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抓斗起重機及其控制電路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抓斗橋(門)式起重機,以及控制抓斗的升降、開閉電機的控制電路。
背景技術:
抓斗的升降電機和開閉電機均采用串電阻調(diào)速控制,兩個控制系統(tǒng)是獨立的,它們之間沒有聯(lián)系。需要分別設置兩個主令控制器,在進行升降和開閉操作時,操作人員需要依靠目測和經(jīng)驗,反復操作兩個主令控制器,才能使抓斗完成相應操作。這種情況下,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很大;而且對抓斗閉合程度、升降情況不能準確判斷,對開關主令控制器的時機必須依靠操作人員的經(jīng)驗,操作的難度高、準確性低、一致性很差,如果操作不當,未能使兩電機同步導致開閉電機承擔所有負載,還容易燒壞電機; 再者,因為反復操作兩主令控制器,導致兩電機的頻繁起動,對電機使用壽命造成不利影響。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實現(xiàn)抓斗的升降和開閉電機同步起動、加速的同步控制電路,用以解決操作難度、勞動強度高,準確性低,出錯率高的問題。另外,本新型還提供一種采用這種控制電路的抓斗(橋式、門式)起重機。為實現(xiàn)發(fā)明目的,本新型的起重機方案是一種抓斗起重機,包括升降電機 (M10)、開閉電機(M20)及對應升降電機的上升接觸器(K10)、下降接觸器(K20)、升降制動器(Y10),對應開閉電機的開斗接觸器(K21)、閉斗接觸器(K11)、開閉制動器(Y20),抓斗起重機的控制電路包括一組升降開關(1),包括上升開關與下降開關;同步控制電路(2),包括上升控制支路、閉斗控制支路、下降控制支路及開斗控制支路,電路中設有包括一個常閉開關及一個常開開關的一組動作開關(3);第一繼電器K040,第二繼電器K050 ;常開開關與第一繼電器K040的線圈串聯(lián)在控制電路的火線X21與零線X12之間,第一、第二繼電器的線圈并聯(lián);上升開關與上升控制支路串聯(lián)在火線(X21)與零線(X12)之間,上升開關連接火線(X21),上升控制支路為一條串聯(lián)支路,包括依次串聯(lián)的上升接觸器(KlO)的線圈、 常閉開關、第一繼電器(K040)的常閉觸頭;閉斗控制支路與上升控制支路并聯(lián),閉斗控制支路依次包括閉斗接觸器(Kll)的線圈及第二繼電器(K050)的常開觸頭,其串聯(lián)點連接在上升控制支路中常閉開關與第一繼電器(K040)的常閉觸頭的串聯(lián)點;下降開關連接火線 (X21),下降控制支路包括下降接觸器K20的線圈,該線圈一端連接下降開關,另一端連接在上升控制支路中上升接觸器KlO的線圈與常閉開關的串聯(lián)點,閉斗控制支路包括閉斗接觸器(K21)的線圈,其一端連接下降開關,另一端連接在上升控制支路中常閉開關與第一繼電器(K040)的常閉觸頭的串聯(lián)點。上升接觸器、下降接觸器的主觸頭是互鎖的,開斗接觸器、閉斗接觸器的主觸頭也是互鎖的。
所述的上升控制支路中串聯(lián)有下降接觸器的輔助第一輔助觸頭(K20’),下降控制支路中串聯(lián)有上升接觸器的輔助第一輔助觸頭(K10’),開斗控制支路中串聯(lián)有閉斗接觸器的輔助第一輔助觸頭(K11’),閉斗控制支路中串聯(lián)有開斗接觸器的輔助第一輔助觸頭 (K21,)。控制電路還包括制動控制電路(4)包括升降制動器接觸器(K70),開閉制動器接觸器(K71),并聯(lián)的上升接觸器的第二觸頭(K10’’)、下降接觸器的第二觸頭(K20’ ’)、閉斗接觸器的第二觸頭(K11’’)形成的支路,與升降制動器(K70)的線圈串聯(lián),連接在電源上; 閉斗接觸器的第三觸頭(Κ1Γ ’ ’)、開斗接觸器的第二觸頭(Κ2Γ ’)并聯(lián)形成的支路,與開閉制動器接觸器(K71)的線圈串聯(lián),連接在電源上;所述升降、開閉制動器的主觸頭分別串設在對應制動器的供電電路中。所述控制電路還包括串聯(lián)電阻逐步切除控制電路(5),該串聯(lián)電阻逐步切除控制電路受控于升降、開閉制動接觸器;兩接觸器的輔助觸頭(K70’,Κ7Γ)并聯(lián)后與第一加速繼電器(K041)線圈串聯(lián)在火線與零線之間。