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兩個魚類雜交種的養殖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魚類養殖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兩個魚類雜交種的養殖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魚類遠緣雜交是魚類育種的基本手段之一。由于遠緣雜交可以解決近緣品種間雜交,變異幅度小,從而擴大和豐富動、植物育種的基因庫,促進物種間基因庫的交流,導入異種基因,創造出家養品種中前所未有的、新的變異類型,甚至形成新的物種。但遠緣雜交存在規模化生產應用技術難題,因此,應用于規模化生產的遠緣雜交種極少。至今,尚未見規模化生產的報導。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提供了兩個魚類雜交種的養殖方法。
本發明的目的是利用魚類遠緣雜交,解決近緣品種間雜交,變異幅度小,創造出家養品種中前所未有的、新的變異類型,形成新的物種。兩個魚類雜交種具有獨特的形態、生物學性狀,生長較快、抗逆性強和食性廣泛等特點。
本發明具有的創新性和優越性1.應用遠緣雜交技術獲得兩個雜交種——蘆臺大白魚和黃金鯽,應用于規模化生產并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2.屬間雜交種種質優異。蘆臺大白魚比翹嘴紅鲌頭小、口上翹接近前位、肉厚味美、食性改變,完全適應人工配合飼料,能耐低氧,可以高密度養殖,畝產可達到1500kg左右,畝增產可達到30%。黃金鯽形如鯽魚,頭小,背高、肉厚、生長快,比傳統養殖的鯽魚增重1-2倍。
3.適宜苗種規模化生產。本技術根據四個親本性腺發育的自然規律,伴以人工催產技術使其達到同步性成熟,再用人工授精技術獲得受精率高的受精卵。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就要從培育的后備親魚大群體中選擇優良親本,并施以強化培育,這是雜交能否成功的關鍵;同時,為了規模化苗種生產,采用了兩種孵化技術與設備一種是將受精卵直接潑灑在本場已獲專利的人工魚巢上,然后轉入池塘孵化;另一種是將受精卵潑灑在經打蠟處理的產卵池池底,然后將受精卵用條帚掃離,集中到集卵箱經集束水流沖洗后,放入孵化環道孵化。
4.商品魚養殖產量高,周期短。這是兩個適于高產養殖和當年養成的雜交種。蘆臺大白魚抗病力極強、能耐低氧,在池塘含氧量僅有2-3mg/L時,仍然強烈攝食。在養殖小規格(100g)商品魚時,畝可放30000尾以上,畝產可達1500kg左右;在養殖300-400g商品魚時,畝可放養3000尾以上,畝產可達800-1000kg。養殖期間未發生過魚病,是一個適合高密度養殖的品種。黃金鯽是一種抗低溫的魚類,水溫6℃以上時就能攝食,耐低氧、耗氧率極低,能吃浮游植物和人工飼料,食物轉化率高,生長比彭澤鯽快1~2倍,可以當年養成商品魚,畝產可達到1000kg以上。
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兩個魚類雜交種的養殖方法,包括制種、苗種和養殖工藝過程,其生產過程包括1.制種以團頭魴為母本,翹嘴紅鲌為父本制得大白魚雜交種;或以框鱗鏡鯉為母本,紅鯽為父本制得黃金鯽雜交種;2.苗種生產人工催情對親魚注射催產藥物,獲得發育成熟的卵子和精子;人工授精當輕壓雌魚腹部有卵粒流出時將親魚捕出,擠壓雌魚腹部,將腹腔中發育成熟的卵子擠出,同時擠入雄魚的精液,使精卵混合受精;3.孵化將受精卵均勻潑灑在人工魚巢上,然后將人工魚巢放置池中自然孵化;或者將受精卵潑灑在經打蠟處理的產卵池底,再將受精卵掃離收集到集卵箱,用集束水流沖洗后,放入環道孵化;4.烏仔發塘畝放魚苗200-300萬尾,發塘池面積為5-10畝,發塘期間潑灑豆漿,加注新水,10-14天育成烏仔;烏仔可培育成夏花;5.魚養殖大白魚養殖池塘5-15畝,水深前期0.7-1.3m,后期1.5-2m,畝放烏仔25000-35000尾或100g魚種2000~2500尾,水中含氧量保持在3mg/L以上,飼養4-6個月;黃金鯽養殖池塘5-15畝,水深1-1.5m,畝放烏仔15000-25000尾或夏花7000~8000尾或150~200g魚種6000尾,搭配白鰱烏仔或夏花200-1000尾,日投喂量為池魚總體重的3-7%,飼養4-6個月。
