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水生植物栽種裝置及栽種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利用水生植物治理水體環境的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水生植物栽種裝置,還涉及利用該裝置栽種水生植物的方法。
背景技術:
水生植物是水生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吸收水體中的氮、磷等營養物質, 吸附懸浮顆粒物,抑制低等藻類生長,富集重金屬等作用。在污染湖泊、河流等水體的修復治理工作中,水生植物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現有的水生植物栽種技術較多。按栽種、投放形式可分為兩大類型①將水生植物栽種在大型籬笆、圍堰等裝置中,再將裝置投放在水體中。這種大型裝置會將自然水體分割成半獨立的小區域,阻礙了自然水體的水流交換,使生物籬隔離的水體變為死水或半死水; 其次,籬笆、圍堰體積龐大,會侵占水面面積;且構建籬笆、圍堰所需的沙石、木樁沉于河道或湖濱帶,也會造成河道或湖濱帶的淤積。②采用工人下水手工栽種或將石塊系于植物根部,投入湖底。工人下水栽種只適用于水深較淺的地方,水深較深則無法實施。石塊系于植物根部投入湖底的方法,受水動力作用影響較大。在水流湍急的地方,植物根部不易順利固定、扎根于底泥內,植株成活率低;且水下地形復雜,投放區坡度及湖底底泥厚度均會影響投放植株的成活率。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可在種植過程中選擇湖底底泥較厚區域扦插,便于植物根系固定扎根于底泥中,提高植物存活率,且不阻礙水流,不侵占水面,不促淤的水生植物栽種裝置。本發明還提供了利用該水生植物栽種裝置栽培水生植物的方法。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種水生植物栽種器,該栽種器包括固定樁、扦插桿和至少I個栽種籠,水生植物可裝放在所述栽種籠中,栽種籠上開有可供植物根系伸出的孔;所述栽種籠可固定安裝在固定樁上;固定樁和扦插桿可拆卸式連接。其中,所述栽種籠的底部設有尖刺。其中,所述固定樁頂部設有懸掛架,所述栽種籠懸掛在懸掛架上,固定樁的底部為錐形狀。其中,所述栽種籠為4個;所述懸掛架設為十字形懸掛架;所述栽種籠懸掛在十字形懸掛架上。其中,所述扦插桿的底部安裝有固定夾,所述固定夾用于夾持固定樁頂部的懸掛架。其中,所述固定夾包括至少兩個爪,爪身上端連接牽引彈簧,下端套有固定環,所述固定環連接牽引鋼絲。
其中,所述扦插桿由多根連接桿組裝而成,所述連接桿之間可拆卸連接。其中,所述扦插桿為不銹鋼材料。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水生植物栽種方法,該栽種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將水生植物裝放入栽種籠中;將栽種籠固定在固定樁上;將固定樁固定在扦插桿上,在扦插桿的按壓下將固定樁及栽種籠伸入水中,并插入底泥;拆卸扦插桿,完成水生植物栽種。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發明水生植物栽種器適用于湖泊、河流,尤其是水深較深、水動力較強水域的水生植物種植,水生植物根系容易固定扎根于底泥中,提高植物存活率,且不阻礙水流,不侵占水面,不促淤。
圖I為本發明水生植物栽種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I之栽種籠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I之固定樁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圖I之扦插桿的結構示意圖。其中,I :栽種籠;2 :固定粧;3 :桿插桿;101 :尖刺;201 :十子形懸掛架;202 :維形樁;301 :螺紋接頭;302 :固定夾;303 :鋼管;304 :鋼圈;305 :鋼絲。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加以說明,應當注意,具體實施例不以任何方式對本發明加以限制,依據本發明的教導所作得任何變更或替換,均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如圖1-4所示,本實施例水生植物栽種器分為三個部分栽種籠I、固定樁2和扦插桿3。栽種籠I用于裝放水生植物。形狀為直徑約10厘米的球形。材質為竹條。頂部開口,可放入2-3株水生植物。周身有孔洞,便于植物根系伸出。底部設置長約3-5厘米的尖刺101,便于栽種籠I插入、固定在底泥中。固定樁2用于懸掛栽種籠1,并在扦插桿3的作用下插入底泥,固定在底泥中。