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弱磁性管道或者無磁性管道的內加熱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弱磁性管道或者無磁性管道的內加熱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 利用電磁感應原理實現在弱磁性管道或無磁性管道的內部進行加熱的裝置。
背景技術:
管道加熱技術被廣泛應用于現階段的工業生產中。現有的管道加熱技術大多采用管道外加熱方式,例如,在管道外設置紅外輻射加 熱裝置或者電熱絲等加熱裝置,加熱裝置先將熱量傳遞給管道,再由管道傳遞給管道內的 物質。由于管道外加熱方式在管道加熱的熱傳遞過程當中,存在很大的熱量損失,因此存在 熱效率低以及能源消耗高等問題。目前,也存在采用電磁技術對管道進行加熱的方式,采用電磁技術對管道進行加 熱具有熱效率高等優點。現有的采用電磁技術對管道進行加熱的具體方式通常為管道為 鐵等具有強磁性的管道,根據電磁感應原理管道本身感應發熱,從而使管道內被加熱物質 達到所需溫度。然而,該管道加熱方式只適用于具有強磁性的管道,對于弱磁性管道或無磁 性管道并不適用。由此可見,上述現有的管道加熱裝置在結構與使用上,顯然仍存在有不便與缺陷, 而亟待加以進一步改進。為了解決上述存在的問題,相關廠商莫不費盡心思來謀求解決之 道,但長久以來一直未見適用的設計被發展完成,而一般產品又沒有適切結構能夠解決上 述問題,此顯然是相關業者急欲解決的問題。因此如何能創設一種新型結構的管道加熱裝 置,實屬當前重要研發課題之一,亦成為當前業界極需改進的目標。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現有的管道加熱裝置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種 新型結構的弱磁性管道或者無磁性管道的內加熱裝置,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利用電磁感 應原理對弱磁性管道或者無磁性管道實現電磁加熱,具有極高的管道加熱效率以及較低的 能源消耗,能夠非常適于實用。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及解決其技術問題是采用以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依據本實 用新型提出的弱磁性管道或者無磁性管道的內加熱裝置,包括具有強磁性的電磁加熱體; 固定件,與所述電磁加熱體連接,將所述電磁加熱體固定在具有保溫層的管道的內部,所述 管道為弱磁性管道或者無磁性管道;電磁線圈,設置于所述管道的外部;控制作用于所述 電磁線圈上的電流的控制部件,與所述電磁線圈連接,并與電源連接。本實用新型的目的以及解決其技術問題還可以采用以下的技術措施來進一步實 現。較佳的,前述的弱磁性管道或者無磁性管道的內加熱裝置,其中所述的電磁加熱 體外部包覆有耐腐蝕、絕緣且耐高溫的保護膜。較佳的,前述的弱磁性管道或者無磁性管道的內加熱裝置,其中所述電磁加熱體包括實心金屬體、實心合金體、非實心金屬體、或者非實心合金體。較佳的,前述的弱磁性管道或者無磁性管道的內加熱裝置,其中所述固定件包括 多點支撐固定件,所述多點支撐固定件以多點支撐方式將所述電磁加熱體固定在所述管道 的內部。較佳的,前述的弱磁性管道或者無磁性管道的內加熱裝置,其中所述控制部件包 括電磁控制器。較佳的,前述的弱磁性管道或者無磁性管道的內加熱裝置,其中所述控制部件包 括檢測所述管道溫度并產生指示信號的溫控模塊;與所述溫控模塊連接并根據所述溫控 模塊產生的指示信號調整作用于電磁線圈上的電流的加熱模塊。較佳的,前述的弱磁性管道或者無磁性管道的內加熱裝置,其中所述的管道包括 不銹鋼管道或者塑料管道。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明顯的優點和有益效果。借由上述技術方案,本 實用新型的弱磁性管道或者無磁性管道的內加熱裝置至少具有下列優點及有益效果①利用電磁感應原理實現對弱磁性管道或者無磁性管道內的電磁加熱,避免了熱 傳遞過程中的熱量損失,具有極高的管道加熱效率,能源消耗低,節能環保,加熱更均勻更穩定。②電磁加熱體采用強磁性材料,發熱效果好,熱效率更高更節電。③電磁加熱體外包覆有耐腐蝕、絕緣且耐高溫的保護膜,使弱磁性管道或者無磁 性管道的內加熱裝置更適合在酸堿腐蝕性和高溫領域中應用。④安裝方便快捷,耐用性好且易維護。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有效提高了對弱磁性管道或者無磁性管道進行加熱時的管 道加熱效率,降低了能源消耗,且能夠方便快捷的組裝出該新型結構的弱磁性管道或者無 磁性管道的內加熱裝置。本實用新型在技術上有顯著的進步,并具有明顯的積極效果,誠為 一新穎、進步、實用的新設計。