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糧倉糧庫保質防霉變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糧食防霉變【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糧倉糧庫保質防霉變方法。在糧倉糧庫的內部所有墻面、地板和天花板上在圈場內的墻面上噴涂或粉刷殺毒滅菌的混合材料;在糧倉糧庫的通風口、門、窗均安裝用殺毒滅菌的混合材料噴涂或粉刷的網;對進入糧倉糧庫的人員、糧食、工具、用品經紫外線進行滅菌處理,殺滅附于人員或其他物品表面的霉菌;糧食存放于梁包內,梁包由下而上逐層疊置,梁包每隔一層放置量子新能發生器,量子新能發生器的放置間距為0.4~0.6m。本發明可以使糧倉糧庫內的各類霉菌殺滅率達到90%以上,大大降低發霉的可能性。
【專利說明】一種糧倉糧庫保質防霉變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糧食防霉變【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糧倉糧庫保質防霉變方法。【背景技術】
[0002]目前的糧倉糧庫的貯存糧食使用的方法多為化學方法或其他諸如利用臭氧、微波、紫外線、殺蟲劑、消毒劑等貯糧方法,這些貯糧方法都會對人們的健康造成威脅,同時糧倉中的糧食由于在長期的存放中,周圍沒有一種維持生存的最佳條件,使它們的原子基團的振轉運動基頻處于能夠維持正常存活的能量場來提高糧食在休眠期的抗病能力。因此容易出現霉變,糧食品質因此隨著時間延長而下降,其口感和各項指標下降,黃曲霉菌滋生造成糧倉糧庫的糧食霉爛浪費。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一種能夠有效解決。
[0004]本發明的目的主要是通過下述方案得以實現的:
[0005]一種糧倉糧庫保質防霉變方法,其特征在于:
[0006]在糧倉糧庫的內部所有墻面、地板和天花板上在圈場內的墻面上噴涂或粉刷殺毒滅菌的混合材料;
[0007]在糧倉糧庫的通風口、門、窗均安裝用殺毒滅菌的混合材料噴涂或粉刷的網;
[0008]對進入糧倉糧庫的人員、糧食、工具、用品經紫外線進行滅菌處理,殺滅附于人員或其他物品表面的霉菌;
[0009]糧食存放于梁包內,梁包由下而上逐層疊置,梁包每隔一層放置量子新能發生器,量子新能發生器的放置間距為0.4-0.6m。
[0010]所述混合材料為防水涂料、遠紅外發射粉、電氣石粉和納米銀粉的混合物;
[0011]所述量子新能發生器為內置遠紅外能量顆粒和能夠產生負離子的電氣石顆粒的小型容器。
[0012]其中,所述混合材料中各組分的重量比為防水涂料:遠紅外發射粉:電氣石粉:納米銀粉=10: 2-3: I-1.5: 0.2-0.5。
[0013]所述糧倉糧庫的通風口、門、窗上安裝的網噴涂或粉刷的混合材料厚度為0.1-
0.3mm,網孔在2-3mm。
[0014]所述量子新能發生器內的遠紅外能量顆粒直徑為4-8mm,電氣石顆粒直徑為3-4mm ο
[0015]由上述技術方案可知,本發明對糧倉內部的環境進行殺菌,同時在梁包內設置量子新能發生器。量子新能發生器吸收環境的溫度,連續發射遠紅外線,該遠紅外頻率與糧食的原子基團振轉運動基頻一致,從而產生共振吸收,使糧食的細胞能量增強,加之環境中電氣石的作用釋放出負離子,改善了糧倉糧庫內環境,使之壽命延長,健康活力增強,并增強了自身的抗病毒能力,又降低了霉變的風險。提高糧食的品質,存放時間延長I倍。且本發明可以使糧倉糧庫內的各類霉菌殺滅率達到90%以上,大大降低發霉的可能性。
【具體實施方式】
[0016]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具體說明。
[0017]實施例1:
[0018]一種糧倉糧庫保質防霉變方法:
[0019]首先,在糧倉糧庫的內部所有墻面、地板和天花板上在圈場內的墻面上噴涂或粉刷殺毒滅菌的混合材料;所述混合材料為防水涂料、遠紅外發射粉、電氣石粉和納米銀粉的混合物,該混合物各組分的重量比為防水涂料:遠紅外發射粉:電氣石粉:納米銀粉=10: 2:1: 0.3。
[0020]其次,在糧倉糧庫的通風口、門、窗均安裝用殺毒滅菌的上述混合材料噴涂或粉刷的不銹鋼網或塑料網;混合材料厚度為0.2mm,網孔為2_。
