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甜菜挖掘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挖掘裝置,特別是關于一種與輪式拖拉機配套使用的甜菜挖掘裝置。
背景技術:
甜菜是世界上僅次于甘蔗而居第二位的經濟價值較高的糖量作物。甜菜挖掘收獲作業是甜菜生產過程的重要過程,是保證甜菜增產增收的關鍵環節。挖掘收獲機械是甜菜現代農業生產不可缺少的機械裝備,可極大減輕甜菜收獲過程的勞動強度、提高生產效率,增加農民收入。現在應用中的甜菜挖掘裝置形式多樣,普遍存在下述缺點1)多數挖掘裝置沒有限位機構,挖掘部件入土深度不穩定,波動較大;2)挖掘部件多為被動件,挖掘阻力大,適應性和工作穩定性差;3)挖掘部件行距調節不便,塊根有側漏,對不同土壤條件的地塊作業適應性差,影響挖掘效果。如4TWZ-4型甜菜收獲機的滑掌、圓盤組合式挖掘部件。工作時,甜菜在滑掌和圓盤的共同作用下挖出,并進入后方的輸送清選部件,含土量較多;滑掌和圓盤為被動件,受土壤條件的影響,入土效果不佳,適應性相對較差。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適應各種土壤條件、調整方便、工作穩定、阻力小、安全可靠的甜菜挖掘裝置。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以下技術方案一種甜菜挖掘裝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機架、組合式挖掘部件和傳動系統;所述機架包括第一橫向梁、第二橫向梁、第一縱向梁和第二縱向梁;所述第一橫向梁與所述第二橫向梁之間設置有第三橫向梁;所述機架上設置有牽引裝置;所述組合式挖掘部件包括圓盤起拔器和振動挖掘器;所述圓盤起拔器包括一圓盤輪軸臂架,所述圓盤輪軸臂架的一端連接所述第三橫向梁,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三橫向梁與所述第一橫向梁之間,且其上對稱設置有兩條連接軸,兩條所述連接軸的另一端均通過軸承連接一輪轂,兩所述輪轂上均連接一圓盤;兩所述縱向梁位于所述第一橫向梁一側的下方分別設置有一偏心輪,兩所述偏心輪通過第一傳動軸連接;所述振動挖掘器包括連接所述第一傳動軸的挖掘鏟,所述挖掘鏟位于兩所述圓盤之間的斜下方;所述傳動系統包括設置在所述第二橫向梁上的齒輪箱,所述齒輪箱的輸入端連接動力裝置,輸出端分別連接第二傳動軸和齒輪油泵;所述第二傳動軸通過鏈輪傳動裝置帶動所述偏心輪轉動;所述齒輪油泵的輸入端連接設置在所述機架上的油箱,輸出端連接設置在所述機架上的液壓馬達,所述液壓馬達的動力輸出端連接兩所述圓盤中的其中一個圓盤。所述牽弓丨裝置包括設置在所述第一橫向梁上的牽引架,所述牽弓丨架向所述第二橫向梁的上方傾斜,所述牽引架上設置有兩個加強板,兩個所述加強板的另一端間隔焊接在所述第二橫向梁上。所述圓盤包括內圓環和外圓環,所述內圓環與所述外圓環通過間隔設置的若干輻條連接,所述內圓環通過輪轂和軸承連接所述圓盤輪軸臂架上的所述連接軸,所述外圓環的外周向設置呈鋸齒形;所述圓盤上設置堵漏盤,所述堵漏盤包括一連接圓環,所述連接圓環上呈發散狀間隔設置有若干軸條,所述堵漏盤的所述連接圓環與所述圓盤上的所述內圓環同心連接,所述堵漏盤上的所述軸條與所述圓盤上的所述輻條間隔交替設置。所述組合式挖掘部件共有兩套,間隔設置在所述機架上;所述機架上設置有兩個所述液壓馬達,兩所述液壓馬達的動力輸入端連接所述齒輪油泵的輸出端,兩所述液壓馬達的動力輸出端分別對應連接兩套所述組合式挖掘部件中的兩圓盤位于外側的一個圓盤。所述鏈輪傳動裝置包括設置在所述第一縱向梁上的軸承座,所述軸承座支撐所述第二傳動軸,所述第二傳動軸的末端連接第一鏈輪,第一鏈輪通過第一鏈條連接設置在所述第一縱向梁上靠近所述第一橫向梁位置上的第 二鏈輪,所述第二鏈輪上同心設置第三鏈輪,所述第三鏈輪通過第二鏈條連接設置在所述第一縱向梁下方的第四鏈輪,所述第四鏈輪通過傳動軸連接位于所述第一縱向梁下方的偏心輪。