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樞鈕器及其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將電子產品的屏幕殼體與機箱相連接的樞鈕器,以及 該樞鈕器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用于將電子產品的屏幕與機箱相連接的樞鈕器,如圖12及圖13 所示,主要包括設置在電子產品機箱上的樞接座、穿設在所述的樞接座上的一 端部具有連接部的樞接軸,所述的連接部與屏幕殼體相連接,并且所述的樞接 軸的另一端部上還依次套設有潤滑墊片及彈片,所述的樞接軸的另一端部的末 端鎖設有螺母,所述的螺母使得所述的樞接座、潤滑墊片、彈片相互抵靠,并 且由于彈片的變形壓迫潤滑墊片及樞接座彼此緊密配合而提供樞鈕器工作所需 要的摩擦力。然而,此種依靠所述的螺母的鎖緊力以提供定位的工作方式,使 用一段時間之后,常會發生螺母松動的情形,因而導致樞鈕器因摩擦力不足而 失效。制造廠商在制造時,所述的螺母常采用加入了固定膠的鎖緊螺母,鎖緊 螺母可以減少螺母松動的情形發生,然而該鎖緊螺母不但組裝過程較為困難, 而且固定膠在樞鈕器的使用過程中,又常會因為所述的樞接座、潤滑墊片、彈 片之間摩擦時產生的熱量而導致硬化與脆化,造成樞鈕器樞轉時的"卡死",最 終導致屏幕殼體的樞接處產生破裂的情形。
再者,從樞鈕器的制造流程而言,該樞鈕器在制造過程中,需要在所述的 樞接軸的另一端部處車削外螺紋,以此將所述的螺母與所述的樞接軸相螺紋連
接。該車削外螺紋的流程將導致整個樞鈕器的工序復雜、成本增加;并且由于
加工誤差的存在,每個螺母與樞接軸之間的松緊程度難以保證相同,由此會導 致產品質量的偏差。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之一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組裝快速、定位牢 固、不易脫落的樞鈕器。
為了達到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樞鈕器,包括 具有第一樞接孔的第一樞接件、具有第二樞接孔的第二樞接件、具有通孔的盤
形的彈性墊片、軸桿,所述的軸桿包括桿身,和設置在所述的桿身的一端部的桿 頭部,所述的桿身的另一端部依次穿過所述的第一樞接孔、第二樞接孔、通孔, 所述的樞鈕器還包括具有作用孔的阻擋件,所述的阻擋件通過所述的作用孔套 設在所述的桿身上,并且所述的阻擋件與所述的彈性墊片相抵靠;所述的阻擋 件的背離所述的彈性墊片的端面上位于所述的作用孔的開口部具有向外擴伸的 擴張部;所述的軸桿的另一端部的末端出露在所述的作用孔之外,并具有與所 述的擴張部相緊密配合的定位緣。
所述的擴張部呈多角狀向外擴伸,使得所述的定位緣與所述的擴張部在圓 周方向的鎖緊更加牢靠。
所述的第二樞接件與所述的彈性墊片之間設置有至少一片潤滑片,所述的 潤滑片的至少一側端面上設置有多個用于儲放潤滑油的油槽。所述的第一樞接 件與第二樞接件之間設置有至少一片潤滑片,所述的潤滑片的至少一側端面上 設置有多個用于儲放潤滑油的油槽。所述的第一樞接件與所述的桿頭部之間設 置有至少一片潤滑片,所述的潤滑片的至少一側端面上設置有多個用于儲放潤 滑油的油槽。所述的潤滑片的設置是為了使得本發明的樞鈕器工作更加順利。
所述的桿身上具有兩個與所述的桿身延伸方向相平行并且相對設置的切 面。所述的第一樞接孔、通孔、作用孔的外形與所述的桿身的外形相配合,所 述的第二樞接孔為圓柱形孔。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組裝快速、定位牢靠、不易脫落的樞鈕器的 制造方法。
為了達到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具有上述特征 的樞鈕器的制造方法,其步驟包括
