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麥田低茬淺旋耕拋秧稻作方法

文檔序號:381491閱讀:580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麥田低茬淺旋耕拋秧稻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農田稻作方法,具體地說,涉及麥-稻輪作田的麥收至水稻秧苗移植期的稻作方法。
背景技術
麥子收割后留田秸稈的處理是困擾多年的棘手問題,目前處理的方式有以下幾種一是反轉滅茬深埋麥草入土;二是麥田套播稻;三是麥田收割麥穗、留高茬拋秧;四是麥田低茬收割、刨除麥樁、麥草埋入墑溝拋秧。
反轉滅茬深埋麥草入土方式,機械耕作費用大,大量麥草深埋入土與秧苗爭氮,影響水稻秧苗前期生長。
麥田套播稻方式存在諸多技術難點一是麥子生長后期套播稻種,窨水長苗,會影響麥子灌漿結實;二是稻種用量大,且出苗不全、不齊、不勻、不壯;三是在麥收之前,苗草共生,在麥收后實施除草,滅草難度大、效果差;四是水稻播種期相對較遲,而且稻麥共生期長,稻苗生長纖弱,生育延遲,延長本田生育期,進而限制遲熟高產類型品種的應用及其產量潛力的發揮。
麥田收割麥穗、留高茬拋秧方式存在拋秧不均勻,密度難掌握,且高茬麥樁易架空秧苗,造成死苗,操作難度大等問題。
麥田低茬收割、刨除麥樁、麥草埋入墑溝拋秧方式,需逐株刨除麥樁,費工費時,操作困難。
鑒于上述4種方式存在明顯技術缺陷,在大面積生產上難以推廣應用,因此,麥收后大面積秸稈的處理仍然是放火焚燒或推入河塘腐爛,既浪費寶貴資源,又嚴重污染環境。
因此,需要發明更為經濟有效的、保護環境的稻作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麥-稻輪作田的麥收至水稻秧苗移植期的稻作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如下內容1)距離田面5~10cm處收割麥子,粉碎秸稈,均勻分散于田面;2)施用基肥;3)灌溉淺水層后,淺旋耕深度5~6cm,將麥草與表面泥土充分混合;4)淺旋耕后,拋植水稻秧苗。
5)水稻秧苗拋植立苗后,施用化學除草劑,滅除雜草。
在具體實施中,本發明方法按如下步驟進行1、距離田面5~10cm處收割麥子,粉碎麥秸稈,將之均勻分散田面;2、在拋秧前,按水稻品種類型、需肥水平以及田底肥力狀況,施用有機肥或化學肥料作底肥;3、在拋秧前,灌溉淺水層后,淺旋耕,旋耕深度一般為5~6cm,使麥秸稈與表層土混合;4、在淺旋耕后,粗整田面,但不進行耙耱精整田面,拋植水稻秧苗。秧苗采用已培育好的適齡壯秧。拋秧的密度根據品種類型、生態條件、生產水平具體確定。
5、在拋植秧的秧苗立苗后,施用化學除草劑,滅除雜草;追施無機肥,促進分蘗,以后進入正常管理。
與反轉滅茬深埋麥草入土方式相比,本發明方法具有如下優點實施淺旋耕,簡化耕作工序,節約能源,且不打亂土層,麥秸稈集中在土壤淺表層,不與秧苗爭氮,有利秧苗生長。避免了秸稈深埋入土與秧苗爭氮和產生大量有機酸等有毒物質對秧苗根系的毒害。
與麥田套播稻方式相比,本發明方法具有如下優點一是在培育適齡壯秧基礎上,實施拋植秧苗,苗全、苗勻、苗齊、苗壯,克服了麥田套播稻方式稻種用量大,且出苗不齊、不勻、不全、不壯的弱點;二是在麥收后實施拋秧,避免了麥田套播稻方式在麥田生育后期窨水出苗,會影響麥子后期生長,甚至造成爛田收麥的缺陷;三是是充分利用了壯秧的生長優勢,有利于構建高產群體,同時有利于應用遲熟高產品種。克服了套播稻方式麥稻共生期長,稻苗生長纖弱,不利于高產的缺陷;四麥收后淺旋耕、拋植立苗后,使用化學除草劑,滅草徹底、效果好,克服了麥田套播稻方式,在麥收前苗草共生,在麥收后除草難度大、效果差的缺點。
與麥田收割麥穗、留高茬拋秧方式相比,本發明方法具有如下優點操作方便,拋植均勻,密度易掌握,克服了留高茬拋秧方式視線不清,密度難掌握,拋秧不均勻,部分秧苗被麥草架空死苗等缺陷。與麥田低茬收割、刨除麥樁、麥草埋入墑溝拋秧方式相比,本發明方法無需刨除麥樁,直接淺旋拋秧,克服了逐株刨除麥樁費工費時,操作困難的缺陷。
本發明方法保留了現有技術中的上述4種方式中的共同優點,即麥草全量還田利用,培肥地力,杜絕焚燒麥草,保護環境。同時本發明的低茬淺旋耕拋秧耕作方法還具有如下技術效果一是,淺旋耕簡化耕作工序,且不打亂土層,有利于稻苗生長;二是,淺旋耕后拋秧,操作方便,苗全、苗齊、苗勻,拋植密度易掌握;三是,利用適齡壯秧的生長優勢,大田拋植后4~5天全部立苗,邊立苗邊分蘗,利于形成高產群體;四是,在麥收后淺旋耕的基礎上,于秧苗拋植立苗后使用化學除草劑,滅草效果好;五是,水稻拋植秧苗減輕人工栽插勞動強度,提高工效。
