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機播春棉寬膜覆蓋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機播春棉寬膜覆蓋的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棉農傳統的機播方式是以小行寬45cm-50cm,用膜寬度95cm,露地大行的行距一般在80cm左右。缺點是不能有效地提高地溫、降苗病、促進壯苗早發、增強后期棉田透光性實現穩產。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機播春棉寬膜覆蓋增產模式。本發明的解決方案是,其特征在于該方法是使用18馬力拖拉機帶動加寬式多功能棉花專用播種機,覆蓋小行寬度70cm, 比傳統小行加寬了 20cm-25cm,用膜寬度125cm,露地大行寬度90cm,播后地膜受光面寬度 100cm,比傳統覆蓋度增加了 30cm。農事生產措施與管理一、播種前的準備工作時間從3月中上旬——4月中旬。(1)施足底肥。每畝施蓮花有機肥50公分,尿素5公斤,磷酸二胺15公斤,硫酸鉀 20公斤,硫酸鋅1. 0公斤,硼砂1. 0公斤。(2)耕翻棉田。將肥料灑施均勻后及時耕翻棉田,耕翻深度以25公分左右。(3)整地造墑。距離播種10-15天造完墑,畝總用水量50-60立方米。(4)耙耢保墑。造墑后的幾天,要選準宜耙期及時耙耢保墑。要求耙耢結合,耙細耢平,無明暗坷垃,達到地平、墑好、上暄下實。(5)噴灑除草劑。砂瑯土棉田每畝用“農得鋤” 130-150毫升,土壤粘性稍大的棉田每畝用170-190毫升,兌水30-35公斤噴灑地面。(6)及時混土。混土深度2-4公分,邊噴除草劑邊混土,防止間隔時間過長,除草劑發生光解反應降低施藥效果。二、播種時間從4月20日-25日(1)行距采用大小行距種植,雙行播種。大行寬度90公分,小行寬度70公分,地
膜覆蓋小行。(2)密度每畝3200棵,株距26公分。(3)下種量每畝用包衣光籽1. 5公斤。采用機械條播方式,保證每米行內平均有種子17-19粒,使每畝實際下種量保證達到2. 7-2. 9斤,剩下的種子種在地頭或行間做預備
田ο(4)種肥結合播種施入種肥,每畝用復合肥(附5、P15、K15) 10公斤,離開播種行 10-12公分,施入土壤8公分以下,蓋土掩埋。(5)播種深度播種深度以2. 0-2. 5公分為宜,結合開溝、下種、施肥、覆土、鎮壓、
覆膜一次性完成。
三、苗期管理時間從4月底至6月上旬。(1)打孔放苗。兩片子葉在膜下變綠平展后,在光弱風小時抓緊打孔放苗,每穴放苗1-2棵。(2)早查苗補苗。個別落干的種子要在一旁洇水補墑蓋好地膜,促其盡快出土。無籽、爛籽的地方要盡快將預備苗移栽上。保證全苗率達95%以上。(3)早中耕松土。播種后4-5天即可在大行中耕松土,寬度以不損壞地膜為準,深度8-10公分,起到提溫散墑、減少苗病、促苗生長的作用。往后(下雨后除外)10天左右進行一次,但遇到降雨要增加中耕松土次數。(4)防病治蟲。一片真葉前后結合防治棉薊馬噴灑保治達和天豐素一次。過7-8 天噴灑1次乙蒜素和碩豐481混合溶液,保證棉苗無病生長。(5)早定苗。2-3片真葉期間定完苗,將病苗、弱苗、雜棵去掉,保留一棵壯苗(注意留苗距離均勻一致)。四、蕾期管理。時間從6月上旬至6月下旬(1)及時修棉。當第一個果枝出現時就可進行第一次修棉,把果枝以下營養枝(邊行和缺苗處除外)全部去掉。(2)合理化控。對旺長的棉花化控次數不少于兩次,第一次在初蕾期時,每畝用 97%縮節胺0. 25-0. 5克兌水20公斤,重點噴灑棉株頂部。第二次化控約在5_6個果枝出現時(指旺長棉田),每畝用97%縮節胺1. 0-1. 5克兌水25公斤,重點噴灑棉株主莖生長點及下部果枝邊心。為使棉株整齊、好看、便于田間管理,第1-2次化控應以人工進行,原則上噴灑旺株不旺壯株,噴高棵不噴矮棵。(3)及時治蟲。