本發明由于采取以上技術方案,其具有以下優點1、本發明通過在機架上設置齒輪箱和齒輪油泵,將拖拉機提供的動力傳遞給液壓馬達和振動挖掘鏟;液壓馬達將動力傳遞給機架上的雙圓盤機構;振動挖掘鏟能夠在保證挖掘深度的情況下,對甜菜起到一定的提升效果,同時由于挖掘鏟的振動,增加了土壤流動的順暢,避免了挖掘部件的堵塞,可以增加挖掘部件的入土性能,減少工作組力,提高甜菜的起拔效果。2、本發明用液壓馬達將動力傳遞給圓盤,可以不受圓盤連接軸空間位置的限制,同時便于挖掘部件行距的調整。3、本發明由于振動式挖掘鏟的偏心凸輪結構,決定了挖掘鏟的振幅,限定了入土深度,有利于甜菜的提升,并增加了土壤流動的順暢,避免了堵塞;4、本發明的圓盤外側設置有堵漏盤,堵漏盤可改變圓盤漏土孔的間隙,減少甜菜塊根在挖掘過程中的側漏和損傷,適應不同的收獲工作環境和土壤條件。本發明結構緊湊合理、制造工藝簡單,調整方便,造價低廉,挖掘深度穩定,工作順暢,土壤無壅堵,運行可靠,可廣泛用于甜菜的挖掘過程中。
圖I是本發明立體結構示意2是本發明總體結構主視示意3是本發明總體結構右視示意4是本發明總體結構俯視示意5是本發明圓盤結構示意6是本發明堵漏盤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的描述。如圖I所示,本發明包括機架10、組合式挖掘部件20和傳動系統30。如圖I所示,本發明的機架10采用矩形管材焊接而成,整體呈矩形,其包括第一橫向梁101和第二橫向梁102、第一縱向梁103和第二縱向梁104,兩根橫向梁的長度大于兩根縱向梁的長度;第一橫向梁101和第二橫向梁102之間、靠近第二橫向梁102的位置設置有第三橫向梁105,第三橫向梁105與第一橫向梁101和第二橫向梁102平行。第一橫向梁101上設置有一牽引架106,牽引架106向第二橫向梁102的上方傾斜,牽引架106上設置有兩個加強板107,兩個加強板107的另一端間隔焊接在第二橫向梁102上。牽引架106和兩個加強板107形成一個三點懸掛牽引裝置,三點懸掛牽引裝置用于連接拖拉機。如圖I 4所示,本發明的組合式挖掘部件20共有兩套,間隔對稱設置在機架10上。兩套組合式挖掘部件的結構相同,僅以一套為例進行說明。每一套組合式挖掘部件20均包括一圓盤起拔器和一振動挖掘器;圓盤起拔器包括一圓盤輪軸臂架201,圓盤輪軸臂架201的一端通過螺栓設置在機架10的第三橫向梁105上,圓盤輪軸臂架201的另一端傾斜向下,位于第三橫向梁105和第一橫向梁101之間,且其上對稱設置有兩條連接軸,兩條連接軸的另一端通過軸承連接兩個輪轂,兩個輪轂上均通過螺栓連接一圓盤202,形成雙圓盤機構,兩個圓盤202上均通過螺栓連接一堵漏盤203。兩個縱向梁位于第一橫向梁101 —側的下端分別設置有一向下的支架204,兩個支架204上均設置有一偏心輪205,兩個偏心輪205通過第一傳動軸206連接;振動挖掘器包括設置在第一傳動軸206上的挖掘鏟套筒207,挖掘鏟套筒207通過螺栓連接一挖掘鏟208,挖掘鏟208對應位于一個雙圓盤機構的斜下方。通過調節挖掘鏟套筒207上的螺栓的安裝孔位,可以改變挖掘鏟套筒207與第一傳動軸206的相對位置,以便調整挖掘行距。 如圖I 4所示,傳動系統30包括設置在機架10的第二橫向梁102上、兩個加強板107之間的齒輪箱301,齒輪箱301的輸入端連接拖拉機的動力輸出軸,齒輪箱301的輸出端分別連接第二傳動軸302和齒輪油泵303。第二傳動軸302與第二橫向梁102平行,通過設置在第一縱向梁103上的軸承座支撐,且在第二傳動軸302的末端設置第一鏈輪304,第一鏈輪304通過第一鏈條305連接設置在第一縱向梁103上靠近第一橫向梁101位置上的第二鏈輪306,第二鏈輪306上同心設置第三鏈輪307,第三鏈輪307通過第二鏈條308連接設置在第一縱向梁103下端支架204上的第四鏈輪309,第四鏈輪309通過傳動軸連接位于第一縱向梁103下方的偏心輪205。齒輪油泵303的輸入端連接設置在機架10上的油箱310,輸出端連接兩個液壓馬達311,兩個液壓馬達311設置在機架10的第三橫向梁105上,兩個液壓馬達311的動力輸出端分別對應連接兩套組合式挖掘部件中的雙圓盤機構中外側的一個圓盤202 ;即兩個雙圓盤機構中位于外側的圓盤202為主動圓盤,動力通過液壓馬達311提供,位于內側的圓盤202為被動圓盤,動力由被動圓盤與地面的摩擦力提供,可以有效增加圓盤202的入土性能,保證起拔甜菜的效果。