中,該第一退避指數可以用于反映由于沖突帶來的退避,第二退避指數可以用于反映由于空閑信道評估(clear?channel?assignment,cca)結果為信道忙碌帶來的退避。
5、可理解,退避的方法可以有多種,比如線性退避或指數退避。具體退避方法本技術不做限制。
6、本技術在發送無線幀后沒有收到對應的響應時,即發生沖突/碰撞時,增加第一退避次數的值來增大退避窗口并執行退避,可以在存在隱藏終端的場景下,減少沖突或碰撞,提高信道接入的性能。
7、結合第一方面,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通信裝置增加第一退避指數的值后,該方法還包括:如果增加后的第一退避指數的值小于或等于該第一退避指數的最大值,該通信裝置根據增加后的第一退避指數的值進行退避。
8、可選的,如果增加后的第一退避指數的值大于該第一退避指數的最大值,該通信裝置根據該第一退避指數的最大值進行退避。
9、結合第一方面,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根據增加后的第一退避指數的值進行退避,包括:將增加后的第一退避指數的值賦值給第二退避指數,再根據該第二退避指數的值進行退避。換句話說,第一退避指數的值會影響第二退避指數的值。
10、本技術將第一退避指數的值賦給第二退避指數,并根據第二退避指數進行退避,來保證退避窗口的連續性,可以防止因為發送沖突導致退避窗口增大,但是進行cca后退避窗口變小的情況發生。
11、結合第一方面,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上述第一退避指數和上述第二退避指數可以相同。當第一退避指數和第二退避指數相同時,本技術不引入新的退避指數,其實現簡單,參數少,復雜度低。
12、結合第一方面,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通信裝置發送第一無線幀之后,該方法還包括:當通信裝置在發送第一無線幀后接收到針對該第一無線幀的響應幀時,通信裝置將沖突次數計數器設置為0;當通信裝置在發送第一無線幀后沒有接收到針對該第一無線幀的響應幀時,通信裝置增加沖突次數計數器的值。
13、可選的,當增加后的沖突次數計數器的值大于預設閾值時,通信裝置將沖突次數計數器重置為0。
14、本技術采用新的計數器(沖突次數計數器)來記錄由于發生沖突導致的退避次數,設計更靈活,可以不影響原有退避次數計數器的記錄。
15、可選的,上述沖突次數計數器為退避次數計數器。退避次數計數器用于記錄由于cca結果為信道忙碌導致的退避次數。
16、本技術采用退避次數計數器記錄全部的退避次數,在沖突比較多的場景下可以減少一次信道接入的時延,使其更快的進入下一次信道接入。
17、結合第一方面,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通信裝置增加第二退避指數的值并重新進行退避,包括:通信裝置增加第二退避指數的值;若增加后的第二退避指數的值小于或等于該第二退避指數的最大值,通信裝置根據增加后的第二退避指數的值重新進行退避;若增加后的第二退避指數的值大于該第二退避指數的最大值,通信裝置根據第二退避指數的最大值重新進行退避。
18、結合第一方面,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第一退避指數的最小值、第二退避指數的最小值、第一退避指數的最大值、第二退避指數的最大值中的至少一項是預定義或預配置的。
19、結合第一方面,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通信裝置發送第一無線幀之前,該方法還包括:通信裝置接收來自中心控制節點的配置參數,該配置參數包括以下一項或多項:第一退避指數的最小值、第二退避指數的最小值、第一退避指數的最大值、或第二退避指數的最大值。
20、可選的,上述配置參數攜帶于無線廣播幀中。
21、第二方面,本技術提供一種通信裝置,包括收發單元和處理單元。收發單元,用于發送第一無線幀;處理單元,用于在發送該第一無線幀后沒有接收到針對該第一無線幀的響應幀的情況下,增加第一退避指數的值,并根據增加后的該第一退避指數的值進行退避,退避完成后進行空閑信道評估,當該空閑信道評估的結果為信道忙碌時,增加第二退避指數的值并重新進行退避,以及控制該收發單元在該空閑信道評估的結果為信道空閑時發送該第一無線幀;
22、和/或;
23、該處理單元,還用于在發送該第一無線幀后接收到針對該第一無線幀的響應幀的情況下,將該第一退避指數設置為該第一退避指數的最小值,并根據該第二退避指數的最小值進行退避,退避完成后進行空閑信道評估,當該空閑信道評估的結果為信道忙碌時,增加該第二退避指數的值并重新進行退避,以及控制該收發單元在該空閑信道評估的結果為信道空閑時發送第二無線幀。
24、結合第二方面,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上述處理單元,還用于當增加后的該第一退避指數的值小于或等于該第一退避指數的最大值時,根據增加后的該第一退避指數的值進行退避。
25、結合第二方面,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上述處理單元,還用于當增加后的該第一退避指數的值大于該第一退避指數的最大值時,根據該第一退避指數的最大值進行退避。