本發(fā)明的控制電路方案是一種抓斗起重機的控制電路,包括一組升降開關 (1),包括上升開關與下降開關;同步控制電路(2),包括上升控制支路、閉斗控制支路、下降控制支路及開斗控制支路,電路中設有包括一個常閉開關及一個常開開關的一組動作開關(3);第一繼電器(K040),第二繼電器(K050);常開開關與第一繼電器(K040)的線圈串聯(lián)在控制電路的火線(X21)與零線(X12)之間,第一、第二繼電器的線圈并聯(lián);上升開關與上升控制支路串聯(lián)在火線(X21)與零線(X12)之間,上升開關連接火線(X21),上升控制支路為一條串聯(lián)支路,包括依次串聯(lián)的上升接觸器(KlO)的線圈、常閉開關、第一繼電器 (K040)的常閉觸頭;閉斗控制支路與上升控制支路并聯(lián),閉斗控制支路依次包括閉斗接觸器(Kll)的線圈及第二繼電器(K050)的常開觸頭,其串聯(lián)點連接在上升控制支路中常閉開關與第一繼電器(K040)的常閉觸頭的串聯(lián)點;下降開關連接火線(X21),下降控制支路包括下降接觸器K20的線圈,該線圈一端連接下降開關,另一端連接在上升控制支路中上升接觸器KlO的線圈與常閉開關的串聯(lián)點,閉斗控制支路包括閉斗接觸器(K21)的線圈,其一端連接下降開關,另一端連接在上升控制支路中常閉開關與第一繼電器(K040)的常閉觸頭的串聯(lián)點。上升接觸器、下降接觸器的主觸頭是互鎖的,開斗接觸器、閉斗接觸器的主觸頭也是互鎖的。所述的上升控制支路中串聯(lián)有下降接觸器的輔助第一輔助觸頭(K20’),下降控制支路中串聯(lián)有上升接觸器的輔助第一輔助觸頭(K10’),開斗控制支路中串聯(lián)有閉斗接觸器的輔助第一輔助觸頭(K11’),閉斗控制支路中串聯(lián)有開斗接觸器的輔助第一輔助觸頭 (K21,)。控制電路還包括制動控制電路(4)包括升降制動器接觸器(K70),開閉制動器接觸器(K71),并聯(lián)的上升接觸器的第二觸頭(K10’’)、下降接觸器的第二觸頭(K20’ ’)、閉斗接觸器的第二觸頭(K11’’)形成的支路,與升降制動器(K70)的線圈串聯(lián),連接在電源上; 閉斗接觸器的第三觸頭(Κ1Γ ’ ’)、開斗接觸器的第二觸頭(Κ2Γ ’)并聯(lián)形成的支路,與開閉制動器接觸器(K71)的線圈串聯(lián),連接在電源上;所述升降、開閉制動器的主觸頭分別用于串設在對應制動器的供電電路中。
所述控制電路還包括串聯(lián)電阻逐步切除控制電路(5),該串聯(lián)電阻逐步切除控制電路受控于升降、開閉制動接觸器;兩接觸器的輔助觸頭(K70’,Κ7Γ)并聯(lián)后與第一加速繼電器(K041)線圈串聯(lián)在火線與零線之間。由于用了比原來更少的開關器件控制電路能夠使電機的聯(lián)動,實現(xiàn)抓斗的升降與開閉電機的起停同步控制,降低了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與難度,降低了出錯幾率。
圖1是控制電路的實施例1的控制電路圖; 圖2是起升與開閉電機的主電路圖3是控制電路的實施例2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起重機實施例1
如圖1、圖2所示的抓斗起重機,圖2中主電路包括升降電機M10( 6 )、開閉電機M20( 7 ) 及對應升降電機的上升接觸器K10、下降接觸器K20、升降制動器Y10,對應開閉電機的開斗接觸器K21、閉斗接觸器K11、開閉制動器Y20。8表示兩電機對應的加速電阻,能夠被逐步切除。圖1中F30為電源入口刀閘,X21表示火線,X12表示零線,各閉合節(jié)點F21,F(xiàn)22, F23,F(xiàn)M為保護用的安全控制節(jié)點,任一處異常導致開路,都會使與它們串聯(lián)的保護繼電器 KOO的線圈失電,觸頭打開,斷開后面的電源電路。控制電路還包括
