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網衣組合式淺海方形網箱的加工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農業科學水產技術領域海水養殖用淺海方形網箱。
背景技術:
海水網箱是我國海洋漁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海水網箱按其框架形狀可分為方形網箱、圓柱形網箱、球形網箱和錐形網箱等種類。方形網箱成套裝備和養殖技術綜合應用了海洋工程、飼料營養和病害防治等多學科技術,具有一次性投資少、成本低的優點,方形網箱為目前國內淺海網箱的主要種類之一。現有淺海方形網箱一般使用單一形式的普通合成纖維網衣和三股普通合成纖維繩索,導致其繩網原材料消耗較大;現有方形網箱使用的網衣在養殖生產中污損附著嚴重,導致養殖戶換網次數較多、換網勞動強度較大且網箱箱體內外水體交換不通暢,影響到魚類的正常生長發育和養殖效益。在淺海方形網箱的發展過程中暴露了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如網衣的防污問題、箱體容積保持率低問題、網衣的能耗問題和框架斷裂問題等,這些問題是本領域長期以來尚未解決的技術難題,用網衣組合加工淺海方形網箱也是本技術領域長期以來尚未解決的技術難題,本技術領域迫切需要一種網衣組合式加工淺海方形網箱的方法,以確保淺海方形網箱具有較好的防污功能、較低的能耗、較高的箱體容積保持率,提高網箱養殖經濟效益以及網箱養殖發展空間,提升網箱設施裝備水平。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網衣組合式加工淺海方形網箱的方法,以提高淺海方形網箱的防污功能以及網箱箱體的容積保持率、降低網衣能耗、減少養殖戶換網次數,提高網箱裝備的功能和性能,提高網箱養殖的經濟效益,提升網箱設施裝備水平。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采用高強繩索、高強尼龍經編網和銅合金斜方網,其特征是網箱的浮力系統采用高密度聚乙烯雙浮管正方形框架結構,框架采用的高密度聚乙烯浮管直徑200mm,兩排浮管平行,兩平行浮管之間用短管相連,兩平行浮管的垂直間距20 30cm ; 雙浮管的正方形框架內框尺度為5mX5m,內框與網箱箱體縱向第I幅網衣之間用高強乙綸繩索進行連接;兩排浮管框架下面排布觀只相同規格的圓柱形泡沫浮子,每個圓柱形泡沫浮子直徑X長度為45cmX80cm ;網箱的網衣系統采用“第I幅高強尼龍經編網+第II幅銅合金斜方網+網箱網底用高強尼龍經編網”的網衣組合形式,其中第I幅網衣為高度2. Om 雙層高強尼龍經編網,高強尼龍經編網的規格為PA-210DX72-50mmWJL、第II幅網衣為高度 3. Om銅合金斜方網,銅合金斜方網的網目邊長為3. 0cm、絲徑為2. 5mm,第I、II幅網衣之間的縱向連接采用高強網衣軟連接,網衣軟連接高度為0.細;網衣軟連接系由高度為1. 6m的高強乙綸網沿網片橫向折疊兩次后等目縫合而成的高強乙綸網,網目大小5cm ;銅合金斜方網在網箱中橫目使用,銅合金斜方網縱向每隔20目都用超高強網線沿網衣橫向每目固定一次;第II幅銅合金斜方網網衣的相鄰橫向連接采用高強網衣軟連接相連,相連后形成的第II幅銅合金斜方網的周長為20m,在第II幅銅合金斜方網的上下邊緣均安裝水平綱索;網箱網底網衣采用高強尼龍經編網,在剪裁并拼接好的周長20m的正方形高強尼龍經編網的邊緣安裝綱索,安裝綱索后的周長20m的正方形高強尼龍經編網裝配在65 125mm管徑的正方形高密度聚乙烯管框架上,高密度聚乙烯管上每隔2. 