[0021]再次,對進入糧倉糧庫的人員、糧食、工具、用品經紫外線進行滅菌處理,殺滅附于人員或其他物品表面的霉菌;
[0022]最后,糧食存放于梁包內,梁包由下而上逐層疊置,梁包每隔一層放置內置有直徑為5mm的遠紅外能量顆粒和直徑為3mm的電氣石顆 粒。量子新能發生器的放置間距為0.4m。
[0023]實施例2:
[0024]一種糧倉糧庫保質防霉變方法:
[0025]首先,在糧倉糧庫的內部所有墻面、地板和天花板上在圈場內的墻面上噴涂或粉刷殺毒滅菌的混合材料;所述混合材料為防水涂料、遠紅外發射粉、電氣石粉和納米銀粉的混合物,該混合物各組分的重量比為防水涂料:遠紅外發射粉:電氣石粉:納米銀粉=10: 2: 1.5: 0.5。
[0026]其次,在糧倉糧庫的通風口、門、窗均安裝用殺毒滅菌的上述混合材料噴涂或粉刷的不銹鋼網或塑料網;混合材料厚度為0.2mm,網孔為2_。
[0027]再次,對進入糧倉糧庫的人員、糧食、工具、用品經紫外線進行滅菌處理,殺滅附于人員或其他物品表面的霉菌;
[0028]最后,糧食存放于梁包內,梁包由下而上逐層疊置,梁包每隔一層放置內置有直徑為8mm的遠紅外能量顆粒和直徑為4mm的電氣石顆粒。量子新能發生器的放置間距為0.6m。
[0029]由上述技術方案可知,本發明對糧倉內部的環境進行殺菌,同時在梁包內設置量子新能發生器。量子新能發生器吸收環境的溫度,連續發射遠紅外線,該遠紅外頻率與糧食的原子基團振轉運動基頻一致,從而產生共振吸收,使糧食的細胞能量增強,加之環境中電氣石的作用釋放出負離子,改善了糧倉糧庫內環境,使之壽命延長,健康活力增強,并增強了自身的抗病毒能力,又降低了霉變的風險。提高糧食的品質,存放時間延長I倍。且本發明可以使糧倉糧庫內的各類霉菌殺滅率達到90%以上,大大降低發霉的可能性。
[0030]顯然,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對本發明進行各種改動和變型而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范圍。這樣,倘若對本發明的這些修改和變型屬于本發明權利要求及其等同技術的范圍之內,則本發明也包含這些改動和變型在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糧倉糧庫保質防霉變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糧倉糧庫的內部所有墻面、地板和天花板上在圈場內的墻面上噴涂或粉刷殺毒滅菌的混合材料; 在糧倉糧庫的通風口、門、窗均安裝用殺毒滅菌的混合材料噴涂或粉刷的網; 對進入糧倉糧庫的人員、糧食、工具、用品經紫外線進行滅菌處理,殺滅附于人員或其他物品表面的霉囷; 糧食存放于梁包內,梁包由下而上逐層疊置,梁包每隔一層放置量子新能發生器,量子新能發生器的放置間距為0.4-0.6m。 所述混合材料為防水涂料、遠紅外發射粉、電氣石粉和納米銀粉的混合物; 所述量子新能發生器為內置遠紅外能量顆粒和能夠產生負離子的電氣石顆粒的小型容器。
2.如權I所述 的糧倉糧庫保質防霉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材料中各組分的重量比為防水涂料:遠紅外發射粉:電氣石粉:納米銀粉=10: 2-3: I-1.5: 0.2-0.5。
3.如權I所述的糧倉糧庫保質防霉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糧倉糧庫的通風口、門、窗上安裝的網噴涂或粉刷的混合材料厚度為0.1-0.3mm,網孔在2-3_。
4.如權I或2或3所述的糧倉糧庫保質防霉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子新能發生器內的遠紅外能量顆粒直徑為4-8mm,電氣石顆粒直徑為3-4_。
【文檔編號】A01F25/14GK103444379SQ201210176350
【公開日】2013年12月18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30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30日
【發明者】胡錦耀, 莊國明 申請人:鶴山市雷迅新農機械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