如圖5所示,圓盤202是包括內圓環209和外圓環210的雙圓環結構,內圓環209和外圓環210之間通過間隔設置的若干輻條211連接,內圓環209用于連接輪轂,外圓環210的外周向設置呈鋸齒形,入土時,起到松散土壤,起拔甜菜的作用。如圖6所示,堵漏盤203包括一連接圓環212,連接圓環212上呈發散狀間隔設置有若干軸條213,堵漏盤203的連接圓環212與圓盤202的內圓環209同心連接,堵漏盤203上的軸條213與圓盤202上的輻條211間隔交替設置;可通過堵漏盤203與圓盤22不同的安裝位置,改變圓盤202上的輻條211與堵漏盤203上的軸條213的相對間隙,以此減少甜菜塊根在挖掘過程中的側漏和損傷。本發明的操作方法為機架10前部的三點懸掛牽引裝置與拖拉機連接。動力通過拖拉機的動力輸出軸傳給安裝在機架10上的齒輪箱301,一部分動力通過第二傳動軸302帶動第一鏈輪304轉動,并利用第一鏈條305傳動第二鏈輪306,第二鏈輪306帶動同心設置的第三鏈輪307轉動,第三鏈輪307通過第二鏈條308帶動第四鏈輪309轉動,進而帶動偏心輪205轉動,偏心輪205通過第一傳動軸206實現挖掘鏟208的振動,挖掘鏟208能夠在保證挖掘深度的情況下,對甜菜起到一定的提升效果,同時由于挖掘鏟208的振動,增加了土壤流動的順暢,避免了挖掘部件的堵塞;另一部分動力帶動安裝在齒輪箱301后方的齒輪油泵303轉動,進而驅動安裝在機架10上的液壓馬達311轉動,帶動兩個雙圓盤機構中位于外側的圓盤202轉動,該圓盤202為主動圓盤,位于內側的圓盤202為被動圓盤,動力由被動圓盤202與地面的摩擦力提供,圓盤202轉動,能夠實現圓盤的主動切土,增加入土效果,保證起拔甜菜的效果。 上述各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發明,其中各部件的結構、連接方式等都是可以有所變化的,凡是在本發明技術方案的基礎上進行的等同變換和改進,均不應排除在本發明的 保護范圍之外。
權利要求
1.一種甜菜挖掘裝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機架、組合式挖掘部件和傳動系統; 所述機架包括第一橫向梁、第二橫向梁、第一縱向梁和第二縱向梁;所述第一橫向梁與所述第二橫向梁之間設置有第三橫向梁;所述機架上設置有牽引裝置; 所述組合式挖掘部件包括圓盤起拔器和振動挖掘器;所述圓盤起拔器包括一圓盤輪軸臂架,所述圓盤輪軸臂架的一端連接所述第三橫向梁,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三橫向梁與所述第一橫向梁之間,且其上對稱設置有兩條連接軸,兩條所述連接軸的另一端均通過軸承連接一輪轂,兩所述輪轂上均連接一圓盤;兩所述縱向梁位于所述第一橫向梁一側的下方分別設置有一偏心輪,兩所述偏心輪通過第一傳動軸連接;所述振動挖掘器包括連接所述第一傳動軸的挖掘鏟,所述挖掘鏟位于兩所述圓盤之間的斜下方; 所述傳動系統包括設置在所述第二橫向梁上的齒輪箱,所述齒輪箱的輸入端連接動力裝置,輸出端分別連接第二傳動軸和齒輪油泵;所述第二傳動軸通過鏈輪傳動裝置帶動所述偏心輪轉動;所述齒輪油泵的輸入端連接設置在所述機架上的油箱,輸出端連接設置在所述機架上的液壓馬達,所述液壓馬達的動力輸出端連接兩所述圓盤中的其中一個圓盤。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甜菜挖掘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牽引裝置包括設置在所述第一橫向梁上的牽引架,所述牽引架向所述第二橫向梁的上方傾斜,所述牽引架上設置有兩個加強板,兩個所述加強板的另一端間隔焊接在所述第二橫向梁上。