(a) 取具有第一樞接孔的第一樞接件、具有第二樞接孔的第二樞接件、具 有通孔的彈性墊片、具有桿身并且所述的桿身的一端部具有桿頭部的軸桿,將 所述的桿身的另一端部依次穿過所述的第一樞接孔、所述的第二樞接孔、通孔;
(b) 取具有作用孔的阻擋件,所述的阻擋件的一端面上位于所述的作用孔 的開口部具有向外擴伸的擴張部,將所述的阻擋件通過所述的作用孔套設在所 述的桿身的另一端部上,并且使得所述的阻擋件的具有所述的擴張部的端面背 離所述的彈性墊片、所述的桿身的另一端部的末端出露在所述的作用孔之外;
(c) 對所述的桿身的另一端部的末端施以鉚壓加工,使得所述的桿身的另 一端部的末端形成與所述的擴張部相緊密配合的定位緣,并且使所述的阻擋件、
彈性墊片,、第二樞接件、第一樞接件、桿頭部相緊密,貼合。
在進行步驟(c)時,需要先行設定鉚壓加工時的鉚壓壓力值,在進行步驟 (c)時,需要先行設定鉚壓加工時的鉚壓行程值。
由于上述技術方案運用,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點
一、 該樞鈕器利用鉚壓方式來提供定位,所述的軸桿不需要進行現有技術 中的車削外螺紋加工,加工工藝簡單、成本大大降低。
二、 軸桿末端的定位緣與阻擋件的多角狀的擴張部緊密配合以提供定位作 用,定位相當穩固可靠。
三、 本發明樞鈕器的制作方法中,僅僅利用一鉚壓動作即可完成整個樞鈕 器的組裝,相比現有的螺紋連接的加工方式更為節省時間、提高生產效率。
四、 本發明樞鈕器的制作方法中,通過調整鉚接時的鉚接壓力、鉚接行程 設置可以方便、精確的調節樞鈕器的摩擦力值,可以廣泛的應用在需要不同摩 擦力值的各種應用場合上。
圖1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立體分解示意圖2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于組合狀態的示意圖3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于完成鉚壓工序后的狀態示意圖4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立體分解示意圖5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于完成鉚壓工序后的狀態示意圖6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立體分解示意圖7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于完成鉚壓工序后的狀態示意圖8為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于完成鉚壓工序后的狀態示意圖9為本發明第五實施例于完成鉚壓工序后的狀態示意圖10為本發明第六實施例的立體分解示意圖11為本發明第六實施例于完成鉚壓工序后的狀態示意圖12為現有技術中樞鈕器的立體分解示意圖13為現有技術中樞鈕器的組裝示意圖。
其中,1、樞接軸,2、樞接座,3、潤滑墊片,4、彈片,5、螺母,6、外 螺紋,10、連接部;
11、第一樞接件,12、第一樞接孔,21、第二樞接件,22、第二樞接孔,
31、軸桿,32、桿頭部,34、桿身,36、切面,38、定位緣;
41、彈性墊片,42、通孔;
51、阻擋件,52、作用孔,54、擴張部;
61、第一潤滑片組,62、潤滑片,64、油槽,71、第二潤滑片組,81、第 三潤滑片組。
具體實施例方式
參見圖12、圖13,圖中所示為現有技術中的樞鈕器的結構,它主要包括設 置在電子產品機箱上的樞接座2、穿設在所述的樞接座2上的一端部具有連接部 IO的樞接軸I,所述的連接部IO與屏幕殼體相連接,并且所述的樞接軸l的另 一端部上還依次套設有潤滑墊片3及彈片4,所述的樞接軸1的另一端部的末端 鎖設有螺母5,所述的樞接軸1的另一端部上加工有外螺紋6,所述的螺母5與 所述的外螺紋6相互螺紋緊密連接。所述的螺母5使得所述的樞接座2、潤滑墊 片3、彈片4相互抵靠,并且由于彈片4的變形壓迫潤滑墊片3及樞接座2彼此 緊密配合而提供樞鈕器工作所需要的摩擦力。