上述說明僅是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 術手段,而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并且為了讓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 和優點能夠更明顯易懂,以下特舉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下。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弱磁性管道或者無磁性管道的內加熱裝置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更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為達成預定實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術手段及功效,
以下結合附圖及較佳實施例,對依據本實用新型提出的弱磁性管道或者無磁性管道的內加 熱裝置其具體實施方式
、結構、特征及其功效,詳細說明如后。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弱磁性管道或者無磁性管道的內加熱裝置示意圖。圖1中的 弱磁性管道或者無磁性管道的內加熱裝置是利用電磁感應原理從管道5內部為管道5進行 加熱的。圖1中的弱磁性管道或者無磁性管道的內加熱裝置包括固定件1、電磁加熱體2、電磁線圈3和控制部件4。其中的控制部件4可以具體為電磁控制器,也可以為除電磁控 制器之外的其它元件。控制部件4通常可以包含有溫控模塊41 (圖中未示出)和加熱模塊 42 (圖中未示出),例如,電磁控制器的一個具體的例子為由溫控模塊41 (圖中未示出)和 加熱模塊42 (圖中未示出)組成的電磁控制器。上述電磁加熱體2應具有良好的電磁感應特性,即電磁加熱體2為具有強磁性的 電磁加熱體。本實用新型中的強磁性和弱磁性可以采用現有的衡量磁性強弱的標準來定 義。電磁加熱體2被固定在管道5的內部。電磁加熱體2通過電磁感應而產生熱量,從而 在管道5的內部為管道5加熱。本實施例中的管道5具有保溫層6。管道5應該為無磁性管道或者弱磁性管道,例 如,管道5可以為不銹鋼管道、塑料管道、以及呈現弱磁性或者無磁性的合金管道等。電磁加熱體2可以通過固定件1懸空設置于管道5的內部,即電磁加熱體2的本 體可以不直接抵靠于管道5,而是通過固定件1懸空設置于管道5內部。需要說明的是,固 定件1可以和電磁加熱體2合設為一體。該固定件1可以為多點支撐固定件,即電磁加熱 體2可以通過固定件1以多點支撐方式固定在管道5的內部,也就是說,固定件1有多個點 與管道5固定連接。上述多點支撐方式也可以稱為間歇性支撐方式,一個具體的例子固定 件1為三點支撐固定件或四點支撐固定件等等,這樣,本實施例可以采用三點支撐、或者四 點支撐等多點支撐方式通過固定件1將電磁加熱體2固定在管道5的內部。另外,上述固 定件1可以采用焊接或者鉚接等多種連接方式與管道5固定連接。圖1中僅示意性的示出 了一種通過兩點支撐固定件將電磁加熱體2固定在管道5內部的方式,本實施例不限制電 磁加熱體2在管道5中的具體固定方式。上述電磁加熱體2具體可以為實心或非實心的強磁性材料,例如,可以為具有強 磁性的實心金屬體、具有強磁性的實心合金體、具有強磁性的非實心金屬體、或者具有強磁 性的非實心合金體等。上述電磁加熱體2的金屬材質具體可以為碳鋼或其它普通鋼鐵等。 上述電磁加熱體2可以采用各種電磁感應特性好(即具有強磁性)的材料制成,本實施例 不限制具有電磁感應特性好的電磁加熱體2的具體材質。上述電磁加熱體2的外形可以為圓柱形、長方體形、正方體形或者三棱體形等,本 實施例不限制電磁加熱體2的外形所表現出的具體形狀。上述電磁加熱體2的外部包覆有耐腐蝕、絕緣且耐高溫的保護膜7。該保護膜7具 體可以采用含鎳或者鈦的合金類的材質等,也可以采用耐高溫耐腐蝕的其它材質,從而可 以使電磁加熱體能夠在酸堿等腐蝕環境中更好地工作。一個具體的例子保護膜7的材質 為316合金或者321合金等。上述電磁加熱體2可以與管道5等長,也可以短于管道5,在管道5長距離鋪設的 情況下,可以在管道5中間隔性的設置多個電磁加熱體2。本實施例中的電磁加熱體2由于內置于管道內,所以,該電磁加熱體2所產生的熱 量可以直接傳遞給管道內的被加熱物質,從而幾乎不存在熱能的損失,熱效率極高。由于 電磁加熱體2包覆有保護膜7,因此,本實施例中的弱磁性管道或者無磁性管道的內加熱裝 置更適用于對各種腐蝕性物質或要求高溫的物質進行加熱。而且,由于電磁加熱體2是根 據電磁感應原理產生熱量而對管道進行加熱,因此,本實施例可以實現均勻加熱,且穩定性 好。[0034]本實施例的弱磁性管道或者無磁性管道的內加熱裝置中的電磁線圈3設置于管 道5的外部。電磁線圈3可以纏繞于管道5的外部。電磁線圈3的線圈密度可以均勻分布, 也可以非均勻分布,還可以間歇性均勻分布,也就是說,電磁線圈3可以均勻等間距的纏繞 在管道5的外部,也可以不等間距的纏繞在管道5的外部。本實施例不限制電磁線圈3在 管道5外部的具體設置形態。本實施例的弱磁性管道或者無磁性管道的內加熱裝置中的控制部件4與電磁線 圈3和電源連接。