本發明還采取如下技術措施所述的兩個魚類雜交種的養殖方法,其特點是催產藥物為促黃體素釋放激素類似物和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注射劑量每kg體重雌魚分別為20-25μg和300-500國際單位;雄魚用量為雌魚劑量的1/2。
所述的兩個魚類雜交種的養殖方法,其特點是將雌魚腹腔中發育成熟的卵子擠入白瓷盆中,擠入雄魚的精液,搖動瓷盆使精卵混合受精,受精20-30s,倒入調溫的水中,使受精卵隨水轉動漂浮,3-10min后將受精卵潑灑在水深40-60cm池底的人工魚巢上或經打蠟處理的產卵池池底。
所述的兩個魚類雜交種的養殖方法,其特點是烏仔高密度發塘期間潑灑豆漿,每畝用黃豆1.5-2.0kg,每4-6天加注新水5-10cm。
所述的兩個魚類雜交種的養殖方法,其特點是90-110g大白魚當年養成,畝放烏仔25000-35000尾,日投餌量為池魚總體重的3.5-6%,飼養4-6個月。
所述的兩個魚類雜交種的養殖方法,其特點是400g-500g大白魚兩年養成方法,畝放越冬后90-110g魚種2000-2500尾,日投餌量為池魚總體重的3.5-6%,飼養4-6個月。
所述的兩個魚類雜交種的養殖方法,其特點是150-200g黃金鯽當年養成方法,分別畝放烏仔15000-25000尾或夏花7000~8000尾,日投餌量為池魚總體重的3-5%,飼養4-6個月。
所述的兩個魚類雜交種的養殖方法,其特點是550-650g黃金鯽養成方法,畝放150-200g魚種5500-6500尾,池塘5-15畝,水深1.5-2.0cm,搭配白鰱春片200-1000尾,日投餌量為池魚總體重的3-5%,飼養4-6個月。
本發明具有以下明顯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本發明養殖的兩個魚類雜交種,具有獨特的形態、生物學性狀,生長較快、抗逆性強和食性廣泛的特點,并經重復生產和不同地區池塘主養和大水域混養,表現出適應性強、成活率高、遺傳性狀穩定,其制種技術、苗種生產技術和商品魚養殖技術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具體實施例方式
為能進一步了解本發明的發明內容、特點及功效,茲列舉以下實例。
實施例1蘆臺大白魚生產方法包括
1.制種運用屬間遠緣雜交,以團頭魴為母本,翹嘴紅鲌為父本獲得蘆臺大白魚雜交種。
2.苗種生產(1)采用人工催情方法。對親魚注射催產藥物,以便獲得發育成熟的卵子和精子,催產藥物選用促黃體素釋放激素類似物(LRH-A)和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劑量為每kg體重雌魚用LRH-A20-25μg和HCG 300-500國際單位。雄魚用雌魚劑量的一半。雌魚注射催產藥物兩次,兩次間隔時間為12h,第一次注射劑量用全劑量的1/3,第二次注射余量;雄魚一次注射,在雌魚第二次注射時注射,注射藥物的部位為胸腔(胸鰭基部)。注射時間選擇,第一次注射在早晨6點左右;第二次注射選在下午6點左右,人工授精時間在第2日的凌晨2-4時進行。
人工催產的關鍵是性成熟親魚的選擇。屬間遠緣雜交的兩個親本,分屬于不同的兩個屬,在親緣關系上比種間要遠,兩個親本的性成熟時間不可能相同,無法同步繁殖。因此,必須從培育的大群體中選擇好的親本,再施以強化培育和人工催產技術。
(2)采用人工授精方法。親魚注射催產藥物后,在催產藥物的作用下,原密集包裹在魚巢中的卵子發育成熟掉進腹腔,當輕壓雌魚腹部有卵粒流出時應及時將親魚捕出,放入魚夾,一人緊裹魚夾,使魚腹部朝下,頭向上,另一人擦干魚夾上的水,并用雙手輕輕擠壓雌魚腹部,將腹腔中發育成熟的卵子順利擠入干凈的白瓷盆中,第3人擠入該組合雄魚的精液,第4人輕輕搖動瓷盆使精卵混合受精,約受精20-30S后,倒入符合養魚用水標準并經調溫的井水,同時另一手伸入盆水中,輕輕使水轉動,使受精卵也隨水轉動而漂浮水中,約3~5min后將受精卵均勻潑灑在事先鋪設在水深約50cm池底的人工魚巢上或經打蠟處理的產卵池池底。