參見附圖l至ll,圖中所示為本發明所選用的各種實施例結構,以提供說 明之用,在專利權的保護上并不受各實施例結構的限制,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應 當參考權利要求書所述。
參見圖1及圖2,本發明所提供的一種樞鈕器,其主要包括具有第一樞接孔 12的第一樞接件11、具有第二樞接孔22的第二樞接件21、具有通孔42的盤形 的彈性墊片41、軸桿31,所述的第一樞接件ll、第二樞接件21中的一個與電 子產品的屏幕殼體相連接,另一個與機箱相連接。所述的軸桿31包括桿身34, 所述的桿身34上具有兩個與所述的桿身34延伸方向相平行并且相對設置的切 面36,所述的桿身34的一端部設置有桿頭部32,所述的桿身34的另一端部依 次穿過所述的第一樞接孔12、所述的第二樞接孔22、通孔42。
所述的樞鈕器還包括具有作用孔52的阻擋件51,所述的阻擋件51通過所 述的作用孔52套設在所述的桿身34上,并且所述的阻擋件51與所述的彈性墊 片41相緊密抵靠,使得所述的彈性墊片41在工作過程中產生變形以壓迫所述 的第一樞接件11和第二樞接件21彼此緊密配合而提供樞鈕器工作所需要的摩 擦力。
所述的阻擋件51的背離所述的彈性墊片41的端面51a上位于所述的作用
孔52的開口部具有向外擴伸的擴華部54,所述的擴張部54呈多角狀向多個巧 同的角度擴伸,其中多角狀的含義是指所述的擴張部54在垂直于所述的作用孔 52的軸心線方向的截面上的投影呈多角狀。參見圖2,當該樞鈕器組合完成后, 所述的軸桿31的另一端部的末端出露在所述的作用孔52之外。
所述的第一樞接孔12、通孔42、作用孔52的外形與所述的桿身34的外形 相配合,而所述的第二樞接孔22為圓柱形孔,這樣的設計使得所述的第一樞接 件ll、彈性墊片41、阻擋件51在安裝之后能夠相對所述的桿身34沿圓周方向 被鎖定,而所述的第二樞接件21能夠相對所述的桿身34沿圓周方向自由轉動。
參見圖3,對如圖2所示的組合后的樞鈕器的軸桿31的另一端部的末端施 加以一定預定壓力、預定行程的鉚壓動作,完成該樞鈕器的組裝后的狀態示意 圖。所述的軸桿31的另一端部的末端由于受到鉚壓力會向四周擴散而形成定位 緣38,所述的定位緣38陷入所述的擴張部54中,由此所述的定位緣38能夠壓 迫所述的彈性墊片41與所述的第二樞接件21、第一樞接件ll、桿頭部32相緊 密貼合,進而提供所述的軸桿31工作時所需的摩擦力。并且由于所述的擴張部 54呈多角狀設計,使得當所述的定位緣38陷入所述的擴張部54之后,所述的 軸桿31能夠牢固的固定住所述的阻擋件51。
相應的, 一種所述的樞鈕器的制造方法,其步驟包括
(a) 取具有第一樞接孔12的第一樞接件11、具有第二樞接孔22的第二樞 接件21、具有通孔42的彈性墊片41、具有桿身34并且所述的桿身34的一端 部具有桿頭部32的軸桿31,將所述的桿身34的另一端部依次穿過所述的第一 樞接孔12、所述的第二樞接孔22、通孔42;
(b) 取具有作用孔52的阻擋件51,所述的阻擋件51的一端面51a上位于 所述的作用孔52的開口部具有向外擴伸的擴張部54,將所述的阻擋件51通過 所述的作用孔52套設在所述的桿身34上,使得所述的阻擋件51的具有所述的 擴張部54的端面51a背離所述的彈性墊片41、所述的桿身34的另一端部的末 端出露在所述的作用孔52之外;
(c) 對所述的桿身34的另一端部的末端施以鉚壓加工,使得所述的桿身 34的另一端部的末端形成與所述的擴張部54相緊密配合的定位緣38,進而使 得所述的彈性墊片41與所述的第二樞接件21、第一樞接件ll、桿頭部32相緊 密貼合,以提供定位功效。當然,在進行鉚壓加工之前,可以先行設定鉚壓工
序的壓力值和鉚壓行程,進而調整鉚壓工藝后樞鈕器的摩擦力值,以使本發明
可以應,到各類需要不同摩擦力值的樞鈕器上。
參見圖4、圖5, 一種樞鈕器,為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其中所述的第二樞 鈕器21與所述的彈性墊片41之間還設置有一片潤滑片62,所述的潤滑片62的 一側端面上設置有多個用于儲放潤滑油的油槽64,該潤滑片62的設置可以增加 本發明樞鈕器在進行扭轉時的順暢度。