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甜菜挖掘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圓盤包括內圓環和外圓環,所述內圓環與所述外圓環通過間隔設置的若干輻條連接,所述內圓環通過輪轂和軸承連接所述圓盤輪軸臂架上的所述連接軸,所述外圓環的外周向設置呈鋸齒形;所述圓盤上設置堵漏盤,所述堵漏盤包括一連接圓環,所述連接圓環上呈發散狀間隔設置有若干軸條,所述堵漏盤的所述連接圓環與所述圓盤上的所述內圓環同心連接,所述堵漏盤上的所述軸條與所述圓盤上的所述輻條間隔交替設置。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甜菜挖掘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圓盤包括內圓環和外圓環,所述內圓環與所述外圓環通過間隔設置的若干輻條連接,所述內圓環通過輪轂和軸承連接所述圓盤輪軸臂架上的所述連接軸,所述外圓環的外周向設置呈鋸齒形;所述圓盤上設置堵漏盤,所述堵漏盤包括一連接圓環,所述連接圓環上呈發散狀間隔設置有若干軸條,所述堵漏盤的所述連接圓環與所述圓盤上的所述內圓環同心連接,所述堵漏盤上的所述軸條與所述圓盤上的所述輻條間隔交替設置。
5.如權利要求I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種甜菜挖掘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組合式挖掘部件共有兩套,間隔設置在所述機架上;所述機架上設置有兩個所述液壓馬達,兩所述液壓馬達的動力輸入端連接所述齒輪油泵的輸出端,兩所述液壓馬達的動力輸出端分別對應連接兩套所述組合式挖掘部件中的兩圓盤位于外側的一個圓盤。
6.如權利要求I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種甜菜挖掘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鏈輪傳動裝置包括設置在所述第一縱向梁上的軸承座,所述軸承座支撐所述第二傳動軸,所述第二傳動軸的末端連接第一鏈輪,第一鏈輪通過第一鏈條連接設置在所述第一縱向梁上靠近所述第一橫向梁位置上的第二鏈輪,所述第二鏈輪上同心設置第三鏈輪,所述第三鏈輪通過第二鏈條連接設置在所述第一縱向梁下方的第四鏈輪,所述第四鏈輪通過傳動軸連接位于所述第一縱向梁下方的偏心輪。
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甜菜挖掘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鏈輪傳動裝置包括設置在所述第一縱向梁上的軸承座,所述軸承座支撐所述第二傳動軸,所述第二傳動軸的末端連接第一鏈輪,第一鏈輪通過第一鏈條連接設置在所述第一縱向梁上靠近所述第一橫向梁位置上的第二鏈輪,所述第二鏈輪上同心設置第三鏈輪,所述第三鏈輪通過第二鏈條連接 設置在所述第一縱向梁下方的第四鏈輪,所述第四鏈輪通過傳動軸連接位于所述第一縱向梁下方的偏心輪。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甜菜挖掘裝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機架、組合式挖掘部件和傳動系統;機架包括第一、第二橫向梁之間的第三橫向梁,第一、第二縱向梁;組合式挖掘部件包括圓盤輪軸臂架,圓盤輪軸臂架的一端連接第三橫向梁,另一端連接兩條連接軸,兩條連接軸的另一端均連接一圓盤;兩縱向梁位于第一橫向梁一側的下方分別設置有一偏心輪,兩偏心輪通過第一傳動軸連接;第一傳動軸上設置有挖掘鏟,挖掘鏟位于兩圓盤之間的斜下方;傳動系統包括設置在第二橫向梁上的齒輪箱,其輸入端連接動力裝置,輸出端分別連接第二傳動軸和齒輪油泵;第二傳動軸通過鏈輪傳動裝置帶動偏心輪轉動;齒輪油泵的輸入端連接油箱,輸出端連接液壓馬達,液壓馬達的動力輸出端連接兩圓盤中的其中一個圓盤。
文檔編號A01D25/04GK102668798SQ201210141569
公開日2012年9月19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9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9日
發明者史嵩, 張東興, 王方艷, 祁兵, 胡國勇, 蘇益明 申請人:中國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