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藍莓組培種苗工廠化繁育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種苗繁育方法,是一種藍莓組培種苗工廠化繁育方法。
背景技術:
藍莓(Blueberry)為杜胃$花科(Ericaceae)越橘屬(Vaccinium. SPP)灌木類衆果果樹,是目前世界上主要的小果類果樹之一,具有很高的保健功能,在醫藥、化妝、食用色素和食品加工等行業具有廣泛用途。藍莓果實除含有一般水果所含的有機酸、維生素和礦物質外,還富含不飽和脂肪酸、鞣花酸和多種生物活性物質,低糖、低脂肪,抗氧化能力居所有果品、蔬菜之首。因而被國際糧農組織列為五大健康食品之一,堪稱“世界水果之王”,是近幾年來發展最迅速的集營養與保健于一身的第3代果樹品種,風靡歐美。我國藍莓引種工作始于20世紀80年代中期,引種規模日益擴大,種苗生產供不應 求。有關藍莓品種的繁殖和組織培養研究較多,但有關其無根苗誘導生根的研究較少。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藍莓組培種苗工廠化繁育方法。為達到此目的,本發明的藍莓組培種苗工廠化繁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I)生根培養當繼代增殖叢生芽生長至3 5cm高時,將叢生芽切成單芽,轉接至生根培養基中在光照條件下進行生根培養,獲得試管苗;所述生根培養基以1/4MW培養基作為基本培養基(附表I),并添加濃度為20g/L的蔗糖、濃度為6g/L的卡拉膠,pH為5. 8 6. 2。(2)試管苗移栽將步驟(I)所得試管苗移栽入體積比為3 7的珍珠巖-泥炭土混合基質中培養,即得藍莓組培種苗。進一步,步驟(I)所述培養溫度為25土1°C,光照強度為1500 25001ux,光照時間為每天12 16小時;進一步,步驟(I)所述光照強度為15001UX,光照時間為每天12小時;進一步,步驟(I)當繼代增殖叢生芽生長至3 5cm高時,將叢生芽切成單芽,轉
接至增殖培養基。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發明系統地進行了藍莓生根培養和試管苗移栽等研究工作,建立并優化藍莓組培種苗工廠化繁育方法芽苗生根率達100%,根系健壯且有側芽萌發;移栽成活率高,且芽苗健壯,生長快;本發明方法周期短,成本低,完全能滿足大面積規模化栽培的需要,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其中圖I藍莓生根照片
圖2藍莓工廠化繁育照片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將參照附圖,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詳細的描述。本發明以重慶市永川區黃瓜山藍莓為實驗材料,系統地進行了生根培養和試管苗移栽等研究工作,建立并優化了藍莓組培種苗工廠化繁育方法。I、生根培養基的優化將繼代增殖叢生芽中生長健壯、株高為3 5cm的芽苗轉接至5種不同激素濃度配比的生根培養基,在光照條件下進行生根培養,獲得試管苗;生根培養基以1/4MW、1/2麗、1/4CQM6、1/2CQM6培養基為基本培養基(基本培養基的配方如表1_4所示)。表I生根培養基以1/4MW
權利要求
1.藍莓(LM3)組培種苗工廠化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生根培養當生長健壯的繼代增殖叢生芽生長至3 5cm高時,將叢生芽切成單芽,轉接至生根培養基中,在光照條件下進行生根培養,獲得試管苗;所述生根培養基代碼為1/4MW,具體由如下質量濃度的原料混合配制而成,該培養基不包括IBA和NAA在內的任何激素
2.藍莓組培種苗工廠化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I)所述培養溫度為25土1°C,光照強度為1500 25001ux,光照時間為每天12 16小時。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藍莓組培種苗工廠化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I)所述光照強度為15001uX,光照時間為每天12小時。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藍莓(LM3)組培種苗工廠化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1/4MW培養基作為生根培養基,該培養基不包括IBA和NAA在內的任何激素下。本發明建立了藍莓組培種苗工廠化繁育方法芽苗生根率達100%,根系健壯且有側芽萌發;移栽成活率高,且芽苗健壯,生長快;本發明方法周期短,成本低,完全能滿足大面積規?;耘嗟男枰?,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文檔編號A01H4/00GK102823499SQ20121034963
公開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0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0日
發明者黃科, 劉奕清, 湯玲, 黃登艷, 袁海英, 唐建民, 陳澤雄, 廖林正 申請人:重慶文理學院