(3)采用規模化孵化技術。受精卵采用兩種孵化技術一種是將受精卵均勻潑灑在人工魚巢上,然后將人工魚巢放置在魚池中自然孵化;另一種是將受精卵均勻潑灑在經打蠟處理產卵池池底,再將受精卵用笤帚掃離,收集到集卵箱再用集束水流沖洗后,放入環道孵化。這兩種方式,每批生產魚苗都在3000-5000萬尾以上,一次孵化都可達到3000-5000萬尾,在上述兩種受精卵的孵化過程中,潑灑本場研制的中草藥防治水霉菌藥劑,以防水霉病的發生。
(4)烏仔高密度發塘技術。畝放魚苗200-300萬尾,發塘池面積為5-10畝,發塘期間每天潑灑3次豆漿,每畝用黃豆1.5-2.0kg,同時,每5天加注新水5-10cm,12天育成烏仔,出售或放入其它池塘培育夏花或魚種。
3.商品魚養殖蘆臺大白魚商品魚養殖有二種模式(1)蘆臺大白魚小規格(100g)商品魚當年養殖技術池塘10畝左右,水深前期1m左右,后期1.5-2m,水中含氧量保持在3mg/L以上,畝放烏仔30000尾,前期投喂粉狀專用配合飼料,蛋白質含量在38%左右,日投餌3次,投喂量為池魚總體重的6-8%;后期投喂粒徑0.5mm左右的專用配合餌料,蛋白質含量在36%左右,日投餌2次,投餌量為魚體重的3.5-6%左右,飼養5個月達到小商品魚規格上市,畝產量1500kg左右。
(2)蘆臺大白魚400g-500g商品魚養殖技術上面養成的小規格魚,可以作為魚種越冬,第二年進行400g-500g商品魚的養殖。池塘10-20畝,水深1.5-2.0m,水中含氧量保持在3mg/L以上,畝放100g魚種2000-2500尾,每日投喂粒徑為0.5mm的專用配合飼料,飼料中蛋白質含量在36%左右,日投餌2次,投餌量為池魚總體重的3.5-6%左右,飼養5個月上市,畝產量1000kg左右。
實施例2黃金鯽養殖生產過程包括1.制種以框鱗鏡鯉為母本,紅鯽為父本獲得黃金鯽雜交種。
2.苗種生產同實施例1。
3.養殖黃金鯽商品魚養成技術,有三種模式(1)當年養成150g商品魚技術池塘10畝左右,水深1-1.5m,畝放烏仔20000尾或夏花12500尾,搭配白鰱烏仔或夏花500-1000尾,投喂粉狀專用飼料,日投喂量為池魚總體重的5-7%;當尾均重達到10-30g時,改投魚種專用飼料(粒徑1.5mm),日投餌量為池魚總體重的4-6%;當尾均重達到50g時,投成魚專用飼料(飼料粗蛋白在32%以上,粒徑2.0mm),日投餌3次,投餌量為池魚總體重的3-5%,飼養5個月,尾均重150g,畝產1500kg以上(包括白鰱)。
(2)當年養成200g商品魚技術池塘、水深和飼料等同上,畝放夏花7000-8000尾,搭配白鰱烏仔或夏花200-300尾,當尾均重達到5g時,投粒徑0.5mm的專用飼料,日投喂量為池魚總體重的5-7%;當尾均重達到10-30g時,改投魚種專用飼料(粒徑1.5mm),日投餌量為池魚總體重的4-6%;當尾均重達到50g時,投成魚專用飼料(飼料粗蛋白在32%以上,粒徑2.0mm),日投餌3次人,飼養5個月,平均尾重200g左右,畝產1200kg左右(包括白鰱)。
(3)兩年養成600g商品魚技術池塘10畝,水深1.5-2.0cm,畝放150-200g春片魚種6000尾左右,搭配白鰱春片200尾左右,投喂粒徑1.5mm的專用飼料,日投餌量為池魚總體重的3-5%,飼養5個月,平均尾重600g,畝產可達1500kg以上(包括白鰱)。
實施例3實施例1和實施例2所得的大白魚和黃金鯽主要形態、生物學特征如下(1)主要形態學特征表1蘆臺大白魚和黃金鯽形態學特征
(2)主要生物學特性表2蘆臺大白魚和黃金鯽主要生物學特性
(3)魚肉品質
本發明方法制得的兩種魚氨基酸總量比鱖魚還高。
權利要求
