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風能加倍沙水濾聚暴風減速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沙漠地區的暴風減速器,尤其是風能加倍沙水濾聚暴風 減速器。
背景技術:
目前,世界上公認的抑制沙漠蔓延的最有效的措施是植樹造林,但是從植樹到成 林,往往需要兩三年,時間周期太長,在已經由地理氣象條件形成的狂風所推動的沙漠向外 蔓延的勢頭下,采用植樹造林會變得很艱難,而樹苗在此種環境中成長更加困難,往往在樹 苗未長大之前,就已被風沙侵吞。
實用新型內容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周期較短的風能 加倍沙水濾聚暴風減速器。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風能加倍沙水濾聚暴風減速器,由依次連通的 喇叭形進風口、縱向通風道和排風口構成,其中,所述進風口大口端為受風端,小口端連接 所述縱向通風道底部;所述排風口呈錐狀,大口端連接所述縱向通風道頂部,小口端相對所 述大口端傾斜并向所述進風口方向延伸與所述進風口上部方向一致。特別是,還包括風機和風力發電系統,所述風力發電系統包括風力發電機,所述風 力發電機葉輪設置在所述縱向通風道內,所述風機的進風口或出風口設置在所述進風口 內,所述進風口的小口端設置風速感應器。其中,所述進風口小口端沿其橫截面依次設置沙過濾器和水過濾器,所述風速感 應器設置在水過濾器內側的進風口小口端或設置在所述縱向通風道底部。進一步地,還包括太陽能發電膜、蓄電池和控制器,與所述風力發電系統共同形成 風光互補發電系統。其中,所述的風力發電機為垂直軸風力發電機或渦輪式發電機。上述的結構,通過喇叭形進風口將沙漠中大范圍暴風引入其內經縱向通風道和 排風口 二次改變風向,與來風方向相反,利用喇叭進風口和錐狀排風口將風壓兩次增加形 成強氣流向暴風反方向噴射以達到緩解治理沙漠惡劣氣候,結構簡單、成本較低、制造周期 短,阻止暴風有顯著效果。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具體實施例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具體實施例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三具體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如圖1-3所示,本實用新型的風能加倍沙水濾聚暴風減速器第一具體實施例,由 依次連通的喇叭形進風口 1、縱向通風道2和排風口 3構成,其中,所述進風口大口端11為 受風端,小口端12連接所述縱向通風道底部;所述排風口呈錐狀,大口端21連接所述縱向 通風道頂部,小口端22相對所述大口端傾斜并向所述進風口方向延伸與所述進風口上部 方向一致。上述的結構,可采用多個此種風能加倍沙水濾聚暴風減速器一起使用,置于沙漠 區將所述進風口面朝迎風口設置,暴風吹經受風面面積較大的喇叭形進風口,進入縱向通 風道后沿其頂部的錐狀傾斜排風口向來風反方向排出,喇叭形進風口大口端受風進口能使 沙漠地區大范圍內風進入進風口,經小口端后風壓增大,風速增加,再經縱向通道及傾斜排 風口 二次改變風向,反向緩沖、降低沙漠地區風速,改善暴風氣候,錐狀排風口再次增加風 壓,使氣流經排風口沿來風反向噴射,結構簡單、成本較低、制造周期短,對阻止暴風能起到 立竿見影的顯著效果。作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具體實施例,進一步的為了利用風能發電,還包括風機和 風力發電系統,所述風力發電系統包括風力發電機4,所述風力發電機葉輪設置在所述縱向 通風道內,所述風機的進風口或出風口設置在所述進風口內,所述進風口的小口端設置風 速感應器。進風口是比風機的迎風口大幾倍的屏面面積,一般是十倍,例如發電機的風車正 面是1平方米,可控制大小的進風口是10平方米,使用風速感應器來控制進風口大小來保 證進入內風口的風速達到穩定的風速在最適應的速度(30-50Km/h間)。可控制風速和風 向的風出口把原來低風速,壓縮為幾倍的風力,向來風的反方向噴射,把風力發電機以上10 至20米高空風速,暴風雨,沙塵暴的風力減少10 %至90%。其中,所述進風口小口端沿其 橫截面依次設置沙過濾器5和水過濾器6,所述風速感應器設置在水過濾器內側的進風口 小口端或設置在所述縱向通風道底部。沙過濾器把風中的沙過濾,投入沙儲存庫,用于沙產 業生產做作。水過濾器把風中的水份過濾儲存在儲水池,用于溫室種植。進一步地,如圖2所示,還包括太陽能發電膜7、蓄電池和控制器,與所述風力發電 系統共同形成風光互補發電系統。作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三具體實施例,其中,所述的風力發電機為垂直軸風力發電 機(如圖3所示)或渦輪式發電機(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實施方式,不論在其形狀或結構上做任何變化,凡是利 用上述的風能加倍沙水濾聚暴風減速器都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變形,均應認為落在本實用 新型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一種風能加倍沙水濾聚暴風減速器,其特征在于,由依次連通的喇叭形進風口、縱向通風道和排風口構成,其中,所述進風口大口端為受風端,小口端連接所述縱向通風道底部;所述排風口呈錐狀,大口端連接所述縱向通風道頂部,小口端相對所述大口端傾斜并向所述進風口方向延伸與所述進風口上部方向一致。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風能加倍沙水濾聚暴風減速器,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風機和風 力發電系統,所述風力發電系統包括風力發電機,所述風力發電機葉輪設置在所述縱向通 風道內,所述風機的進風口或出風口設置在所述進風口內,所述進風口的小口端設置風速 感應器。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風能加倍沙水濾聚暴風減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進風口小口 端沿其橫截面依次設置沙過濾器和水過濾器,所述風速感應器設置在水過濾器內側的進風 口小口端或設置在所述縱向通風道底部。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風能加倍沙水濾聚暴風減速器,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太陽能發 電膜、蓄電池和控制器,與所述風力發電系統共同形成風光互補發電系統。
5.如權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風能加倍沙水濾聚暴風減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風 力發電機為垂直軸風力發電機或渦輪式發電機。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風能加倍沙水濾聚暴風減速器,為解決現有技術中對沙漠暴風氣候治理周期較長等問題而發明。包括由依次連通的喇叭形進風口、縱向通風道和排風口構成,所述進風口大口端為受風端,小口端連接所述縱向通風道底部;所述排風口呈錐狀,大口端連接所述縱向通風道頂部,小口端相對所述大口端傾斜并向所述進風口方向延伸與所述進風口上部方向一致。上述的結構,通過喇叭形進風口將沙漠中大范圍暴風引入其內經縱向通風道和排風口二次改變風向,與來風方向相反,利用喇叭進風口和錐狀排風口將風壓兩次增加形成強氣流向暴風反方向噴射以達到緩解治理沙漠惡劣氣候。
文檔編號A01G15/00GK201690854SQ2010202327
公開日2011年1月5日 申請日期2010年6月22日 優先權日2010年6月22日
發明者余國富 申請人:北京華夏高新國際科學醫學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