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表面處理鋼板。
背景技術:
1、在鍍鋅系鋼板的表層覆蓋有有機樹脂覆膜的有機樹脂覆蓋鍍覆鋼板(也稱為預涂鋼板)等表面處理鋼板取代了以往在成形加工后進行涂裝的后涂裝產品,被用于家電、建材、汽車等。該表面處理鋼板是對于實施了防銹處理的鋼板、鍍覆鋼板被覆著色了的有機覆膜的鋼板,在具有美感的同時,具有加工性,并且具有耐腐蝕性良好的特性。該表面處理鋼板很多情況下在壓制加工后,無需實施進一步的涂裝等來作為家電、建材、汽車等的材料使用。因此,這種表面處理鋼板要求耐損傷性優異,以免在加工時失去美感。因此,為了改善表面處理鋼板的以耐損傷性為主的各種特性,以往提出了各種技術。
2、例如以下專利文獻1公開了一種不僅耐損傷性,耐腐蝕性和導電性也優異的電子電氣設備用預涂金屬板。該預涂金屬板在具有規定的表面粗糙度的金屬板的表面設置有化學轉化覆膜的基礎上,在一面上設置有配混平均粒徑1.0~10μm的聚氨酯珠或氟樹脂珠的膜厚0.4~2.0μm的樹脂覆膜,在另一個面上設置有配混平均粒徑0.1~6.0μm的聚氨酯珠或氟樹脂珠的膜厚0.2~2.0μm的樹脂覆膜。
3、現有技術文獻
4、專利文獻
5、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0-5545號公報
技術實現思路
1、發明要解決的問題
2、在此,包含上述專利文獻1公開的這種預涂金屬板等的各種表面處理鋼板通常是通過連續涂裝生產線對作為母材的金屬板設置所期望的涂膜而制造的。對于作為母材的金屬板,例如可列舉出包含各種鍍覆鋼板的鋼板、鋁板、鋁合金板等。設置有所期望的涂膜的金屬板以在連續涂裝生產線的末端被卷取成卷狀的狀態運輸到客戶處。
3、在這種卷材的狀態下,表面處理鋼板的表面覆膜的一個面與另一個面接觸。在這種情況下,會出現以下課題:卷材卷取時的接觸所伴隨的損傷、卷材保管時的粘連(即表背覆膜之間在一定壓力下壓接在一起)、壓痕(即一個面的形態被轉印到另一個面這種狀態的發生)等。另外,在客戶處進行加工的過程中,對切斷的金屬板進行處理時,也會存在一個面與另一個面接觸而產生損傷的問題。此外,從降低成本等角度出發,有時會在作為母材的金屬板的兩個面上設置不同厚度的著色覆膜層,使一個面的厚度比另一個面的厚度薄。在這種情況下也存在需要確保該另一個面的耐損傷性的問題。
4、對此,上述專利文獻1公開了以下課題:由于為了使樹脂覆膜具有導電性而配混的金屬微粒,在卷繞時與之接觸的相反側的樹脂覆膜會損傷。上述專利文獻1所述的技術通過在金屬板的兩個面上設置包含樹脂珠的樹脂覆膜來抑制卷繞時的樹脂覆膜的損傷。但是,從針對光盤的耐劃傷性的角度出發,樹脂顆粒的材料限定為軟質的聚氨酯珠或滑動性優異的氟樹脂珠。另外,從確保導電性的角度出發,樹脂覆膜的厚度需要設為2.0μm以下。因此,在兼顧耐劃傷性及對面接觸損傷的耐性和耐腐蝕性方面尚有改善的空間。
5、因此,本發明是鑒于上述問題而完成的,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進一步改善耐損傷性,尤其是改善了對因一個面與另一個面接觸而產生的面接觸損傷的耐性的、具有良好的耐腐蝕性的表面處理鋼板。
6、用于解決問題的方案
7、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人等經過深入研究,結果獲得如下技術構思:通過使鋼板的一個面與另一個面的表面上的涂膜構成存在差異,可以進一步改善耐損傷性,從而完成了本發明。
8、基于該技術構思而完成的本發明的要點如下。
9、(1)一種表面處理鋼板,其具備:位于鋼板的兩個表面上的含有鋅的鍍覆層;位于所述鋼板的一個面的所述鍍覆層上的第一著色覆膜層;以及位于所述鋼板的另一個面的所述鍍覆層上的第二著色覆膜層,所述第二著色覆膜層的膜厚相對于所述第一著色覆膜層的膜厚的比為0.1以上且0.5以下,所述第一著色覆膜層和所述第二著色覆膜層包含樹脂顆粒,在觀察沿膜厚方向切斷所述第一著色覆膜層而成的截面的情況下,對于觀察到的所述樹脂顆粒,將沿著所述第一著色覆膜層的膜厚方向占有的長度設為所述樹脂顆粒的厚度時,具有所述第一著色覆膜層的膜厚以上的厚度的所述樹脂顆粒的個數相對于觀察到的全部所述樹脂顆粒的個數的比例為1%以上且30%以下,在觀察沿膜厚方向切斷所述第二著色覆膜層而成的截面的情況下,對于觀察到的所述樹脂顆粒,將沿著所述第二著色覆膜層的膜厚方向占有的長度設為所述樹脂顆粒的厚度時,具有所述第二著色覆膜層的膜厚以上的厚度的所述樹脂顆粒的個數相對于觀察到的全部所述樹脂顆粒的個數的比例為50%以上且100%以下。
