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造型臘梅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園藝造型技術領域,尤其涉及ー種造型臘梅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臘梅是我國特產的傳統名貴觀賞花木,在寒冬臘月盛開,枝桿蒼勁有力、花香清雅、花色純潔,有極強的觀桿、觀枝、觀花的藝術觀賞性。常見品種有素心臘梅、磬ロ臘梅、小花臘梅和狗爪臘梅,素心臘梅為臘梅中最名貴的品種。目前市場有許多造型植物,在四川西部主要用羅漢松、貼梗海棠、金彈子等為原材料以川派的造型手法進行造型,其中亭廊主要以紫薇為主。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根據臘梅的生態習性結合苗木造型的藝術特點,提供了ー種造型臘梅的制作方法。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了如下技術方案ー種造型臘梅的制作方法,包括原材料選擇、栽種和造型,步驟ー原材料選擇選老樁素心臘梅為原材料,規格為叢生或獨桿;步驟ニ 栽種(1)挖坑按照繪制的栽植定位圖放線,在放線處挖深20 30cm,直徑為大于土球直徑25 30cm的坑;(2)加肥和栽種將準備好的磷肥、餅肥同挖坑的土壤攪拌均勻,并回填部分碎土 ;栽種吋,將坑邊和土球邊的土順勢鏟平至底部夯實后,中間留有用于澆水的水圈;(3)澆水栽種完成后,用生根劑兌水漫灌直到澆透;(4)澆水隔天后進行覆土整形;步驟三造型造型方式為自然拉彎綁扎并結合剪式。進ー步的技術方案是,所述步驟一的老樁素心臘梅高度高于1.5m;獨桿規格為 40cm以下開枝,且老頭直徑大于25cm,所述老頭為根部和主桿交接的球狀部分。進ー步的技術方案是,所述步驟ニ的覆土整形后,若冬天種植須進行覆膜,覆膜須密封。進ー步的技術方案是,所述步驟三的造型包括選擇造型時間和材料、造型前期修整、樹桿定性、枝條造型、云片造型和修剪,具體如下(1)選擇造型時間和材料造型時間為毎年春末和初秋,造型材料前期以席草為主,后期以棕繩為主;(2)造型前期修整造型前對樹木進行整體觀察,修剪枯枝、殘枝,再根據造型需要將樹木進行角度調整;(3)樹桿定性因樹立形,首先確定整株樹的最高與最低及前后左右樹桿高度位置,將多余枝桿去除;
3
(4)枝條造型在春季待枝條長成半木質化吋,進行拉彎處理;(5)云片造型在初秋待拉彎枝條全木質化后,去除多余的拉彎枝條,確定出枝方向及角度,最后根據樹形采用捆、綁、扎的手法制作云片;(6)修剪修剪有截枝臘梅,留2 3個芽長,枝條要有變化,并因材制宜,根據觀賞功能的不同做出不同修剪,且枝條上揚。更進一歩的技術方案是,所述枝條造型中用頂、外側枝條進行拉彎處理,枝條長短為1 3彎,最后一個彎結束后,去除頂端優勢。更進一歩的技術方案是,所述云片造型采用擰的方法來改變枝的方向。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利用較短的時間,在原臘梅只觀其花、聞其香的特點上新增了賞其型,會其意的藝術效果;更加具體的表達了臘梅的自然隨性、清寒孤傲、凌雪傲骨的特征,大大的提高了臘梅的藝術文化、觀賞價值。(2)本發明根據樹體形態采用自然拉彎綁扎并結合剪式的造型手法,樣式多祥化, 因材而異,各具特色,樹勢飄逸且蒼勁有力。(3)本發明將我國特產傳統名貴觀賞花木臘梅毛坯加以利用,増加了農戶收入,產生了社會效益。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1ー種造型臘梅的制作方法,包括原材料選擇、栽種和造型,步驟ー原材料選擇選老樁素心臘梅為原材料,規格為叢生;步驟ニ 栽種(1)挖坑按照繪制的栽植定位圖放線,在放線處挖深20cm,直徑為大于土球直徑 25cm的坑;(2)加肥和栽種將準備好的磷肥、餅肥同挖坑的土壤攪拌均勻,并回填部分碎土 ;栽種吋,將坑邊和土球邊的土順勢鏟平至底部夯實后,中間留有用于澆水的水圈;(3)澆水栽種完成后,用生根劑兌水漫灌直到澆透;(4)澆水隔天后進行覆土整形;步驟三造型造型方式為自然拉彎綁扎并結合剪式。進ー步的技術方案是,所述步驟一的老樁素心臘梅高度為1. 5m。進ー步的技術方案是,所述步驟ニ的土球為包裹臘梅根系的球狀土壌。進ー步的技術方案是,所述步驟三的造型包括選擇造型時間和材料、造型前期修整、樹桿定性、枝條造型、云片造型和修剪,具體如下(1)選擇造型時間和材料造型時間為毎年春末和初秋,造型材料前期以席草為主,后期以棕繩為主;(2)造型前期修整造型前對樹木進行整體觀察,修剪枯枝、殘枝,再根據造型需要將樹木進行角度調整;(3)樹桿定性因樹立形,首先確定整株樹的最高與最低及前后左右樹桿高度位置,將多余枝桿去除;