26、結合第二方面,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上述處理單元,具體用于根據第二退避指數的值進行退避,該第二退避指數的值為增加后的該第一退避指數的值。
27、結合第二方面,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上述第一退避指數和上述第二退避指數相同。
28、結合第二方面,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上述處理單元,還用于:當在發送該第一無線幀后接收到針對該第一無線幀的響應幀時,將沖突次數計數器設置為0;當在發送該第一無線幀后沒有接收到針對該第一無線幀的響應幀時,增加該沖突次數計數器的值。
29、可選的,上述沖突次數計數器為退避次數計數器,退避次數計數器用于記錄由于cca結果為信道忙碌導致的退避次數。
30、可選的,上述處理單元,還用于當增加后的該沖突次數計數器的值大于預設閾值時,將該沖突次數計數器重置為0。
31、結合第二方面,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上述處理單元,具體用于:增加該第二退避指數的值;當增加后的該第二退避指數的值小于或等于該第二退避指數的最大值時,根據增加后的該第二退避指數的值重新進行退避;當增加后的該第二退避指數的值大于該第二退避指數的最大值時,根據該第二退避指數的最大值重新進行退避。
32、結合第二方面,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第一退避指數的最小值、第二退避指數的最小值、第一退避指數的最大值、第二退避指數的最大值中的至少一項是預定義或預配置的。
33、結合第二方面,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上述收發單元,還用于接收來自中心控制節點的配置參數,該配置參數包括以下一項或多項:該第一退避指數的最小值、該第二退避指數的最小值、該第一退避指數的最大值、或該第二退避指數的最大值。
34、可選的,上述配置參數攜帶于無線廣播幀中。
35、第三方面,本技術提供一種通信裝置,該通信裝置包括處理器,用于執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實現方式所示的方法。或者,該處理器用于執行存儲器中存儲的程序,當該程序被執行時,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實現方式所示的方法被執行。
36、結合第三方面,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存儲器位于上述通信裝置之外。
37、結合第三方面,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存儲器位于上述通信裝置之內。
38、本技術實施例中,處理器和存儲器還可以集成于一個器件中,即處理器和存儲器還可以被集成在一起。
39、結合第三方面,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通信裝置還包括收發器,該收發器,用于接收響應幀或發送無線幀。
40、第四方面,本技術提供一種通信裝置,該通信裝置包括邏輯電路和接口,該邏輯電路和該接口耦合。接口,用于輸出第一無線幀;邏輯電路,用于在發送該第一無線幀后沒有接收到針對該第一無線幀的響應幀的情況下,增加第一退避指數的值,并根據增加后的該第一退避指數的值進行退避,退避完成后進行空閑信道評估,當該空閑信道評估的結果為信道忙碌時,增加第二退避指數的值并重新進行退避,以及控制接口在該空閑信道評估的結果為信道空閑時輸出該第一無線幀;
41、和/或;邏輯電路,還用于在發送該第一無線幀后接收到針對該第一無線幀的響應幀的情況下,將該第一退避指數設置為該第一退避指數的最小值,并根據該第二退避指數的最小值進行退避,退避完成后進行空閑信道評估,當該空閑信道評估的結果為信道忙碌時,增加該第二退避指數的值并重新進行退避,以及控制接口在該空閑信道評估的結果為信道空閑時輸出第二無線幀。
42、第五方面,本技術提供一種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該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用于存儲計算機程序,當其在計算機上運行時,使得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實現方式所示的方法被執行。
43、第六方面,本技術提供一種計算機程序產品,該計算機程序產品包括計算機程序或計算機代碼,當其在計算機上運行時,使得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實現方式所示的方法被執行。
44、第七方面,本技術提供一種計算機程序,該計算機程序在計算機上運行時,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實現方式所示的方法被執行。
45、上述各個方面達到的技術效果可以相互參考或參考下文所示的方法實施例中的有益效果,此處不再贅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