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小型花生收獲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農業機械,特別涉及一種安裝在拖拉機上的小型生收獲機。
背景技術:
目前花生收獲大都是用拖拉機帶懸掛平犁,犁后人工拔秧、松土、扒土中的落果,或人工用鏟子進行拔秧、松土,勞動強度大、收獲效率低。而一些大型的聯合收獲機成本太高,結構復雜,維護起來也比較麻煩,很難用在小塊土地、不規整土地或地貌復雜的地段作業,缺乏靈活性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新穎、收獲效率高的小型花生收獲機。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小型花生收獲機,包括機架、動力機構、機架下方的收獲機構、抖土機構和送秧機構,收獲機構的上側設有由震動臂、連桿、震動梁組成的破土裝置,震動臂下端設置拍土裝置、上端與震動梁外端鉸接、中部與連桿下端鉸接,震動梁的內端與機架彈性連接、中部與連接在偏心輪上的連接臂下端鉸接,連桿的上端與曲柄連接。
與連桿上端連接的曲柄設置在偏心輪上。
所述的送秧機構的后側依次對應設有至少一組滾筒式拾秧撥合器,每個拾秧撥合器包括至少一排頂端帶撥爪的拾秧撥桿通過曲軸連接在拾秧撥合器中央的滾筒軸上。
所述的滾筒式拾秧撥合器的滾筒可旋轉的裝配在機架上,所述的曲軸通過固定軸套與機架固定。
所述的拾秧撥合器左右兩端與送秧機構之間,至少在一端設置豎向剪刀。
所述的剪刀由動刀和靜刀組成,動刀通過曲柄與拾秧撥合器的軸連接,靜刀固定在機架上。
所述的剪秧撥合器后側靠設有接料斗。
本實用新型結構新穎,成本較低,花生和土分離較徹底,果實收集方便,大大提高了勞動生產力,減小了人工操作的勞動強度。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左視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圖4為剪刀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如圖1-3所示的小型花生收獲機,包括機架1、動力機構、機架1下方的收獲機構、抖土機構和送秧機構。
收獲機構包括犁鏟14和犁托13,犁鏟14的后側緊靠設置有破土板12,破土板12后側翹起,其后側設有帶縱向縫隙的篦子10,篦子10的每個縱向縫隙內設有一個抖土輪11。
收獲機構的上側設有由震動臂16、連桿17、震動梁19組成的破土裝置,震動臂16下端設置三角拍土桿15組成的拍土裝置、上端與震動梁19外端鉸接、中部與連桿17下端鉸接,震動梁19的內端與機架1通過減壓簧4彈性連接、中部與連接在偏心輪25上的連接臂下端鉸接,連桿17的上端與連接在偏心輪25上的曲柄24連接。動力軸2傳動給變速箱3,偏心輪25連接在變速箱二軸22上。
送秧機構的后側設有兩組滾筒式拾秧撥合器5,第一組拾秧撥合器5包括多排拾秧撥桿34通過曲柄43連接在拾秧撥合器5中央的滾筒軸上,拾秧撥桿34外端串套在固定于滾筒上的導管20內,第一組拾秧撥合器5的滾筒軸與變速箱3的二軸22傳動連接。第二組拾秧撥合器6包括多排拾秧撥桿40通過曲柄44連接在拾秧撥合器6中央的滾筒軸上,拾秧撥桿40外端串套在固定于滾筒上的導管7內,第二組拾秧撥合器6的滾筒軸與變速箱3的三軸23傳動連接。第二組拾秧撥合器6后側靠設有接料斗8。
第一組拾秧撥合器5左端與送秧機構之間設置豎向剪刀。如圖4所示,剪刀27由動刀39和靜刀38通過動刀軸36銷接而成,動刀39通過曲柄37與第一組拾秧撥合器5的軸連接,靜刀38通過靜刀架35固定在機架1上。
通過地輪調節手柄26可調節地輪9升降,從而調節犁地的深淺;通過破土裝置可在犁土的同時把犁起的土拍打、疏松,經抖土機構可方便的把花生果和土分離開;剪刀把犁起的花生秧與未收獲側地面上繞在一起的花生秧剪開,利于第一組拾秧撥合器5挑起花生秧,而不會使收獲和未收獲繞在一起的花生秧纏在一側機架上;第一組拾秧撥合器5把花生秧挑起送到后側的第二組拾秧撥合器6,然后由第二組拾秧撥合器6把花生挑送到收割機后側的接料斗8。兩組拾秧撥合器通過曲柄連接在滾筒軸上是為了方便在挑送時伸出,在完成動作后隨著拾秧撥合器旋轉而縮回,便于配合傳送。
權利要求1.小型花生收獲機,包括機架、動力機構、機架下方的收獲機構、抖土機構和送秧機構,其特征在于收獲機構的上側設有由震動臂、連桿、震動梁組成的破土裝置,震動臂下端設置拍土裝置、上端與震動梁外端鉸接、中部與連桿下端鉸接,震動梁的內端與機架彈性連接、中部與連接在偏心輪上的連接臂下端鉸接,連桿的上端與曲柄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花生收獲機,其特征在于與連桿上端連接的曲柄設置在偏心輪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小型花生收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送秧機構的后側依次對應設有至少一組滾筒式拾秧撥合器,每個拾秧撥合器包括至少一排頂端帶撥爪的拾秧撥桿通過曲軸連接在拾秧撥合器中央的滾筒軸上。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小型花生收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滾筒式拾秧撥合器的滾筒可旋轉的裝配在機架上,所述的曲軸通過固定軸套與機架固定。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小型花生收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拾秧撥合器左右兩端與送秧機構之間,至少在一端設置豎向剪刀。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小型花生收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剪刀由動刀和靜刀組成,動刀通過曲柄與拾秧撥合器的軸連接,靜刀固定在機架上。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小型花生收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剪秧撥合器后側靠設有接料斗。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農業機械,特別涉及一種安裝在拖拉機上的小型花生收獲機,包括機架、動力機構、機架下方的收獲機構、抖土機構和送秧機構,其特征在于收獲機構的上側設有由震動臂、連桿、震動梁組成的破土裝置,震動臂下端設置拍土裝置、上端與震動梁外端鉸接、中部與連桿下端鉸接,震動梁的內端與機架彈性連接、中部與連接在偏心輪上的連接臂下端鉸接,連桿的上端與曲柄連接。本實用新型結構新穎,成本較低,花生和土分離較徹底,果實收集方便,大大提高了勞動生產力,減小了人工操作的勞動強度。
文檔編號A01D29/00GK2819738SQ2005200318
公開日2006年9月27日 申請日期2005年9月13日 優先權日2005年9月13日
發明者李世明, 劉大華 申請人:李世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