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核桃仁溫控炒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炒鍋,尤其是一種核桃仁溫控炒鍋。
背景技術:
現有的核桃仁食品是用簡單的爐具經人工翻炒而成。因爐具的溫度不可控制,容易使鍋內的核桃仁炒糊,導致核桃仁的質量不合格;因鍋內的核桃仁需人工不斷地翻炒,提高了工人的勞動強度,從而降低了生產效率。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核桃仁溫控炒鍋,解決了核桃仁易糊的問題,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提高了生產效率。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核桃仁溫控炒鍋,包括灶臺,其特征在于灶臺的爐膛內裝有液化氣灶頭,液化氣灶頭的上方設有平底鍋,平底鍋上設有支撐架,支撐架上裝有電機減速機總成,電機減速機總成上的主軸與設置在平底鍋內的旋轉軸連接,旋轉軸上設有橫軸, 橫軸上裝有刀片,平底鍋內還設有熱電偶,熱電偶懸吊于支撐架上,熱電偶的上端與溫控儀連接;所述灶臺上設有出料口,出料口延伸至平底鍋內,出料口處設有擋板。對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限定,所述刀片的橫截面與鍋底的傾斜角為3(Γ45度。有益效果采用本發明,通過電動翻炒刀的翻炒,代替了人工翻炒,降低了工人的工作強度,提高了生產效率;因平底鍋內裝有熱電偶,通過溫控儀報警提示,可控制核桃仁的翻炒溫度,解決了產品易糊的問題,保證核桃仁的出油率能達到最高,油質最佳。本發明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制作成本低。
圖I是本發明的主視圖。圖2是本發明的右視圖。圖中I是灶臺,2是液化氣灶頭,3是平底鍋,4是支撐架,5是電機減速機總成,6是旋轉軸,7是橫軸,8是刀片,9是熱電偶,10是溫控儀,11是出料口,12是擋板。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I所示,核桃仁溫控炒鍋,包括灶臺1,灶臺I的爐膛內裝有液化氣灶頭2,液化氣灶頭2的上方設有平底鍋3,平底鍋3的上方設有支撐架4,支撐架4上裝有電機減速機總成5,電機減速機總成5上的主軸與設置在平底鍋3內的旋轉軸6連接,旋轉軸6上設有橫軸7,橫軸7上裝有刀片8,平底鍋3內還設有熱電偶9,熱電偶9懸吊于支撐架4上, 熱電偶9的上端與溫控儀10連接;所述灶臺I上設有出料口 11,出料口 11延伸至平底鍋3 內,出料口 11上設有擋板12。如圖2所示,所述刀片8的橫截面與鍋底的傾斜角為3(Γ45度。這樣是為了加大刀片與核桃仁的接觸面積,提高了核桃仁的流動性,可使核桃仁均勻地分布在鍋底上,從而達到核桃仁受熱均勻的目的;刀片的橫截面與鍋底的傾斜角也可以為90度,同樣能對核桃仁進行翻炒,因豎直的刀片降低了核桃仁的流動性,使核桃仁不能均勻地分布在鍋底上,導致核桃仁受熱不均,影響了核桃仁的加工質量。本發明工作原理核桃仁通過支撐架4上的進料口放入鍋內,打開液化氣灶頭2對平底鍋加熱,電機減速機5帶動刀片8翻炒,隨著鍋內溫度不斷升高,熱電偶9將實際溫度反映給溫控儀10,當達到指定溫度時(180°C ±2°C),溫控儀10發出報警提示(說明核桃仁已加工好),關閉液化氣灶頭2,取出擋板12,核桃仁通過電機減速機5旋轉至出料口 11內。所述的灶臺由磚壘成, 也可以用金屬或石料制成。因磚壘成的灶臺,可使平底鍋整體置于在灶臺內,灶臺可對平底鍋起到保溫作用,使平底鍋受熱均勻,保證了加工后的產品質量,也因灶臺降低了平底鍋散熱速度,從而達到節能的目的。雖然金屬或石料制成的灶臺,同樣能達到本發明的目的,但不能對平底鍋起到保溫作用,也不能降低平底鍋散熱速度;因此,為了達到最佳效果,使用由磚壘成的灶臺。
權利要求
1.核桃仁溫控炒鍋,包括灶臺,其特征在于灶臺的爐膛內裝有液化氣灶頭,液化氣灶頭的上方設有平底鍋,平底鍋上設有支撐架,支撐架上裝有電機減速機總成,電機減速機總成上的主軸與設置在平底鍋內的旋轉軸連接,旋轉軸上設有橫軸,橫軸上裝有刀片,平底鍋內還設有熱電偶,熱電偶懸吊于支撐架上,熱電偶的上端與溫控儀連接;所述灶臺上設有出料口,出料口延伸至平底鍋內,出料口上設有擋板。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核桃仁溫控炒鍋,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片與鍋底的傾斜角為30 45度。
全文摘要
核桃仁溫控炒鍋,包括灶臺,灶臺的爐膛內裝有液化氣灶頭,液化氣灶頭的上方設有平底鍋,平底鍋上設有支撐架,支撐架上裝有電機減速機總成,電機減速機總成上的主軸與設置在平底鍋內的旋轉軸連接,旋轉軸上設有橫軸,橫軸上裝有刀片,平底鍋內還設有熱電偶,熱電偶懸吊于支撐架上,熱電偶的上端與溫控儀連接;所述灶臺上設有出料口,出料口延伸至平底鍋內,出料口處設有擋板。本發明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制作成本低。
文檔編號A23N12/08GK102715847SQ20121018684
公開日2012年10月10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8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8日
發明者張德元 申請人:湖北五龍河食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