5m打一個直徑5. Omm的小孔, 小孔用于高密度聚乙烯管內外海水的貫通;正方形高密度聚乙烯管框架與第II幅銅合金斜方網下邊緣水平綱索之間用超高強繩索連接;在第I幅高強尼龍經編網、第II幅銅合金斜方網和網箱網底用高強尼龍經編網依序相連后,從第I幅高強尼龍經編網的上水平綱索開始沿網衣縱向安裝垂直力綱一直延伸到網箱網底;垂直力綱沿網箱水平方向每隔2. 5m安裝一條,各條垂直力綱都用直徑16mm的三股乙綸高強繩或三股高強改性丙綸繩;每條垂直力綱從第I幅高強尼龍經編網的上水平綱索通貫到第II幅銅合金斜方網的下部水平綱索并用雙死結相連;每條垂直力綱中間都與各幅網衣的水平綱索相交扎緊;除第I幅高強尼龍經編網的上水平綱索及第II幅銅合金斜方網的下部水平綱索使用直徑20mm的三股乙綸高強繩或三股高強改性丙綸繩外,其他水平綱索用直徑16mm的三股乙綸高強繩或三股高強改性丙綸繩;每條力綱在通貫至到第II幅銅合金斜方網的過程中與網衣網目相固定,銅合金斜方網采用每隔2目與力綱固定一次、高強尼龍經編網每隔3目固定一次;在網箱網底用正方形高密度聚乙烯管框架上均勻吊掛8個等重的沉塊,每個沉塊的重量均為^g。
本發明的突出特點是將具有防污功能的銅合金網衣用于淺海方形網箱用組合式網衣的制作,有效解決了現有網箱網衣的防污問題,提高網箱裝備的防污功能、減少養殖戶換網次數、減少因頻繁換網造成的養殖魚類傷害,提高網箱養殖戶的經濟效益;本發明將高強尼龍經編網、高強乙綸網、超高強網線、超高強繩索和三股高強改性丙綸繩等高強繩網材料用于淺海方形網箱用箱體制作,在保持同等強力的前提下,網片目腳粗度、網線直徑以及繩索粗度等均較現有技術用普通繩網材料大大減少,既減少了網箱用箱體的繩網材料消耗、又有利于網箱內外水體的交換;既有效解決了現有網箱網衣的節能降耗問題,又促進了網箱養殖魚類的生長發育,提高了網箱養殖戶的經濟效益;本發明將淺海方形網箱底部用高強尼龍經編網裝配在5mX5m的正方形高密度聚乙烯管框架上,有效減小內網箱箱體在高流速海域環境中的形變與容積損失,試驗表明上述裝備方法比現有技術大大提高了網箱的箱體容積保持率和箱體可養殖魚類數量,提高網箱養殖戶的經濟效益以及海水網箱養殖發展空間,提升網箱設施裝備水平;本發明的網衣系統采用“高強尼龍經編網(第I幅網衣)+銅合金斜方網(第II幅網衣)+高強尼龍經編網(網箱網底)”的網衣組合形式,有效避免了采用單一銅合金網衣形式時銅合金網衣與網箱框架之間的直接磨損,提升網箱設施裝備水平;銅合金斜方網經“縱向每隔20目都用超高強網線沿網衣橫向每目固定一次”特定裝備技術處理后在網箱箱體中橫目使用,這可方便實施網箱箱體的升降操作,大大提高了組合式網衣網箱在起捕養殖魚類或魚病防治時網箱的可操作性,實用效果非常顯著;本發明采用正方形雙浮管框架結構,有利于養殖人員日常在網箱上的操作維護;本發明便于以目前國內較普遍應用的淺海方形網箱為基礎進行網箱箱體的技術升級,推廣應用。大量試驗結果表明,高性能、功能性及改性材料在本方案上創造性的綜合應用,在提高網箱網衣的防污功能、降低網箱網衣能耗、提高網箱的容積保持率、提高網箱養殖經濟效益以及海水網箱養殖發展空間以及提升網箱設施裝備水平等方面效果相當顯著。
4
圖表示的是網衣組合式淺海方形網箱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
實施本發明的最好方式本發明采用高強繩索、高強尼龍經編網和銅合金斜方網,網箱的浮力系統采用高密度聚乙烯(以下簡稱HDPE)雙浮管正方形框架結構(圖中的1),框架制作用HDPE浮管直徑為200mm,兩排HDPE浮管平行裝配且兩者之間的垂直間距控制在20 30cm,例如可選擇23cm ;兩平行浮管之間用短管相連,正方形HDPE網箱框架的內框尺度為5mX5m,內框用與網箱箱體縱向第I幅網衣之間用高強乙綸繩索進行連接;HDPE雙浮管框架下面排布觀只相同規格的圓柱形泡沫浮子(圖中的2)以提供浮力,圓柱形泡沫浮子的規格為45cm(直徑)XSOcm(長度);網箱箱體用網衣系統采用“高強尼龍經編網(第I幅網衣,圖中的3) + 銅合金斜方網(第II幅網衣,圖中的5)+高強尼龍經編網(網箱網底網衣)”的網衣組合形式,其中在網箱箱體縱向第I幅網衣為高度2. Om雙層高強尼龍經編網,第I幅網衣及網箱網底用高強尼龍經編網(衣)的規格為?4-2100\72-50讓1幾;第11幅網衣為高度3.0111 銅合金斜方網,銅合金斜方網的網目邊長為3. 