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退癥大鼠模型的構建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醫學評價、檢測方法,尤其涉及一種醫學實驗動物實驗方法。
背景技術:
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退癥是一種最常見的新生兒代謝疾病(congenital hypothyroidism, CH),國外報道新生兒發病率為1/3000 1/4000,我國的發病率約為1/2000,主要表現為體格生長和神經精神發育障礙。早期診斷和治療可防止神經、精神損傷的發生或發展,否則將導致嚴重的智力受損和代謝異常。甲狀腺是人體最大的內分泌腺體,主要作用是合成甲狀腺激素。甲狀腺濾泡是甲狀腺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單位,由外周的單層濾泡上皮細胞和被圍在中央的濾泡腔組成。濾 泡腔內充滿膠體,其主要成分是甲狀腺球蛋白,它參與甲狀腺激素的合成。人體中的甲狀腺激素包括三碘甲狀腺原氨酸(T3)和四碘甲狀腺原氨酸(T4),其中T3是它的主要活性形式,而T4則是T3的前體和(或)儲備形式。甲狀腺激素具有全面促進組織細胞分化、生長及發育成熟的作用,是機體正常生長、發育必不可缺少的因素。Gull早在1874年就認識到先天甲狀腺功能低下與智力遲鈍、身材矮小為特征的克汀病的關系。甲狀腺功能減退患兒常表現青春期滯后。甲狀腺激素是胎兒、新生兒腦發育的關鍵激素,尤其是對腦和骨骼的正常發育。在胚胎時期,T3和T4能誘導神經生長因子和某些酶的合成,能促進神經元骨架的發育,促進神經元增值分化、突起和突觸的形成,促進膠質細胞的生長和髓鞘的形成。甲狀腺激素可刺激骨化中心的發育和成熟,使軟骨骨化,促進長骨和牙齒生長。在兒童的生長發育過程中,甲狀腺激素和生長激素(GH)具有協同作用。甲狀腺激素缺乏時可影響GH的正常作用,導致長骨生長緩慢和骨骺愈合延遲。此外,T3和糖皮質激素可增強GH的基因轉錄,使GH的生成增加,所以缺乏T3的動物GH和胰島素樣生長因子(IGF)的分泌均減少。人類胎兒在11周前甲狀腺不具備濃集碘和合成甲狀腺激素的能力,胎兒生長發育所需要的甲狀腺激素必須由母體提供。嚙齒類動物從胚胎期第14d至出生后4w需要足量的甲狀腺激素,如果這一時期甲狀腺激素功能低下或者分泌不足,就會影響胎兒大腦皮層、海馬、小腦等正常的發育,會對腦的學習記憶能力造成影響。建立在病理生理機制上更接近于人類的動物模型是研究人類疾病形成和發展過程的基礎。目前,復制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退癥動物模型的方法,除了手術切除甲狀腺、破壞甲狀腺組織而外,還有化學藥物誘導和飼喂低碘飲食限制碘攝入等方法。如雌鼠在交配前3個月和孕期給予低濃度丙基硫氧嘧啶可誘導暫時性低甲狀腺素血癥動物模型,發現其仔代學習記憶功能低下;將孕鼠從妊娠第Id至仔鼠出生第30d飲用含甲硫咪唑的自來水誘導甲狀腺功能低下仔鼠,發現仔鼠學習記憶能力明顯減退,說明甲狀腺激素對腦的發育極其重要。然而,手術切除甲狀腺、破壞甲狀腺組織,以及化學藥物誘導雖然能夠誘發甲狀腺功能減退癥,但這是一種特例;這種非自然因素所致甲狀腺功能減退癥在臨床實踐中并不常見。低碘攝入雖然是導致甲狀腺功能減退癥的一種常見因素,但只是部分致病因素,不能完整客觀的反映該病癥的致病原因。目前,通過物理方法培育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退癥大鼠的相關文獻未見報道。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退癥大鼠模型的構建方法,它能夠通過物理方法培育出患有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退癥的大鼠,從而為該病癥致病機制、診斷、治療以及預防的研究提供一種新的途徑和可能。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具體步驟如下
(1)選用體重220 240g的成年SD大鼠進行適應性飼養;
(2)7d后每天對雌性SD大鼠進行復合刺激處理,連續5周;所述復合刺激處理包括
a、束縛刺激,前3d每天用束縛籠對雌性SD大鼠進行適應性束縛30min,以后每天束縛180min ;
b、力竭刺激,將雌性SD大鼠放入水溫20±2°C的水池中游泳,前3d每天適應性游泳30min,以后每天游泳IOOmin或至力竭;
C、夾尾刺激,每天用卵圓鉗鉗夾雌性SD大鼠尾部lmin,鉗夾力度以雌鼠不適、掙扎、發 出哀叫為度;