本發明方法適合于稻、麥兩熟地區。
具體實施例方式
實例一①實施地點江蘇省揚州市灣頭鎮夏橋村;②面積1.0畝③實施操作2003年10月25日條播小麥,行距25cm,播種量每畝8kg,品種為“揚麥12號”。
2004年5月28日用“桂林6號”稻麥聯合收割機,在距離田面5~10cm處收割麥子;粉碎秸稈,均勻分散于田面;2004年5月1日播種水稻,旱育秧,品種為雜交秈稻“豐優香占”,播種量每畝秧田10kg,采用藥肥緩釋高吸水種衣劑“旱育保姆”包衣處理。
2004年6月5日灌溉淺水層后,淺旋耕深度5~6cm,將麥草與表面泥土充分混合;粗整田面后,拋植秧苗,密度每畝2.0萬穴,每畝基本莖蘗苗10.4萬。
2004年6月9日田間考查,死苗率為0,直立苗100%。
2004年6月10日立苗后,施用除草劑50%丁草胺乳油每畝250ml,滅除雜草。
2004年6月11日施用高效復合肥(N∶P∶K為16∶16∶16)25kg;2004年7月31日施用高效復合肥(N∶P∶K為16∶16∶16)10kg。
本田期分蘗動態為拋后20天每畝莖蘗苗28萬,拋后30天每畝高峰苗31.6萬。
實例二
①實施地點江蘇省揚州市灣頭鎮夏橋村;②面積1.0畝③實施操作2003年10月25日條播小麥,行距25cm,播種量每畝8kg,品種為“揚麥12號”。
2004年5月28日用“桂林6號”稻麥聯合收割機,在距離田面5~10cm處收割麥子,粉碎秸稈,均勻分散于田面。
2004年5月20日播種水稻,塑料軟盤育秧,品種為雜交秈稻“豐優香占”,播種量每畝秧田35kg。
2004年6月5日灌溉淺水層后,淺旋耕深度5~6cm,將麥草與表面泥土充分混合;粗整田面后,拋植秧苗,密度每畝2.0萬穴,每畝基本莖蘗苗8.12萬。
2004年6月9日田間考查,死苗率為0,直立苗率100%。
2004年6月10日立苗后,施用除草劑50%丁草胺乳油每畝250ml,滅除雜草。
2004年6月11日畝施用高效復合肥(N∶P∶K為16∶16∶16)25kg;2004年7月31日畝施用高效復合肥(N∶P∶K為16∶16∶16)10kg。
本田期分蘗動態為拋后20天每畝莖蘗苗25.6萬,拋后30天每畝高峰苗28.0萬。
權利要求
1.一種麥-稻輪作田的麥收至水稻秧苗移植期的稻作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低茬收割麥子,將秸稈粉碎,分散于田面;2)灌溉淺水層,之后淺旋耕,將麥秸稈與表層土混合;3)淺旋耕后,粗整田面后,拋植水稻秧苗。4)立苗后,施用除草劑,滅除雜草;
2.根據權利要求1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距離田面5-10cm處低茬收割麥子,粉碎麥秸稈,將之均勻分散田面;2)灌溉淺水層后,淺旋耕,旋耕深度為5-6cm,將麥草與表面泥土充分混合;3)淺旋耕后,粗整田面,拋植水稻秧苗;4)。立苗后,施用除草劑,滅除雜草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的方法,其中,步驟4)中所述的除草劑為丁草胺等水稻除草劑。
4.根據權利要求1-3之任一的方法,其中,在步驟3)之前,施用底肥。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麥-稻輪作田的麥收至水稻秧苗移植期的稻作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低茬收割麥子,粉碎秸稈,均勻分散于田面;2)灌溉淺水層后,淺旋耕;3)淺旋耕后,拋植水稻秧苗。4)稻秧拋植立苗后,施用除草劑。
文檔編號A01G16/00GK1586138SQ200410083838
公開日2005年3月2日 申請日期2004年10月20日 優先權日2004年10月20日
發明者張洪熙, 譚長樂, 戴正元, 黃年生, 周長海, 朱兆斌, 趙步洪, 孔祥斗, 夏廣宏, 劉曉靜, 劉曉斌, 劉廣青, 李愛宏, 王寶和, 徐卯林 申請人:江蘇里下河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杭州市| 弥渡县| 潜山县| 都昌县| 铁力市| 宣汉县| 祁门县| 安溪县| 沧州市| 瑞昌市| 兴安县| 临沧市| 磐石市| 金寨县| 桐柏县| 广东省| 田东县| 师宗县| 新绛县| 陈巴尔虎旗| 邻水| 象州县| 新化县| 丹棱县| 米易县| 福泉市| 平塘县| 民权县| 龙海市| 怀仁县| 河北区| 商南县| 南川市| 鹤峰县| 上林县| 宁阳县| 沾化县| 兰西县| 任丘市| 四川省| 扎鲁特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