按照防治指標蚜蟲危害卷葉株率達到10-20%時進行防治,二代棉鈴蟲一般不做專項防治,但發生重的年份必須專項防治,當百株有卵達到了 300粒或百株有三齡以下幼蟲達20頭時就要防治;盲蝽象危害株率達3%或百株蟲量達到2-3頭時即可防治;防治紅蜘蛛要在受害葉片黃、白斑病株率達20-25%時進行防治,可局部防治(禁用菊酯類農藥)。(4)控制病害。蕾期主要是控制枯萎病,黃萎病次之。發病初期用65%代森錳鋅或50 %退菌特600-700倍液噴灑棉株,對已發病的棉株除噴灑棉棵外,還應結合用5 %菌毒清(水劑)300倍液灌根,每棵病株根部灌注藥液250毫升,8-10天進行一次,2-3次即可。(5)中耕松土、破膜培土。露地行在已往中耕松土的基礎上,6月上旬的中耕松土深度應達到10-12公分,并對小行在6月中旬開始結合破除地膜進行分次培土(當時遇到旱情應隨后隔行澆水),到6月底培土結束。往后逐步減少中耕松土次數,逐漸降低中耕松土深度。(6)澆水抗旱。6月中旬前后常會干旱少雨,當0-30公分土層含水量低于田間最大持水量的陽%時,必須澆水,采取隔行澆小水的辦法,每畝用水30立方米左右。此次澆水對產量影響較大。五、花鈴期的管理時間從6月下旬至8月底(1)重施花鈴肥。花鈴期要以氮肥為主,每畝用尿素化肥15公斤,硫酸鉀10公斤, 隔行施入行中間10公分左右的土層內蓋土掩埋。一般掌握在初花階段追施花鈴肥,若當時長勢太強,則推遲到棉株底部已有1-2個小鈴時追施。
(2)補施蓋頂肥。單株結鈴較多,群體長勢一般的棉花品種,應在7月25-30日追施蓋頂肥,每畝用尿素化肥5公斤左右。如果單株結鈴較少,但長勢較強的品種可不再追施蓋頂肥。(3)噴灑葉面肥。從8月上旬開始棉田噴施葉面肥,第一遍要噴“高鈣鎂”或光合微肥。第二遍噴施磷酸二氫鉀,第三遍噴施花蕾寶、綠風95等。往后以噴磷酸二氫鉀為主。 結鈴較多的棉花品種還應噴灑2. 0%尿素溶液。(4)合理化控。初花期、盛花期對長勢旺盛的棉花分別用97%縮節胺進行化控,每畝用量2. 0-2. 5克和2. 5-3. 0克,兌水30-40公斤。打頂心8_10天進行最后一次化控,每畝用97%縮節胺4. 0-4. 5克,兌水45公斤重點噴灑棉株外圍群尖。(5)適時打頂。打頂時間要依當時長勢來定,要遵循平頂小打正當時的原則。時間一般在7月18日開始至20日結束打完頂心。要求采取打掉一葉一心的方式,嚴防打大頂。(6)治蟲。紅蜘蛛有其局部發生的特點,應采取鏟除蟲源、控制點片,發現一棵治一圈,發現一點治一片的圈治方式,既省工、又省藥、效果突出(切忌使用菊酯類農藥);伏蚜比苗蚜繁殖快、危害重、防治難度大,防治時要加大藥液用量,重點噴灑葉片背面,做到徹底、干凈、不留殘蟲;此時更要重視三代棉鈴蟲的防治,此階段正值雨季,過多的雨水有降低棉株體內BT蛋白含量的因素,從而降低抗蟲活力,應抓住產卵高峰期突擊用藥,盡量做到治卵不見蟲;盲蝽蟓近年有越發嚴重趨勢,已成為減產損失較重的害蟲之一,防治時要利用早晨或傍晚盲蝽蟓在棉田活動猖獗的時間施藥效果突出。若蟲期防治收效更大。以上幾種害蟲的防治指標為棉蚜蟲以卷葉株率達5-7%;三代棉鈴以百株卵量達 80-120粒或百株幼蟲達15頭,四代棉鈴蟲百株幼蟲8-10頭;紅蜘蛛危害棉葉黃白斑株率達20-25% ;盲蝽蟓在棉花打頂之前危害株率達3%或百株蟲量達2-3頭,打頂之后被害株率達5%或百株蟲量達5頭時,必須防治。開花結鈴期間治蟲次數一般不少于7次。(7)防治病害。從8月中、上旬開始用95%惡霉靈觀00倍液噴霧,8-10天一次,連噴2-3次,對防治后期各類葉病、鈴病效果明顯。對黃、枯萎病初發病株噴灑50%退菌特或 65%代森鋅加入天豐素等混合噴霧控病發展效果明顯。對重病棵要采取噴灌結合的辦法, 灌根用40%菌核凈500倍液或高錳酸鉀粉劑500倍液,每棵灌入300毫升,7-8天一次,2-3 次即可回復。(8)抗旱排澇。中午有少量葉片萎蔫,近期無雨時就要隔行澆水,每畝澆水30-40 立方米。在抗旱的同時還要考慮防澇,打通排水渠道,清除田間阻埂,備好排水設備,做到大雨過后田間無積水。(9)田間去雜。去雜是保證品種純度的關鍵一關,在8月上旬應逐行查找雜棵,把不抗病、不抗蟲,株型、葉型、鈴型與眾不同的異株拔掉帶出田外集中處理。(11)及時修棉,將毛耳、贅芽及時去掉,盡量減少營養消耗。