0cm、絲徑為2. 5mm ;第I、II幅網衣之間的縱向連接采用高強乙綸網軟連接(圖中的4),高強乙綸網軟連接高度為0.細,高強乙綸網軟連接系由高度為1.6m的高強乙綸網沿網片橫向折疊兩次后等目縫合而成的高強乙綸網, 網目大小5cm;銅合金斜方網在網箱中橫目使用,為防止橫目使用時單根銅絲斷裂可能引起的網目滑脫或網衣破損,銅合金斜方網縱向每隔20目都必須用超高強網線沿網衣橫向每目固定一次的方法;第II幅網衣采用相同規格的銅合金斜方網,相鄰銅合金斜方網橫向連接采用網衣軟連接進行彼此相連,相連后形成的第II幅銅合金斜方網的周長為20m,在第II幅銅合金斜方網的上下邊緣均安裝水平綱索;網箱網底網衣采用高強尼龍經編網,在剪裁并拼接好的周長20m的正方形高強尼龍經編網的邊緣安裝綱索,將安裝綱索后的周長 20m的正方形高強尼龍經編網裝配在5mX5m的HDPE管框架上,在該HDPE管框架的HDPE 管上每隔2. 5m打一個直徑5. Omm的小孔,小孔用于HDPE管內外海水的貫通;制作HDPE管框架用HDPE管的管徑范圍為65 125mm,例如管徑為125mm的5mX5m的HDPE管框架上; 5mX 5m的HDPE管框架與第II幅銅合金斜方網下邊緣水平綱索之間用超高強聚乙烯繩索進行連接;在高強尼龍經編網(第I幅網衣)、銅合金斜方網(第II幅網衣)和高強尼龍經編網(網箱網底用網衣)順次相連后,從第I幅高強尼龍經編網的上水平綱索開始沿網衣縱向安裝的垂直力綱一直延伸到網箱網底的高強尼龍經編網的邊緣綱索;從第I幅高強尼龍經編網的上水平綱索開始沿水平方向每隔2. 5m處均需安裝一條垂直力綱,各條垂直力綱都用直徑16mm的三股乙綸高強繩(或以改性聚丙烯纖維新材料加工制作的三股高強改性丙綸繩);每條垂直力綱從第I幅高強尼龍經編網的上水平綱索通貫到第II幅銅合金斜方網的下部水平綱索并用雙死結相連;每條垂直力綱中間都會與各幅網衣的水平綱索相交, 每個交點都應相互扎緊;除第I幅高強尼龍經編網的上水平綱索及第II幅銅合金斜方網的下部水平綱索使用直徑20mm的三股乙綸高強繩(或三股高強改性丙綸繩)外,其他水平綱索選用直徑16mm的三股乙綸高強繩(或三股高強改性丙綸繩);每條力綱在通貫到第II幅銅合金斜方網的下部水平綱索過程中不但與水平綱索連接,還與各種網衣連接;力綱需與網目相固定,銅合金斜方網采用每隔2目與力綱固定一次、高強尼龍經編網每隔3目固定一次,這種力綱與網目的特定固定方法,不但使銅合金斜方網得到保護,使高強尼龍經編網也得到可靠保護,而且安裝操作也方便、牢固安全;網箱網底采用高強尼龍經編網,在剪裁并拼接好的周長20m的正方形高強尼龍經編網的邊緣安裝綱索,為防止網底因自重過大出現漏斗形,在網底加裝十字交叉的直徑20mm三股乙綸高強繩(或三股高強改性丙綸繩)力綱,將安裝綱索和力綱后的高強尼龍經編網裝配在5mX5m的HDPE管框架上;HDPE管與第 II幅銅合金斜方網的下部水平綱索之間用超高強乙綸繩索進行連接;在5mX5m的HDPE管框架上均勻吊掛8個等重的沉塊(圖中的6),每個沉塊的重量均為5kg ;這就完成了網衣組合式淺海方形網箱的加工。
權利要求