10、(2)根據(1)所述的表面處理鋼板,其中,在對所述第一著色覆膜層進行截面觀察的情況下,將與所述第一著色覆膜層的膜厚方向正交的方向上1000μm的長度設為第一觀察長度,將在所述第一觀察長度的范圍內使所述樹脂顆粒占有的部位向所述膜厚方向上投影時的、對應于所述樹脂顆粒的部位在與所述膜厚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長度的總和設為第一占有長度時,所述第一占有長度相對于所述第一觀察長度的比例為15%以上且40%以下,將與所述第二著色覆膜層的膜厚方向正交的方向上1000μm的長度設為第二觀察長度,將在所述第二觀察長度的范圍內使所述樹脂顆粒占有的部位向所述膜厚方向上投影時的、對應于所述樹脂顆粒的部位在與所述膜厚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長度的總和設為第二占有長度時,所述第二占有長度相對于所述第二觀察長度的比例為5%以上且15%以下。
11、(3)根據(1)或(2)所述的表面處理鋼板,其中,所述第一著色覆膜層的膜厚為3μm以上且10μm以下。
12、(4)根據(1)或(2)所述的表面處理鋼板,其中,所述第一著色覆膜層所含的所述樹脂顆粒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著色覆膜層的膜厚的2倍,所述第二著色覆膜層所含的所述樹脂顆粒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著色覆膜層的膜厚的3倍。
13、(5)根據(1)或(2)所述的表面處理鋼板,其中,所述樹脂顆粒為丙烯酸類樹脂顆粒。
14、(6)根據(1)或(2)所述的表面處理鋼板,其中,所述第一著色覆膜層和所述第二著色覆膜層的成膜成分的玻璃化轉變溫度tg為30℃以上且70℃以下。
15、(7)根據(1)或(2)所述的表面處理鋼板,其中,在所述鋼板的一個面的所述鍍覆層與所述第一著色覆膜層之間、以及所述鋼板的另一個面的所述鍍覆層與所述第二著色覆膜層之間還具備化學轉化處理覆膜層。
16、(8)根據(1)或(2)所述的表面處理鋼板,其中,所述樹脂顆粒的平均粒徑為3μm以上且15μm以下。
17、發明的效果
18、如上所述,根據本發明,能夠提供一種進一步改善耐損傷性,尤其是改善了對因一個面與另一個面接觸而產生的面接觸損傷的耐性的、具有良好的耐腐蝕性的表面處理鋼板。
1.一種表面處理鋼板,其具備: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處理鋼板,其中,在對所述第一著色覆膜層進行截面觀察的情況下,將與所述第一著色覆膜層的膜厚方向正交的方向上1000μm的長度設為第一觀察長度,將在所述第一觀察長度的范圍內使所述樹脂顆粒占有的部位向所述膜厚方向上投影時的、對應于所述樹脂顆粒的部位在與所述膜厚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長度的總和設為第一占有長度時,所述第一占有長度相對于所述第一觀察長度的比例為15%以上且40%以下,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表面處理鋼板,其中,所述第一著色覆膜層的膜厚為3μm以上且10μm以下。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表面處理鋼板,其中,所述第一著色覆膜層所含的所述樹脂顆粒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著色覆膜層的膜厚的2倍,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表面處理鋼板,其中,所述樹脂顆粒為丙烯酸類樹脂顆粒。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表面處理鋼板,其中,所述第一著色覆膜層和所述第二著色覆膜層的成膜成分的玻璃化轉變溫度tg為30℃以上且70℃以下。
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表面處理鋼板,其中,在所述鋼板的一個面的所述鍍覆層與所述第一著色覆膜層之間、以及所述鋼板的另一個面的所述鍍覆層與所述第二著色覆膜層之間還具備化學轉化處理覆膜層。
8.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表面處理鋼板,其中,所述樹脂顆粒的平均粒徑為3μm以上且15μm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