固定樁2為長約20厘米的木樁。頂部為十字形懸掛架201,木質,可同時懸掛4個栽種籠I。 底部削成尖銳的錐形樁202,便于在扦插桿3的按壓下插入底泥,固定栽種籠I。扦插桿3用于扦插固定樁2。材質為鋼管。每節鋼管303長約I米,各段鋼管303 由螺紋接頭301連接,可按水深連接不同長度。底部裝配不銹鋼固定夾302,固定夾302上部固定在扦插桿鋼管303上,下部可夾住固定樁2頂部的懸掛架201。固定夾302上部由彈簧牽引,夾身套有活動鋼圈304,鋼圈304連接鋼絲305。固定夾302夾嘴夾住固定樁2時, 手動下移鋼圈304,卡住固定夾302,使其閉合;待扦插桿3需要脫離固定樁2時,拉動鋼絲 305連接的鋼圈304,使其上移,將固定夾302張開,移開扦插桿3。利用上述裝置進行水生植物栽種時,將水生植物放在鳥巢式栽種籠I中,栽種籠懸掛于固定樁2上(本實施例中具有4個栽種籠,具體實施時可根據需要增加或減少),扦插桿3夾住固定樁2,將其送入水中,按壓入底泥中,松開固定樁2,完成栽種。
采用上述水生植物栽種器進行水生植物栽種可以獲得良好的效果,下面通過兩個栽種實例進行說明。應用實施例I2010年10月,滇池“十一五”水專項滇池武警醫院試驗區采用本發明水生植物栽種裝置栽種睡蓮(Nymphaea alba)、穿葉眼子菜(Potamogeton perfoliatus Linn)、苦草 (Vallisneria natans)三種水生植物。一共投放20籠(平均生物量見表I)。2011年水生植物生長狀況良好,成活率為100%。說明本發明水生植物栽種裝置適用于湖泊水生植物種植。表I. 2011年水生植物生物量表
權利要求
1.一種水生植物栽種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樁、扦插桿和至少I個栽種籠,水生植物裝放在所述栽種籠中,栽種籠上開有可供植物根系伸出的孔;所述栽種籠固定安裝在固定樁上;所述固定樁和扦插桿可拆卸式連接。
2.如權利要求I所述水生植物栽種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栽種籠的底部設有尖刺。
3.如權利要求I所述水生植物栽種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樁頂部設有懸掛架,所述栽種籠懸掛在懸掛架上,固定樁的底部為錐形。
4.如權利要求3所述水生植物栽種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栽種籠為4個;所述懸掛架設為十字形懸掛架;所述栽種籠懸掛在十字形懸掛架上。
5.如權利要求3或4所述水生植物栽種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扦插桿的底部安裝有固定夾,所述固定夾用于夾持固定樁頂部的懸掛架。
6.如權利要求5所述水生植物栽種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夾包括至少兩個爪,爪身上端連接牽引彈簧,下端套有固定環,所述固定環連接牽引鋼絲。
7.如權利要求I所述水生植物栽種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扦插桿由多根連接桿組裝而成,所述連接桿之間可拆卸連接。
8.如權利要求I所述水生植物栽種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扦插桿為不銹鋼材料。
9.使用權利要求I所述水生植物栽種裝置栽種水生植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將水生植物裝放入栽種籠中;將栽種籠固定在固定樁上;將固定樁固定在扦插桿上,在扦插桿的按壓下將固定樁及栽種籠伸入水中,并插入底泥;松卸扦插桿,完成水生植物栽種。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利用水生植物治理水體環境的技術,公開了一種水生植物栽種裝置及其栽種方法。本發明包括固定樁、扦插桿和至少1個栽種籠,水生植物可裝放在所述栽種籠中,栽種籠上開有可供植物根系伸出的孔;所述栽種籠可固定安裝在固定樁上;固定樁和扦插桿可拆卸式連接。本發明適用于湖泊、河流,尤其是水深較深、水動力較強水域的水生植物種植,水生植物根系容易固定扎根于底泥中,提高植物存活率,且不阻礙水流,不侵占水面,不促淤。
文檔編號A01C14/00GK102598934SQ20121007623
公開日2012年7月25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21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21日
發明者劉嫦娥, 李 杰, 楊逢樂, 段昌群, 陳靜 申請人:云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