(3)將經過上述復合刺激處理的雌性SD大鼠按2:1比例與雄性SD大鼠合籠,繁殖下一代;繁殖的仔鼠即為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退癥大鼠。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還可以在步驟(2)中增加低溫刺激,從而有利于同時滿足血清甲狀腺激素水平、生長發育特征和行為學指標要求的個體出現將雌性SD大鼠放入4±2°C的水池中游泳,前3d每天游泳5min,以后每天游泳30min或至力竭。同理,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還可以在步驟(2)中增加在饑餓刺激每隔4 5天隨機對雌性SD大鼠禁食24h。與現有技術比較,本發明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完全采用純物理手段培育出患有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退癥的大鼠,從而為該病癥致病機制、診斷、治療以及預防的研究提供一種新的途徑和可能。實驗證明,本發明方法具有較好的穩定性和可重復性。以下是將本發明方法培育的仔鼠與正常飼養方法培育的仔鼠所作的一組對比實驗
(1)選擇體重為220 260g、3月齡的雌性SD大鼠44只、雄性SD大鼠22只,適應性飼養7d后將雌性SD大鼠隨機分為正常組(n=22)和模型組(n=22);
(2)對雄性SD大鼠和正常組雌性SD大鼠正常飼養、不給予任何刺激,按本發明方法對模型組雌性SD大鼠實施束縛刺激、力竭刺激和夾尾刺激;
(3)將正常組的雌性SD大鼠22只與雄性SD大鼠11只合籠、將模型組的雌性SD大鼠22只與另外11只雄性SD大鼠合籠,合籠后查陰栓,查到陰栓為妊娠第0d,單籠飼養,合籠5d后仍未見陰栓的雌鼠也轉入單籠飼養;
(4)孕鼠自然分娩后分別記錄正常組及模型組每窩仔鼠數量,于第1、7、14、21、28天稱取每只仔鼠體重,測量每只仔鼠身長和尾長,測量數據見表I ;
(5)仔鼠出生21天后斷奶,第30天隨機選取正常組和模型組各12窩,每窩隨機選取I只仔鼠進行曠場實驗和Morris水迷宮實驗,測量數據見表2 ;
(6)水迷宮實驗結束后第2d,從正常組和模型組仔鼠中各隨機選取的12只仔鼠處死,按酶聯免疫吸附測定法測定血清TRH、TSH、T3> T4激素水平,測量數據見表3。表I :仔鼠0-4周生長發育情況
權利要求
1.一種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退癥大鼠模型的構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步驟如下 (1)選用體重220 240g的成年SD大鼠進行適應性飼養; (2)7d后每天對雌性SD大鼠進行復合刺激處理,連續5周;所述復合刺激處理包括 a、束縛刺激,前3d每天用束縛籠對雌性SD大鼠進行適應性束縛30min,以后每天束縛180min ; b、力竭刺激,將雌性SD大鼠放入水溫20±2°C的水池中游泳,前3d每天適應性游泳30min,以后每天游泳IOOmin或至力竭; C、夾尾刺激,每天用卵圓鉗鉗夾雌性SD大鼠尾部lmin,鉗夾力度以雌鼠不適、掙扎、發出哀叫為度; (3)將經過上述復合刺激處理的雌性SD大鼠按2:1比例與雄性SD大鼠合籠,繁殖下一代;繁殖的仔鼠即為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退癥大鼠。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退癥大鼠模型的構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的復合刺激處理還包括低溫刺激將雌性SD大鼠放入4±2°C的水池中游泳,前3d每天游泳5min,以后每天游泳30min或至力竭。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退癥大鼠模型的構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的復合刺激處理還包括饑餓刺激每隔4 5天隨機對雌性SD大鼠禁食24h。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退癥大鼠模型的構建方法,屬于醫學實驗動物實驗方法;旨在提供一種利用物理手段培育患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退癥的大鼠,從而為該病癥致病機制、診斷、治療以及預防的研究提供一種新的途徑和可能。其方法是選用成年雌性SD大鼠連續5周進行束縛、力竭、夾尾等復合刺激處理,然后與正常雄性SD大鼠合籠,繁殖下一代;繁殖的仔鼠即為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退癥大鼠。本發明方法具有較好的穩定性和可重復性,是一種利用物理手段復制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退癥動物模型的方法。
文檔編號A01K67/02GK102715126SQ20121020598
公開日2012年10月10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21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21日
發明者吳曙光, 王興友, 王明鎮, 艾世鵬, 錢寧 申請人:貴陽中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