1.網衣組合式淺海方形網箱的加工方法,采用高強繩索、高強尼龍經編網和銅合金斜方網,其特征是網箱的浮力系統采用高密度聚乙烯雙浮管正方形框架結構,框架采用的高密度聚乙烯浮管直徑200mm,兩排浮管平行,兩平行浮管之間用短管相連,兩平行浮管的垂直間距20 30cm;雙浮管的正方形框架內框尺度為5mX5m,內框與網箱箱體縱向第I幅網衣之間用高強乙綸繩索進行連接;兩排浮管框架下面排布觀只相同規格的圓柱形泡沫浮子,每個圓柱形泡沫浮子直徑X長度為45CmX80Cm;網箱的網衣系統采用 “第I幅高強尼龍經編網+第II幅銅合金斜方網+網箱網底用高強尼龍經編網”的網衣組合形式,其中第I幅網衣為高度2. Om雙層高強尼龍經編網,高強尼龍經編網的規格為 PA-210DX72-50mmWJL、第II幅網衣為高度3. Om銅合金斜方網,銅合金斜方網的網目邊長為3. 0cm、絲徑為2. 5mm,第I、II幅網衣之間的縱向連接采用高強網衣軟連接,網衣軟連接高度為0.細;網衣軟連接系由高度為1. 6m的高強乙綸網沿網片橫向折疊兩次后等目縫合而成的高強乙綸網,網目大小5cm ;銅合金斜方網在網箱中橫目使用,銅合金斜方網縱向每隔20目都用超高強網線沿網衣橫向每目固定一次;第II幅銅合金斜方網網衣的相鄰橫向連接采用高強網衣軟連接相連,相連后形成的第II幅銅合金斜方網的周長為20m,在第II 幅銅合金斜方網的上下邊緣均安裝水平綱索;網箱網底網衣采用高強尼龍經編網,在剪裁并拼接好的周長20m的正方形高強尼龍經編網的邊緣安裝綱索,安裝綱索后的周長20m的正方形高強尼龍經編網裝配在65 125mm管徑的正方形高密度聚乙烯管框架上,在該高密度聚乙烯管上每隔2. 5m打一個直徑5. Omm的小孔,小孔用于高密度聚乙烯管內外海水的貫通;正方形高密度聚乙烯管框架與第II幅銅合金斜方網下邊緣水平綱索之間用超高強繩索連接;在第I幅高強尼龍經編網、第II幅銅合金斜方網和網箱網底用高強尼龍經編網依序相連后,從第I幅高強尼龍經編網的上水平綱索開始沿網衣縱向安裝垂直力綱一直延伸到網箱網底;垂直力綱沿網箱水平方向每隔2. 5m安裝一條,各條垂直力綱都用直徑16mm的三股乙綸高強繩或三股高強改性丙綸繩;每條垂直力綱從第I幅高強尼龍經編網的上水平綱索通貫到第II幅銅合金斜方網的下部水平綱索并用雙死結相連;每條垂直力綱中間都與各幅網衣的水平綱索相交扎緊;除第I幅高強尼龍經編網的上水平綱索及第II幅銅合金斜方網的下部水平綱索使用直徑20mm的三股乙綸高強繩或三股高強改性丙綸繩外,其他水平綱索用直徑16mm的三股乙綸高強繩或三股高強改性丙綸繩;每條力綱在通貫到第 II幅銅合金斜方網的過程中與網衣網目相固定,銅合金斜方網采用每隔2目與力綱固定一次、高強尼龍經編網每隔3目固定一次;在網箱網底用正方形高密度聚乙烯管框架上均勻吊掛8個等重的沉塊,每個沉塊的重量均為^g。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網衣組合式淺海方形網箱的加工方法,其特征是在網箱網底加裝十字交叉的直徑20mm三股乙綸高強繩力綱或三股高強改性丙綸繩力綱。
全文摘要
網衣組合式淺海方形網箱的加工方法,涉及水養殖網箱。本發明提供一種加工淺海方形網箱的方法,本發明采用高強繩索、高強尼龍經編網和銅合金斜方網,其特征是網箱的浮力系統采用雙浮管正方形框架結構,兩排浮管框架下面排布28只相同規格的圓柱形泡沫浮子;網箱的網衣系統采用“第Ⅰ幅高強尼龍經編網+第Ⅱ幅銅合金斜方網+網箱網底用高強尼龍經編網”的網衣組合形式,網箱網底網衣安裝綱索后裝配在高密度聚乙烯管框架上;從第Ⅰ幅高強尼龍經編網的上水平綱索開始沿網衣縱向安裝垂直力綱一直延伸到網箱網底;網箱網底用高密度聚乙烯管框架上均勻吊掛8個等重的沉塊,每個沉塊的重量均為5kg。本發明適合在淺海方形網箱推廣應用。
文檔編號A01K61/00GK102239815SQ20101017033
公開日2011年11月16日 申請日期2010年5月10日 優先權日2010年5月10日
發明者石建高 申請人: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東海水產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