(4)枝條造型在春季待枝條長成半木質化吋,進行拉彎處理;(5)云片造型在初秋待拉彎枝條全木質化后,去除多余的拉彎枝條,確定出枝方向及角度,最后根據樹形采用捆、綁、扎的手法制作云片;(6)修剪修剪有截枝臘梅,留2個芽長,枝條要有變化,并因材制宜,根據觀賞功能的不同做出不同修剪,且枝條上揚。更進一歩的技術方案是,所述枝條造型中用頂、外側枝條進行拉彎處理,枝條長短為1彎,最后一個彎結束后,去除頂端優勢。更進一歩的技術方案是,所述云片造型采用擰的方法來改變枝的方向。更進一歩的技術方案是,所述拉彎處理時有樹枝折斷,則將傷ロ用嫁接膜包好后再用黑膠布包好,枝條較粗的,在傷ロ處涂抹植物專用傷ロ涂抹劑并在嫁接膜包好后用棕繩纏繞傷ロ處,再用黑膠布包好。實施例ニー種造型臘梅的制作方法,包括原材料選擇、栽種和造型,步驟ー原材料選擇選老樁素心臘梅為原材料,規格為獨桿;步驟ニ 栽種(1)挖坑按照繪制的栽植定位圖放線,在放線處挖深30cm,直徑為大于土球直徑 30cm的坑;(2)加肥和栽種將準備好的磷肥、餅肥同挖坑的土壤攪拌均勻,并回填部分碎土 ;栽種吋,將坑邊和土球邊的土順勢鏟平至底部夯實后,中間留有用于澆水的水圈;(3)澆水栽種完成后,用生根劑兌水漫灌直到澆透;(4)澆水隔天后進行覆土整形;步驟三造型造型方式為自然拉彎綁扎并結合剪式。進ー步的技術方案是,所述步驟一的老樁素心臘梅高度為1. 8m ;獨桿規格為40cm 開枝,且老頭直徑為25cm,所述老頭為根部和主桿交接的球狀部分。進ー步的技術方案是,所述步驟ニ的土球為包裹臘梅根系的球狀土壌。進ー步的技術方案是,所述步驟ニ的覆土整形后,因冬天種植則進行覆膜,覆膜須密封。進ー步的技術方案是,所述步驟三的造型包括選擇造型時間和材料、造型前期修整、樹桿定性、枝條造型、云片造型和修剪,具體如下(1)選擇造型時間和材料造型時間為毎年春末和初秋,造型材料前期以席草為主,后期以棕繩為主;(2)造型前期修整造型前對樹木進行整體觀察,修剪枯枝、殘枝,再根據造型需要將樹木進行角度調整;(3)樹桿定性因樹立形,首先確定整株樹的最高與最低及前后左右樹桿高度位置,將多余枝桿去除;(4)枝條造型在春季待枝條長成半木質化吋,進行拉彎處理;(5)云片造型在初秋待拉彎枝條全木質化后,去除多余的拉彎枝條,確定出枝方向及角度,最后根據樹形采用捆、綁、扎的手法制作云片;(6)修剪修剪有截枝臘梅,留3個芽長,枝條要有變化,并因材制宜,根據觀賞功
5能的不同做出不同修剪,且枝條上揚。更進一歩的技術方案是,所述枝條造型中用頂、外側枝條進行拉彎處理,枝條長短為3彎,最后一個彎結束后,去除頂端優勢。更進一歩的技術方案是,所述云片造型采用擰的方法來改變枝的方向。更進一歩的技術方案是,所述拉彎處理時有樹枝折斷,則將傷ロ用嫁接膜包好后再用黑膠布包好,枝條較粗或傷ロ較嚴重的,在傷ロ處涂抹植物專用傷ロ涂抹劑并在嫁接膜包好后用棕繩纏繞傷ロ處,再用黑膠布包好。實施例三—種造型臘梅的制作方法,包括原材料選擇、栽種和造型,步驟ー原材料選擇選老樁素心臘梅為原材料,規格為獨桿;步驟ニ 栽種(1)挖坑按照繪制的栽植定位圖放線,在放線處挖深25cm,直徑為大于土球直徑 28cm的坑;(2)加肥和栽種將準備好的磷肥、餅肥同挖坑的土壤攪拌均勻,并回填部分碎土 ;栽種吋,將坑邊和土球邊的土順勢鏟平至底部夯實后,中間留有用于澆水的水圈;(3)澆水栽種完成后,用生根劑兌水漫灌直到澆透;(4)澆水隔天后進行覆土整形;步驟三造型造型方式為自然拉彎綁扎并結合剪式。進ー步的技術方案是,所述步驟一的老樁素心臘梅高度為ail ;獨桿規格為35cm開枝,且老頭直徑為30cm,所述老頭為根部和主桿交接的球狀部分。進ー步的技術方案是,所述步驟ニ的土球為包裹臘梅根系的球狀土壌。進ー步的技術方案是,所述步驟ニ的覆土整形后,因冬天種植,則進行覆膜,覆膜須密封。進ー步的技術方案是,所述步驟三的造型包括選擇造型時間和材料、造型前期修整、樹桿定性、枝條造型、云片造型和修剪,具體如下(1)選擇造型時間和材料造型時間為毎年春末和初秋,造型材料前期以席草為主,后期以棕繩為主;(2)造型前期修整造型前對樹木進行整體觀察,修剪枯枝、殘枝,再根據造型需要將樹木進行角度調整;(3)樹桿定性因樹立形,首先確定整株樹的最高與最低及前后左右樹桿高度位置,將多余枝桿去除;(4)枝條造型在春季待枝條長成半木質化吋,進行拉彎處理;(5)云片造型在初秋待拉彎枝條全木質化后,去除多余的拉彎枝條,確定出枝方向及角度,最后根據樹形采用捆、綁、扎的手法制作云片;(6)修剪修剪有截枝臘梅,留3個芽長,枝條要有變化,并因材制宜,根據觀賞功能的不同做出不同修剪,且枝條上揚。更進一歩的技術方案是,所述枝條造型中用頂、外側枝條進行拉彎處理,枝條長短為2彎,最后一個彎結束后,去除頂端優勢。更進一歩的技術方案是,所述云片造型采用擰的方法來改變枝的方向。
