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聲器模組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電聲產(chǎn)品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揚聲器模組。
【背景技術】
[0002]揚聲器模組是便攜式電子設備的重要聲學部件,用于完成電信號與聲音信號之間的轉換,是一種能量轉換器件。揚聲器模組通常包括外殼,外殼內收容有揚聲器單體,揚聲器單體將整個模組內腔分隔為前聲腔和后聲腔兩個腔體。隨著電子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便攜式電子設備的功能越來越強大,如語言通訊、收發(fā)信息、多媒體播放、在線游戲、在線聊天、視頻拍照等,隨著功能的不斷增加,便攜式電子設備的零部件也就越來越多,除了揚聲器模組外,還有振動電機、攝像頭、MIC(麥克風)等,從而需要的空間也就越來越大。但是便攜式電子設備的體積卻在不斷的減小,變得越來越小巧輕薄,為了適應便攜式電子設備的不斷小型化,技術人員嘗試著將便攜式電子設備中的零部件封裝成一個部件以減小占用的空間,比如:將振動電機與揚聲器模組封裝成一個部件,或是將MIC與揚聲器模組封裝成一個部件等。
[0003]目前,將MIC與揚聲器模組封裝成一個部件的技術方案主要是:在揚聲器模組的后聲腔中分隔出一個安裝MIC的腔體,將MIC安裝到該腔體內,此種方法雖然解決了兩個部件占用便攜式電子設備空間大的技術問題,但是,將揚聲器單體和MIC封裝到一個模組殼體內時,由于工藝上的限制,很難做到將揚聲器單體與MIC完全隔離。因此,在揚聲器單體工作時會影響到MIC的錄音回放,同時揚聲器單體與MIC之間還會互相干擾,相互混聲,致使MIC失真升高,或揚聲器單體產(chǎn)生雜音等不良,此技術問題是目前業(yè)界一直沒有解決的難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4]針對以上缺陷,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揚聲器模組,此揚聲器模組可將MIC與揚聲器單體完全隔離,相互之間不會混聲,杜絕了 MIC失真升高,及揚聲器單體產(chǎn)生雜音等不良現(xiàn)象。
[0005]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
[0006]—種揚聲器模組,包括外殼,所述外殼圍成揚聲器腔體,所述揚聲器腔體內收容有揚聲器單體,位于所述揚聲器腔體外部的所述外殼上還設有MIC安裝腔,MIC通過彈性安裝件安裝在所述MIC安裝腔內,所述彈性安裝件位于所述MIC安裝腔的敞口端一側的邊緣部位設有卡槽,所述MIC的邊緣部卡在所述卡槽內。
[0007]其中,所述MIC包括MIC本體及電連接在所述MIC本體上的線路板,所述線路板的邊緣部卡在所述卡槽內。
[0008]其中,所述線路板對應所述MIC本體位置的背部設有加強板,所述加強板的邊緣與所述線路板的邊緣一同卡在所述卡槽內。
[0009]其中,對應所述MIC安裝腔位置的所述外殼上設有拾音孔,所述彈性安裝件上設有連通所述拾音孔與所述MIC的進聲孔的聲音通道。
[0010]其中,所述拾音孔位于所述外殼外側的一端覆蓋有防塵網(wǎng)。
[0011]其中,所述外殼包括結合一起的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所述MIC安裝腔設置在所述第二殼體上,并位于所述第一殼體的外部。
[0012]其中,所述第一殼體與所述第二殼體靠近所述MIC安裝腔的位置通過涂膠工藝密封。
[0013]其中,所述MIC安裝腔設置在所述揚聲器腔體的一端并與所述揚聲器腔體共用一側側壁;該所述側壁上設有缺口,所述線路板從所述缺口處延伸至所述揚聲器腔體內并與所述揚聲器單體電連接。
[0014]其中,所述第一殼體遠離所述MIC安裝腔的一端設有泄露孔。
[0015]其中,所述泄露孔的一側設有延伸至所述第一殼體邊緣的導聲槽。