參見圖6、圖7, —種樞鈕器,為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其中除了所述的第 二樞鈕器21與所述的彈性墊片41之間設置有一片潤滑片62之外,所述的第一 樞接件11與第二樞接件21之間還設置有第二潤滑片組71,所述的潤滑片組71 由兩片所述的潤滑片62組成。
參見圖8, 一種樞鈕器,為本發明的第四實施例,其中除了所述的第一樞接 件11與第二樞接件21之間設置有第二潤滑片組71之外,所述的第二樞鈕器21 與所述的彈性墊片41之間還設置有第一潤滑片組61,所述的第一潤滑片組61 由兩片所述的潤滑片62組成。
參見圖9, 一種樞鈕器,為本發明的第五實施例,其中,所述的第二樞鈕器 21與所述的彈性墊片41之間設置有第一潤滑片組61、所述的第一樞接件11與 第二樞接件21之間設置有第二潤滑片組71、所述的第一樞接件11與所述的桿 頭部32之間還設置有第三潤滑片組81,所述的第三潤滑片組81由兩片所述的 潤滑片62組成。
參見圖IO、圖11, 一種樞鈕器,為本發明的第六實施例。在此實施例中, 將所述的第一樞接件11直接設置到所述的軸桿31的桿頭部32上,使得所述的 第一樞接件11與所述的軸桿31成為一個整體。所述的桿身34的另一端部依次 穿過所述的第二樞接件21、潤滑片62、彈性墊片41,并以所述的阻擋件51將 所述的彈性墊片41、潤滑片62、第二樞接件21、桿頭部32壓緊。
以上所述各實施例所揭示的內容僅作為用以說明本發明之用,并非限制本 發明,故凡形狀的變更或者等效部件的替換仍然屬于本發明的范疇。
權利要求
1、一種樞鈕器,包括具有第一樞接孔(12)的第一樞接件(11)、具有第二樞接孔(22)的第二樞接件(21)、具有通孔(42)的盤形的彈性墊片(41)、軸桿(31),所述的軸桿(31)包括桿身(34)和設置在所述的桿身(34)的一端部的桿頭部(32),所述的桿身(34)的另一端部依次穿過所述的第一樞接孔(12)、第二樞接孔(22)、通孔(4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樞鈕器還包括具有作用孔(52)的阻擋件(51),所述的阻擋件(51)通過所述的作用孔(52)套設在所述的桿身(34)上,并且所述的阻擋件(51)與所述的彈性墊片(41)相抵靠;所述的阻擋件(51)的背離所述的彈性墊片(41)的端面(51a)上位于所述的作用孔(52)的開口部具有向外擴伸的擴張部(54);所述的軸桿(31)的另一端部的末端出露在所述的作用孔(52)之外,并具有與所述的擴張部(54)相緊密配合的定位緣(38)。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樞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擴張部(54)呈多 角狀向外擴伸。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樞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樞接件(21) 與所述的彈性墊片(41)之間設置有至少一片潤滑片(62),所述的潤滑片(62) 的至少一側端面上設置有多個用于儲放潤滑油的油槽(64)。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樞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樞接件(11) 與第二樞接件(21)之間設置有至少一片潤滑片(62),所述的潤滑片(62)的 至少一側端面上設置有多個用于儲放潤滑油的油槽(64)。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樞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樞接件(11) 與所述的桿頭部(32)之間設置有至少一片潤滑片(62),所述的潤滑片(62) 的至少一側端面上設置有多個用于儲放潤滑油的油槽(64)。
