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大米加工用拋光粉收集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大米加工用設備,具體地說是一種拋光機,特別是涉及一種大米加工用拋光粉收集裝置。
背景技術:
在大米的精加工中,需對加工后的毛米進行拋光、色選和分級。由于拋光采用水, 所以拋光時產生的拋光粉(米糠粉)含有一定水份(含水率為M % 26 %)。在通過管道輸送時,經常發生粘附和堵塞現象,需定期清理,對大米加工的產量、質量都有影響。而且由于拋光粉含水率高,不宜保管、處理。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利用拋光機機體內熱量,對拋光粉進行烘干的大米加工用拋光粉收集裝置。本發明是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實現其發明目的的,一種大米加工用拋光粉收集裝置,它包括拋光機機體,拋光機機體內設有拋光機,拋光機下部設有收集斗,收集斗上設有與引風機連接的引風管,引風管的另一端與拋光機機體內相通并設有調節門,以調節引風管的進風量。本發明為保證對拋光粉的烘干,引風管內設有輔助電熱器。本發明所述輔助電熱器設在引風管的進風口處。由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較好的實現了發明目的,其結構簡單,利用拋光機機體內的余熱對輸送管道內的拋光粉進行烘干,使物料(含水率為14 % 16 %)在管道中輸送暢通,減少了停機清理時間,降低了檢修成本,提高了經濟效益;同時,副產品拋光粉易保管,拋光機配水量可調節到最佳值,提高了大米的光澤度、手感和延長了保鮮期。
圖1是現有技術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由圖1可知,在對毛米用拋光機進行拋光時,其產生的拋光粉(米糠粉)通過收集斗5、引風管4、沙克龍、關風器進行收集,由于拋光粉含有一定水份,輸送時,在管道、沙克龍和關風器內經常發生粘附和堵塞現象,需定期清理,而且由于拋光粉含水率高,不宜保管處理。由圖2可知,一種大米加工用拋光粉收集裝置,它包括拋光機機體3,拋光機機體3 內設有拋光機1,拋光機1下部設有收集斗5,收集斗5上設有與引風機連接的引風管4,引風管4的另一端與拋光機機體3內相通并設有調節門7,以調節引風管4的進風量。本發明為保證對拋光粉的烘干,引風管4內設有輔助電熱器6。本發明所述輔助電熱器6設在引風管4的進風口處。由于拋光機機體3相對封閉,電動機2散發的熱量使拋光機機體3內的溫度很高, 夏季在60°C 80°C,冬季也有40°C 60°C。因此本發明工作時,將拋光機機體3內的熱空氣引入引風管4,對管道內的拋光粉進行烘干,烘干后的拋光粉含水率為14 % 16 %,在管道中輸送暢通,減少了停機清理時間,降低了檢修成本,提高了經濟效益。需調節進風量大小時,可調節調節門7,以調節引風管4的進風量。當拋光機機體3內的溫度較低時,可開啟引風管4內的輔助電熱器6對管道內的空氣加熱,以保證拋光粉的含水率滿足要求。
權利要求
1.一種大米加工用拋光粉收集裝置,它包括拋光機機體(3),拋光機機體(3)內設有拋光機(1),拋光機(1)下部設有收集斗(5),收集斗(5)上設有與引風機連接的引風管(4),其特征是引風管(4)的另一端與拋光機機體(3)內相通并設有調節門(7),以調節引風管(4) 的進風量。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大米加工用拋光粉收集裝置,其特征是引風管(4)內設有輔助電熱器(6)。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大米加工用拋光粉收集裝置,其特征是輔助電熱器(6)設在引風管(4)的進風口處。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利用拋光機機體內熱量,對拋光粉進行烘干的大米加工用拋光粉收集裝置,它包括拋光機機體(3),拋光機機體(3)內設有拋光機(1),拋光機(1)下部設有收集斗(5),收集斗(5)上設有與引風機連接的引風管(4),其特征是引風管(4)的另一端與拋光機機體(3)內相通并設有調節門(7),以調節引風管(4)的進風量,本發明結構簡單,利用拋光機機體內的余熱對輸送管道內的拋光粉進行烘干,使物料(含水率為14%~16%)在管道中輸送暢通,減少了停機清理時間,降低了檢修成本,提高了經濟效益;同時,副產品拋光粉易保管,拋光機配水量可調節到最佳值,提高了大米的光澤度、手感和延長了保鮮期。
文檔編號B02B7/00GK102430443SQ20111037164
公開日2012年5月2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22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22日
發明者張正國, 楊衛華, 樊富強 申請人:口口香米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