六、吐絮期管理時間從8月底至11月上旬(1)葉面噴肥。為使棉鈴充分成熟,增加鈴重和衣分,仍應堅持噴灑葉面肥,時間可持續到9月初。(2)修棉整枝。對成熟稍晚的棉田,應在9月5日前去完無效花,并將贅芽、空枝及底部黃葉打掉。(3)早摘爛鈴。為減少田間爛鈴病菌的傳播蔓延,提高種子花質量,應及早把日齡達40天以上的病斑鈴摘收帶出田外剝曬,當商品棉處理。(4)晚棉催熟。晚熟棉田于10月3日左右用藥催熟,每畝用40%乙烯利0. 3-0. 35 斤,兌水40-50公斤均勻噴霧。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一、覆膜行的加寬增大了地膜受光面,從棉花播種至6月中下旬,5cm 土壤增溫值達2. 5 0C -6. 1°C,比窄膜覆蓋增溫值高0. 2 °C -0. 5°C ;二、棉花出苗整齊,苗期病害減少;三、棉花發育提早,棉花苗期比窄膜覆蓋縮短1-2天,開花期提早到6月 25-27日,延長了開花結鈴期,對在有效時期內多開花、多結鈴、增鈴重有著較大意義;四、 提高了棉花產量。
具體實施例方式使用18馬力拖拉機帶動加寬式多功能棉花專用播種機,覆蓋小行寬度70cm,比傳統小行加寬了 20cm-25cm,用膜寬度125cm,露地大行寬度90cm,播后地膜受光面寬度 100cm,比傳統覆蓋度增加了 30cm。上面所述的實施例僅僅是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描述,并非對本發明的構思和范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發明設計構思的前提下,本領域中普通工程技術人員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作出的各種變型和改進,均應落入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本發明請求保護的技術內容,已經全部記載在權利要求書中。
權利要求
1. 一種機播春棉寬膜覆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是使用18馬力拖拉機帶動加寬式多功能棉花專用播種機,覆蓋小行寬度70cm,比傳統小行加寬了 20cm-25cm,用膜寬度 125cm,露地大行寬度90cm,播后地膜受光面寬度100cm,比傳統覆蓋度增加了 30cm。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機播春棉寬膜覆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是使用18馬力拖拉機帶動加寬式多功能棉花專用播種機,覆蓋小行寬度70cm,比傳統小行加寬了20cm-25cm,用膜寬度125cm,露地大行寬度90cm,播后地膜受光面寬度100cm,比傳統覆蓋度增加了30cm。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一、覆膜行的加寬增大了地膜受光面,從棉花播種至6月中下旬,5cm土壤增溫值達2.5℃-6.1℃,比窄膜覆蓋增溫值高0.2℃-0.5℃;二、棉花出苗整齊,苗期病害減少;三、棉花發育提早,棉花苗期比窄膜覆蓋縮短1-2天,開花期提早到6月25-27日,延長了開花結鈴期,對在有效時期內多開花、多結鈴、增鈴重有著較大意義;四、提高了棉花產量。
文檔編號A01G1/00GK102550344SQ20111043126
公開日2012年7月11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21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21日
發明者孟憲泉, 李鑫, 賀杰, 趙德彬, 趙長凱 申請人:山東鑫秋種業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