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提高沙漠植樹成活率的集水薄膜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到一種能提高沙漠植樹成活率的集水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西北地區土地的沙漠化,沙塵暴困擾著北部地區的大城 市。治理土地沙漠化的最好方法是植樹種草,現有技術中,由于沙漠 缺水,植樹的成活率很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集水薄膜,采用這種集水薄膜,能有 效保持樹根部周圍的水分,在同等自然環境中,提高樹苗的成活率。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該集水薄膜有上寬下窄的漏斗形薄膜 體,所述薄膜體的上面有漏斗上口、所述薄膜體的下面有漏斗下口; 所述漏斗形薄膜體的上半部分為無孔區,下半部分為通孔區;所述通 孔區繞圓心處均勻分布若干個圓孔。所述漏斗上口的直徑為80至100 厘米的圓孔,所述漏斗下口的直徑為2至IO厘米的圓孔,所述薄膜 的厚度為0.02至0.04亳米。所述通孔區繞圓心處均勻分布180至220 個直徑為0.5厘米的圓孔。
使用該薄膜時,在沙漠挖坑,植樹培土70%后,將本薄膜套進樹 的根部,邊沿重疊5至10厘米,形成一個漏斗狀。再覆蓋30%的沙 土。 200個左右0.5厘米的集水散氣小孔,可以最大限度的收集雨水, 疏通沙土的空氣。同時保留樹苗根部的水分,提高樹苗的成活率。
圖1是該集水薄膜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該集水薄膜應用于樹苗時的示意圖。 圖3是該集水薄膜的結構展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對本發明作詳細說明。該集水薄膜有上寬下窄的漏斗形薄膜
體3,所述薄膜體3的上面有漏斗上口 1、所述薄膜體3的下面有漏 斗下口2;所述漏斗形薄膜體3的上半部分為無孔區4,下半部分為 通孔區5;所述通孔區5繞圓心處均勻分布若干個圓孔。所述漏斗上 口 1的直徑為80至100厘米的圓孔,所述漏斗下口 2的直徑為2至 IO厘米的圓孔,所述薄膜的厚度為0.02至0.04亳米。所述通孔區5 繞圓心處均勻分布180至220個直徑為0.5厘米的圓孔。
該薄膜使用在沙漠植樹時,本薄膜套進樹的根部,形成一個漏斗 狀。200個左右0.5厘米的集水散氣小孔,可以最大限度的收集雨水, 疏通沙土的空氣。同時保留樹苗根部的水分,提高樹苗的成活率。
圖3是該集水薄膜的結構展開示意圖。實際制作時,可用塑料 薄膜剪成圓片,圓片的中心剪有漏斗下口2,從圓心處到外邊沿剪一 直縫6。使用時,在沙漠植樹時,培土70%后,將本薄膜套進樹的根 部,邊沿重疊5至10厘米,形成一個漏斗狀,再覆蓋30%的沙土。
經過實地試驗,該集水薄膜的集水效果非常顯著。以下是在同等 條件下,在沙漠植樹的兩組對比試驗的樹苗的成活率數據。
試驗區域未使用集水薄膜植 樹使用集水薄膜植樹
南方地區干燥 沙土區域50%85%
西北地區干燥 沙土區域40%65%
權利要求
1、一種提高沙漠植樹成活率的集水薄膜,其特征在于該集水薄膜有上寬下窄的漏斗形薄膜體(3),所述薄膜體(3)的上面有漏斗上口(1)、所述薄膜體(3)的下面有漏斗下口(2);所述漏斗形薄膜體(3)的上半部分為無孔區(4),下半部分為通孔區(5);所述通孔區(5)繞圓心處均勻分布若干個圓孔。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沙漠植樹成活率的集水薄膜,其特 征在于所述漏斗上口 (1)的直徑為80至100厘米的圓孔,所述漏 斗下口 (2)的直徑為2至10厘米的圓孔,所述薄膜的厚度為0.02 至0.04亳米。
3、 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提高沙漠植樹成活率的集水薄膜, 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區(5)繞圓心處均勻分布180至220個直徑 為0.5厘米的圓孔。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提高沙漠植樹成活率的集水薄膜,該集水薄膜有上寬下窄的漏斗形薄膜體(3),所述薄膜體(3)的上面有漏斗上口(1)、所述薄膜體(3)的下面有漏斗下口(2);所述漏斗形薄膜體(3)的上半部分為無孔區(4),下半部分為通孔區(5);所述通孔區(5)繞圓心處均勻分布若干個圓孔。采用這種集水薄膜,能有效保持樹根部周圍的水分,在同等自然環境中,提高樹苗的成活率。
文檔編號A01G27/00GK101347085SQ20071002937
公開日2009年1月21日 申請日期2007年7月20日 優先權日2007年7月20日
發明者彭小航 申請人:彭小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