控制部件4用于控制作用于電磁線圈3上的電流,以控制管道5內部的電磁加熱 體2的發熱程度。控制部件4控制電流的具體方式可以采用現有技術中實現方式,本實用 新型不限制控制部件4所采用的具體控制方式。在控制部件4為電磁控制器時,電磁控制器可以先將交流電整流成直流電,進而 再將直流電變為超音頻的高頻交流電輸入電磁線圈3,產生高頻交變磁場,在高頻交變磁場 的作用下,電磁發熱體2本身高速發熱,對流過管道5內的物質(如液體或者氣體)實現加 熱。管道5內的溫度的高低可通過電磁控制器4對輸入電磁線圈3內的電流的控制(如電 流大小、頻率或通斷等)來調整。在控制部件4由溫控模塊41與加熱模塊42組成的情況下,溫控模塊41與管道5 連接,用于檢測管道5內部的溫度。溫控模塊41檢測出的管道5的溫度是控制作用于電磁 線圈3上的電流的依據。溫控模塊41具體可以包括溫度傳感器等元件。溫控模塊41根據 檢測出的管道5的溫度產生提供給加熱模塊42的指示信號,例如,溫控模塊41在檢測出的 管道5的溫度高于正常溫度閾值的上限時,產生第一預定指示信號,以便降低管道5的溫 度;再例如,溫控模塊41在檢測出的管道5的溫度低于正常溫度閾值的下限時,產生第二預 定指示信號,以便提高管道5的溫度。加熱模塊42與溫控模塊41連接。加熱模塊42在接收到溫控模塊41傳輸來的指 示信號(如上述第一預定指示信號或者第二預定指示信號)后,根據該指示信號調整作用 于電磁線圈上的電流,以便使管道5的溫度處于正常溫度閾值范圍內。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 的限制,雖然本實用新型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任何熟 悉本專業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范圍內,當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 作出些許更動或修飾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凡是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內 容,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 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弱磁性管道或者無磁性管道的內加熱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強磁性的電磁加熱體;固定件,與所述電磁加熱體連接,將所述電磁加熱體固定在具有保溫層的管道的內部, 所述管道為弱磁性管道或者無磁性管道;電磁線圈,設置于所述管道的外部;控制作用于所述電磁線圈上電流的控制部件,與所述電磁線圈連接,并與電源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電磁加熱體外部包覆有耐腐蝕、絕 緣且耐高溫的保護膜。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電磁加熱體包括實心金屬體、 實心合金體、非實心金屬體、或者非實心合金體。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多點支撐固定件,所 述多點支撐固定件以多點支撐方式將所述電磁加熱體固定在所述管道的內部。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件包括電磁控制器。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件包括檢測所述管道溫度并產生指示信號的溫控模塊;與所述溫控模塊連接并根據所述溫控模塊產生的指示信號調整作用于電磁線圈上電 流的加熱模塊。
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道包括不銹鋼管道或者塑 料管道。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有關于一種弱磁性管道或者無磁性管道的內加熱裝置,該裝置包括具有強磁性的電磁加熱體;固定件,與電磁加熱體連接,將電磁加熱體固定在具有保溫層的管道的內部,該管道為弱磁性管道或無磁性管道;電磁線圈,設置于管道的外部;對作用于電磁線圈上的電流進行控制的控制部件,與電磁線圈和電源連接。本實用新型實現了利用電磁加熱技術對弱磁性或者無磁性管道的有效加熱,具有極高的管道加熱效率以及較低的能源消耗,并具有安裝方便、耐用性好且易維護等特點,非常適于實用。
文檔編號H05B6/02GK201818953SQ20102050180
公開日2011年5月4日 申請日期2010年8月20日 優先權日2010年8月20日
發明者向華, 李婕 申請人:珠海市潔星洗滌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