一組升降開關1,采用三檔位開關S40,有三個檔位“升”,“降”,“0”,“升”對應上升開關(上數(shù)第二個),“降”對應下降開關(上數(shù)第三個),三檔位共用開關(上數(shù)第一個),在三種狀態(tài)下,該開關一直處于閉合狀態(tài),保證保護繼電器KOO觸頭處于閉合狀態(tài)。同步控制電路2,包括上升控制支路、閉斗控制支路、下降控制支路及開斗控制支路,電路中設有包括一個常閉開關及一個常開開關的一組動作開關3,采用同步動作腳踏開關 S11。第一繼電器,采用時間繼電器K040,第二繼電器,采用中間繼電器K050。常開開關與時間繼電器K040的線圈串聯(lián)在火線X21與零線X12之間,時間、中間繼電器的線圈并聯(lián)。上升開關與上升控制支路串聯(lián)在火線X21與零線X12之間,上升開關連接火線 X21,上升控制支路為一條串聯(lián)支路,包括依次串聯(lián)的上升接觸器KlO的線圈、常閉開關、時間繼電器K040的常閉觸頭;閉斗控制支路與上升控制支路并聯(lián),閉斗控制支路對應依次包括閉斗接觸器Kll的線圈及中間繼電器K050的常開觸頭,其串聯(lián)點連接在上升控制支路中常閉開關與時間繼電器K040的常閉觸頭的串聯(lián)點;
下降開關連接火線X21,下降控制支路包括下降接觸器K20的線圈,該線圈一端連接下降開關,另一端連接在上升控制支路中上升接觸器KlO的線圈與常閉開關的串聯(lián)點,閉斗控制支路包括閉斗接觸器K21的線圈,其一端連接下降開關,另一端連接在上升控制支路中常閉開關與時間繼電器K040的常閉觸頭的串聯(lián)點。
上升接觸器、下降接觸器的主觸頭是互鎖的,開斗接觸器、閉斗接觸器的主觸頭也是互鎖的。互鎖方式為上升控制支路中串聯(lián)有下降接觸器的輔助第一輔助觸頭K20’,下降控制支路中串聯(lián)有上升接觸器的輔助第一輔助觸頭K10’,開斗控制支路中串聯(lián)有閉斗接觸器的輔助第一輔助觸頭Κ1Γ,閉斗控制支路中串聯(lián)有開斗接觸器的輔助第一輔助觸頭 K21,。控制電路還包括制動控制電路4 包括升降制動器接觸器K70,開閉制動器接觸器 K71,并聯(lián)的上升接觸器的第二觸頭K10’’、下降接觸器的第二觸頭K20’ ’、閉斗接觸器的第二觸頭K11’’形成的支路,與升降制動器K70的線圈串聯(lián),連接在電源上;閉斗接觸器的第三觸頭Κ1Γ ’ ’、開斗接觸器的第二觸頭Κ2Γ ’并聯(lián)形成的支路,與開閉制動器接觸器K71 的線圈串聯(lián),連接在電源上;升降、開閉制動器的主觸頭分別串設在對應制動器的供電電路中,如圖2中所示。控制電路還包括串聯(lián)電阻逐步切除控制電路5,該串聯(lián)電阻逐步切除控制電路受控于升降、開閉制動接觸器;兩接觸器的輔助觸頭K70’,Κ7Γ并聯(lián)后與第一加速繼電器 K041線圈串聯(lián)在火線與零線之間。由于Κ70,,Κ7Γ任一個的閉合,都會使K041得電,繼而閉合其觸頭并使下一個繼電器線圈得電,迅速的逐步切除加速電阻8。下面結合工作狀態(tài)敘述電路工作原理,操作中,共有五種狀態(tài)
1, 當抓斗處于開斗狀態(tài),準備抓貨物時,將S40置于“升”位置,同時踩下腳踏開關 S11。此時中間繼電器Κ050和時間繼電器Κ040的線圈得電,時間繼電器觸頭打開,中間繼電器觸頭閉合。使閉斗接觸器Kll線圈得電,主觸頭吸合,開閉電機Μ20工作,閉合抓斗。而上升接觸器KlO線圈無電,主觸頭斷開,升降電機MlO不工作。為了使抓斗抓滿貨,升降制動器接觸器Κ70的線圈回路中串有閉斗接觸器Kll的第二輔助常開觸頭Κ11’’,所以,Kll"吸合后,升降制動器接觸器Κ70也吸合,這樣使升降電機MlO雖然不得電,但它的制動器YlO 是打開的,就使抓斗隨重量的增加而自動下沉抓滿貨物。2,抓斗抓滿貨物后,操作人員松開腳踏開關3。中間繼電器Κ050和時間繼電器 Κ040的線圈同時失電,時間繼電器Κ040觸頭經(jīng)過IS延時后閉合,使上升接觸器KlO和閉斗接觸器Kll的主觸頭同時吸合,升降電機MlO和開閉電機Μ20得電工作。同時中制動控制電路4中的制動器Κ70、Κ71線圈得電,制動器主觸頭吸合,ΥΙΟ、Υ20打開,串聯(lián)電阻逐步切除控制電路5開始工作,逐步切除加速電阻8,電機Μ10、Μ20同時起動,加速工作。3,當抓斗上升到適當?shù)母叨龋_斗放物時,S40置于“0”位置,再置于“降”的位置。下降接觸器Κ20與開斗接觸器Κ21的線圈得電,兩電機同時反轉,抓斗下降。4,降到合適位置時,操作人員踩下腳踏開關S11,下降接觸器Κ20的線圈失電,且制動控制電路4中,升降制動器Κ70線圈也失電,所以升降電機MlO停轉并且制動器YlO抱閘,抓斗停在空中;電機Μ20繼續(xù)反轉,抓斗開斗放物。5,放完物后,S40置于“0”位置,抓斗保持原來的開閉程度,停在空中,為下次抓物做準備。起重機實施例2