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樞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桿身(34)上具有 兩個與所述的桿身(34)延伸方向相平行并且相對設置的切面(36)。
7、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樞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樞接孔(12)、 通孔(42)、作用孔(52)的外形與所述的桿身(34)的外形相配合,所述的第 二樞接孔(22)為圓柱形孔。
8、 一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樞鈕器的制造方法,其步驟包括(a)取具有第一樞接孔(12)的第一樞接件(11)、具有第二樞接孔(22) 的第二樞接件(21)、具有通孔(42)的彈性墊片(41)、具有桿身(34)并且 所述的桿身(34)的一端部具有桿頭部(32)的軸桿(31),將所述的桿身(34) 的另一端部依次穿,過所述的第一樞接孔(12)、所述的第二樞f孔(22)、通孔 (42);(b) 取具有作用孔(52)的阻擋件(51),所述的阻擋件(51)的一端面 (51a)上位于所述的作用孔(52)的開口部具有向外擴伸的擴張部(54),將所述的阻擋件(51)通過所述的作用孔(52)套設在所述的桿身(34)的另一 端部上,并且使得所述的阻擋件(51)的具有所述的擴張部(54)的端面(51a) 背離所述的彈性墊片(41)、所述的桿身(34)的另一端部的末端出露在所述的 作用孔(52)之外;(c) 對所述的桿身(34)的另一端部的末端施以鉚壓加工,使得所述的桿 身(34)的另一端部的末端形成與所述的擴張部(54)相緊密配合的定位緣(38), 并且使所述的阻擋件(51)、彈性墊片(41)、第二樞接件(21)、第一樞接件(11)、 桿頭部(32)相緊密貼合。
9、 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樞鈕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進行步驟(c) 時,需要先行設定鉚壓加工時的鉚壓壓力值。
10、 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樞鈕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進行步驟 (c)時,需要先行設定鉚壓加工時的鉚壓行程值。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將電子產品的屏幕殼體與機箱相連接的樞鈕器及其制造方法。該樞鈕器包括第一樞接件、第二樞接件、軸桿,所述的軸桿穿設二樞接件并使得二樞接件相互抵靠;該樞鈕器還包括彈性墊片,所述的彈性墊片套接于所述的軸桿上,并與所述的第二樞接件相互抵靠;該樞鈕器還包括具有作用孔的阻擋件,所述的作用孔套設在所述的軸桿上并使得所述的阻擋件與所述的彈性墊片相互抵靠,所述的軸桿的末端出露在所述的作用孔外;對所述的軸桿末端施以鉚壓以形成定位緣,該定位緣使得所述的阻擋件、彈性墊片、第二樞接件、第一樞接件相緊密貼合。該種樞鈕器及其制造方法組裝快速、定位牢靠、不易脫落。
文檔編號H05K7/16GK101184384SQ20071019054
公開日2008年5月21日 申請日期2007年11月30日 優先權日2007年11月30日
發明者蔡旻錫 申請人:安捷資訊科技(蘇州)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