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植物保護監測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植物病蟲害監測裝置,具體涉及植物保護監測箱。
背景技術:
植物病蟲害的種類很多,發生和發展的規律不同,防治方法也因病蟲害性質的不 同而異,有些病蟲害只要用一種防治方法就可得到控制,但大多數病蟲害都要有幾種措施 相配合,才能得到較好的效果。在綜合防治中,病蟲害監測是前題,是研究病蟲害流行規律 和危害損失的基礎,也是確定治理策略和防治決策的關鍵。病蟲害監測的主要方法是通過在不同的單位空間內收集到的病蟲害數量及種類, 從而提供有針對性的防治方案。目前普遍所采用的工具是植物保護監測箱,該監測箱為一 個具有開口的箱體,箱體內放置有誘蟲藥物。但是,這種成型的監測箱在儲存和運輸時會占 用較大的空間,極不方便。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解決植物保護監測箱儲存和運輸時占空間大 的問題。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植物保護監測 箱,包括一矩形平板,所述矩形平板上設有三條相互平行的折痕線將該矩形平板依次劃分 成相互之間可折疊的頂板、左側板、底板和右側板,其中左、右側板形狀大小相同,頂板的長 度小于底板的長度,頂板的左側邊上設有向左延伸的第一粘接部,矩形平板的上表面上設 有一層不干膠層,頂板、左側板、底板和右側板依次折起后,第一粘接部粘接在右側板的外 表面上。在上述方案中,右側板的右側邊上設有向右延伸的第二粘接部,第二粘接部與頂 板的形狀大小相同,且折疊后第二粘接部與頂板的內表面粘接。在上述方案中,左側板、底板和右側板的前、后側面上分別設有向前、后延伸的擋 板,擋板與左側板、底板和右側板的連接處分別設有折痕線。在上述方案中,矩形平板的外表面上設有不干膠層。本實用新型,由一塊矩形板折疊而成,因此儲存與運輸非常方便。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剖面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折疊后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出詳細的說明。[0014]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一矩形平板10,所述矩形平板10上設有三條相互平 行的折痕線將該矩形平板依次劃分成相互之間可折疊的頂板1、左側板2、底板3和右側板 4,其中左、右側板2、4形狀大小相同,頂板1的長度小于底板3的長度,折疊后監測箱的截 面呈梯形。頂板1的左側邊上設有向左延伸的第一粘接部5,右側板4的右側邊上設有向右 延伸的第二粘接部6,第二粘接部6與頂板1的形狀大小相同,左側板2、底板3和右側板4 的前、后側面上分別設有向前、后延伸的擋板7,擋板7與左側板2、底板3和右側板4的連 接處分別設有折痕線,擋板7用于防止害蟲爬出。頂板1、左側板2、底板3和右側板4依次 折起后,第二粘接部6與頂板1的內表面粘接,第一粘接部5粘接在右側板4的外表面上, 如圖3所示,這樣,使得監測箱粘接更加牢固,不易散開。矩形平板10為紙板,其上表面上設有一層不干膠層11,誘蟲藥物粘貼在底板3上, 害蟲在誘蟲藥物的引誘下進入監測箱并被粘在監測箱的內壁上,為了增強效果,監測箱的 外壁上也設有一層不干膠12,如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實施方式,任何人應該得知在本實用新型的啟示下 作出的結構變化,凡是與本實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術方案,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 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植物保護監測箱,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矩形平板,所述矩形平板上設有三條相互平行的折痕線將該矩形平板依次劃分成相互之間可折疊的頂板、左側板、底板和右側板,其中左、右側板形狀大小相同,頂板的長度小于底板的長度,頂板的左側邊上設有向左延伸的第一粘接部,矩形平板的上表面上設有一層不干膠層,頂板、左側板、底板和右側板依次折起后,第一粘接部粘接在右側板的外表面上。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保護監測箱,其特征在于右側板的右側邊上設有向右延伸 的第二粘接部,第二粘接部與頂板的形狀大小相同,且折疊后第二粘接部與頂板的內表面 粘接。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保護監測箱,其特征在于左側板、底板和右側板的前、后 側面上分別設有向前、后延伸的擋板,擋板與左側板、底板和右側板的連接處分別設有折痕線。
4.如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植物保護監測箱,其特征在于矩形平板的外表面上設有 不干膠層。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植物保護監測箱,包括一矩形平板,所述矩形平板上設有三條相互平行的折痕線將該矩形平板依次劃分成相互之間可折疊的頂板、左側板、底板和右側板,其中左、右側板形狀大小相同,頂板的長度小于底板的長度,頂板的左側邊上設有向左延伸的第一粘接部,矩形平板的上表面上設有一層不干膠層,頂板、左側板、底板和右側板依次折起后,第一粘接部粘接在右側板的外表面上。本實用新型,由一塊矩形板折疊而成,因此儲存與運輸非常方便。
文檔編號A01G13/00GK201690923SQ2010202334
公開日2011年1月5日 申請日期2010年6月23日 優先權日2010年6月23日
發明者王濤 申請人:王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