顯然,在實施例1中,一些結構是可以做用其他器件替代的,如用圖3中的兩個開關替代圖1中的S40。制動控制電路4也可以根據(jù)情況省略。同步控制的核心是電路2及升降開關。
關于控制電路的實施方式,由于完全包含在起重機實施例中,在此不再贅述。
權利要求
1.一種抓斗起重機,包括升降電機(M10)、開閉電機(M20)及對應升降電機的上升接觸器(K10)、下降接觸器(K20)、升降制動器(Y10),對應開閉電機的開斗接觸器(K21)、閉斗接觸器(K11)、開閉制動器(Y20),其特征在于,抓斗起重機的控制電路包括一組升降開關(1),包括上升開關與下降開關;同步控制電路(2),包括上升控制支路、閉斗控制支路、下降控制支路及開斗控制支路, 電路中設有包括一個常閉開關及一個常開開關的一組動作開關(3);第一繼電器K040,第二繼電器K050 ;常開開關與第一繼電器K040的線圈串聯(lián)在控制電路的火線X21與零線X12之間,第一、第二繼電器的線圈并聯(lián);上升開關與上升控制支路串聯(lián)在火線(X21)與零線(X12)之間,上升開關連接火線 (X21),上升控制支路為一條串聯(lián)支路,包括依次串聯(lián)的上升接觸器(KlO)的線圈、常閉開關、第一繼電器(K040)的常閉觸頭;閉斗控制支路與上升控制支路并聯(lián),閉斗控制支路依次包括閉斗接觸器(Kll)的線圈及第二繼電器(K050)的常開觸頭,其串聯(lián)點連接在上升控制支路中常閉開關與第一繼電器(K040)的常閉觸頭的串聯(lián)點;下降開關連接火線(X21),下降控制支路包括下降接觸器K20的線圈,該線圈一端連接下降開關,另一端連接在上升控制支路中上升接觸器KlO的線圈與常閉開關的串聯(lián)點,閉斗控制支路包括閉斗接觸器(K21)的線圈,其一端連接下降開關,另一端連接在上升控制支路中常閉開關與第一繼電器(K040)的常閉觸頭的串聯(lián)點。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抓斗起重機,其特征在于,上升接觸器、下降接觸器的主觸頭是互鎖的,開斗接觸器、閉斗接觸器的主觸頭也是互鎖的。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抓斗起重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升控制支路中串聯(lián)有下降接觸器的輔助第一輔助觸頭(K20’),下降控制支路中串聯(lián)有上升接觸器的輔助第一輔助觸頭(K10’),開斗控制支路中串聯(lián)有閉斗接觸器的輔助第一輔助觸頭(K11’),閉斗控制支路中串聯(lián)有開斗接觸器的輔助第一輔助觸頭(K21’)。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抓斗起重機,其特征在于,控制電路還包括制動控制電路 (4):包括升降制動器接觸器(K70),開閉制動器接觸器(K71),并聯(lián)的上升接觸器的第二觸頭(K10’ ’)、下降接觸器的第二觸頭(K20’ ’)、閉斗接觸器的第二觸頭(Κ1Γ ’)形成的支路, 與升降制動器(K70)的線圈串聯(lián),連接在電源上;閉斗接觸器的第三觸頭(K11’’’)、開斗接觸器的第二觸頭(Κ2Γ ’)并聯(lián)形成的支路,與開閉制動器接觸器(K71)的線圈串聯(lián),連接在電源上;所述升降、開閉制動器的主觸頭分別串設在對應制動器的供電電路中。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抓斗起重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電路還包括串聯(lián)電阻逐步切除控制電路(5),該串聯(lián)電阻逐步切除控制電路受控于升降、開閉制動接觸器;兩接觸器的輔助觸頭(Κ70’,Κ7Γ)并聯(lián)后與第一加速繼電器(K041)線圈串聯(lián)在火線與零線之間。
