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磨礦介質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選礦設備中球磨機的附件,具體地說是球磨機使用的 磨礦介質。
技術背景現有的磨礦介質有以下幾種。l.磨球。磨球的磨礦方式為點與點接觸,有利于細磨。但是對重選廠的大 顆粒結晶礦物和粗粒紋的磨礦,往往造成過度粉碎而導致金屬流失。2,磨棒。 棒的磨礦方式為線與線的接觸,其可取之處在磨礦效率高,介質消耗量低。但 其磨礦粒度粗。3.圓柱、圓臺。圓臺、圓柱磨礦介質具備棒磨的優點,為線面 接觸,但是由于它的兩端皆為平面,若作為一次磨礦介質,由于其邊緣極為鋒 利, 一經熱處理,硬度大提高。上述磨介,只能完成粗、中、細磨中的一項, 功能單一,且消耗量大,作業效率低。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適應范圍廣,功能多樣的磨礦介質。能完 成粗、中、細磨中的任一項。本實用新型目的可通過以下方案來實現。本實用新型包括一個圓臺體,圓臺體的右端為圓錐體,左端為半圓球體。 由于釆用了上述技術方案,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可同時完成粗磨、中 磨、和細磨。進而提高磨剝物料和研磨作業率,降低磨礦介質的消耗。
圖l.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對照圖1可知,本實用新型包括圓臺體l,圓臺體1的右端為圓錐體2,左 端為半圓球體3,圓錐體2的髙度與半圓球體3的髙度和圓臺體1的髙度比為1: 2: 6,圓臺體左端和右端的直徑比為200: 93。
權利要求1、一種磨礦介質,其特征是包括圓臺體(1),圓臺體(1)的右端為圓錐體(2),左端為半圓球體(3),圓錐體(2)的高度與半圓球體(3)的高度和圓臺體(1)的高度比為1∶2∶6,圓臺體左端和右端的直徑比為200∶93。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磨礦介質,包括一個圓臺體,圓臺體的右端為圓錐體,左端為半圓球體。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可同時完成粗磨、中磨、和細磨。進而提高磨剝物料和研磨作業率,降低磨礦介質的消耗。
文檔編號B02C17/20GK201049309SQ20072012308
公開日2008年4月23日 申請日期2007年6月18日 優先權日2007年6月18日
發明者廖家勝 申請人:江西銅業集團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