更進一歩的技術方案是,所述拉彎處理時有樹枝折斷,則將傷ロ用嫁接膜包好后再用黑膠布包好,枝條較粗或傷ロ較嚴重的,在傷ロ處涂抹植物專用傷ロ涂抹劑并在嫁接膜包好后用棕繩纏繞傷ロ處,再用黑膠布包好。
權利要求
1.ー種造型臘梅的制作方法,包括原材料選擇、栽種和造型,其特征在于步驟ー原材料選擇選老樁素心臘梅為原材料,規格為叢生或獨桿;步驟ニ 栽種(1)挖坑按照繪制的栽植定位圖放線,在放線處挖深20 30cm,直徑為大于土球直徑 25 30cm的坑;(2)加肥和栽種將準備好的磷肥、餅肥同挖坑的土壤攪拌均勻,并回填部分碎土;栽種時,將坑邊和土球邊的土順勢鏟平至底部夯實后,中間留有用于澆水的水圈;(3)澆水栽種完成后,用生根劑兌水漫灌直到澆透;(4)澆水隔天后進行覆土整形;步驟三造型造型方式為自然拉彎綁扎并結合剪式。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ー種造型臘梅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一的老樁素心臘梅高度高于1. 5m ;獨桿規格為40cm以下開枝,且老頭直徑大于25cm。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ー種造型臘梅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ニ的覆土整形后,若冬天種植須進行覆膜,覆膜須密封。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ー種造型臘梅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三的造型包括選擇造型時間和材料、造型前期修整、樹桿定性、枝條造型、云片造型和修剪,具體如下(1)選擇造型時間和材料造型時間為毎年春末和初秋,造型材料前期以席草為主,后期以棕繩為主;(2)造型前期修整造型前對樹木進行整體觀察,修剪枯枝、殘枝,再根據造型需要將樹木進行角度調整;(3)樹桿定性因樹立形,首先確定整株樹的最高與最低及前后左右樹桿高度位置,將多余枝桿去除;(4)枝條造型在春季待枝條長成半木質化吋,進行拉彎處理;(5)云片造型在初秋待拉彎枝條全木質化后,去除多余的拉彎枝條,確定出枝方向及角度,最后根據樹形采用捆、綁、扎的手法制作云片;(6)修剪修剪有截枝臘梅,留2 3個芽長,枝條要有變化,并因材制宜,根據觀賞功能的不同做出不同修剪,且枝條上揚。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ー種造型臘梅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枝條造型中用頂、外側枝條進行拉彎處理,枝條長短為1 3彎,最后一個彎結束后,去除頂端優勢。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ー種造型臘梅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云片造型采用擰的方法來改變枝的方向。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園藝造型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造型臘梅的制作方法,包括原材料選擇、栽種和造型,選老樁素心臘梅為原材料,規格為叢生或獨桿,造型方式為自然拉彎綁扎并結合剪式。本發明利用較短的時間,在原臘梅只觀其花、聞其香的特點上新增了賞其型,會其意的藝術效果;根據樹體自然形態采用自然拉彎綁扎再結合剪式的造型手法,樣式多樣化,因材而異,各具特色,樹勢飄逸且蒼勁有力;將我國特產傳統名貴觀賞花木臘梅毛坯加以利用,增加了農戶收入,產生了社會效益。
文檔編號A01G1/00GK102550251SQ20121000766
公開日2012年7月11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11日 優先權日2012年1月11日
發明者但曉靈, 孫妙夫, 湯瀟 申請人:成都苗夫現代苗木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