[0016]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后,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7]由于本實用新型揚聲器模組包括外殼,夕卜殼圍成揚聲器腔體,揚聲器腔體內收容有揚聲器單體,位于揚聲器腔體外部的外殼上還設有MIC安裝腔,MIC通過彈性安裝件安裝在MIC安裝腔內,彈性安裝件位于MIC安裝腔的敞口端一側的邊緣部位設有卡槽,MIC的邊緣部卡在所述卡槽內。在揚聲器腔體外部單獨設置了用于安裝MIC的腔體,即將MIC安裝在揚聲器腔體的外部,從而并不影響圍成揚聲器腔體部分的殼體的密封,揚聲器腔體能夠通過常規(guī)的超聲或涂膠工藝進行有效的密封,從而可以將MIC與揚聲器單體完全隔離,不會相互干擾,揚聲器單體在工作時不會影響到MIC的錄音回放,揚聲器單體與MIC之間也不會相互混聲,杜絕了MIC失真升高,及揚聲器單體易產(chǎn)生雜音等不良。同時在MIC外部設有彈性安裝件,并通過該彈性安裝件對MIC進行固定,彈性安裝件能夠起到緩沖的作用,在揚聲器單體振動時,能夠保證MIC不會受到影響。同時由于彈性安裝件的邊緣部位設有卡槽,MIC的邊緣部卡在卡槽內,卡槽的設置對MIC起到了定位的作用,能夠有效的防止MIC的線路板翹起,防止MIC聲音泄漏,同時還能夠保證MIC安裝高度的一致性,提高產(chǎn)品的穩(wěn)定性及可靠性。
[0018]由于線路板對應MIC本體位置的背部設有加強板,加強板的邊緣與線路板的邊緣一同卡在卡槽內。加強板增加了線路板焊接有MIC本體位置的強度,有效的防止線路板在安裝和工作過程中發(fā)生變形,進一步的防止了線路板翹起及MIC聲音泄漏,同時進一步的保證了 MIC安裝尚度的一致性,進一步的提尚了廣品的穩(wěn)定性及可靠性。
[0019]由于第一殼體與第二殼體靠近MIC安裝腔的位置通過涂膠工藝密封。由于超聲波密封工藝會產(chǎn)生共振,會損傷MIC的振膜,因此第一殼體與第二殼體在靠近MIC安裝腔的位置通過涂膠工藝密封,可有效的保護MIC的振膜不被損傷,保證了揚聲器模組的成品合格率。
[0020]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揚聲器模組解決了現(xiàn)有技術中揚聲器單體與MIC共同封裝的揚聲器模組中揚聲器單體與MIC之間相互混聲等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揚聲器模組可將MIC與揚聲器單體完全隔離,相互之間不會混聲,杜絕了 MIC失真升高,及揚聲器單體產(chǎn)生雜首等不良現(xiàn)象;同時穩(wěn)定性和可靠性尚,綜合性能好。
【附圖說明】
[0021 ]圖1是本實用新型揚聲器模組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0022]圖2是圖1的組合圖;
[0023]圖3是圖2的A-A線剖視圖;
[0024]圖4是圖2的B向視圖;
[0025]圖5是圖1中彈性安裝件的結構示意圖;
[0026]圖中:10、第一殼體,12、泄露孔,120、導聲槽,20、第二殼體,22、MIC安裝腔,220、拾音孔,24、揚聲器腔體,26、出聲孔,28、缺口,30、揚聲器單體,40、MIC本體,42、進聲孔,50、彈性安裝件,52、MIC固定部,54、聲音通道,56、卡槽,60、FPCB,62、加強板,70、防塵網(wǎng)。
【具體實施方式】
[0027]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0028]如圖1和圖2共同所不,一種揚聲器模組,包括外殼,夕卜殼包括結合在一起的第一殼體10和第二殼體20,第一殼體10與第二殼體20圍成揚聲器腔體24,揚聲器腔體24內收容有揚聲器單體30,揚聲器單體30將整個揚聲器腔體24分隔為前聲腔和后聲腔兩個腔體。第二殼體20的一端設有一敞口的MIC安裝腔22,MIC安裝腔22位于第一殼體10的外部,S卩MIC安裝腔22位于揚聲器腔體24的外部,MIC通過一彈性安裝件50固定安裝在MIC安裝腔22內,MIC包括MIC本體40及電連接在MIC本體40上的線路板。MIC安裝在揚聲器腔體24的外部,與揚聲器單體30完全隔離,二者之間不會相互干擾,從而不會產(chǎn)生混聲。
[0029]如圖1和圖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