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汽車內飾模外周壓料設備,具體為一種汽車車頂內飾模外周壓料裝置。
背景技術:
1、汽車車頂內飾件模具在加工過程中需要進行壓料固定。現有結構方面采用的是分段式壓緊形式,夾緊后上下動作穩定差,容易卡住不順暢、鋼材取用制作笨重,空間占據大、鉗工安裝麻煩,需要多人操作。四周夾緊采用分體結構,夾緊材料后上下運動穩定差。為此,我們提出一種汽車車頂內飾模外周壓料裝置。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汽車車頂內飾模外周壓料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汽車車頂內飾模外周壓料裝置,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端部設置有連接板,所述連接板底部設置有支撐機構,所述支撐機構內側設置有定位塊,所述定位塊頂部設置有氣缸,所述氣缸頂部設置有底板,所述底板上設置有導桿,所述導桿內側設置有支撐工件的安裝塊,所述安裝塊上方設置有彈簧,所述彈簧頂部連接有頂板。
3、上述方案中,所述框架包括四組板材。
4、上述方案中,所述支撐機構包括支撐桿和支撐座,所述支撐座為“l”型板材。
5、上述方案中,所述導桿的頂部與頂板固定連接,且導桿從支架內活動穿過。
6、上述方案中,所述支架與框架固定連接。
7、上述方案中,所述框架上開設有多個矩形孔。
8、上述方案中,所述安裝塊與底板固定連接。
9、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種汽車車頂內飾模外周壓料裝置,結構設計簡單合理,具有較強的實用性,本裝置結構方面整體化,夾緊后上下動作穩定,不容易卡住,結構鋼材制作更輕量化,整體占據空間小,鉗工安裝不麻煩,省力。
1.一種汽車車頂內飾模外周壓料裝置,包括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端部設置有連接板(11),所述連接板(11)底部設置有支撐機構,所述支撐機構內側設置有定位塊(14),所述定位塊(14)頂部設置有氣缸(15),所述氣缸(15)頂部設置有底板(16),所述底板(16)上設置有導桿(17),所述導桿(17)內側設置有支撐工件(19)的安裝塊(18),所述安裝塊(18)上方設置有彈簧(2),所述彈簧(2)頂部連接有頂板(21)。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汽車車頂內飾模外周壓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包括四組板材。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汽車車頂內飾模外周壓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機構包括支撐桿(12)和支撐座(13),所述支撐座(13)為“l”型板材。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汽車車頂內飾模外周壓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導桿(17)的頂部與頂板(21)固定連接,且導桿(17)從支架(22)內活動穿過。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汽車車頂內飾模外周壓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2)與框架(1)固定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汽車車頂內飾模外周壓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上開設有多個矩形孔。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汽車車頂內飾模外周壓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塊(18)與底板(16)固定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