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樹木和農作物的套種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農業種植的套種方法,特別指樹木和農作物的套種方法。
背景技術:
農業生產的總目標是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農業生理學家早已指出,以現有 的農業生產能力只利用了照到田間太陽能的-3%,這個利用率近一個世紀來未見明顯 改變。傳統的種植方法是一塊田地里種植單一品種的農作物,土地利用率低。現經多年研 究、試種及各地的生產實踐證明,加大農作物行距與增產形成很大的正相關。如何充分有效 的將太陽能的利用率提高到5%以上,使單位面積產量增加,產品質量得到改善是農業專家 都在研究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樹木和農作物的套種方法,這種方法是加大 行距、縮小株距,使通風、透光更好,讓農作物通過與樹木套種使產量增收、增效的種植方 法。現研究發明的加大行距,縮小株距,林、農、園三結合的種植方法,使1公頃單種田 變成了 1公頃的多種田,三項同時種在1公頃地里,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同時通風、透光提高 太陽能的利用率,使光合作用增強,從而大幅度提高產量,改變了質量,多施有機肥,生產出 品位純正的有機食品。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由如下方案來實現一種樹木和農作物的套種方法,其 特征是將楊樹、玉米、馬鈴薯套種在一塊地,自北向南種植8行楊樹,8行楊樹向南再間隔 種植8道玉米和8道馬鈴薯,每道玉米為3-5行,每道馬鈴薯為4-6行,楊樹的行距為2m-4m, 株距為lm-3m,玉米和馬鈴薯之間的道距為lm-2m,玉米、馬鈴薯的株距都為0. lm-0. 3m。本發明的優點本樹木和農作物的套種方法是林業和農業結合的大行距技術模 式,在一塊地里播種了多種植物,互不影響生長,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太陽能利用率,解決
了通風、透光,使作物的養料碳源(COz)在風的作用下源源不斷的輸送給農作物,滿足其
生長需要,使單種田變成多種田,從而提高單位面積產量和質量,可起到農民多增產,多增 收的作用。
圖1為楊樹、玉米、馬鈴薯套種平面圖(楊樹、玉米、馬鈴薯各用黑方塊、粗橫道、細 橫道表示)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1所示,楊樹、玉米、馬鈴薯套種在半公頃的地里。將楊樹、玉米、馬鈴薯套種 在一塊地,自北向南種植8行楊樹形成防護林,8行楊樹向南再間隔種植8道玉米和8道馬鈴薯,每道玉米為4行,每道馬鈴薯為5行,楊樹的行距為3m,株距為2m,玉米和馬鈴薯之間 的道距為1. 5m,玉米、馬鈴薯的株距都為0. 15m。要求每畝地施有機肥不少于5噸.
權利要求
一種樹木和農作物的套種方法,其特征是將楊樹、玉米、馬鈴薯套種在一塊地,自北向南種植8行楊樹,8行楊樹向南再間隔種植8道玉米和8道馬鈴薯,每道玉米為3-5行,每道馬鈴薯為4-6行,楊樹的行距為2m-4m,株距為1m-3m,玉米和馬鈴薯之間的道距為1m-2m,玉米、馬鈴薯的株距都為0.1m-0.3m。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一種樹木和農作物的套種方法,將楊樹、玉米、馬鈴薯套種在一塊地,自北向南種植8行楊樹,8行楊樹向南再間隔種植玉米和馬鈴薯。本樹木和農作物的套種方法是林業和農業結合的大行距技術模式,在一塊地里播種了多種植物,互不影響生長,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太陽能利用率,解決了通風、透光的問題,滿足其生長需要,使單種田變成多種田,從而提高單位面積產量和質量。
文檔編號A01G1/00GK101803527SQ20101016916
公開日2010年8月18日 申請日期2010年4月23日 優先權日2010年4月23日
發明者李寶軍, 郝巴雅斯胡良 申請人:李寶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