1.兩個魚類雜交種的養殖方法,包括制種、苗種和養殖工藝過程,其特征是生產過程包括(1)制種以團頭魴為母本,翹嘴紅鲌為父本制得大白魚雜交種;或以框鱗鏡鯉為母本,紅鯽為父本制得黃金鯽雜交種;(2)苗種生產人工催情對親魚注射催產藥物,獲得發育成熟的卵子和精子;人工授精當輕壓雌魚腹部有卵粒流出時將親魚捕出,擠壓雌魚腹部,將腹腔中發育成熟的卵子擠出,同時擠入雄魚的精液,使精卵混合受精;(3)孵化將受精卵均勻潑灑在人工魚巢上,然后將人工魚巢放置池中自然孵化;或者將受精卵潑灑在經打蠟處理的產卵池底,再將受精卵掃離收集到集卵箱,用集束水流沖洗后,放入環道孵化;(4)烏仔發塘畝放魚苗200-300萬尾,發塘池面積為5-10畝,發塘期間潑灑豆漿,加注新水,10-14天育成烏仔;烏仔可培育成夏花;(5)魚養殖大白魚養殖池塘5-15畝,水深前期0.7-1.3m,后期1.5-2m,畝放烏仔25000-35000尾或100g魚種2000~2500尾,水中含氧量保持在3mg/L以上,飼養4-6個月;黃金鯽養殖池塘5-15畝,水深1-1.5m,畝放烏仔15000-25000尾或夏花7000~8000尾或150~200g魚種6000尾,搭配白鰱烏仔或夏花200-1000尾,日投喂量為池魚總體重的3-7%,飼養4-6個月。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兩個魚類雜交種的養殖方法,其特征是催產藥物為促黃體素釋放激素類似物和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注射劑量每kg體重雌魚分別為20-25μg和300-500國際單位;雄魚用量為雌魚劑量的1/2。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兩個魚類雜交種的養殖方法,其特征是將雌魚腹腔中發育成熟的卵子擠入白瓷盆中,擠入雄魚的精液,搖動瓷盆使精卵混合受精,受精20-30s,倒入調溫的水中,使受精卵隨水轉動漂浮,3-10min后將受精卵潑灑在水深40-60cm池底的人工魚巢上或經打蠟處理的產卵池池底。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兩個魚類雜交種的養殖方法,其特征是烏仔高密度發塘期間潑灑豆漿,每畝用黃豆1.5-2.0kg,每4-6天加注新水5-10cm。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兩個魚類雜交種的養殖方法,其特征是90-110g大白魚當年養成,畝放烏仔25000-35000尾,日投餌量為池魚總體重的3.5-6%,飼養4-6個月。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兩個魚類雜交種的養殖方法,其特征是400g-500g大白魚兩年養成方法,畝放越冬后90-110g魚種2000-2500尾,日投餌量為池魚總體重的3.5-6%,飼養4-6個月。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兩個魚類雜交種的養殖方法,其特征是150-200g黃金鯽當年養成方法,分別畝放烏仔15000-25000尾或夏花7000~8000尾,日投餌量為池魚總體重的3-5%,飼養4-6個月。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兩個魚類雜交種的養殖方法,其特征是550-650g黃金鯽養成方法,畝放150-200g魚種5500-6500尾,池塘5-15畝,水深1.5-2.0cm,搭配白鰱春片200-1000尾,日投餌量為池魚總體重的3-5%,飼養4-6個月。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兩個魚類雜交種的養殖方法。本發明屬于魚類養殖技術領域。養殖方法包括(1)制種以團頭魴為母本,翹嘴紅鲌為父本,或以框鱗鏡鯉為母本,紅鯽為父本制得雜交種;(2)苗種生產注射催產藥物催情,發育成熟卵子和精子人工授精;(3)孵化將受精卵潑灑在魚巢上,放入池中孵化;或者潑灑在打蠟處理池底,受精卵收集后,放入環道孵化;(4)烏仔發塘畝放魚苗200-300萬尾,潑灑豆漿,10-14天育成烏仔;(5)養殖畝放大白魚烏仔25000-35000尾,或者畝放黃金鯽烏仔15000-25000尾,水含氧量3mg/L以上,飼養4-6個月。本發明養殖的魚具有獨特的形態、生長快、抗逆性強和食性廣泛等優點。
文檔編號A01K61/00GK1871902SQ20061001447
公開日2006年12月6日 申請日期2006年6月29日 優先權日2006年6月29日
發明者金萬昆 申請人:天津市換新水產良種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