6.一種抓斗起重機的控制電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組升降開關(1),包括上升開關與下降開關;同步控制電路(2),包括上升控制支路、閉斗控制支路、下降控制支路及開斗控制支路, 電路中設有包括一個常閉開關及一個常開開關的一組動作開關(3);第一繼電器(Κ040),第二繼電器(Κ050);常開開關與第一繼電器(Κ040)的線圈串聯(lián)在控制電路的火線(Χ21)與零線(Χ12)之間,第一、第二繼電器的線圈并聯(lián);上升開關與上升控制支路串聯(lián)在火線(X21)與零線(X12)之間,上升開關連接火線 (X21),上升控制支路為一條串聯(lián)支路,包括依次串聯(lián)的上升接觸器(KlO)的線圈、常閉開關、第一繼電器(K040)的常閉觸頭;閉斗控制支路與上升控制支路并聯(lián),閉斗控制支路依次包括閉斗接觸器(Kll)的線圈及第二繼電器(K050)的常開觸頭,其串聯(lián)點連接在上升控制支路中常閉開關與第一繼電器(K040)的常閉觸頭的串聯(lián)點;下降開關連接火線(X21),下降控制支路包括下降接觸器K20的線圈,該線圈一端連接下降開關,另一端連接在上升控制支路中上升接觸器KlO的線圈與常閉開關的串聯(lián)點,閉斗控制支路包括閉斗接觸器(K21)的線圈,其一端連接下降開關,另一端連接在上升控制支路中常閉開關與第一繼電器(K040)的常閉觸頭的串聯(lián)點。
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抓斗起重機的控制電路,其特征在于,上升接觸器、下降接觸器的主觸頭是互鎖的,開斗接觸器、閉斗接觸器的主觸頭也是互鎖的。
8.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抓斗起重機的控制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升控制支路中串聯(lián)有下降接觸器的輔助第一輔助觸頭(K20’),下降控制支路中串聯(lián)有上升接觸器的輔助第一輔助觸頭(K10’),開斗控制支路中串聯(lián)有閉斗接觸器的輔助第一輔助觸頭(K11’), 閉斗控制支路中串聯(lián)有開斗接觸器的輔助第一輔助觸頭(K21’)。
9.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抓斗起重機的控制電路,其特征在于,控制電路還包括制動控制電路(4)包括升降制動器接觸器(K70),開閉制動器接觸器(K71),并聯(lián)的上升接觸器的第二觸頭(K10’’)、下降接觸器的第二觸頭(K20’ ’)、閉斗接觸器的第二觸頭(K11’’) 形成的支路,與升降制動器(K70)的線圈串聯(lián),連接在電源上;閉斗接觸器的第三觸頭 (Κ1Γ ’ ’)、開斗接觸器的第二觸頭(Κ2Γ ’)并聯(lián)形成的支路,與開閉制動器接觸器(K71)的線圈串聯(lián),連接在電源上;所述升降、開閉制動器的主觸頭分別用于串設在對應制動器的供電電路中。
10.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抓斗起重機的控制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電路還包括串聯(lián)電阻逐步切除控制電路(5),該串聯(lián)電阻逐步切除控制電路受控于升降、開閉制動接觸器;兩接觸器的輔助觸頭(Κ70’,Κ7Γ)并聯(lián)后與第一加速繼電器(K041)線圈串聯(lián)在火線與零線之間。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抓斗起重機及其控制電路,抓斗起重機包括升降電機(M10)、開閉電機(M20)及對應升降電機的上升接觸器(K10)、下降接觸器(K20)、升降制動器(Y10),對應開閉電機的開斗接觸器(K21)、閉斗接觸器(K11)、開閉制動器(Y20),由于用了比原來更少的開關器件控制電路能夠使電機的聯(lián)動,實現(xiàn)抓斗的升降與開閉電機的起停同步控制,降低了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與難度,降低了出錯幾率。
文檔編號B66C13/22GK102424328SQ20111036344
公開日2012年4月25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16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9月17日
發(fā)明者劉光輝, 周強, 張書霞, 陳愛梅 申請人:河南衛(wèi)華重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